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罗氏源流

2016-09-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06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罗氏源流,族人分布长沙、湘阴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1866人。清初建宗祠于罗家塅。长

族人分布长沙、湘阴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1866人。清初建宗祠于罗家塅。


长沙罗氏

   一世祖琥公,字兰亭,初判南阳,复判三衢,叙升南京户部郎中,诰授中宪大夫,晋封荣禄大夫,由茶陵迁居长沙通货门内,崇祀乡贤。


长沙罗氏

   始迁祖显正公,字文和,清康熙5年(1666)由浏阳沔江迁居善化。


长沙罗氏

   始迁祖有德公,由江西丰城迁湘。


长沙溁湾罗氏

   始祖友祥公,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庠生,明天顺年间来湖南省城南门外杏花村大椿桥,入赘王伏泗家。其子名宣,再传至仕清,迁居大石潭,又迁至溁湾市。仕清五子,有迁居长沙城内,有迁居麻子坝,其中第三子湛后嗣最为繁盛。从友详至清光绪末年,繁衍18派,人丁1474人,其中大部分为第九派中的龙、凤、麒、麟四房人口。聚居长沙溁湾、望城坡、三汊矶、云母乡,分布宁乡、铜官、丁字湾及南京、四川等地。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2年(1787),道光4年(1824)修建罗氏家庙于今长沙市黄兴路。1931年成立敦饬堂祠董会,于祠内开办私立敦饬小学,校长罗泽熙。派语: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有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


浏阳罗氏

   始祖珠公,汉时任治粟内史,其子孙多于清初自粤迁湘,散居浏阳东南西北各乡、江西各县郡、平江、醴陵、攸县等地。清嘉庆9年(1804)于浏阳县城营盘街创建通祠。道光10年(1830)浏阳与江西袁州合修族谱,光绪11年(1885)续修,宣统元年(1909)三修。族派: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忠孝传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深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浏阳泥湖罗氏

   始祖昭远公,行七十三郎,知福建泉州府事,解组后迁安溪县,偶往粤游,见兴宁山水秀丽,遂于宋宝祐2年(1254)移居广东兴宁县立业。至万盛,迁平远。清康熙27年(1688),立乾、立恒兄弟携妻带子,从广东平远迁至湖南浏阳县东乡上四都婆潭泥湖立业开基。后裔分居湖南平江、江华、道州、攸县及江西、广西、四川等地。嘉庆9年(1804),珠琳、版贝、马坳、大桥、西乡五大房族联合建祠于浏阳西城营盘街。


浏阳珠琳罗氏

   始祖汉时珠公,传至九昌公,又名秉昌公,行二,清康熙13年(1674)自广东龙川县鸦髻约石雅头迁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一都珠琳村。清嘉庆年间建总祠于邑城营盘街,光绪22年(1896)建支祠于珠琳村。乾隆49年(1784)始修族谱,道光2年(1822)续修,同治5年(1866)三修,1919年四修。堂号豫章。派行:润若联佳致,思和兆发祥,启承观景象,参定远标扬。


浏阳通判罗氏

   浏阳罗氏多为遵生系洪德公九妻十八子与企生系铭公九妻十八子后代。始祖振公,为洪德公裔孙,原居福建连城县瓜田里。元朝至大间仕广东潮州通判。因战乱干戈,遂居广东程乡县溪都下寨油房;配万安古氏,生子伯五;伯五生迁伯;迁伯传兴贤、兴隆;兴隆,字文星,生于元至治2年,徙居湖南零陵陈家漯,生子应明;应明生惟政、惟敬;惟政举进士,生英、俊、贤、能;惟敬登贡,生玫、琼、璋、珪;璋生铎;九传祖缘,生福祥、福佑;十三传祥公后裔廷瞻、廷选、廷云、廷弼。清康熙33年((1694),廷瞻、廷选二公因地狭人稠而自广东迁湘,择居浏阳县东乡下四都之版贝,开户立籍五十三都三甲,册名罗钟贵;廷云、廷弼二公亦同时迁居浏阳县东乡下四都之沙江。子孙昌盛,支分达浒、泥乌、黄泥道、沙江、版贝等处,号称通判罗氏。咸丰10年(1860)始修族谱,光绪25年(1899)续修。祥裔派语:廷臣瑞生常,文章华国光,兴仁开永世,余庆启家堂,崇道荣先后,存心显善良,兰馨联桂馥,远代益隆昌。佑裔派语:廷臣瑞生大,九有应声名,礼义承前德,忠贞耀祖情,本丰培可盛,流广集恒清,守正规模立,时雍景象明。公派:朝尊元佐,位待英贤,纯儒端品,敬睦宜全,修和济美,教养引年,腾蛟起凤,春诵夏弦,惟勤克俭,继述相传。


浏阳水口罗氏

   始迁祖岁八公,唐代自武陵迁浏阳。八传至有冕,卜居水口。1917年纂有族谱,堂号云蔚。


浏阳罗家冲罗氏

   始祖汉时珠公,传至千一公,字继福,元末明初因避兵乱而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圳上迁居湖南长沙府长沙县甘草坑,继迁浏邑北乡社坪段,居十余年后又徙居石坵即今大山罗家冲。千一公之子贵三,生有三子:成惟、成性、宝山。成惟、成性二公迁居长沙;宝山公留居大山,子二;信才、信文。清光绪11年(1885)建罗氏家庙于浏邑北乡三十八都九甲罗家村。道光18年(1838)始修族谱,同治12年(1873)续修,光绪31年(1905)三修。派语:千贵宝信歆,伏原万文显,兴时志发旺,安邦喜后贤,世德开宏远,嗣承定永传,英华能继述,俊秀克恢先,正大纲常立,纯良美善全,名儒多集会,富学必长延。
浏阳汪罗塅罗氏 始迁祖锦隆公,元代迁此。


浏阳泸渚湾罗氏

   始祖德兴公,明初自平江徙江右,旋迁浏北洞阳段。其子至慧、至清,立业于泸渚湾。


浏阳化龙桥罗氏

   始祖震松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迁浏,三传至仁龙、仁虎,衍为二支,分居邑东北,有迁平江、陕西安康者。


浏阳沔江罗氏

   始迁祖清山公,元至正元年(1341)自江西吉水迁浏,后人分布于古港、沔江。


浏阳跃龙市罗氏

   始迁祖荣松公,宋时因兵燹自江西吉安县迁湘,开基于浏阳县智道乡跃龙市。族人分布在浏西一带。至1948年,已传24代,男女丁口约万余人。宗祠在跃龙市。


浏阳太垅罗氏

   始迁祖以清公,明初自江西新建迁此。


宁乡罗宦冲罗氏

   始祖南勋公,唐魏博节度使,封爵长沙。其孙应隆公因五代世乱而弃封隐居宁乡东乡长冲。南勋公传至六派祖仲儒公,字幼卿,宋绍熙进士,卜居宁乡东乡罗宦冲。仲儒公孙四:光辉、光耀、光桂、光材,衍为四房。罗氏宗祠原建于宁乡县城内西街,清乾隆31年(1766)徙建于西门外街,同治3年(1864)迁建于龙潭湾。宋绍熙间始修族谱,明永乐间续修,嘉靖45年(1566)三修,清康熙54年(1715)四修,乾隆43年(1778)五修,道光元年(1821)六修,咸丰10年(1860)七修,光绪13年(1887)八修,1917年九修。三十三派孙罗竣,字树棠,民国间任湖南大学教授。


宁乡罗氏

   南宋初点公由翰林院编修累官端明殿学士,卒赠太保,谥文恭。三子:仲孩徙浙,仲仁未详,仲孺随舅易山斋来宁,卜居东乡。十二派锡庆公明洪武14年(1381)由道林白泥岭迁金山,为金山房祖。十六派珍瑞公天顺7年(1463)迁聚山,为聚山房祖。十三派桂公立业石版塘,为石版塘祖。族谱一、二修不详,清乾隆11年(1746)、道光10年(1830)、同治5年(1866)金、聚二房续修,1915年三房六修。班派:(自二十四派始)开文起基,孝友允宜,家声克振,懋德世熙。


宁乡道林罗氏

   一世祖朝缉公,明崇祯时由江西高安迁来宁乡,为张献忠所杀。其次子廷梁自高安来宁奔丧,遂居于竹子冲。廷梁生五子,其后遂分五房。1925年五房四修族谱,堂号泰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陈氏源流
长沙清泰镇陈氏长沙七里营陈氏始祖端公,唐懿宗时任节度使,敕镇潭州而落籍于南楚。传十七世至友明公,字光士,于明洪武初年由江西泰和因避陈友谅之乱迁湘,开基于长沙溁湾桥,再徙七里营。族人多分布在长沙西乡、湘阴、临湘等地。至1948年,已传40代,男女丁口共2750人。清光绪2年(1875)建家庙于长沙戥子桥。长沙凤子山陈氏始祖端公,世居江州,唐僖宗时以功封威烈将军,官镇潭州,遂家焉。三十一世祖学福公,字九思,由石鼓留迁居凤子山,后人世居清泰都凤子山。裔孙陈保彝,派名本焘,字季原,为湖南图书馆创始人之一。长沙梅溪陈氏先世居浙江会稽,唐元君九世孙三司使寿公由富阳迁仁和,寿公元孙十一世时中公任长沙府守将,擢山西潞安府总兵指挥使,辞不就,后元末兵变,群凶赤掠湖湘,乃隐于长沙河西距城二十里许天顶山,生二子:观我、观效。观效由天顶山分居德锦塘。清光绪2年(1876)建宗祠于燕子窝。清康熙元年(1662)、道...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张氏源流
长沙赤山张氏始祖宋时汝明公,字祖舜,世居江西庐陵,后徙南昌府丰城县。始迁祖宗可公,字世亲,因元末兵乱而偕弟宗道率子姪避居长沙柘冲,宗道公于明洪武初年徙居浏阳;宗可公就近欧塘冲、师姑源、石塘等处置业,遂世为长沙人,至三派祖荣政公,爱赤山山水之胜而卜居于此。明万历12年(1584)始修族谱,1915年七修。该族科甲昌盛,进士即有七人,尤以十九世张百熙最著,百熙,字冶秋,同治13年进士,曾任山东、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礼部、吏部、户部、邮传部尚书,派充督学大臣等。派序:(自二十一世起)孝友之德,克绍乃先,声振国家,光汝学业。长沙花果园张氏一世祖宗可公,元末明初由江西丰城迁居长沙县大贤都。十世武杰公,迁居万寿都花果园。清同治3年(1864)始修族谱,1912年续修,1948年三修。派语同赤山张氏。长沙张氏始迁祖绳六公,字肇庆,由直隶天津府南皮县迁居湖南善化。十一世孙作霖,...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周氏源流
长沙长山周氏始祖江公,字汉宣,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铁树观,传十一世至广公,字文鼎,元末徙居湖南长沙星沙大贤都之长山。族谱始修于明正德9年(1514),清乾隆40年(1775)续修,道光23年(1843)三修。旧派:荣廷光祖治世经邦,学希维立本尚进章。续派:继文承武敦伦昭常,永祈善庆万代发祥。长沙南邨周氏始祖隋时归仁公,十六传至宋时濂溪公,由道州家江西德化。由濂溪公四传至必大公居吉州。必大公八传至正宗公,以明经闻于时,至正之末因避乱自江西吉水县泥田携眷徙居善化南邨。生三子:友斌、友亮、友通。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5年(1790),道光14年(1834)续修,光绪2年(1876)三修。道光12年(1832)建宗祠于南邨。派语:国泰铭安定,钟奇楚秀彰,业熙培锡泽,荣耀地钦湘。长沙涧山周氏始祖智公,字吉甫,出自江南和州含山县第八都桐城乡运造市,原任江西吉安守御,后镇长沙卫指挥。子二:德兴,封江夏侯,镇...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胡氏源流
传五世衍为震、辉、庸、端、滨、通、献七大房。次子元贞公受业龙潭河图胡家冲;三子元正公落业湘潭胡家坪。元亨公祠堂在春华乡第五保金盆山。清乾隆37年(1772)始修族谱,道光23年(1843)续修,光绪19年(1893)三修,1933年四修。至1948年,男女丁口约20000余人。族人多分布在横坑河、九江冲、桂塘、龙潭等处。派式:元士有志,正大廷一,守嘉文应,献开来学,本立重华,源逢安定,功著麟经,道宗孔圣,仁让孝弟,礼义忠信,裕后光先,世德永庆。长沙春华胡氏始祖天寿公,原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迁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石林桥,四世祖希颜公,明天启间由休宁迁居长沙万寿都春华市。长沙大贤胡氏始祖藻公,字词臣,原籍江南江宁府上元县,明郡庠生,万历已酉科举人,特授湖南常德府桃源县知县,升任澧州直隶州知州,隶籍长沙,世居大贤都。十传至棣华,派名家锽,字少卿,民国初年曾任湖南省立图书馆馆长。长沙胡氏始迁祖日贤公...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谷氏源流
湘潭长山谷氏谱称系出颛顼,至扉子启封秦谷,因以为氏。世居陕西西安府长安县。汉代永公事成帝,以方正直立擢为光禄大夫。父吉公,为大司马,卒于官。永公奉木主南游,卜居耒东鳌山炉塘。数传至朗公,为九真太守。至北朝时,衮公仕慕容,封广武将军,徙居丰城桥东。至明初如春公,生五子,长子伏崇公与弟早魁公之子春芳公及弟得魁公同由丰城桥东儒行乡徙居湖南茶陵,继由茶陵先后分徙湘潭、湘乡。伏崇公开湘潭景泉潭房,早魁公开湘潭垅窟塘房及湘乡流霞塅房,得魁公开湘潭长山坳房。清乾隆54年(1789)建宗祠于长山,光绪元年(1874)重修。乾隆46年(1781)初修族谱,同治2年(1863)续修,光绪29年(1903)三修。字派:(自十二派始)先代家声远,诒芳德泽新,敬宗昭世系,光大振经伦。茶陵潞水谷氏始迁祖柄公,南宋绍兴元年(1136)由耒阳马水卜居茶陵城,后迁潞水。茶陵舲舫谷氏先世于元季自安仁县竹背鲤冲徙枣市,后移居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