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录着近八百年的历史

2016-09-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8
转发:0
评论:0
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录着近八百年的历史,沥滘改造终于来临。讲古佬心中一颤抖。一条古村,承载几多人和事,可能在顷刻间被抹得

沥滘改造终于来临。讲古佬心中一颤抖。一条古村,承载几多人和事,可能在顷刻间被抹得干干净净。在印迹尚存时,且听讲古佬将故事说从头。

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录着近八百年的历史

  “沥”即大河,“滘”为水道。在古代,沥滘水道是进入广州的两条主要水道之一,沥滘因而成了重要港口,为当时番禺古渡所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很早就有移民岭南的中原人定居。开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前,当时既有严、曾、白等姓氏族人。南宋年间,一位叫卫达的人来到沥滘定居,繁衍出后代的卫氏族人。卫氏族人出现,令沥滘开始壮大起来。

  这群当时的新移民,与每一个时代的那些逼于时势,无奈地离乡别井,客居异地生根的新移民一样,都有着比起先入之主更多一份的勤劳———这是生存所必须的。故此,他们一边努力开耕,一边勤奋读书博取功名。南宋时,卫氏就出了第一个进士———卫惟寅,官居朝议大夫之职。自此之后,沥滘卫氏博得功名者不胜枚举。状况最盛时的清朝,沥滘有“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美名。卫氏的辉煌,为沥滘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建筑,如祠堂建筑群、广州最早的天后庙、猫神庙等等。但同时。亦埋下了和周边族人、村落间积怨的伏笔。

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录着近八百年的历史

  积怨的一次大爆发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如今当地最大的卫氏大宗祠旁边,曾经有一间更大的祠堂,称为九太公祠,就是在“文革”时被周边的村人所拆。古时用以表彰功名的夹杆石,上面的碑刻被人凿去,庙宇被拆毁,连卫氏的族谱亦难幸免。幸好,村中的有心人将部分碑刻藏匿墙中、地下得以保存至今。而移居香港的后人保留了族谱,经过重新收集编写,卫氏的历史才得以延续。

  在经济快速发展之时,短短二十年间,沥滘变得面目全非。这次改变却是村民自发的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开始转型,这里河涌被填平,成了一间间的出租屋,再难见水乡风光。30座祠堂被拆得只剩下13座,得以留下者,也大多得不到有效保护。如石崖卫公祠被改建成了沥滘图书,志宇卫公祠开起了暑期培训班,崌崃卫公祠沦落为纸杯制造工场。具有历史价值的老房亦被拆,原本数百间明清房屋,如今框架保存下来的不足30间。就如“鬼楼”,本是一座兴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中西式结合的大屋院,因长期无人居住而得称“鬼”,它亦难逃被拆除的命运。村中的传统习俗亦被人们所忘记,如以往每年举行象征兴旺的“百叟宴”的“心和祠”,现在已经没有人搞了。

  沥滘村,从前是一部中原移民在岭南开枝散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如今它则是一部广州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保育的活生生的纪录片,而我们每一位皆是个中主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座百年历史的老祠堂背后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舂陵碧波,如缎如锦。水声朗朗,如歌如唱。当蜿蜒的舂陵水绵柔地穿过这片大地,汇向湘江的怀抱时,似乎也在诉说着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运动风起云涌。水口山这座极富盛名的“铅锌矿都”也因此成为孕育革命火种的红色摇篮。李氏宗祠便是这样的见证者。这栋百年老屋坐落于独石街田间。李氏的老祖宗在一百多年前因得知此地开发出了矿藏,而从江西泰和举家迁到此地,虽说当时只是以耕作为生,但也足见其高瞻远瞩,眼光独特。李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919.8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7年)。据《李氏族谱》之《祠堂记》记载:“……余族原有老祠堂建于古塔寺侧规模狭窄,同治年卜地于刘师公塘侧复建新祠原祠新建之建也,孙冕、昇、星、昊、鼎、江、渊七房派谷积累多年祠费万金功成两载……”。从“万金”、“两载”中,足见其当年规模之宏大,工程之浩大。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就有“一甲鸡公鸣...
· 广州荔湾郭氏大宗祠是一座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老祠堂
东漖街东漖郭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1577年)第一次重修。清康熙、乾隆、宣统年间又重修。1993年再由海外港澳乡亲捐资重修。祠堂座北向南,歇山顶,面前是东漖河。门口一对石狮子。深三进,通进深51.5米,大门上木刻着“郭氏大宗祠”。第二进,正中悬挂着“世德堂”木匾,摆放着供桌供奉福、禄、寿三星。第三进,正中悬挂“奉先思考”、“崇德务本”木匾,正中供放祭桌,供奉祖先牌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郭氏第十七代孙郭泽乾在该祠创办“东漖郭氏学堂”,校名后来改过多次,直至1988年,在该祠堂的东面由旅港乡亲捐建“东漖侨联小学”,才把该祠内的课室搬到新校舍。现为“海外郭氏宗亲联谊会”和“东漖老人文娱康乐中心”。从荔湾区东漖南路一个不起眼的巷口往内走约200米,就能看见“东漖侨联会”的牌坊,这里是东漖郭氏大宗祠的扎根之处。悠久的岁月并未让这座宗族祠堂建筑蒙上清冷的气息,祠堂内族人忙碌的身影提示着...
· 阙氏祠堂:阙氏家族的古老印记
中华大地上,祠堂不仅是家族血脉的延续,更是文化传承的圣地。阙氏祠堂,作为阙氏家族的精神家园,承载着阙氏子孙的信仰与骄傲。从山东曲阜的阙里牌坊到四川南充的阙家镇阙氏宗祠,这些古迹不仅记录了阙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也见证了阙氏子孙的团结与奋进。一、山东曲阜阙里牌坊位于曲阜市孔庙东墙外的阙里牌坊,是阙氏家族在山东的重要古迹之一。这座木结构四柱三间式的牌坊,绿瓦覆顶,飞檐双重,彩绘斗拱,额题“阙里”二字,显得庄重而典雅。作为元代建筑,它历经明清两代的重修,依旧屹立不倒,成为阙氏家族在山东的骄傲。据《汉书·梅福传》记载:“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这里的“阙里”即春秋战国时期的“阙党”,是古代阙氏族人的聚居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阙里牌坊成为了阙氏家族团结和荣耀的象征,吸引着无数阙氏子孙前来寻根问祖,感受家族的温暖与力量。二、四川南充阙家镇阙氏宗祠四川南充阙家镇的阙氏宗祠,是阙氏家族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祠堂。这座...
· 族谱记录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点点的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看重家庭的民族。在汉语中,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家庭的词汇和成语。史籍中关于家庭的记载和论述就不绝于书,中国人很小就受到关于家庭和睦、关心家人的教育,著名的如“桐叶封弟”、“孔融让梨”的故事。作为我国史学的一个分支,家谱编纂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最著名者如孔氏的族谱从孔子到现在,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已传承七十多代,成为全球独特的文化现象。然而这一古老的文类却没有一部专著进行探讨。了解更多:家谱-百姓通谱网关于家谱编纂的意义,从古到今,历代学者进行了不少论述。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河朔诗派的开创者申涵光说:“谱者,所以敛同气,使涣者以亲,又传宗祖德泽,作后人模范,不止纪名号、序行第已也。„„不能增高益深,从而剥蚀之,则名不可入谱牒矣。”(《家谱序》)着重强调了家谱的精神价值和褒贬作用,要使宗族后代继承先人的品格、气节,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而有损家族声誉者则不可记入家谱。他的父亲申佳胤、他...
· 族谱里记录着上杭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族谱,由于它记载着本宗族的世系源流、郡望堂号、繁衍播迁、人口兴替、人物故事、风土人情等宗族史和地方史的资料,因而和国家编的正史、省地县编的地方史一起,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的提高,特别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纷纷回乡探亲祭祖,形成了一股寻根热。在一片寻根热中,上杭“瓦子街”,成了外迁乡亲寻找的“主角”,也成了上杭城乡普遍关注的问题。族谱,唤起了上杭人民的“瓦子街”记忆外迁乡亲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或者上祖口口相传的遗言,纷纷来人、来电、来函,要上杭有关方面帮助他们寻找祖居地——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却被遗忘了。查遍上杭现存史书,包括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同治年间、民国丘荷公主编和1993年新编的六部《上杭县志》和上杭地名办于1980年编的《上杭县地名录》,均找不到“瓦子街”等相关地名的记载,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