族谱网记录乐昌过山瑶及其迁徙考略
生活于广东原乐昌县东西二山一带的过山瑶有悠久的历史,元明之际已在此生息繁衍,与今日生活在这一带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在明正德九年至清道光十一年的300多年中,乐昌瑶先后三次起义反抗封建王朝,是北江上游地区瑶族之首。由于耕作方式、王朝征剿和征调等原因,从明初起乐昌瑶相率向外迁徙,今生活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4省区24县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的过山瑶,多称他们的祖先来自乐昌县。乐昌东西二山(其中西山在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一带)是过山瑶的重要祖居地之一。过山瑶尤其国外过山瑶对乐昌怀有特别的感情,主要由于从乐昌外迁的瑶族众多,以及乐昌有一段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和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关键词:乐昌过山瑶 东西二山 民族迁徙 祖居地
作者练铭志,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地址:广州市,邮编510180。
乐昌过山瑶系指世代生活于广东原乐昌县东西二山一带的瑶族。乐昌(瑶族民间文献有作“落昌”或“罗昌”)县,隋改梁化县置,隶韶州府,直至清代灭亡。1957年7月,乐昌县的区划发生变化,县属瑶区之一西山之鳖(1962年改为“必”)背坑、王茶坑、桂坑三个民族乡(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一带)和曲江、乳源两县的瑶区一起划入新建的韶边瑶族自治县(1962年10月划属新建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这样一来,原来生活于乐昌东西二山的瑶族从此分属乐昌和韶边(其后是乳源瑶族自治县)两县。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乐昌政区改变前即包括东西二山在内的乐昌过山瑶(以下简称乐昌瑶)。瑶族中的一支由于其主要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耕作粗放,耕地种植数年后地力往往耗尽,为了寻找新的土地而不得不举家或合族迁移,如此周而复始,过着常徙不定的游耕生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过山瑶”。由于过山瑶崇拜盘瓠(亦作盘护)或盘王,因此也被称为“盘瑶”。乐昌瑶族属盘瑶中的过山瑶。又由于过山瑶自称“勉”,所操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故又称之为“勉瑶”。过山瑶的迁徙活动,在其民间珍藏的“评皇券牒”(俗称“过山榜”)或族谱(也称“家先单”)以及口碑传说中多有反映。在不断迁徙的众多地点中,有一个地点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那就是“韶州府乐昌县”。现在生活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以及由中国迁徙出去今日生活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的过山瑶,多称他们的祖先徙自韶州府乐昌县,乐昌县(1994年撤县改市)是他们的祖居地。20世纪80年代,美国瑶族两次组团访问中国,都专程到他们传说中的祖居地参观访问,寻根问祖。在北江上游乐昌、曲江、乳源三县毗邻一带,历史上是广东瑶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据调查,论分布区域和人口数量,曲江、乳源都在乐昌之上,然而却独独乐昌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如此难忘的印象,实在耐人寻味。这个问题,目前尚无专文研究。笔者不揣鄙陋,试以文献记载与民族学调查数据(其中较多地采用瑶族民间文献或传说)相结合的方法,就这一问题略加考察,以求得解答并就教于同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乐昌瑶的分布、出现时间及其支系
乐昌瑶族的分布,该县县志、《韶州府志》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调查均有记载,不过,都不够准确、全面。
同治《乐昌县志》卷1《方域志·瑶峒》载:“(瑶)居县属之大岭及龙岭二处,距城五六十里。”
同治《韶州府志》卷38《列传·瑶蛮》谓:“乐昌县瑶人,居县属之大岭及龙岭脚二处。”
民国年间,乐昌修志,对瑶族的分布作了调查补充,计有礤(今作礤)面、坳背坑、黄(今作王)茶坑、大岭、蕉坑、青石、大圳口、路岭脚等八处,并对龙岭作了说明:“龙岭,疑即路岭。”
20世纪30年代,庞新民到北江瑶区调查。他说:“乐昌县(瑶)所属二十八寨,所能知者仅大塘坑、蓝坑、口坑、桂坑(以上二坑为曲江与乐昌共管)、下度、荒田埂、隔田坑、茅坪。”
今人李默在其最近出版的《韶州瑶人》中,具列新中国成立前乐昌瑶的28寨,较上述稍详。
1951年七八月间,中央访问团到北江瑶区访问,乐昌瑶只记桂坑、鳖(民国《乐昌县志》作壁)背坑、王(新中国成立前作黄)茶坑三处。其实,这只是三个农民协会(简称农会)的名称。据《必背瑶寨》载,1950年10月,乐昌于这一带成立鳖背坑、王茶坑和桂坑三个农会,下辖42个自然村。其中鳖背坑辖礤面、油房罅、大地窝、大村、茶村岭、山坪、胡桐坝、龙周(一作舟)埂、大埂、杨梅排、豺狗埂、如栏埂、半坑尾、墩尾、立子埂、牛围岭、杉木岭等17村;王茶坑辖大圳口、松树下、倒头垄、大田堪、岭头、青石、岐坑、半岗岭、半埂、蕉坑、大岭、路岭脚、南坑、长埂等14村;桂坑辖大塘坑、南洞、单竹坑、癞痢坑、甲田、荒头岭、茅坪、大埂、中土、小坑、桂坑尾等11村。这一记载较《韶州瑶人》多14村,资料较为齐全。
然而,上述所有关于乐昌瑶族的分布都只是乐昌瑶族分布的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民国《乐昌县志》卷3《风俗·附瑶俗》载:“邑有瑶,不知始于何代。居九峰西坑者,曰‘熟瑶’,与汉族无异。惟女不适人,招婿入赘。居西南各乡山岭中者,曰‘生瑶’。”可见,乐昌瑶的分布区域有二,一为“九峰西坑”,一为“西南各乡山岭中”。上述各家所载都只是“居西南各乡山岭中者”,而“居九峰西坑者”被忽略了。
“居西南各乡山岭中者”,即指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一带。这一带的瑶族,历史上被称作“西山瑶”。同治《韶州府志·舆地图》的“韶州府图”在乐昌城西南各乡山岭杨溪水一带明白无误地标上“西山瑶”三字。乐昌西山瑶及其地望,今人著作和方志都一致肯定,未见异议。如《必背瑶寨》写道:“广西金秀、临桂、兴安、防城等地一部分瑶族都说他们的祖先明代从韶州府罗(乐)昌西山迁去的。”在“西山”下编者括注:“现必背境地。”李默《韶州瑶人》云:“必背瑶族旧称乐昌西山瑶。”新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也谓:“必背瑶族,旧称乐昌西山瑶。”
那么,“九峰西坑”在何处?据民国《乐昌县志》卷1《地理志·疆域》载,西坑在九峰甲,即在今九峰镇南面汤塘、李兵营、神坑、欧家、廖家等村一带。这一带今日已无瑶族居住。而离这一带不远的北乡、五山等镇辖属的下西坑、沙田等行政村至今仍有瑶族在生息繁衍,而且其姓氏盘、邓、赵等也与“居西南各乡山岭中者”颇同。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乡、五山两镇共有瑶族2126人,其中北乡镇下西坑的黄竹坪、鸭公滩、前洞、池塘埂、上刘、下刘等村共1276人,五山镇沙田的长老坑、赤水、瓦屋子等村共850人。据调查,这些瑶族新中国成立前就一直生活在这一带。
过山瑶民间珍藏的“评皇券牒”累有“乐昌东西二山”的记载,如湖南省蓝山县荆竹镇瑶族赵七收藏的《过山图》、江华瑶族自治县竹市镇瑶区盘礼甫收藏的《评皇券牒》即是。“乐昌东西二山”,当是乐昌东山和西山的合称或省称。乐昌东西二山,既然西山在乐昌“西南各乡山岭中”,已见前述。那么,东山当在西山之东,亦即乐昌瑶的另一个分布区“九峰西坑”,当然也包括今日仍有瑶族分布的北乡、五山两镇一带在内。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民国修志时(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九峰西坑尚有“熟瑶”,然时隔不过数十年,当年的“熟瑶”而今却已悄然无踪。何也?根据广东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应与民族融合有关。广东的民族融合,《广东民族关系史》有较详细的论述。据此可以推断,乐昌瑶历史上的分布肯定会比今日为大。
这里需要说说有关“西山瑶”的问题。在北江上游瑶区,除乐昌有西山瑶之外,乳源、曲江也有西山瑶。为使不混淆,叙述时各冠以县名。同治《韶州府志》载西山瑶而不冠县名者仅此一例。这一点至为重要。
乐昌瑶族出现的时间,目前尚无专题研究。民国《乐昌县志》说:“邑有瑶,不知始于何代。”韶州府有瑶,始于北宋中叶,具见《宋史·蛮夷列传》。而具体载乐昌有瑶者,则在南宋末年。时骆尧道为乐昌尹,“莅任六载,颇着循声,时山瑶为乱,蹂躏县境,尧道提所募兵连挫之,瑶遁入深山,不复出扰”。此瑶是否与后来的东西二山瑶有关不得而知。东西二山瑶始于何时,史无明载。不过,只要弄清楚上述载有“乐昌东西二山”的《过山图》和《评皇券牒》的年代,那么,东西二山瑶出现的时间也就大致清楚了。“评皇券牒”的始见年代,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大体上有隋初说、唐贞观说、南宋理宗说和明代说四种。而有可靠根据的至迟是在北宋初。原存江华瑶族自治县汇源瑶区的《过山榜文》,其落款有“乾德五年丁卯岁盘久泰抄存”等字样。乾德是宋太祖的年号。据此可以肯定,“评皇券牒”这种汉文文书形式至迟在北宋初年即已存在。当然,这是它的上限。从上述记有“乐昌东西二山”的《过山图》和《评皇券牒》的内文看,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为晚后。《过山图》不用说,文现“康熙五十三年”的绝对年份,其时清王朝已建立70年。《评皇券牒》则相对要早得多。该牒内文列有浙江、江西、福建、湖(河)南、湖广、广东、广西、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交趾等明代13个布政使司(缺山东)的名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交趾布政使司。该布政使司为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增设的,但后来由于仁宗洪熙(1425)和宣宗宣德(1426~1435)年间,交趾屡次反抗而被迫撤销,其存续的时间约30年。而此《评皇券牒》恰巧将其记上,可知其成文年代与这段历史有关,具体年代当在永乐年间或稍后。另外,过山瑶的“评皇券牒”或其族源传说都有关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问因天大旱而迁居乐昌的说法。广西田林县八渡镇那拉盘瑶如是说:“明洪武年间四月初八日,南京海岸,寅卯口天下大旱三年,官仓无粮,百姓无米,人民慌乱,树木出烟,格木出火,瑶胞子孙,浮游过海,千里之路,原在口中口由三月后到广东韶州府乐昌县。”连山三水乡茶联村瑶族赵新发收藏的《源水部》所记略同。合而观之,以瑶族聚居而闻名的乐昌东西二山,至迟在明永乐年间即已出现。其最初抵达的时间有可能会早至明初元末,距今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乐昌瑶的文化,民国《乐昌县志·风俗·附瑶俗》载:“居九峰西坑者,曰‘熟瑶’。与汉族无异,惟女不适人。招婿入赘,不限其族。居西南各乡山岭中者,曰‘生瑶’。……妇有恋爱者,终身不二;亲夫即长,不敢干涉……瑶甲死前,必以方术授其人,谓之‘渡身’……每年拜王,有三日功果,意在祈丰驱厉……妇人戴高冠。冠用篾为架,缝以白布,左右成高尖。”县志在“每年拜王”下注云:“俗谓狗头王,即盘瓠,瑶之始祖。”县志的记载是不全面的,且还有偏颇之处。例如婚姻,说“熟瑶”“女不适人,招婿入赘”;“生瑶”的“妇有恋爱者,终身不二;亲夫即长,不敢干涉”等等都是。诚然,乐昌瑶存在招赘婚,但它不是婚姻主要的更不是唯一的形式。而后者更是瑶族一种特殊婚姻形式“担名”中的一种。行这种婚姻形式的人极少。把特殊作为一般,实有猎奇之嫌。不过,就凭县志现有的记载,如崇拜盘瓠、有拜王和“渡身”之俗、妇女“戴高冠”即所谓“戴板”或“顶板”等等,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乐昌瑶区发现两份被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称之为过山瑶“身份保证书”意义的“评皇券牒”,这些足以判断,历史上的乐昌瑶属过山瑶支系。
同治《韶州府志》卷11《舆地略·附瑶俗》将府属乐昌、曲江、乳源、英德四县瑶族合并叙述。在编者看来,包括乐昌瑶在内的北江瑶族都属过山瑶。
至新中国成立时,真正常徙不定的过山瑶已为数不多。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调查表明,历史上的北江瑶族和今日仍然生活于斯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同属盘瑶支系的过山瑶。
二、乐昌瑶的反抗活动
如前述,早在宋末,乐昌瑶族就已揭竿而起,反抗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彼时的“山瑶”是否与日后之东西二山瑶有关,尚难遽断。有明确记载,乐昌东西二山瑶的反抗活动是从明正德(1506~1521)年间开始的。约在正德九年,乐昌东西二山瑶举行声势浩大的起义。同治《韶州府志》卷28《宦绩录·李增传》载:“李增,(福建)龙溪人,正德十年由贡士知乐昌县。先是,邑(乐昌)东西诸山瑶寇啸聚,流毒三省(广东、湖广、江西)。增至,训兵缉捕,所向皆克……。明年,三省合兵会剿,湖兵执黄圃(地名,在今乐昌市西北)民,诬以为贼。增白兵备王大用,令至营中亲验。民一见,相拥痛哭,乃俱得释。”这次起义,波及三省,坚持三年,最后调动三省兵力会剿始平,可见其规模之大。民国《乐昌县志》云:“时(正德起义)东西山为瑶人三窟,势张甚。”“势张甚”三字将起义者的精神风貌及起义形势表达得淋漓尽致。
事隔不久,至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乐昌瑶族再次起义。关于此次起义,同治《韶州府志》有三处记载。其一,卷24《武备略·兵事》载:“(嘉靖)四十年,乐昌瑶贼横掠,掳参政冯觐。觐免害出,遂集劲卒袭之,瑶贼平。”其二,卷28《宦绩录·冯觐传》载:“冯觐,字晋叔,嘉靖进士,授职方郎,历升广东左参政。行部乐昌,猝遇瑶贼横掠,从者皆走,觐独衣冠端坐。贼舆之入巢,求犒。觐正色曰:‘若不知冯参政耶?安得犒贼!’乃复舆觐出,驻韶州。觐于入巢时已窥其要害。寻集劲卒千人,出不意间道袭之,遂获巨魁,俘其党百余以出。事闻,擢按察使。”其三,同卷《王三聘传》云:“王三聘,广西马平举人,嘉靖四十年知乐昌县。辛勤抚字,一切务与民休息。大罗山寇发,三聘率兵御之,城得无恙。群瑶杂处东乡,为寇钞,三聘捕得马长子等二十八人,斩之。”此次起义规模明显比正德年间小。不过,参加起义的人数亦不少,从冯觐“集劲卒千人”袭之和“俘其党百余”可知。上述乐昌瑶两次起义,县志所载与府志略同。
清道光十一年(1831),乐昌瑶第三次起义。同治《韶州府志·武备略》“兵事”据《采访册》首次将此事载之于史:“是年(道光十一年),西山瑶贼周癞疠、邓添一盘踞曲江大榇坑,巡道杨殿邦调拨兵勇由乐昌、乳源分路进剿,亲扎桂山,数月平之。有记勒府学。”大橑坑,今作大寮坑,亦作大料坑,在今乳源瑶族自治县柳坑镇。桂山,在乳源桂头镇附近。民国《乐昌县志》据府志全文录入卷19《大事记》中,唯将府志的“大榇坑”改为“大寮坑”,“桂山”改为“桂坑”。桂坑时属乐昌,在今乳源必背镇。既云据“府志”,亦应依府志作“桂山”,不得随意改动。值得指出,光绪《曲江县志》卷11《武备略·兵事》也将府志所载悉数全录(仅大檫坑改作大料坑)。但把西山瑶作为曲江县瑶,恐不确。道理很简单,既然同治《韶州府志》将不冠县名的西山瑶明确标于乐昌西南各乡山岭中(已见前述),那么,它记载的同是不冠县名的西山瑶就不可能是曲江的西山瑶。这次起义虽坚持了几个月,“数月平之”,但未载朝廷用兵人数和所谓俘斩之类的数目,其规模似乎又较嘉靖四十年起义小。换言之,乐昌瑶起义的规模有次第变小的趋势。
北江上游地区除乐昌瑶起义外,曲江、乳源、英德等县瑶族明清两代也都曾多次起义,然其不论是起义的规模、坚持的时间以及起义次数及频率,都远在乐昌瑶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地区的瑶族,乐昌瑶的实力是最为雄厚的。
三、乐昌瑶的短暂繁盛及其迁徙
有数据显示,乐昌瑶在明初或元末徙抵乐昌后,曾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他们广开田地,发展生产,生活稳定,人口增加,安居乐业。广西北部瑶族“还盘王愿”,在“请盘王”一节有歌词道:“达(踏)上广东韶州府,飘湖过海叩神司。罗(乐)昌县里开山种,开山耕种正安居。”
广西金秀盘瑶民间珍藏的文献《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中亦有记载:“(瑶族)一捻(支)下南海,一捻(支)下交趾(越南),一捻(支)下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安居。又开田开地,耕种很好,各人立宅安居。”
在广东以及其他地方也有相类的记载。如《源水部》道:“流落南海韶州府落(乐)昌县珠玑巷,踏入九江真好山。木客黄禾果然好,五谷丰登心也闲。”
又如,美国加州瑶族赵富堂先生录音资料:“……大船果然得登岸,南海游游进乐昌。广东韶州乐昌县,安居生活得太平。”
从以上唱词和记载不难看出,乐昌瑶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值得怀念和回忆的安居乐业时期——短暂的繁盛。乐昌瑶于明清两代曾先后三次发动规模较大的起义,表现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应该在这里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乐昌瑶族有过经济发展、实力远在其他两县瑶族之上这样一段值得自豪的历史,应是乐昌在他们心灵中留下深刻记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后,由于各种原因,乐昌瑶族相率向外迁徙,于是其人口逐渐减少,分布区域随之退缩,势力日见削弱。至新中国成立时,这个一度为北江上游瑶区之首的乐昌瑶,其人口和分布区域反在曲江、乳源两县之下。
乐昌瑶迁徙的原因 据迄今所见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王朝的征剿和统治当局的征调。
由于粗放的耕作方式导致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以寻找新的耕地。广西田林县那拉乡(在今八渡镇)盘瑶有这样的迁徙传说:“三月后到广东韶州府乐昌县。住在广东江化,山头斩败无田丘;思量无田难居住,瑶人无耐(奈)又飘游。”上引茶联村的《源水部》也有相类记载:“乐昌山头本为好,日久人多又种慌。因为山头又种败,奈何不得齐离乡。”“山头斩败无田丘”、“山头又种败”,这里的“败”,可作“光”、“尽”、或“坏”解,即山头被砍光了,原来的耕地地力耗尽了。再无荒地可垦,再无耕地可种,是他们离开故地的重要原因。
逃避王朝的征剿,又是迁徙的另一重要原因。上引与乐昌瑶有关的金秀盘瑶的《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在叙述他们到乐昌安居乐业之后接着说:“在成化皇成圣,管至(官兵)百姓,又起姣(兵)来打我十二姓板瑶,又得移居。过天鹅冲,人金竹坪,过青蛇岭。一路入广西游转……”这里需要稍作说明,说成化皇攻打乐昌十二姓板瑶恐记忆有误。明王朝动三省之兵征乐昌东西二山瑶,事在正德十一年已见上述。保存《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明代的著名瑶区大藤峡之内。有明一代,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至世宗嘉靖七年的80年中,明王朝不断地大规模对大藤峡用兵,其中以成化初年最为惨烈。成化元年(1465)十二月,征夷将军、都督同知赵辅,赞理军务、左佥都御史韩雍等统兵数万,水陆并进,对大藤峡实施全面进攻,“逾月之间,破败贼大小巢寨三百二十四所,斩首三千二百七级,生擒七百八十二人,获贼属妇女二千七百一十八人,余贼战伤、溺死者不可胜计”,并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成化二年,赵辅、韩雍又分兵数道,追剿逃出大藤峡周围州县的起义者,又“斩首四千四百三十八级,生擒二百余人,获贼属男妇二百七十余人”。前后斩首、俘获起义者(包括家属)总共11,615人,其他各次征剿的死伤和被俘人数还未算在内。明王朝的征剿给大藤峡瑶族所造成的深重灾难,瑶族人民必定不会忘记。当乐昌瑶族为逃避正德十一年三省会剿而远走他乡进入广西大藤峡瑶山时,了解到当地瑶胞50年前(正德十一年距成化元年刚好50年)所遭受的惨痛而感同身受。也许是成化年间征大藤峡给他们的印象特别深刻,久而久之,便将自己逃难的时间由正德改成成化。
听从王朝征调,前往各地把守隘口,协防地方治安,又是乐昌瑶族离开故地的原因之一。《桂北瑶民榜文》道:“景泰(1450~1456)年间(代宗)登殿,因粤西无瑶民(此误,粤西有瑶),恩开榜文,招粤东省肇(韶)州府乐昌盘瑶人民。自从景泰年,粤西原是九反之地,犁耙高挂壁(停止生产之意)一十三年,男女大小不得平安,昼夜忧愁,无法灵(拒)霸之反。反头各家吵闹,性命难以保守,其世惶惶。恩招瑶人当隘口,扼隘口把守,立王法,迎官接送,修补路途,崩漏修整。”相类的记载还有湖南省蓝山县荆竹瑶区赵七藏的《过山图》、赵荣义藏的《盘古评王圣牒》、广东连州市瑶安瑶族乡新玖村赵土生藏的《评王券牒》,等等。这些被招的瑶民多到广西、湖南两地。
宋元二代,王朝在南方有“招置土人健勇轻捷者”或“军余民壮愿自效者”往险要处屯守,以为维持社会治安之策。至明代,统治者偏重于招募少数民族,如壮族的“食俍僮士兵”,苗瑶族的“弓弩手”或“药弩手”等。成化间,都御史韩雍以高州“多盗魁,招(俍僮)往各口隘,拨荒田以俾之耕,而蠲其徭役,无事则耕守,有事则调遣”,故这一带多有俍僮士兵。又如万历(1573~1619)年间,总督张鸣冈平定崖州(治今海南省三亚市)罗活、抱由诸峒黎起义之后,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300把守,号称“药弩手”又是一例。由于这些被招的士兵系且耕且守,往往带同家眷,故人数不少。如被调往海南的300广西苗兵,营汛废后,子孙散落山谷间,成为今日海南苗族的主要来源。瑶兵亦如是。上引《桂北瑶民榜文》后半部分开列九位被招募的盘瑶姓名,他们是赵元龙、罗应昌、赵念扬、李伯耶、邓贵安、赵明福、李伯庆、邓贵龙、盘笑开(后随县官改姓黄)。通晓本民族历史的黄钰(瑶族)注云,此九人为“广西灵川、临桂、兴安、资源、龙胜、三江、融安、融水等县盘瑶的入山祖公,从广东韶关地区乐昌县迁入”。
乐昌瑶迁徙的时间 不同原因的迁徙,其时间不尽相同。由于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而引起的周期性迁徙是乐昌瑶最古老的也是最早的迁徙。倘若上述关于乐昌瑶至迟于明初或稍早到达东西二山一带的推断不误,那么,乐昌瑶的迁徙可能早在明初即已开始。这种原因引起的迁徙虽然规模不大,但迁徙不断。由王朝征剿而引发的迁徙,应与乐昌历史上三次起义有关,其最早的迁徙是在正德中。由王朝起义而引发恐慌性的迁徙,一般规模较大,一迁就是整个村庄甚或是整片村庄。而王朝征调或招募属半军事性质的移民,其时间按上引赵七所藏的《过山图》,最早是在洪武五年(1372),而最后一次招募是在清中后叶嘉庆十二年(1807)。这种迁移虽不属常有,但累见于“评皇券牒”或族谱传说,其外移人数恐也相当可观。
乐昌瑶迁徙的方向和路线其向外迁徙,方向大抵有二:一是向西入湖南或经连阳地区然后折人湖南,一是向西南进入广西。新中国成立前后,在粤西北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三水,连州市的瑶安,以及湖南宜章县的莽山,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两岔河、竹市、中河和蓝山县的荆竹等地瑶族珍藏的“评皇券牒”中,都发现有在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居住过的记载。他们是于不同历史时期从乐昌县直接或者辗转迁到今日的居住地的。
在广西,除上述黄钰注桂北灵川等八县盘瑶是从韶州府乐昌迁入者外,苍梧、来宾、宜山(今宜州市)、金秀、田林、防城等地的盘瑶也与广东韶州府乐昌有关。1962年姚舜安在田林县凡昌乡瑶族邓贵兴家收集到一份记录其始祖邓腾财迁徙经过的《邓氏源流》。据载,始祖邓腾财公原住广东乐昌县儿善司应两冲大村坪(今为何处不可考),后来迁到田林县,其迁徙路线是,从广东乐昌起程,经广西平乐府贺县→桂林府荔浦→梧州府昭平→柳州府怀远(今三江)→融县→罗城→天峨→泗城府凌云,最后落户田林县。
迁移到湖南的瑶族一直都在湘南地区生息,未见再往北部或其他地区迁徙的证据。而迁到广西的瑶族,除相当一部分留在广西境内外,其余的继续迁徙,其方向有三:一是西人云南,二是北上贵州,三是向西南出国境进入越南。云南富宁、等县盘瑶都说其祖先来自广东乐昌县。富宁县洞波区盘瑶邓有富说,当地邓、李、赵三姓盘瑶都是从广东乐昌迁到田林,然后转到富宁的。而其中邓、李两姓的部分族人又再迁到靠近越南的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坝洒农场水头寨的邓姓盘瑶也承认他们自广东乐昌来,经广西田林迁入云南,而且部分族人已迁去越南和老挝。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盘瑶盘承有1994年寄给乳源瑶族自治县原人大主任盘才万同志的“信歌”谓:“老代(祖先)扎(住)过韶州府,分散瑶人乐昌县……共个香炉分拆散,拆散香炉各自修。一分停留广东省,二分广西省上游,三分扇上湖南省,四分行游上贵州,五分四川省上去,六分云南省上游。”他虽没有叙述入滇的具体路线,但从其地望一看便知其必经广西。由广西直接入越南者,防城各族自治县板八乡盘瑶即是一例。他们的祖先从乐昌出发,经罗定山区进入广西十万大山到达防城,其中部分跨越国界移居越南谅山地区。北上贵州者亦有部分迁至云南,并进而移居缅甸或老挝、越南(详见下文)。
日本学者竹村卓二在其《瑶族的历史与文化》中写道:“十二三世纪,瑶族的一部分已经从广东进入广西,显出朝印度方向移动的趋势。”事实证明,这种移动趋势无疑是正确的,但就目前所见资料,乐昌瑶向外国迁移多在十四五代,约在明末清初。他们移居印度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之间游动。到20世纪50年代,印度战争爆发,社会动荡,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瑶族始先后涌人泰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他们当中不少人以难民身份移居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美欧国家,形成过山瑶今日的分布格局。
现住居国外的瑶族,仍保存着大量有关族源历史的民间文献,如“评皇券牒”、族谱或“家先单”,以及历史传说等等。尤其是家先单,其上写有祖先及其配偶姓名、代数,有的还注明葬地,为研究其迁徙过程提供可靠的证据。20世纪初,皇家暹罗协会对泰北人提出书面询问,事后写成报告。这个调查报告收录到瑶族来历的传说,提到他们的祖先原来住在南京,后来南京陷落,便移到广东Law Chuan(乐昌),后来由于人口繁衍,土地不够,以及三年旱灾,又被迫外迁,部分迁到云南,部分迁到老挝,在老挝的又有一部分迁到泰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白鸟芳郎到泰北瑶区进行民族学调查,首次发现两份“评皇券牒”,后来编成《徭人文书》。该书“十一《女人唱歌》”中有“流落广东韶州府,乐昌安扎置田塘”一句。其后,竹村卓二也在泰北清莱府夜庄县帕莱村根据祭司(瑶族称师爷)李进贵、李有财的记忆,录得“评皇券牒”的全文。现居泰国难府汪帕县板现村瑶族黄元昌先生珍藏一份《家先单》,比较完整地叙述从乐昌到泰国的迁徙历程:
吾祖来自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经广西桂林府进入云南开化府(治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猛赖(腊)地区居住。老位家先(第一代)黄明三郎、赵氏六娘,葬猛赖上勇地冲。第二代黄现四郎、赵氏一娘。第三代黄法元、盘氏者,祖居猛腊上勇。第四代祖先黄法灵、赵氏者进入老挝。第五代黄法良、赵氏者。第六代黄法传、冯氏者住老挝。第七代祖先黄法顺、李氏者。第八代祖先黄法盖、冯氏者。第九代祖先黄法宝、冯氏者又转回中国猛腊地区居住。第十代祖先黄法旺、盘氏者。第十一代祖先黄法德、盘氏者和赵氏者,均在猛克亚、孟沙(缅甸掸邦省猛帕亚、孟萨)居住。第十二代家先黄妹三(女)。第十三代黄法印。第十四代家先黄法添、莫氏者,从缅甸进入泰国清莱府和难府居住……进入泰国居住只有50多年。
其迁移路线是: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广西桂林→云南文山→猛腊→老挝→猛腊→缅甸→泰国清莱府、难府。该《家先单》共记14代,加上黄元昌先生凡15代,约370多年。按调查时间1991年计,黄先生的祖先离开乐昌的时间约在明朝末年。
老挝瑶族也有“评皇券牒”。该券牒由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的雅克·勒穆(JacquesLemoine)在老挝琅勃拉邦南部的开梭村一位赵姓的瑶族家中发现,影印后收入他的《瑶族礼仪绘画集》中。不过它只作为《仪典书》中的一节。《仪典书》是瑶族“拜王”用的经书,供师爷作法时诵读。其上有“扎落广东韶州府,落(乐)昌县庭扎三年”的字句。它虽无记具体迁移路线,但印证了上述河口水头寨瑶族所提供的部分瑶族迁去老挝的传说。
现居美国的瑶族自认是十二姓王瑶子孙,保存有较多的“评皇券牒”、“信歌”、“家先单”等民间文献,对广东韶州府乐昌县怀有特别的感情,20世纪80年代,两次组团到中国访问,都提出要到乐昌县去考察。黄钰和黄方平两先生20世纪90年代到美国瑶人社区访问考察,深切地感受到由这种感情所形成的气氛,由此写道:“现移居美国的瑶族,都认为南京十宝殿、紫荆山(钟山)、会稽山是瑶族的祖源地,而广东韶州府乐昌县是瑶族重要的迁居地。许多美国瑶族,时常记忆着这些祖居地方,都盼望着有机会回中国考察访问。”他们纷纷拿出各种资料以证明他们的祖先来自广东乐昌县。这些资料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萨克拉门托市赵富堂先生的录音资料,加州旧金山市盘承福珠先生藏的《评皇券牒》,加州黄金元先生的录音,美国瑶族自己编写的《迁徙史》,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邓进旺先生的录音,加州华沙里的《赵氏祖图》(缺收藏者)和加州奥克兰市赵贵珠先生(以上提供数据的人均为瑶族)的《赵贵珠家先坟图》等等。现将后者转述如下。
《赵贵珠家先坟图》开头写道:“原祖居住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寅卯二年逃难,留传子孙万代莫失传”。接着将一至十二世祖的葬地一一记录。按其坟墓所在,其迁徙路线大致如下: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广西桂林→永福县→临桂县→贵州黎平县→广西罗城县→云南文山→越南→云南猛腊→泰国→老挝。以上12代,加上健在的赵贵珠先生的父亲及其本人和儿子亦为15代。赵贵珠先生的父亲从老挝迁往泰国,其本人于1977年由泰国移居美国。其始迁时间及在国内的迁徙与上述泰国黄元昌先生《家先单》所载略同。
加州萨克拉门托市赵富堂先生提供了一个由广西直接入越南的迁徙版本: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广西→交趾(越南)→老挝→泰国→美国。
法国和加拿大瑶族也和美国瑶族一样,都称其祖先来自中国广东韶州府乐昌县。法国瑶族迁出广东为14代。
国外瑶族和乐昌瑶的关系除上述“评皇券牒”、族谱或“家先单”以及迁徙路线之外,还有语言、姓氏和始祖葬地可作证明。上述种种资料所涉及的姓氏如赵、邓、黄、李、盘等都在传统盘瑶十二姓(盘、赵、邓、李、冯、黄、周、胡、雷、郑、蒋、王)之内,与今日生活在昔日乐昌瑶分布区域内的瑶族姓氏全同。据报道,1985年5月,美国瑶族访华团到原乐昌西山瑶区(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访问时,用瑶族“勉”语与瑶胞交谈,语言毫无障碍,彼此间异常亲切。还有,美国盘姓瑶族的族谱记载其始祖公盘安衫(有作山或杉)的墓在今乳源必背镇“桂坑村背后山”与该墓的实际位置完全相合。
四、结语
综以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三点结论。
1.乐昌瑶族有悠久的历史。至迟在明洪武年间或稍前,他们就已在乐昌东西二山一带活动,与毗邻曲江、乳源等瑶族一样,属盘瑶中的过山瑶,与今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乐昌东山瑶在今乐昌市九峰镇以南一带;乐昌西山瑶在今必背、王茶、桂坑一带,即今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
2.乐昌东西二山是过山瑶的重要祖居地之一。由于耕作方式的不当、封建王朝的征剿以及征调弓弩手等原因,从明初至清朝晚期,乐昌瑶相率向外迁徙,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遍布国内4省区24个县以及国外7个国家。现用图将其整个迁徙过程简示于下。
尽管乐昌东西二山不是过山瑶的发祥地,但它应是过山瑶的重要祖居地之一。
3.过山瑶,尤其国外过山瑶,之所以对韶州府乐昌县怀有特别的感情,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乐昌瑶人口繁盛,外迁人口众多。他们将迁徙过程载之于“评皇券牒”或“家先单”,以致祖居韶州府乐昌县一说蔚然成风。其二是乐昌有一段安居乐业的日子和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