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举行家谱展览仪式,弘扬良好家风
信阳市举行家谱展览仪式,弘扬良好家风, 近日,信阳市在信阳博物馆举行了“家风的力量”——信阳族谱、家训、堂联展览
近日,信阳市在信阳博物馆举行了“家风的力量”——信阳族谱、家训、堂联展览开展仪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出席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家风的力量”──族普、家训、堂联展览,以族谱、家训、堂联的形式,展示几千年来一些优秀家族的历史传承和优良家风,从一个侧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广大理事会员积极挖掘、研究信阳姓氏族谱、传世家训、经典堂联,旨在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上认识家庭建设、家教和家风问题,向社会传递优良家风。
在广泛征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了这次展览活动, 信阳博物馆负责展览的设计和布展工作,信阳市图书馆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各县区统战部、各姓氏文化研究会积极参与协办,大力支持资料征集工作,共报送36个姓氏的260余册族谱,300余件家训、堂联。此次展览展出66个姓氏的族谱480余册(其中河南省家谱委员会支持借展族谱40个姓氏127册),家训堂联100余件。
本次展览由市委统战部主办,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家谱委员会、信阳博物馆、信阳市图书馆承办,各县区委统战部、市直各姓氏文化研究会、台湾中华河洛暨开漳圣王文化研究会协办。展期持续到10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盐城东台狄氏老人历时16年修家谱为传承良好家风
东台市东坝社区75岁的狄克勤,因为对家族历史的特殊情结,耗时16年,走访了8个省市,修订家谱。他以家史中感人的故事为鉴,并以此来教育子女、团结邻里,坚持做好事、办实事。上月底,他修订的《狄氏家谱》陆续被太原市唐槐公园和江苏档案馆收藏。△狄克勤和他修订的《狄氏家谱》。为修家谱走访8省市50多个县市区翻开刚刚修订好厚厚的《狄氏家谱》,整个家谱分为祝贺篇、溯源篇、梁公篇、苏迁篇、代系篇和故事篇六个篇章,在这本太原堂·东台的家谱中,可以看到狄氏家族的五世祖就是唐朝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沿袭至今已经是第四十三代了。提起修订家谱的初衷,今年75岁的狄老说道,家谱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族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他想将先祖那种筚路蓝缕、沐风栉雨开创基业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从而达到修谱存史育人,爱国爱党爱族的目的。“续修家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狄克勤的妻子陈玲芬说,为收集完整、...
· 祠堂祭祖,一个告慰先祖保佑子孙弘扬家风的仪式
祠堂里的祭祀,一般都遵循着一套传承久远的礼仪,有的简单,有的繁杂。不管形式如何,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这样的礼仪都蕴藏着一种源远流长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沟通了过去和现在,联结起散居各地的族人。福建的宗祠,特别是在闽南一带,有许多保留完整的祭祀礼仪。张老师告诉记者,在惠安张岳家庙,每年的祭祖,都遵循一套看似烦琐、实则蕴含着家族精神内核的礼仪。祭祀当天,海内外的张氏宗亲齐聚家庙,每人身着蓝色长袍,近千人依序而列。家祭供品分主次而列左右。左列是三牲、青果、白烛、甘液等,右列是小三牲、红烛、玉爵、汤。家祭仪式包括升炮三声、开大门、鸣祭鼓三通、奏大乐、序班、班齐、请祭官执事等就位,然后是献酒樽、献礼牲、献香、献花、行跪拜礼、奏乐鸣炮等数十项礼仪。这些礼仪一一展开,时长达一小时左右。张惠评说:“数百上千人一起做完这些礼仪,即使平时远隔重洋,这时也感觉心近了、人亲了,大家是真正的一家人。”家风家训的传承...
· 弘扬家文化,传统廉洁家风,微电影家谱拍摄完成
廉洁家风微电影《家谱》即将在多个视频网站上线。市纪委监察局将加大对其宣传力度,营造观看、传播、评论影片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市党员干部职工崇廉、尚廉、守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近日,我市首部廉洁微电影《家谱》拍摄完成。该电影以万亩芒果园为背景,让观众感悟清廉的意义,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尽孝首须保廉。在剧本创作初期,我市面向全市党员干部职工广泛征集素材,寻找最美勤廉干部,挖掘身边故事。通过专题会议讨论,最终确定拍摄一部反映廉洁家风、在三代钢城人之间传承的微电影《家谱》。经过2个多月的筹拍,《家谱》初步完成。该片以盐边县簸箕鲊村李氏家族《李氏族谱》为蓝本,真实还原了我市一名领导干部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尽管遇到父亲病危、子女上学资金压力非常大,生活十分窘困的情况,但仍拒绝了其同学(芒果深加工项目竞标者)的红包礼金。这一切被纪委书记看在了眼里,该名干部也被推荐成为全市优秀好家风的典型代表。纵然父亲离世,生活...
· 挖掘良好家风传承中华文明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训、家规、家教、家德的集合体。“家训”原义是“先辈留给后人作为法则的话”。它与家规、家教、家德,含义异中见同。当它世代相传,成为一种习惯与风气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家风”,换句话说,“家风”的本质就是家庭文化。假若建设客家家训馆与家庭美德馆,其作为弘扬优秀家德家风的一个载体,深化客家建筑的“人文景观”,对培育良好的家德家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它比命名为“客家家风馆”的概念和内涵要小一些。这里,笔者想从挖掘客家土楼文化遗存、培育良好家德家风为视角,一斑窥豹以抛砖引玉。笔者曾经在查阅《永定胡氏族谱》的时候,读到一则“罗氏”人物传:“罗氏,二十三世国学阶孚配,曾坑处士罗友盘公女。幼承父训,有诗礼风。极重礼貌,遇长者必起立,途次亦然……”这篇罗氏传说的是,二十三世国学生胡阶孚的妻子罗氏,是曾坑隐士罗友盘的女儿,极重礼貌,碰到长辈一定站起来,外出时也...
· 弘扬好家风,族谱文化传承最具实事的家风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群众最直观感受的“好家风”培育土壤。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13本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家谱陆续出现在了镇文明办。家谱中的家训、治家格言也都一一摘录下来,编入《四团镇好家风作品选集》中,通过《选集》的发行,将“好家风”传播开来。家,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长期以来,四团镇始终把“家文化”作为四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但如何深化“家文化”,推动好家风好家训的培育工作,曾一度困扰着我们。一次偶然,得知辖区内有几本老家谱,顿时茅塞顿开。以“家”为起点,以“家谱”为突破口,在寻找中引导更多群众参与,让好家风得以更广泛的传播,让好家训更深入人心。为更好传播“好家风”,弘扬家谱正能量,我们充分利用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依托平台效应,吸引大量群众参与,提高家谱知名度和家风传承度。新桥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