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中国姓氏--李氏与甘肃的故事
人类姓氏的形成 , 有着漫长发展的过程。五大文明古国中, 除中国外 , 希腊、埃及、巴比伦和印度 , 在上古时期 ,他们只有
自己的名字,并无世代相传的姓氏。直到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人有了 “真名”——本人名 + 氏族名 + 家族名。到了罗马帝国时期 ( 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5 世 纪 ), 罗马人才有了固定的、世代相传的家庭姓氏 , 统一采用 “本人名 + 家庭名”的进步格式。
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以后 , 欧洲人又陷入了有名无姓的漫长时期。直到公元 9 世纪 , 意大利各城邦才逐渐使用起了姓氏。 11 世纪的英国贵族的历史中 , 开始有了姓氏的记载 , 到了16 世纪 , 英格兰才普遍使用起了姓氏;法国人在 15 世纪有了固定的姓氏;德国人的姓氏形成于 16 世纪;古老的文明古国印度使用姓氏是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才开始的;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 , 于 1870 年和 1875 年两次由政府颁布法令 , 所有的日本人 , 必须要有姓氏;还有许多国家人民的姓氏 , 是 20 世纪才明确固定下来的 , 时间不过几十年。
唯独中国有着最为古老的姓氏传统。甲骨文中带有“女”字旁的姓氏 , 是母系社会时期出现的 , 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史籍记载我国主要姓氏形成于商、周时期 , 距今也有三千年以上了。姓氏文化的出现 , 也有悠久的历史 , 和《三字经》一样 , 也是三字一句 , 记载我国上古时期姓氏的《急就篇》, 是西汉时期的著作 , 距今已有两千年;脍炙人口、 载有 504 个姓氏的《百家姓》, 是北宋时的名著 , 距今也 1000 年以上了。这样久远的姓氏历史和丰富的姓氏文化 , 是任何民族无法比拟的。
姓氏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固定绵延的中国姓氏 , 是保证 5000 年文明古 国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久盛不衰的重要支柱之一。 1994 年 3 月 7 日 ,《报刊文摘》发表了一篇短文:《现存母系氏族村落——落水村》, 说的是在举世闻名的西昌发射中心不远处的盐源县塘沽湖边 , 有一个叫落水村的村寨 , 那里沿袭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落水村的人实行“阿夏走婚”, 男不娶、女不嫁 , 白天成年男女各自在母亲家劳动 , 晚上外出 “走婚”, 儿女只知生母 , 不知生父。但却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五代以内 , 近亲绝不许“ 走婚 ”。好一个“五代以内近亲绝不许‘走婚’”! 先进的遗传学理论在如此后滞的母系氏族社会中严格遵守着。我国民间 , 素有“同姓不婚”的传统 , 当然 , 现代社会 , 由于人口的急骤增加和大量流动 , 此一传统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 但在深山老林、交通闭塞、人口稀少、与外界几近隔绝地区 , 此一律条 , 一代又一代 , 代代恪守不渝。
上古时期 ,“同姓不婚”,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人民所做的重大贡献。早在周代的历史文献中,人们一再强调:女子重族姓 , 同姓不可婚 , 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男女同姓 , 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同姓不婚 , 恶不殖也。” 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姓名篇》:“ 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重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 , 使生相爱、死相爱、同姓不得相娶者 , 皆为重人伦也。”人伦是我国最高的传统道德守则之一 , 谁敢不予遵循。
如果没有古老的姓氏 , 就不可能出现先进的 “同姓不婚” 的道德规范;如果没有 如此严格的道德规范 , 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长久的健康的身体素质;如果没有 3000 年的健康人种素质 , 也就不可能有 3000 年的优秀民族文化。当然 , 古老姓氏所派生出来的好处 , 还有许多许多 , 如文化的继承发展、民族的团结互助等等 , 这些属于姓氏学研究的课题 , 这里只说说李姓一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李姓是中国的第一大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 李姓出自赢姓 , 皋陶之后、世为大理 ( 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 ), 以官命族为理 , 殷商末年有理征 , 改为同音的李氏。又如春秋时哲学家老子 , 因祖辈为理官 , 遂以理 ( 李 ) 为氏 , 称李耳。这个记述 , 和我国大多数姓氏的源渊相一致 , 时间上下也相差无几。可是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 李姓竟占到全国人口的 8.8%, 成了全国第一大姓 , 加上台、港、澳的李姓同胞和海外的李姓侨胞 , 总数超过了一个亿。在有成千个姓氏的国度里 , 一个姓氏的人口 , 竟然占有总人口的近十二分之一 ,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
姓氏的发展过程 , 分分合合 , 变化不定。譬如姬姓 , 周武王消灭商纣 , 周公旦东征 , 他们消灭了几百个小邦 , 便实行大分 封 , 史称“分封建国”, 他们把姬姓发展变化成了一百多个姓氏 , 姬姓成了小姓 , 其他一百多个姓氏 , 也不可能成为大姓。但是 , 有的姓氏 , 却逐渐壮大了起来。据史料记载 , 南北朝时 , 属于所谓“郡姓”的大姓 , 在北方有崔、卢、王、李、郑、韦、裴、柳、薛、杨、杜等 , 就是说 1700 年前 , 李姓已经是北方的大姓之一了。
李姓的大发展 , 唐朝是关键。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 唐朝开国初年 , 把有功元勋诸将徐、邴、杜、胡、弘、郭、麻、鲜于、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等共 16 姓的姓氏 , 均赐国姓李姓;由于李姓是国姓 , 许多家族又把自己的姓氏改为李姓。这就使李姓人丁极大地扩大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洽 , 在姓氏方面 , 也有“融洽”的记载 , 如有的鲜卑族把复姓“叱李”, 改为汉姓的单字 “李 ”; 可汗姓“ 阿史那 ”, 归附唐朝后 , 其后代有的改姓“史”, 有的改姓“李”, 回想南北朝时 , 李姓己是北方的大姓之一 , 盛唐前后 , 又这样大规模的赐姓、改姓和“融洽”, 估计此一时期 ,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 ,“虽不至” 亦“ 不远矣”。
任何事物 , 要想持续发展 , 必须充满生机 , 必须要有蓬勃发展的动力;姓氏也一样 , 要想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 要想其声誉久盛不衰 , 必须注入新的血液 , 必须代有显赫英才。在这一点上 , 李氏可谓“得唐独厚”,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李隆基的 “天宝盛世”,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 也为李氏树立了一座光彩斑斓的丰碑。
有唐一代 , 李氏一族 , 英才济济 , 文臣武将 , 名士大儒 , 不胜枚举。《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 , 李姓担任过宰相的 , 赵郡有 13人 , 陇西郡有 10 人;立过赫赫战功的大将 , 有开国元勋李靖 , 中后期的李晟、李愬;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 称得起一代巨匠;传奇作家的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给中国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石,开拓了道路。此一时期,李姓人家的文治武功,至为煊赫,无怪李白开怀歌唱“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王勃也热情咏叹:“陇西多名家 , 子弟复豪华……麟阁图良将 , 六郡名居上。”
千年以后 , 李氏俊杰 , 仍然根深叶茂。今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李姓政治家 , 有目共睹;而华人中的李姓实业家 , 更是独占熬头 , 香港出版的《资本家》杂志 , 最近公布了 1993 年的 50 名华人富豪 , 李姓有 8 位 , 他们是李嘉诚、李兆基、李木川、李成伟、李石成、李文祥、李文正。他们 8 人占华人富豪人数的 16%, 他们 8 人拥有的 158 亿美元的财富 , 占华人富豪总财富的 15.4%, 这么高的比例数 , 说明在华人富豪中 , 李姓人氏最众 , 财富也遥遥领先。在科学领域 , 李姓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 , 李政道、李远哲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两千多年来 , 李姓人士 , 如此繁荣昌盛 , 兴旺发展 , 李姓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姓 , 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李姓的郡望是陇西 , 李氏的堂号是“陇西堂”
陇西 , 指的是陇山以西之地 , 陇山即今日六盘山。据《辞源》注释 , 陇西郡包括兰州、陇西及天水等地区 , 那就是说 , 秦、汉时的陇西郡 , 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 其郡治在秦、西汉、东汉时期 , 均在狄道 ( 今日临洮 ), 三国、魏、晋、隋时期 , 均在陇西 , 即今日之陇西县。
木有本 , 水有源 , 我国最古老的姓氏 , 其木本水源 , 就是所谓的郡望。郡望是指每一郡中最为显贵之氏族 , 且为全郡庶民所仰望的姓氏。秦始皇统一中国 , 实行郡县制 , 汉袭秦制 , 这就为郡望一词打下了基础。汉高祖统一中国 , 采用了“休养生息”的英明政策 , 很快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文景之治”, 全国空前的繁荣了起来 , 汉武帝开疆拓土 ,使汉朝成为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在创建这些伟业的过程中 , 各郡都会涌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 他们的姓氏便成了大姓 , 也就是所谓的“郡姓” 。李氏的郡姓 , 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史记·李将军列传》有一段话:“单于既得陵 , 素闻其家声 , 及战又壮 ,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 ,族陵母、妻、子。自是以后 ,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 , 居门下者 , 皆用为耻焉。”李陵是李广的孙子 , 远在漠北的单于因 “素闻其家声”, 而把他招为驸马 , 可见李广一家 , 在陇西郡已是很有声望的氏族了。至于后面几句 , 因此前司马迁替李陵鸣过不平 , 受了“宫刑”以后叙发的悲愤之词 , 是非曲直 , 非本文所论范围 ,但可以看出 , 不是别的姓氏“用为耻焉”, 而是“ 陇西之士 , 居门下者 , 用为耻焉 ”, 可见两千一百多年前 陇西人民已和李姓有着很深厚的情缘了。
汉朝四百多年 , 我国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 , 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 各郡的“ 郡姓”,自然得到了大发展 , 这就为其后的各姓氏郡望称谓 ,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辞海·郡 望》:“ 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 , 称为郡望。”此时李姓早已是陇西最显贵的世族 ,李世民登基以后 ,下诏天下李姓的郡望 ,均为陇西 ,则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南宋郑樵辑《通志》时 ,便在李氏源流的结语中说 :“故言李氏称陇西”。翻开甘肃史料 ,足可予以佐证。
既然是陇西郡的显贵氏族 , 必须要做出不辱门第的功业 , 今天看来 , 陇西等地的李姓族裔 , 确实为国家民族卓有贡献。 1988年中央组织全国各省市编辑了一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概况丛书》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甘肃卷叫《陇原物华》 ,在其“历史名人” 栏 , 列出了 48 位历史名人。其中李姓人氏有 9 位 , 他们是李暠、李渊、李世民、李广、李陵、李冲、李晟、李愬、李彦仙 , 占历史名人总数的 18.7%;在“著名学者”和 “著名文学艺术家”条下 , 列出的 27 位名人中 , 李姓占了 7 位 , 他们是李翱、李白、李益、李约、李公佐、李复言、李梦阳 , 占名人总数的 25% 。这么大的两个比例数字 ,说明两千多年来 ,李姓确实是陇原人民所仰望的姓氏 ,他们的郡望是陇西 ,也为我们陇原人民增光添彩。
姓氏的另一个表记叫堂号。由于生产的发展、政治领域的变迁、天灾人祸的转移、人口不停地流动、家族的一支一系定居某地后 , 为了保持最亲近的血缘关系 , 便以“堂号” 来维系。所以同一郡望的家族 , 便有了不同的堂号 , 如同是太原郡的王姓 ,在山西等地的堂号叫“龙溪书院”, 在甘肃等地的堂号叫“三槐堂”; 陈姓是闽、台等地的大姓 , 他们的郡望同为颍川郡 , 但在台湾的各支陈姓中。便有了“德星堂”和 “聚星堂” 之分;中有李姓 , 郡望是陇西 ,堂号是“陇西堂”, 走遍天下都一样。在众多姓氏中 , 郡望 ,堂号均取郡名者 ,实属罕见 ,而堂号只有一个称谓者 ,也只有李姓的 “陇西堂” 而己 ,这个独特现象 ,有它深远的历史渊源。
隋末天下大乱 ,李渊留守太原。他所统率的 10 万军队 ,号称关陇军。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 ,军旅也贯以“ 陇”字为荣。凭藉 10 万关陇军 ,南下洛阳 ,荡平天下以后 ,便封其爱子李世民为“陇西郡公”,可见他和陇西故土的亲缘之深了。也算巧合 ,时隔三百多年以后 ,南唐后主李煜也被赵匡胤封为“陇西郡公”, 这绝不是随便的敕封 ,大概赵匡胤知道唐室族裔对陇西有着很深的亲情 , 使李煜安心就范罢了。
一代明君李世民登基后 ,励精图治 ,振兴百业 ,姓氏传统, 也为他所关注 ,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篡《氏族志》 ,在全国范围 内收集氏族家谱 ,依据史书及文献记载 ,鉴别世系 ,刊正姓氏。贞观十二年 ( 公元 638年 ) 书成 ,颁布天下 ,这就是著名的《大唐 氏族志》,从史料看 ,此书将天下氏族分为上上、下下九等 , 李姓既为国姓 ,当然非上上莫属了。与此同时 ,太宗诏令天下 ,李姓 的郡望是陇西 ,举国上下李氏至为尊荣 ,天下李姓是一家 ,还分什么派和系 ,同为陇西籍 ,共奉“陇西堂”, 以陇西为荣 , 尊陇西最亲 , 这就是李姓的郡望和堂号均以陇西命名的原因。
台胞、侨胞眷恋唐山
1993 年 10 月 ,香港《明报》月刊 10 月号的文章 , 题目是《挥泪百年——探寻美国 ( 排华法案 ) 下的华人生存轨迹》。该文记
述了150 年前华工在大洋彼岸的血泪史 ,文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词——唐山。他们横渡太平洋。抵达美国西海岸 ,自称是 “唐山人 ”,他们要回国。说的是回唐山 , 他们临时返回探亲 , 说的也是回唐山探亲 , 甚至美国当局利用歧视性的《排华法案》遣返我们的同胞回国时 ,也使用“遣返唐山” 的词句。 1979 年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编辑部 , 翻印了台湾某报纸连载的长文 ,题目是《‘唐山过台湾 '的故事》 ,叙述台湾的各族人民 ,都是从唐山来到台湾的, 他们的“根” 在大陆。
既然根在大陆 ,既然是从大陆漂洋过海去谋生活 ,为什么要叫唐山呢?这也有它的历史原因。
提起唐山二字 ,一般指的是河北唐山地区。李世民东征 ( 俗称 “薛仁贵征东”) 时 ,大本营住扎在今日的唐山地区 ,人们为 了纪念盛唐的丰功伟绩 ,便把此地区起名唐山。台胞、侨胞思念祖国、敬慕盛唐的文治武功 ,把祖国简称唐山 ,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查诸史籍 ,推本溯源 ,唐山指的是整个大陆 ,体指的是闽、粤山区。这是居住在此一山区的“客家人” 为了表达他 ( 她 ) 们的亲缘和情缘所创作出来的名词。
安史之乱 ,极大地削弱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 ,内庭宦官专权 ,簾外藩镇割据 ,百年内讧 ,朝纲废驰 ,宦官拥有军队 ,并在军中派有监军。监军的权力甚至超过了节度使。“永贞变革”失败 ,宦官迫使顺宗皇帝让位 ,革新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受到沉重打击;“甘露之变”事败 ,宰相李训、王涯、舒元兴等全家老小均被杀戮 ,宦官更加飞扬跋扈 ,他们先后杀了宪宗和敬宗两个皇帝,他们拥立了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和昭宗 6 个皇帝 ,皇室大权旁落 ,尽都是“宦官”当道了。
从天宝十五年安禄山称帝 ,到宝玄二年史朝义穷蹙自杀,叛军到处烧杀抢劫 ,官军也是横征暴敛 ,北方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 郑、汴、徐、淮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唐、邓一带“荒原千里 , 万室空虚。” 此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 ,剑南、山南、河南和岭南各节度使相继叛乱 ,官军连年与叛军作战 ,北方人民疲于逃避兵荒。相对来说 ,吴越地区比较安定 ,中原人民纷纷过江逃命去了。一江之隔的江淮地区 ,也是连续六七年的战乱 ,“八州之内 , 鞠为荒榛 ,幅员数百里 ,人烟断绝”, 迫使江北人民就近过江寻找栖身之地 ,这就造成了一次人口向江南的大转移。
公元 937 年 ,李昪灭吴 ,建立了南唐 ,地盘很快扩展到江东、江西、湖北、以及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 ,他们采取了“予民休息”的政策 ,鼓励农民栽桑养蚕多耕种 ,勤于政务 ,大兴水利 ,不到十年工夫 ,人民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长安的唐朝覆灭了 ,江南又建起了李唐王朝 ,这就吸引了众多的中原士民、文巨大儒及唐室宗亲来投靠。这次中原人民的大迁徙 ,也是一次中原文化的大转移。
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 ,夺取了后周的政权 ,自知无法战胜北方的强敌契丹 ,便举重兵过江南下 ,南唐臣民又一次面临着残酷的战争 ,无法抵御强大的宋军 ,他们群体向东南地区转移 ,由于吴越的钱弘俶和漳泉的陈洪进相继归附宋军 ,他们便都逃到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定居下来了 ,因为他们是群体打中原地区来的客人 ,当地人便把他们叫 “客家人”, 天长日久 ,客家人便成为这些山区居住的汉人的专用词了。他们说的是中原话 ,有中原地区的风俗习 惯 ,还把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到了东南山区。现在盛行在闽南、台湾的“南音”,即是当年长安唐室的宫廷音乐 ,就是这些移民带去的。
这个大迁徙的过程 ,在台胞、侨胞的家谱中可以找到踪迹。如台湾大姓陈姓一支的族谱有这样的记载:“ ……九世孙瑰公 ,唐封勋国公 ,官太保 ,时天下大乱 ,避居泉州仙游乡……”近日新华社发自成都一则电讯 :“ 唐王朝李氏族谱在成都发现”, 近十万字的族谱中 ,还写有“陇西谱序”,保存此一珍藏本的李姓 ,也是唐室衰败后 ,逃到浙江 ,后至福建 ,又迁到广东 ,乾隆年间 ,才由广东迁到成都龙泉驿定居下来了。这说明我国西部的唐室族裔中 ,也有人参加 了这次 “客家人”的大迁徙。
他们远自中原地区来到东南山区 ,长途跋涉 ,历尽艰辛 ,他们是大唐臣民 ,思念故土 ,不忘自己是唐人 ,初移台湾以后 ,当 地人亲昵地把他们叫 “阿唐”,定居三五代以后 ,小字辈的语音发生了变化 ,便把说中原话和闽南话的老一辈称省为“唐山阿公”,“唐山阿妈”, 问他们是从哪里迁来的 ,便说是从唐山迁来的 ,“唐山过台湾”便成了台湾人民的家常话 ,父传子 ,子传孙 ,一代又一代 ,都说他们的祖籍是唐山 ,直到今天 ,“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 !”这一句话 ,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根”在唐山 ,既含着历史的亲情 ,又含着眷恋祖国的深情。
18 世纪以后 海运大开 , 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 ,大量到海外去谋生 ,他们大多都是客家人。最近对英国的侨胞、华人做了一次 统计 ,他们 80% 以上有客家人的血统 ,大同小异 ,旅居世界各地的侨胞 ,大多数都是客家人 ,海外流传着一句话:“ 有海水的地方 就有客家人!” 也就是说 ,地球上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就有客家人的足迹。天下客家人 ,谁不想唐山 ! 越是远离祖国 ,越加思念唐山 ,置身异域的时间越长 ,同胞情谊 ,民族亲情越加浓烈 ,唐山、唐人、唐山人 ,这种凝聚着深厚情感的词语 ,必然要在其社会活动中表露出来 ,百多年前在旧金山受尽欺凌的时候 ,不忘自己是唐山人 ,其后同胞们越聚越多 ,在世界各大城市组建起华人社区的时候 ,不叫“华人街”, 更不叫“汉人街 ”, 而叫“ 唐人街”, 因为 “唐人”更能表达客家人的亲情。
唐山的泥土芬芳。
炎黄子孙的亲情可歌。
李姓情系“陇西堂”
因为客家人的祖先 ,走过那么一段漫长曲折的路 ,时时不忘中原故土 ,时时不忘祖籍唐山。而客家人中的李姓 ,则更增添了一分情思 ,李煜的千古名词:“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凉心情 ,他的这种心情 ,在李姓同族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失掉的是江山 ,李姓离开的是故土 ,他被诏封 “陇西郡公 ”, 而客家李姓对“陇西堂”, 则倾注了更多的深情。
在闽、粤和台湾等地的李姓同胞 ,家家户户都有“陇西堂”的匾额 ,有的挂在大门口 ,有的挂在客厅 ,有的是逢年过节供奉“陇西堂”的牌位 ,缅怀故土 ,遥祭先祖。这就是他们离乡背井以后的独特感情。李姓对“陇西堂” 的亲情 ,令人遐想。
一千多年来 ,由于改朝换代 ,战乱频仍和天灾人祸 ,全国各地的“陇西堂”所剩无几 ,就目前所知的几处遗址墨迹中 ,可以看 出各地李姓对陇西故土的深情。湖北阳新有一副槌联:
我自陇西来 , 驻马东征 , 回首难忘桑梓地。
家依江北住 , 飞鸿南向 , 一联聊寄子孙心。
用楹联向家乡父老表达思念故土的拳拳之心 ,真情实话 ,感人肺腑。
广东梅县的 " 陇西堂 " 廊柱上有一副很短的楹联:
旋马家声远 ,
犹龙世泽长。
驻足东南海隅 ,扭回马头遥望陇山故里 ,家乡的声音是那么遥远 ,太远了。但我李姓族裔 ,一代接一代 ,绵绵世泽 ,生生不息。没有真情实感 ,写不出这样好的楹联。
可惜 ,这样深远的民族亲情 ,由于长期闭塞 ,无法进行交流 ,改革开放以后 ,形势日好一日 ,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渠道 ,源源不断涌来 ,像是打开了窗户 ,外面的世界好大啊 !干旱的陇原大地 ,养育过那么多英才的先祖 ,传递的信息越多 ,陇原人民更热爱自己的黄土高坡 ,寻根热、故土情、民族情 ,凝结成了爱国情,条条信息伴随而来的是信心和希望。
1980 年出版的《李宗仁回忆录》第一篇《家世》中说 :“ 我们村聚居的李姓族人 ,男女约二百丁口。相传我们的先祖是陇西人 , 历朝历代 ,迁徙数千里才定居到广西的 ,最早的传说我们的先人是秦时南迁的……另一种传说则谓我们的远祖自陇西迁入关东( 即今河南省 ),再迁湖南 ,三迁而入广西定居的。至其年代 ,一说是汉朝 ,一说是唐朝……”不管是哪一朝 ,世居桂林乡村的这一支李姓 , 至少一代接一代叙说自己的祖籍是陇西已经一千多年了。”李宗仁先生的迟暮之年 ,追忆自己的祖宗发祥地、叙说桂林的大好河山, 这和他毅然采取“叶落归根 “的重大行动有着亲缘上的深远联系。
1987 年 ,台湾当局还没有开放台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的禁令 ,台湾《自立晚报》的记者李永德等二人 ,冒着蹲牢房的风险 ,毅然到北京访问 ,此一消息成了当时世界新闻界注意的焦点 ,香港《文汇报》记者问他 :“为何来大陆采访?”他脱口而答:“ 我是客家人 ,远祖在陇西。……我从小就想到大陆来 ,很想看看大陆 , 当了记者以后 ,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祖居台湾高雄市的李永德 , 世代相传 ,他们的远祖是陇西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想来祖国家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情真意切 ,何罪之有 ! 所谓 “牢 狱” 之说 ,也就化为泡影了。
李永德认同的亲情和行为 ,代表了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其后不久 ,台湾的六位李姓同胞 ,自愿组织起来 ,到陇西来寻根祭祖。可他们不知道旅游线路 ,西安下飞机后 ,旅游接待人员把他们介绍到西北大学历史系 ,历史学家详细介绍了陇西的沿革和旅游线路, 他们租了一辆面包车 ,不畏长途颠簸和劳顿,从西安直达陇西,找到李家沟山头的李靖庙遗址,焚香礼拜,满足了他们的宿愿。
有些异国他乡的李姓华人 , 到陇西来寻 “根 ” 的作为 ,更令人感动。 1987 年 ,日本的富田秀子( 汉名李秀莲 ,原广东梅县的客家人) 携带子女来到陇西 ,她饱含深情地寻找先祖迁居广东的足迹 ,陇西土木结构的低矮房屋 ,纯朴的民风民俗,她都感到亲切 ,每天晚上她都要和当地的老婆婆同炕而眠 ,并要打开收录机 ,录下老婆婆的家常话。到达广东以后 ,专程到梅县去晋谒 “陇西堂”,适逢阴雨绵绵 ,无所事事 ,她便打开收录机 ,反复谛听老婆婆所说的家常话 ,尽管她一句都昕不懂 ,但她还是要听 ,翻来覆去地听,她认为她的祖先说的就是这样土话 ,声音最亲切 ,意思无关要紧。回到日本以后 ,她写来信说 :“ ……我像回到温的家乡 ,受到亲人的款待 ,心里感到那么温暖……爱乡之亲 ,油然而生……我们在海外盼望着祖国繁荣……”赤子衷情 ,跃然纸上。
一百多年来 ,我们没有接待过如此情深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陇西认祖归宗 ,因为一百多年来 ,我们的国家国弱民穷 ,饱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侨居海外的同胞 ,也是在被排挤和被歧视中苦苦谋生;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海外同胞扬眉吐气 ,在任何地区、任何场所 ,都可以和任何人种、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平起平坐;改革开放 ,国内繁荣昌盛 ,侨胞、同胞的人际关系 ,空前宽松 ,因而李姓同胞接踵不断来陇西寻“根 ”。 1990 年 11 月以李伸一先生为首的“世界李氏宗亲总会敦睦访问团”一行专程来兰州访问 ,表示愿意出资修复“陇西堂”。这些盛况 ,引起了甘肃各级领导的重视 ,决定投入人力物力 ,尽快修复“陇西 堂”, 以满足李氏同胞的亲情。
如果说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话 ,那就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李姓族裔;如果说侨胞们不忘唐山而在世界各地组成“唐人街” 的话 ,李姓同胞则更不忘桑梓故里陇西 ,而在世界各地的都市商埠组织自己的宗亲组织。族散前途 ,宗归于一 ,走到天涯海角 ,李姓同胞都要把“陇 西”二字标在最为醒目的地方: 台北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琉璃大屋顶的大楼正面 ,写有陇西二字;新加坡李氏宗亲总会高大楼房的中间 ,用英文署名其会名 ,但每一层楼的正面两侧 ,都用汉文书有陇西二字;香港地区直接署名“陇西李氏宗亲总会”; 菲律宾除一地区署名“粤侨李氏陇西堂 ”外 , 其 余七个地区都叫“陇西李氏宗亲总会 ”;旅居新加坡的潮州李姓 ,则更情深 ,他们的牌匾不署李氏 ,只写“潮州陇西公会”。陇西即李姓 ,李姓即陇西 ,情切切 ,意深深 ,这般亲情 ,至为感人。
台胞、侨胞中的李姓同胞对陇西如此情深 ,陇西人民为筹建 “陇西堂”和开展李氏文化研究也在竭精尽智 ,夙夜操持;李姓同胞把陇西二字名扬四海 ,陇西人民为李姓同胞也在大兴土木 ,大造 ,热气腾腾 ,盛世景象。异日雄伟壮观的 “陇西堂”矗立在渭水河滨之日 ,便是李姓与陇西“合二而一” 之时。天下李氏多俊杰 , 陇山之西有标帜 ,根深枝繁 ,枝繁叶茂 ,叶茂果硕。届时 ,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李氏族裔则更兴旺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