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家学文化
陇西李氏十三房支(还有皇族支),他们是:
范阳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孙);
顿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广孙)。北朝时期有李平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子李谐,文辩为时所称,与卢元明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子李庶,方雅好学甚有家风。庶弟李蔚,涉观史传兼属文词,昆季并尚风流,长裾广袖从容甚美。弟李若,聪敏颇传家业,风采词令有声邺下,时人称为京师灼灼,崔儦、李若。李彪,好学不倦,后为中书教学博士修撰国史。子李志,博学有才干,年十余便能属文。志侄子李昶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唐朝时有状元李琚,善书法尤工"八分书"。
渤海李氏,始祖李恬;
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唐有李渤,和兄长李涉一起隐居庐山一心读书,因随身带着一只白鹿而被称为白鹿先生,现今白鹿洞书院立有先贤祠。李逊与弟李建皆好学讲习不倦。
丹阳李氏,始祖李伦。后有李靖少有文武才略,为一代名臣。
安邑李氏,始祖李盖;
镇远将房李氏,始祖李愔;
平凉李氏,始祖李系;
姑臧李氏,始祖李承,是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因此这一房称为姑臧大房,即后世墓志铭所说的“称阀阅者姑臧大房也”。李承长子李韶,学识丰富,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李韶长子李玙,曾孙李师上,聪敏好学,雅有词致,为符玺郎,文林馆学士,后与范阳卢公顺,博陵崔君洽被朝士称为康寺三少。李玙弟李瑾,美容貌,有才学,为著作郎,典修仪注。子李茜之清通好文学。弟李行之善守门业,多识前言往行。弟李凝之笃好古文,精心典礼。曾孙李义琰是唐高宗时宰相,器宇轩昂,博学多才。义琰有侄孙李稹,有清名,但是却常常感到自己的官职配不上自己的门第,所以给人写信、扎子,落款只写“陇西李稹”而不写他的官职。李行之子李玄道,唐朝初年秦王十八学士之一。其孙李亶,为修书学士,撰写《古今内范》一百卷。李亶孙李揆,为唐肃宗宰相,少聪敏好学,善属文,美风仪,善奏对,每有敷陈,皆符献替。李揆侄李益,著名诗人,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另一侄李随,状元及第。曾孙李专美少笃为文,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望族,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嫁,不杂他姓,欲聘其族,厚赠金帛始许焉。唐太宗曾降诏以戒其弊风,终莫能改。其间有未达者,必曰:“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唯专美未尝以氏族形于口吻,见寒素士大夫,恒恂恂如也,人以此多之。李随侄孙李蔚,清河崔程姨夫,为唐僖宗时宰相,子李洵,“闽中文章初祖” 黄滔以文士礼仪对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另一侄孙李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即时巨川之名闻于天下。李韶弟李彦,为中书博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子李充,为太学博士。子李士英,有文才。彦之六代侄孙李岑李舟父子,杜甫赠诗云“李舟名父子,清峻文章伯”,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李舟著韵书一部。彦弟李虔,子李晓博涉经史,早有时誉。子李超性方雅善制,博涉经史。子李大师好学,无所不窥,善缀文。子李延寿为二十四史之南北史作者。虔弟李蕤,子李谚为太学博士,弟李义远亦为国子博士。又承弟李辅,为中书博士。长子李伯尚,少有重名,弱冠除秘书郎。伯尚弟李仲尚,仪貌甚美,少以文学知名。年二十,著《前汉功臣序赞》,时人号为后生可畏。辅弟李佐,子李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笃学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
敦煌李氏,始祖李茂;
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十代孙李翱,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与韩柳齐名。其复性论开宋明理学之先河。
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
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号曰神童。为国子祭酒,秘书监。曾孙李大亮有文才。侄孙李迥秀雅有文才,饮酒斗余广接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
又有京兆房李晟,为中兴大唐名臣。凉昭王之后有“文章李杜在,光焰万丈长”的伟大诗人“诗仙”李白。陇西李氏又有伟大诗人李贺,文学史上经典传奇小说的作者陇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
南祖房
前述李辑与弟晃共称南祖。辑字护宗,为高密太守,其子李慎李敦先徙居于柏仁,因子孙甚微,而与李晃一起南徙故垒。
李晃,字仲黄。他这一支流回到赵地后,其后人有自赵郡徙于管城(今陕西南郑)的,于是在陕西南郑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南祖之后,有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他把家徙至谯(今安徽亳县治),于是在安徽亳县一带也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敬玄,博览群书,特别擅长五礼。曾孙李绅能为歌诗,乡赋之年,
讽诵多在人口,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从弟李纾少有文学。
这一支世系:李晃有子名李义,为燕司空长史。李义有子李吉,为东官舍人。李吉之子李聪,官至尚书郎。李聪生有二子:真、融。老大李真官至中书侍郎,孙李义深有当世才用。义深弟李同轨,是一代儒学大师,典修仪注,为国子博士,向他请教的人很多,他就日夜解说毫不疲倦。弟李幼廉时征责文簿,应机立成,恒先期会,为诸州准的。义深族弟李神威,幼有风裁,家业《礼》学,又善音乐,撰集乐书近百卷。族人李翥,弱冠以文章知,待诏文林馆。义深子李騊駼有才辩。子李政藻,明敏有才干。騊駼的七代孙李籓,文质彬彬很好学。另一七世孙李固言,议事论政的时候头头是道,言辞清晰,很有条理,文章也很好。其五世孙李叔睿,官至唐朝刑部侍郎。李叔睿的第二子名李游道,在武后时拜为宰相。另一五世孙李阳冰,篆书写得很好,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南祖房名宰相有李籓、李固言、李日知、李敬玄、李绅、李元素。《新唐书》中皆有记载,有唐一代300年,南祖房名相满门,世代荣显。
东祖睿,字幼黄,为高平太守,封江陵宁公。其子李勖,为顿丘太守。李勖有子名李颐,为高阳太守,封武安公。李颐有四子:勰、系、奉、曾。李勰恬静好学,有声赵魏间。子李灵时征天下才俊拜中书博士,以学优选授皇帝经。曾孙李瑾淳谨好学。从弟李元忠为北齐的奠基人之一。子李搔少聪敏有才艺,曾采诸声别造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有思理。灵另一曾孙李浑,参禅代仪注及修撰《麟趾格》,熟国典朝章在魏收之上。子李湛,涉猎文史有家风。浑弟李绘为中书侍郎,每次文武百官集会的时候 ,总是先让他发言,音词辩正,风采卓然。绘弟李纬少聪慧有才学。灵侄孙李宣茂,为中书博士。宣茂曾孙李德饶,少聪敏好学,弱冠仕隋参掌文翰。宣茂孙李公绪性聪敏博通经传,雅好著书。弟李概少好学,编修国史。公绪孙李守素,唐初秦王十八学士之一,因对历代世家谱牒都非常熟悉被称为肉谱,是谱学大师。 老二李系,子李顺博涉经史,拜中书博士。长子李敷性谦恭有文学。敷弟李式学业知名。弟李弈美容貌有才艺。式子李宪,清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子李希宗,风雅俊秀有才学。长子李祖升,容貌好有文学。弟弟李祖纳,擅长经史。李希宗的弟弟李希仁,有学识。李希仁弟李骞,博涉经史文藻富赡。李骞弟李希礼修起居注确定礼律。子李孝贞好学善属文,待诏文林馆以美于词令,敕与中书侍郎李若、李德林别掌宣传诏敕。孝贞六世孙李端,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文才出众,端子李虞仲也善做诗。弟李孝基,亦有才学风词甚美。弟李孝威,有学识修起居注。四世孙李华,爱提拔名士,结交均为一代才子,也是古文运动的先行者,与萧颖士齐名。族子李翰文章细密。族子李观写文章,当时人认为与韩愈不相上下,同为龙虎榜同年进士。顺从弟李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时称有一孝伯足理天下。孝伯兄李祥位中书博士。子李安世提出均田之制。子李枿涉历史传颇有文才。弟李谧少好学周览百氏,起初拜小学博士孔?#91;为老师,几年后,孔璠回过头来拜他为师。弟李郁好学沈靖博通经史,为国子博士,令郁问名儒徐遵明其《五经》义例十余条,遵明所答数条而已。谧子李士谦,诣学请业,研精不倦博览群籍。系九世孙李峤、十二世孙李绛,都是唐朝名宰相。
李峤(644-713),字巨山,高宗时进士。他幼时失去双亲,传说他曾梦见一个人给他留下两支笔,此后,他便有了文辞,15岁能通五经,20岁就中了进士。李峤历任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朝,为官清正。当时来俊臣陷害狄仁杰等人,李峤极力为狄仁杰等人鸣冤,以至得罪了武后,一度被贬为润州司马。李峤不仅官至中书令,而且还善诗文,他以文章与同乡苏味道齐名,而被合称为“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为一代文雄。《李峤集》流传至今。
李绛,字深之。宪宗时进士,曾多次上书直谏,自知言切,必遭祸殃,焚署内奏稿,等待帝问罪。帝果然大怒,绛从容对答,说臣居朝廷,而惜身不言,这是臣有负于陛下;倘若陛下只愿听顺耳的话,只信佞人之言,那就是陛下有负于臣下,一句话说得高宗怒气全消。
李绛先后任监察御史、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礼部尚书、华州刺史、御史大夫、东川节度使、山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
东祖之后还有一位李谔,是隋朝的南和公,好学善属文。其子李爽,官至左金吾卫将军。李爽的玄孙李珏,在唐文宗时,官至宰相。
前述李棨与弟劲,共称西祖。李劲,字少黄,为晋朝治书侍御史。他生有二子:盛、隆。老大李盛官拜中书侍郎,曾孙李诜,和东祖房李灵一起在被征召的天下才俊中。侄李秀林为中书博士。族人李普济与李皦均学识有名。李盛的九世孙李乂,和兄弟尚一、尚贞文章都很出名,都有文集传世。其十世孙李怀远,好学善属文,在武后时为宰相;老二李隆为魏之阜城令,十一世孙李巽,少时好学。十世孙李栖筠,好读书知识广博,写文章敏捷遒劲确切,天下士人都很推重。子李吉甫为名宰相,其子李德裕也是名宰相。 李吉甫,字弘宪,德宗时任太常博士、州刺史等职,又在宪宗时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曾向宪宗揭露牛僧孺等人的专横,颇有政见。元和三年(808),他出任淮南节度使,于高邮县筑富人、固本二塘,溉田千顷,受民爱戴。此后再次入相,多有建树。
所著《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舆地总志。吉甫子李德裕,朝廷的书诏大手笔都是由他来制成,文武两朝为相,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等职,是“牛李党争”李派首领,主张削弱藩镇势力。宣宗时,遭牛党打击,死于崖州贬所。有《次柳氏归闻》及《会昌一品集》传于世。 李吉甫父子为西祖房门庭,增辉添彩。
始祖李齐,是李玑的少子,也就是说李齐与创立赵郡李氏的始祖李牧,是同胞兄弟,李牧行二,李齐行三。李齐在赵国当上国相,他把家开始安在中山(今河北定县)。至李齐的十三世孙李宝时,又把家迁徙到襄平(今辽宁辽阳)。李宝,字君长,曾任后汉元菟都尉职。李宝把家迁到了襄平,于是在今辽宁辽阳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
李宝儿子李雄,曾任车骑长史职。李雄之子李亮,为原武令。李亮子李敏,为河内太守。李敏之子李胤,在晋朝官至司徒,封广陆侯。李胤子李固,为散骑侍郎。李固子李志,为阳平侯,袭广陵侯。李志有弟,名李沉,李沉孙为李根,李根为后燕中书令。李根的九世孙,名李泌。李泌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李氏家族的杰出代表。
李泌,字长源,是唐德宗时的名宰相。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七岁能赋诗,谈论国家大事,是位神童。曾与肃宗同坐辇车,出入宫中,人们指着辇车说,穿黄衣的是圣人(指肃宗),穿白衣的是山人(指泌)。李泌历任参谋军事、翰林学士、楚州刺史,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曾几度仕宦,几度潜隐,在相位期间,曾多次上谏德宗。李泌死后,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流传于世。
江夏房始祖是李就。从李就上溯两世是汉代酒泉太守李护,而李护则是赵郡李氏的始祖李牧的八世孙。也就是说自李牧至李就,正好10世。
李就,为后汉会稽太守,封高阳侯,他由于做官的缘故,把家搬到了江夏(今河北武昌),于是在今河北武昌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
江夏李氏始祖李就,传至后世孙李矩,为江州刺史。从兄李重少好学,有文辞。李矩有子,名李充,文学家,善楷书,世咸重之,为中书侍郎,经史子集分类即从充始,母亲卫夫人即王羲之书法老师。子李颙,亦有文义,多所述作。充从兄李式,有美名,善楷隶,曾任东晋侍中。李充下传八世,为李元哲,元哲徙居广陵(今山西广陵县),这样在山西广陵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子李善,博学淹贯古今,著作《文选注》成为后人学习文选的范本。子李邕,读书一目十行,擅长行书书法,被称为翰林六绝,即文学书翰等六事过人,文章天下闻名,卢藏用曾经说邕的文章如同干将、莫邪难与争锋。李元哲下传四世,至李鄘,李鄘是唐宪宗的名宰相,李鄘之孙李磎,是唐昭宗的名宰相。
李鄘,字建侯,进士出身。初为李怀光幕属,当李怀光于河中反唐时,李鄘将李怀光军队的虚实及作战方案透露给朝廷,后被李怀光察觉,责问他,李鄘从容不迫,词气激昂,三军为之感动。河中平,李鄘先后任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京兆尹、尚书右丞、检校礼部尚书、凤翔陇右节度使、刑部尚书、盐铁转运使、淮南节度使、门下侍郎、户部尚书,为政显著。 李磎,字景望,进士出身。先为户部郎中,分司洛阳。当时黄巢起义攻陷洛阳,李磎怀抱尚书大印,避之河阳,当洛阳留守刘允章受黄巢义军胁迫,派人前来索印时,李磎坚决不给。后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磎一生好学,博学多通,文章秀绝,家有书万卷,世号“李书楼”。子李沇也有俊才。
汉中房出自汉朝东郡太守太常卿李武的后裔(前述,李武是酒泉太守李护的长子)。李武之孙李颉,为后汉博士,他把家定居在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这样李颉成为汉中大房的始祖,今陕西南郑一带也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
李颉定居汉中后,其家族不断繁衍。李颉之子李邰,官至司徒。李邰生子李固,为太尉,少好学天下学子慕名而至人言是皆为李公而来。李固十三世孙李德林,官至隋朝内史,封安平公,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核而理畅。子李百药,博涉多才,词藻清赡,是北齐书的作者。李德林之孙名李安期,在唐高宗时任宰相,是位知名人士。
李安期是唐朝大臣、著名史家李百药之子,七岁解属文。李百药被贬至桂州,七岁的安期随父行,途中遇盗贼,欲杀其父,安期跪在地上哭泣哀求,愿以自身代父受刃。贼被感动了,于是放了他的父亲。李安期在太宗时任符玺郎、主客员外郎,在高宗时任中书舍人、检校东台侍郎、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汉中房中的李德林、李百药、李安期,祖孙三代,三世掌制诰,权重如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2/11/29/a5b0ea11-579d-4010-b1bd-6013467eb174.jpg!water)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dc8ce1a9-7a6d-4f70-8bbe-f32107036d48.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