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碑,一段往事,记录着胡氏一族的由来
村民胡钧培的指引下,见到了这块位于该村文化大礼堂东侧的胡氏石碑。石碑高约2.2米,宽约1.15米,厚度约12.5厘米。最上方写着“胡氏公山碑记”六个朱色大字,下面刻着一行行密密的正楷小字。在这块碑的最左侧,清楚地刻着立碑时间和立碑者:“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十三世孙胡林书丹”。按此年月推算,这块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今年67岁的胡钧培说,这块石碑现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胡氏祠堂的所在地,原先石碑的两侧各有几间厢房,前面有一座大戏台,此碑的后面约30厘米处还有一堵墙。整座胡氏祠堂呈封闭的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只可惜只留下这块石碑坚守在原地。
由于石碑长期暴露在外,经历风吹日晒,碑文早已风化。幸亏被住在附近的胡钧培看到了,他很担心如果再不修复碑文,就会愈加模糊难辨了,恐怕此后吕鉴村的胡姓族人再也无法从上面读到家族的故事。于是,他就拿起毛笔蘸着红漆,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来修复碑文。“因为时间太久了,有些碑文早已模糊,我只能把我能辨识出来的字用红漆描出来,其他看不清的字留空白,让其他人去考究了。”胡钧培说。
偷柴引发纠纷,胡氏祖先刻碑文求和睦
这碑文所讲述的故事,吕鉴村原党支部书记胡祖星最清楚了。这位70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吕鉴村目前有300多户人家,大多数姓胡,另外还有郑、叶、邱、金、华、王、孙七个姓氏。
话说明朝末年时,有一位施氏太婆从余姚逃难来到了吕鉴,看到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便在此安家繁衍后代。这是最早关于胡氏家族祖先的记载,后人为了纪念施氏太婆,给她建了一座“接代庵”,感谢施氏太婆为胡氏家族所做的贡献,至今这座庵还可以在吕鉴村附近的山头上找到。
清顺治年间,吕鉴胡氏家族已有了十八位堂兄弟。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兄弟会到附近的山上去砍柴。不料,这片山头刚好由一座名叫“乌岩寺”的寺庙管辖,和尚发现胡氏兄弟私自来砍柴异常恼火,于是就发生了纠纷。
过了些时日,胡氏兄弟再到乌岩寺去时,看到寺庙周围堆积着很多松木,趁机一把火烧掉了这堆松木,却不料大火将乌岩寺也烧掉了。胡氏家族深感歉意,并以此为鉴,警示族人。
乾隆二十六年,一位姓周的人来到属于胡氏家族的山头上偷柴,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反而向镇海县官诬告胡家人把他弄伤。从此,胡氏族人规定“周胡两家不联姻”。
通过这两次纠纷,胡氏祖先在碑文上明确写出了自己山头的界限,这些界限以姓氏区分,比如和吴姓的分界在大水坑等地;和傅姓的分界在鹿搅场等地;和陆姓的分界在鸿鹄尖等地;另外还有乐姓、杜姓、蒋姓、孙姓等不同族姓之间山林的分界线。
有意思的是,碑文上出现的很多地名都和动物有关,比如倒挂猪头、外燕窝、里燕窝、狮子背、秃鹰岩、马腰岗等,颇具有趣味性。在碑文里,胡氏祖先也写到,明确山头界线,就是为了让子孙能和其他外姓族人友好相处,即“一洗前后仇怨之心,用敦自后睦邻之谊是”。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尽管年代久远,碑文已残缺不全,但在字里行间,仍有一些学问奥妙,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