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拍摄普宁市赵厝寮李氏宗祠
族谱网拍摄普宁市赵厝寮李氏宗祠,普宁市赵厝寮李氏源自入闽始祖火德公之十三世后裔碧峰公,迁徙至普宁县流沙赵厝寮村。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09/27165354g6sn.png)
普宁市赵厝寮李氏源自入闽始祖火德公之十三世后裔碧峰公,迁徙至普宁县流沙赵厝寮村。公生一子,曰:孟华(火德公十四世),孟华公生一子,峰崖(火德公十五世)妣妙金黄氏、妙玉林氏,(火德公十六世)在赵厝寮村创祖开基,为赵厝寮村第一祖。
据历史记载,明末赵厝寮李姓从梅州五华县由田乡万华村迁徙到此,原先村东赵姓居住,清初因见李姓搭草寮居住,人口逐渐发展,经济状况好转,所以赵姓移居它处,故李姓人以住草寮创祖开基而得名“赵厝寮”。
赵厝寮位于流沙县城西侧,村址坐东北向西南,村前有流沙河环绕,形成玉带拜明堂之格局,整个村庄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赵厝寮村创建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祠堂位于村门东畔,后视祠倚铁岭后峰,远眺铜山前案舒屏,前有玉带南飘,紫气东来灿金,堪称天成之风水宝地。李氏大宗祠为传统府第式潮厝大屋,仰观大门上方嵌写“李氏宗祠” 金色大字,跨入大门,走进大厅,只见祠中建筑工艺非同一般,高大雄伟,气宇轩昂;雕梁画栋,华丽精巧,真可谓巧夺天工,使人目不暇接。正厅上方高悬“敬爱堂” 与“翰林院” 匾额,厅堂中央供奉着李氏列祖列宗之神牌和始祖火德公之神像,厅堂西旁铭记着革命先驱之英雄事迹及村政、村貌等庆典活动影像。
李氏宗祠虽小,内涵很大,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李氏后人彰显先祖之功绩,而且还表达了怀念祖恩虔诚之意。更值得李氏族人荣耀和欣慰的是,李氏宗祠早在抗战时期为“敬爱学校” 之旧址,当时罗天(省人大主任),林川(汕头大学党组书记)、陈初明(原普宁市县委书记)、郑敦(前云南省委)等人士曾任教“敬爱学校” ,为国家造就了不少优秀人才,在普宁革命党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敬爱学校” 成为粤东地区远近闻名的抗日根据地和缅怀革命先烈之重要教育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郭厝寮许氏源流介绍
稽许氏源流,昔在远古时代,本为炎帝神农氏之后,尧时太岳(太岳系官名)伯夷之后裔。因伯夷辅佐尧帝有功,尧帝赐姓姜。到了周代,周武王封伯夷之后裔文叔公(姜信)于许(河南许昌),建立许国,食采高阳。子孙以国为姓,许氏族便从此开始。故后代人便尊文叔公为许氏开国始祖。到了汉代许商公,乃文叔公传下四十三世孙。公世代居河北高阳,后来与子纲公徙居汝南。传至唐代,商公十九世孙许陶公,与子天正公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奉敕出镇泉潮,平蛮有功,封翊忠昭应侯,遂开基福建漳南。故闽、粤许氏皆奉天正公为南方开基始祖。天正公在漳州开基创祖后,子孙世代为官,后代蕃衍,遍于闽、粤、赣、台等地。天正公传至十三世孙夏臣公、烈公、猷公三兄弟,夏臣公、烈公世居南诏。烈公与子申公(宋代间)到潮州创祖,成为开基潮州的许姓一世祖、二世祖,是许氏较早由闽人潮的一大宗支。烈公传至五世孙珏公,尚宋英宗之女德安郡主,成为宋室驸马,故潮府许氏称珏公为驸马...
· 唐厝唐氏宗祠
晋江唐厝一支,自明洪武年间由樟林分居于泉城南门外五十里处螺峰山麓,时称螺峰乡。乡中杂居张氏、陈氏、龙氏,后皆迁徙他处,遂成为唐氏一姓聚居之地,故称唐厝。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唐氏“长房第九世恂然公董事族中,鸠金建作祠宇”。祠近其肇基祖旧宅,而改其方位,坐甲向庚兼卯酉。同时还制订了唐厝村唐氏字行,自九世起为“开元启功,克让允恭,以亲九族,降尔遐福”。至清嘉庆年间祠宇塌坏,嘉庆十九年(1814年)合族以人丁田亩分派集资,迁地重建。至光绪二十四年再由旅菲律宾宗亲唐谅令鼎力发动,集资重建,唐谅佐由岷回梓,主持董事,由族中抽派小工,再次重建祠宇。时族中捐资踊跃,仅菲律宾侨胞唐谅令、唐谅殿兄弟就捐献300银元,唐谅高卖田100银元捐献祠堂,位居第二。祠堂告竣,款项开支1300银元,尚余100元置田业出租,收入用于每年祭祖备办筵席和“演唱梨园”。并规定:日后轮到做东的人“不可越例,如敢故违,闻众公...
· 族谱网记录赵郡李氏的六大房系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09/27110341zjcx.jpg)
赵郡李氏的六大房系赵郡李氏也有六大房系,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李楷的五个儿子,定居在浙江常山,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芬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因而,以此三个方位,李睿又被奉为江南赵郡李氏的东祖;李芬与李劲被奉为西祖;李辑与李晃则被奉为南祖。南祖房前述李辑与弟晃共称南祖。辑字护宗,为高密太守,其子李慎敦先徙居于柏仁,因子孙甚微,而与李晃一起南徙故垒。李晃,字仲黄。他这一支流回到赵地后,其后人有自赵郡徙于管城(今陕西南郑)的,于是在陕西南郑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南祖之后,有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他把家徙至谯(今安徽亳县治),于是在安徽亳县一带也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这一支世系:李晃有子名李义,为燕司空长史。李义有子李吉,为东官舍人。李吉之子李聪,官至尚书郎。李聪生有二子:真、融...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乌桕坝李氏宗祠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12/16104940uv1n.jpg)
乌桕坝李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全南县乌桕坝乡境内,与乌桕坝乡政府仅有一墙之隔。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占地面积约有一千五百平方米,外形与结构均为龙南、全南、定南县三县褚祠之冠。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整座祠堂分上、中、下三厅,内有两个天井,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祠堂两侧墙上雕有伸出屋檐的龙头。左右侧门分别有篆体“宗亲”、“居祥”四字。正门前竖起两根四方型石柱,每柱一联,上联为“历明室清代以来绍述伯阳数典不忘柱史”;下联为“揽南岭桃川之胜昭垂忠武建祠长耀中州”。据说此联系一九三O年修葺[1]时所刻。石柱前有一对笑容可掬,呈调皮状的石狮,可分雄雌,那雄根裸露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模样的石狮,笔者还是头一次见到。大门旁分立两只石鼓,象征着李氏曾出过高官。门顶上横挂着“李氏宗祠”...
· 族谱网为您解析百家姓赵钱孙李之赵氏族谱谱序详考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703/23151421f54p.jpg)
赵氏家谱是指赵姓家族自己的家谱、族谱。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考赵姓,本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祖先伯益,始祖为造父。伯益乃颛顼帝裔孙,舜赐姓赢。造父为伯益之九世孙。西周时,造父在桃林得骏马八匹,献于周穆王,并为周穆王驾驭马车,外出打猎,游玩。一次西行至昆仑山,得见西王母,乐而...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