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记录着胡氏一族的由来

2016-09-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5
转发:0
评论:0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记录着胡氏一族的由来,村民胡钧培的指引下,见到了这块位于该村文化大礼堂东侧的胡氏石碑。石碑高约2.2米

村民胡钧培的指引下,见到了这块位于该村文化大礼堂东侧的胡氏石碑。石碑高约2.2米,宽约1.15米,厚度约12.5厘米。最上方写着“胡氏公山碑记”六个朱色大字,下面刻着一行行密密的正楷小字。在这块碑的最左侧,清楚地刻着立碑时间和立碑者:“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十三世孙胡林书丹”。按此年月推算,这块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记录着胡氏一族的由来

  今年67岁的胡钧培说,这块石碑现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胡氏祠堂的所在地,原先石碑的两侧各有几间厢房,前面有一座大戏台,此碑的后面约30厘米处还有一堵墙。整座胡氏祠堂呈封闭的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只可惜只留下这块石碑坚守在原地。

  由于石碑长期暴露在外,经历风吹日晒,碑文早已风化。幸亏被住在附近的胡钧培看到了,他很担心如果再不修复碑文,就会愈加模糊难辨了,恐怕此后吕鉴村的胡姓族人再也无法从上面读到家族的故事。于是,他就拿起毛笔蘸着红漆,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来修复碑文。“因为时间太久了,有些碑文早已模糊,我只能把我能辨识出来的字用红漆描出来,其他看不清的字留空白,让其他人去考究了。”胡钧培说。

偷柴引发纠纷,胡氏祖先刻碑文求和睦

这碑文所讲述的故事,吕鉴村原党支部书记胡祖星最清楚了。这位70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吕鉴村目前有300多户人家,大多数姓胡,另外还有郑、叶、邱、金、华、王、孙七个姓氏。

  话说明朝末年时,有一位施氏太婆从余姚逃难来到了吕鉴,看到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便在此安家繁衍后代。这是最早关于胡氏家族祖先的记载,后人为了纪念施氏太婆,给她建了一座“接代庵”,感谢施氏太婆为胡氏家族所做的贡献,至今这座庵还可以在吕鉴村附近的山头上找到。

  清顺治年间,吕鉴胡氏家族已有了十八位堂兄弟。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兄弟会到附近的山上去砍柴。不料,这片山头刚好由一座名叫“乌岩寺”的寺庙管辖,和尚发现胡氏兄弟私自来砍柴异常恼火,于是就发生了纠纷。

  过了些时日,胡氏兄弟再到乌岩寺去时,看到寺庙周围堆积着很多松木,趁机一把火烧掉了这堆松木,却不料大火将乌岩寺也烧掉了。胡氏家族深感歉意,并以此为鉴,警示族人。

  乾隆二十六年,一位姓周的人来到属于胡氏家族的山头上偷柴,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反而向镇海县官诬告胡家人把他弄伤。从此,胡氏族人规定“周胡两家不联姻”。

  通过这两次纠纷,胡氏祖先在碑文上明确写出了自己山头的界限,这些界限以姓氏区分,比如和吴姓的分界在大水坑等地;和傅姓的分界在鹿搅场等地;和陆姓的分界在鸿鹄尖等地;另外还有乐姓、杜姓、蒋姓、孙姓等不同族姓之间山林的分界线。

  有意思的是,碑文上出现的很多地名都和动物有关,比如倒挂猪头、外燕窝、里燕窝、狮子背、秃鹰岩、马腰岗等,颇具有趣味性。在碑文里,胡氏祖先也写到,明确山头界线,就是为了让子孙能和其他外姓族人友好相处,即“一洗前后仇怨之心,用敦自后睦邻之谊是”。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尽管年代久远,碑文已残缺不全,但在字里行间,仍有一些学问奥妙,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里记录着上杭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族谱,由于它记载着本宗族的世系源流、郡望堂号、繁衍播迁、人口兴替、人物故事、风土人情等宗族史和地方史的资料,因而和国家编的正史、省地县编的地方史一起,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的提高,特别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纷纷回乡探亲祭祖,形成了一股寻根热。在一片寻根热中,上杭“瓦子街”,成了外迁乡亲寻找的“主角”,也成了上杭城乡普遍关注的问题。族谱,唤起了上杭人民的“瓦子街”记忆外迁乡亲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或者上祖口口相传的遗言,纷纷来人、来电、来函,要上杭有关方面帮助他们寻找祖居地——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却被遗忘了。查遍上杭现存史书,包括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同治年间、民国丘荷公主编和1993年新编的六部《上杭县志》和上杭地名办于1980年编的《上杭县地名录》,均找不到“瓦子街”等相关地名的记载,而...
· 霸州元里村汉白玉石碑,记载该村赵氏家族的由来
一个流传近百年的老物件,引发了很多霸州村民的回忆!让我们一起亲临现场,看看这默默诉说历史的石碑。在很久以前,霸州煎茶铺元里村有一座祠堂,是该村赵氏家族的宗祠。据村里的老人介绍,祠堂里挂有赵氏家布,厢房里还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然而文革时期该祠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先是被改造成了村里发展副业用的厂房,随后整座祠堂又被拆除,那块汉白玉石碑自此流落街头,甚至差点被人卖掉……如今赵氏家族依然是元里村的大户,这块石碑对于村里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村里的历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日,该村村干部将石碑的照片展示了出来,我们一起跟随这些资料,去探寻元里村的历史,以及碑文上记录的点点滴滴。历经风霜的祠堂和石碑首先,我们来说说这块碑经历了什么。据元里村老人赵先生说:“碑文是我父亲题写的,时间是民国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30年。当时赵家是元里村的大户,在村里设有祠堂,石碑制好之后就设在了祠堂的厢房里。文...
· 汪氏族谱详细记录着汪氏家族的变迁
汪氏起源:鲁成公次子名汪,“封颖川侯,生而有文在手,曰汪,故名”。被视为汪氏始祖。汪氏第31代的文和南渡之后,定居于“歙州遂安”汪氏第36代的道献移居于“徽州府歙邑”其后第41代的叔举又移居“绩溪邑登源”汪氏第44世孙汪华值隋末因保障乡里有功,于唐初被封为越国公,管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食邑三干户,汪华即为新安汪氏始祖。关于徽州汪氏家族本来就居于江南的推测还是可信的。本文对汪氏的考察自汪华始。汪氏家族现存的族谱有二类。其一是统宗谱,这从传说中的始祖开始:依序对主要是由移居而形成的汪氏家族的各个支系作整体的记述。编纂于乾隆年间的《汪氏通宗世谱》是现存于中国、日本的这类族谱中最晚近的一部。其二是分支族谱,以移居于某地的一个汪姓家族新支系列的形成为线索,并追溯其远祖。这类族谱为我们考察分支迁徙的原因、定居后的事迹和活动提供了较详尽的资料。这类族谱直到民国时期仍在不断问世。以下,根据这两类...
· 清溪胡氏略记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此语出自湖湘学派奠基者之一,人称“五峰先生”的胡宏之哲学著作《知言》。华人深信之所以能繁衍不息是因懂得饮水思源,故着重于倡导宗族概念,并衍生出宗谱、族谱、家谱一类能寻根溯源的文献。吾族始祖--胡公,姓妫,名满,虞舜裔孙,周武王婿。武王克殷后,建周三恪,封虞舜后裔於陈(今河南淮阳),奉祀舜帝。妫满公成为陈国开国君主(陈侯)及西周首任舜帝奉祀官。依胙土命氏,诸侯国君主以国为氏,故妫满公即称陈满公。妫满公薨殂,谥号为“胡”,后世称“陈胡公”或“胡公满”。妫满公子嗣中有支系以谥号“胡”为姓,繁衍为后世所知的胡氏一族。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开创了中原士族入闽的先河。胡芝山(字子文,讳竦),以唐进士官任“中议大夫”。乾符元年(874年),自安徽寿春入晋安,仕“建州刺史”,被尊为闽中胡氏始祖。后因五代潜乱,芝山公弃官不仕,五位子嗣亦隐遁不仕。芝山公遂与长子同回寿...
· 回顾一段历史勾起一段往事讲述霍家村那些历史事件
《龙口市村庄志》记载:明永乐初年,霍恭、霍宝兄弟迁到黄县,建立霍家村,繁衍至今,人丁兴旺。村里流传一些霍氏族人的故事。神人霍珻;相传,霍氏八世祖霍珻(字荆山)有着显赫的功名和神奇的往事。《霍氏族谱》记载:霍珻“赐八品农官,顶戴荣身”。他为人正直,性格憨厚,力大过人,是把种庄稼的好手。年少时,雨后村西大沟里蛙声一片,他随手拿起瓦片,写上咒语,扔入沟里,青蛙不再鸣叫。霍珻在旧村香椿阁耕作休息时,在地上磕烟袋觉得声音异常,便拨土查看,发现地里埋藏着一坛金子和一坛银子。沉思良久,遂念叨:“是我的财宝跟我走,不是我的我不留!”回家后,他将此事告诉妻子,受到妻子的埋怨,便到自家菜园挽水浇荞麦,以消气解闷。午夜时分,一沟地没浇到头,便席地而坐叹息不已。突然,他发现水流到水道边一簇玉簪处不见了,便喊来妻子,一起用铁锹挖出两坛财宝,就是白天发现的那两坛子金银。他用这些财宝操持家业,并给七个儿子置办了七套碾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