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最美八仙胡氏宗祠

2016-09-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68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最美八仙胡氏宗祠,出县城往东,经文塔山沿320国道走2公里就进入八仙村。八仙村有座八仙山,胡氏宗祠
出县城往东,经文塔山沿320国道走2公里就进入八仙村。八仙村有座八仙山,胡氏宗祠就建在八仙山下。
说起八仙山的来历,据传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有年初春,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纯阳、曹国舅、蓝釆和与何仙姑这八个仙人,奉玉帝的旨意,前往东海邀请龙王参加宴会。归途中,看时间尚早,神仙们决定辗转南岳,去湘中腹地的定胜观玩玩。于是,他们便装扮成凡人,来到了人间。这定胜观是湘乡定胜镇(现名永丰镇)的一个著名道观。八仙游过定胜镇,在定胜观稍作休息,何仙姑就提议要沿湄水河去看看湘中风景。他们漂出定胜镇,经过一个大田塅,就进入了一条比湄水更宽的河——测水。只一眨眼功夫,神仙们就被一道拦河坝拦住,如果要继续往前漂必须越过这道坝。拦河坝无疑影响了神仙们“漂”的愉悦心情,其中有位叫蓝釆和的神仙,一付玩世不恭的样子,口里连连叫着“烂坝子”、“烂坝子”,便吵要上岸去看山景。他们走啊走玩啊玩,不知不觉就来了一座小山包上,神仙们感到这人间山景生机勃勃,真是胜过天庭!他们游玩了一阵感到又累又饿,都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可山顶上只有五颜六色的花草,没有凳子,于是,八个仙人各显神通,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头,各做了一条石凳,还搭起了一张石桌。有了桌凳,吕纯阳自告奋勇,亲自到定胜镇去弄酒菜。神仙们围着石桌,边喝酒,边赏景。突然,“咯”的一声,吕纯阳吃到了一粒石子。他连忙“呸”的一声将石粒吐到地上。说也奇怪,那石粒顺着南边山坡骨碌碌地滚了下去,约滚越大,一直滚到一个小水库边才停下。吕纯阳怕那石粒再长会比定胜镇东边的文山更高,便急忙朝它喊了声“停”!这一喊真有用,那石粒变成了块大石头。这大石头至今还挺立在那水库岸边呢。八仙临走时,各自把石凳朝水库方向一推,那八条石凳也变成了八块石头。据说,后来土地神托梦给一位乡绅,告诉了八仙之事。第二天,乡绅就上山观看,果然如此。于是,他组织乡邻们在那里建了座“八仙庙”,那八块石头被命名为“八仙石”。年代远去,当年美丽的传说就被地名代替,诸如“八仙山”、“八仙塅”、“八仙村”等美名,慢慢地叫开了。巧得很的是,测水河那拦水坝如今真叫“烂坝子”。
一看到矗立在眼前的胡氏宗祠,也让我记起年少时候一个晚上去过的胡氏宗祠。那是一个精神匮乏物质缺乏的年代,村子里的狮子龙灯都被毁了,唯一的文艺生活就是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那不伦不类的戏。我们大队团支部好不容易排了个宣传秋冬播的花鼓戏叫《一袋麦种》,谁知第一次去一个人家演出就出了问题。你说双峰人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讲国语。既然不会国语,就讲乡村土话吧。报幕人是个老基层干部,他面带微笑声高八度说:“为祝贺新郎新娘新婚快乐,我们宣传队特演出自编自演的花鼓戏——‘一代没种’”。本来主家儿子结婚,还指望他们夫妻“五男二女七子团圆”,怎能“一代没种”呢?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最美八仙胡氏宗祠
因为这出戏,宣传队只好歇业去看别人演戏。一打听,花鼓戏还是大村那边唱得好。在一个风清月明的晚上,我们五个后生子步行十多里山路,翻过洋潭背后的皮公山,到大村去看戏。可一路走过去,就是不知道哪里有戏看。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决定不看到戏不回转。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近午夜,我们终于听到了鼓乐声。我们脚步如飞循声而去,在一座古老的祠堂里看到了花鼓戏。可惜我们只听了一段改编的《洗菜心》调就散戏了。至今还记得其中几句唱词是:
我在卧室中,看那故事书啊,忽听得我的队长,叫了一声,他叫妹子去冬播啦啊。嗦拉依子郎当郎得儿嗦,他叫妹子去冬播啦啊……
后来才知道,那晚看戏的地方就是位于大村双(桑)林村的桑林胡氏宗祠。现在成了大村中学。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最美八仙胡氏宗祠
胡姓,是我国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在全国姓氏排行中占第13位。据《双峰春秋》记载,双峰胡姓占全县姓氏排行第6位,而所有的胡姓人士,95%以上是桑林后嗣。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一个偌大的家族想到要续建一个宗祠。可宗祠建在哪里呢?几个族老于2014年初凑在一起商议,决定以大局为重,保护学校,易址新建胡氏宗祠。经过反复择址,最后选定位于梓门桥镇八仙村八仙山下的大院子。
这大院子本是胡君朴先生的出生地。胡君朴,号祉篪,字子桢,1900年出生,自幼聪颖,受家族资助,于1923年毕业于湖南当时的最高学府——岳云教育大学。1924年前后,在湘乡中学任教,为湘乡教育协会董亊长,同时兼任湘乡农民协会负责人。后受湘乡县委的委派,到永丰农动讲习所负责。作为蔡和森的同乡和学友,胡君朴冒着杀头的危险,始终保留蔡和森的《社会进化论》,并用书里的内容讲课与宣传。胡君朴还著有《科动》一书,由于佑任题写书名,蜚声文坛。1927年后,胡君朴被国民党关押,生命危在旦夕,由桑林胡氏家族竭力保释出狱后投笔从戎,戎马生涯数十载,解放后到地方从事卫生工作。君朴公后裔念先祖之恩,积极倡议,慷慨捐出自家的老屋场——大院子为新宗祠的建筑之地。经过将近一年的紧张建设,胡氏宗祠林立于八仙山下。
胡氏宗祠是一栋坐东朝西的牌楼式建筑,威武雄壮。“胡氏宗祠”四个大字上书中央,宗祠牌上方塑有“嫦娥奔月”、“飞龙云游”等图案和图,两旁红色柱子上是“二龙戏珠”,两侧牌坊分别上书“源开蒲坂”、“业启桑林”。“蒲坂”是山西永济市的古称,史为舜都,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胡氏始祖满公就生活在那里。永济是胡氏的发源地,自古名士辈出,舜帝、满公、柳宗元、王维、聂夷、杨贵妃、司空图、马远、杨博等,声名远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著名诗人王之涣笔下的鹳雀楼就位于永济市内的黄河岸边。
“桑林”,即原胡氏宗祠的所在地,现为梓门桥镇双林村,这里是桑林胡氏的发祥地。桑林胡氏由华林朴公派下的君美承代。胡自满公一世始,历46世至华林藩公,至74世朴公,又4世,至78世君美。君美公系节公之子,宋淳佑(公元1241-1252)年间生,由吉州太和梅子湾迁湘,卜居滑石滩(今湘乡苏坡乡熟潭),配毛氏。君美公传三代至文贵公,入赘白氏,得白绍先公遗业,始有桑林一族。文贵公生子三,长子以仁,环祖籍而居,人丁繁茂,已达6万余人,历代冠戴云集,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次子以侦,扈从明太祖起义,洪武四年(1389年)镇瞿塘关,后封武节将军,调镇黔城,开黔省一族。三子以信,有女号辰娘,适王。文贵桑林落业,故文贵公为桑林胡氏开派始祖。至此,桑林胡氏其意自明,即由文贵公开派,地处湘乡桑(双)林一带兼次子以侦开黔省一族的胡姓人氏。文贵公系桑林第一世,也就是满公第八十一世,桑林胡氏传到现在已有二十五世左右,计约十万余众。
胡氏宗祠建于2014年,坐东朝西,是一座四四方方的砖混仿古建筑,上覆红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其精美程度在湘中地区可算上流。神奇秀气的八仙山,从县城东部的文塔山发脉至此,形成一把“大靠椅”,胡氏宗祠就坐落在这把“靠椅”上。前方是出县城娓娓而来的测水河,在烂坝子处绕上一个大湾转而下了洋潭;背后是高大的梅龙山,“梅龙烟雨”系“永丰八景”之一。宗祠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阶基上立着十个红色大廊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大门是整条的花岗岩砌成的,门前安放着一对左雄右雌高大的石狮,忠实地守护这一幢家族的精神豪宅。宗祠前有块很宽敞的坪地,据介绍,是计划开辟“名人文化广场”用的;宽阔的广场与高达的宗祠之间,有一口灵秀的小池塘,宗祠主修胡孝乾之长子金华先生为其池塘取了个很有文气的名字——“洗墨池”。驻足于此,不能不感慨这胡氏宗祠的选址,是胡氏人慧眼识宝地。真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最美八仙胡氏宗祠
进门是宗祠大殿,纵为三进,横为三弄,高大而宽敞,可容纳上千人,祭祖大典就在这里进行。厅中六个充满诗意的红色廊柱格外显眼。大厅前方是庄严的神台,“胡氏先亲神位”下摆列这始祖文贵公、始祖母白氏以及其他先祖神像。神台下设“太祖圣殿”坛,神龛中央的神轿里是胡公道凊太祖的坐像,神坛上香烟缭绕,象征着子孙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在双峰,有“三十六郎拜法”的美丽传说,桑林胡氏第四世祖胡君道清真人就是其中一员。神坛旁挂着一块上书“神威荫泽”四个大字的红牌匾,为神殿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大厅两侧还为观音菩萨、圣帝爷爷设置了神坛,还设有钟鼓殿。大殿设有对称的楼梯上二楼,二楼设有四个会议厅,供福、禄、祯、祥四大房议事、开会之用,大殿两旁是宽阔的走廊和天井,走廊和天井外各建了一栋楼房,共有四十间房子,用来办学、生活、储存物件等用。在右边的二楼,已启用两间并挂起了“桑林胡氏文史馆”的招牌,说明桑林人很重视家文化。  
宗祠是一个姓氏宗族的祠堂,祠堂是始祖、昭宗穆祖灵位安放的地方。有了祠堂,祖先神灵就有了栖息之处,后人合众就有缅怀祭祀之所,还可在这里展览先贤业绩,以教育后代。而桑林胡氏宗祠,是有别于其他姓氏的祠堂:很重视家族文化,现在正在拟建特色学校并继承和开发桑林年画呢,让祠堂发挥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桑林植后土,瀚海渡八仙”。当代祠堂是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旧祠堂的批判继承,它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宗族祭祖场所,而主要是保留了追思祖先的精神依托,成为村落中的公共空间。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林胡氏发展至今,可谓枝繁叶茂。新建宗祠,旨在本族子孙当记先人之艰,沐祖恩承祖德,常怀感恩报德之心。身居各行各业,亦应谋国事,图国强,寓家富于国强中也。慎记祖言福音,以族规家训为诫,为国家富强再立新功!
八仙胡氏宗祠,寄托了胡氏善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祠堂文化的追求与崇拜。一座宗祠,八洞神仙,无限功德……这也许是一千多年来,胡氏香火鼎盛,经久不息的因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江西省玉山县仙岩乡内村,占地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祠堂坐东北朝西南,三进两院,平面呈矩形。整个建筑多处浮雕,图案丰富。虽清代时经过维修,但主体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是江西省古建筑祠堂遗存中的之一,并流传有“小型皇宫”的佳话。历经近400年历史;官溪胡氏宗祠距今已历经近400个春秋,据顺治十六年《胡氏家谱》记载:宗祠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宗祠原本规模较小,只有一个正厅和一个寝室,后经过明崇祯年间的改造,以及清光绪十年(1884年)进行的一次重修,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据悉,关于祠堂的来历有着一段佳话。相传,胡氏有一先祖曾是太子的陪读。太子登基后,赐其宗祠;并特许其以缩小的皇宫造型建造,以示皇恩浩荡。整个祠堂呈封闭式的长方形,前、中、后三重以纵轴线为主线次第排开,整体布局森严、井然有序。祠堂外设有照墙、水池,照墙上题有“腾蛟起凤”四个隶体大字。水...
· 族谱网祠堂探访之石碁镇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位于番禺区石碁镇石岗西村万石大街29号。始建于清朝。1997年胡氏族人捐资重修。坐北向南。面阔三间14.10米,深二进37.50米,前面是一开阔的地坪。建筑面积528.7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中堂前、后有天井,两边带卷棚顶廊。一进头门面阔三间14.10米,进深两间5米共七架。花岗岩石门夹,石额阳刻“胡氏宗祠”,两边石刻对联:“苏湖世泽,淮海家风”。前廊左墙嵌有胡氏宗祠重修碑记。前后廊各有四根方形。胡氏宗祠牌匾,花岗岩石檐柱。次间联系枋上斗栱、驼峰、石雕纹饰精细,两侧墀头上砖雕戏曲人物,造工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二进后堂面阔三间14.10米,进深三间9.30米共十三架。明间正中悬挂“光庆堂”木刻横匾。两根石前檐柱和四根圆木金柱。明间后设有放置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为通花木雕,雕工精细。胡氏宗祠石雕,该祠堂保存了清代祠堂的建筑风格,200...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尹城尹氏宗祠
梁溪尹城尹氏宗祠位于南阳湖畔东南之尹城村(隶属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地处锡常交界,是典型的江南歇山式徽派建筑,迄今已有276年历史。宗祠建筑面积880平方米,砖雕、石雕、木雕之“三绝”技艺精湛,德艺双馨。2009年,尹城尹氏组建文化理事会,启动重修宗祠工程,精心设计施工,规范文化布设,历时2年,重现祠堂昔日的辉煌。重修后的尹城尹氏宗祠,先祖神像庄严,楹联匾额辉煌,高大精致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的黑黛瓦,其实恢宏的飞檐脊以及美轮美奂的砖雕门,展示了古典江南水乡建筑的艺术精华。2011年12月19日上午,位于南阳湖畔东南之尹城村的梁溪尹城尹氏宗祠热闹非凡,梁溪尹城尹氏宗祠落成庆典隆重举行。,来自无锡、常州、苏州、扬州等地的尹氏宗亲80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尹氏宗祠落成,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到会祝贺并发言。和靖公,讳焞,为梁溪尹城尹氏鼻祖,以理学著名于时,因遗书斥权奸秦桧,绍兴九年,辞官退隐平江...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浙南尹氏宗祠
今天是个好日子,阳光温暖,亲情融融,庄严气派的《浙南尹氏宗祠》隆重落成于浙江青田县温溪镇尹山头村。祀袓大典上,来自香港,广东,北京,江西,山东,湖南,河南(固始)、(信阳)、(洛阳),福建(霞浦)、上海,金华(临江),永康,仙居安仁,临海涌泉,椒江前所,瑞安(东源)、(潮基上下街),瑞安女岙,平阳,丽水,遂昌,龙泉,云和,青田鹤城,油竹,双垟,洲头,学神,汛桥,及众多尹姓海外子孫,共计千人,聚集在尹氏祖宗牌位塑像下,祀拜尹姓列祖列宗,感恩历代先祖的养育深情。血脉亲情涌动在亲人之间,连接散居于天涯海角的尹氏子女,亲人握手相拥,一个共同的愿望:携手世界各国的宗亲,共建自己尹氏家人的家园。尹氏宗亲们!无论你走多远!身在何处?落魄还是得意?祖宗的家乡永远是你的牵念!尹氏的祠堂,永远是你的精神家园!灵魂的归宿!北京宗亲会监事长尹燕靑代表世界尹氏宗亲会筹委会和北京尹氏宗亲会专程馈送“全球尹氏一家亲”的...
· 族谱网探访尹氏祠堂之湘潭白石尹氏宗祠
堂,是族人祭祀祖先、维系宗族的场所,为古代中国所特有,起源于汉代,变制于南宋,昌盛于明清。随着其历史作用的完成,五四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逐渐消失在跌宕起伏的现代历史长河中。湘潭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祠堂文化一如国内其他地方,曾经辉煌过,后来一度没落。县域现在是否还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带着疑问,我们走进湘潭县百年古祠——尹氏宗祠。一、从湘潭县县城易俗河出发,沿107国道南行34公里,便到了白石镇镇政府。又南行4公里折行村道,村落隐隐,翠竹绵绵。约7公里处,有一清秀之山曰紫荆山,其东麓有村曰尹家冲,村民大部分为尹姓。村中风水极佳之地为龙形嘴,湘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宗祠——尹氏宗祠(又名妙公祠)就坐落于此。虽经百年风雨,但青砖白瓦、飞檐翘角、雕栏画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肃穆气象。尹氏宗祠,“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动工,宣统元年(1909)落成,历时4年”,其木工和雕刻为齐白石早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