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关于《衡阳桑田张氏七修族谱石麓卷》的事儿

2016-09-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7
转发:0
评论:0
关于《衡阳桑田张氏七修族谱石麓卷》的事儿,“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观念,

“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观念,应妥加应用。·孙中山”引自《衡阳桑田張氏七修族谱·运四房·石麓、宝安、联胜卷》卷首引言。“对自身和家庭的历史与归属不感兴趣的人,也是无所谓爱国主义的。”引自同前。孔子说:“以直报怨。”邓少平“拨乱反正。”所以,修谱是一项庄重,精细而又繁杂的工作,来不得半点差错,以诒笑大方。因此,修谱应该以‘挞恶扬善,激励族人上进、爱人、爱家、爱国’为宗旨。而辑修人员必须年是年富力强、知织渊博之人。特别是总纂一职,更需年高德劭、知识渊博、无私念之人。否则,为一已之私、想借修谱来扬名的人,将遗臭万年。

 

下面说说《衡阳桑田張氏七修族谱·石麓卷》的事。二00五年衡阳桑田张氏七修族谱,主纂官为张厚源,下图居中者。先说说谱书中第319页即下图第一张,德嶦,配贺氏,五子:仁洪、泊、哗、湧、溶。德嶦本人1927年打农会时被抓,要砍头,后因子女多无人抚养而被保免死,可说是中华近代革命之先进。其小儿仁溶,参加抗美援朝,为保家卫国而捐躯。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革命家庭,但七谱石麓卷第319页中德嶦却无一字弘彰。仅‘殁失考,葬黄泥塘。’‘黄泥塘’与‘庙背岭’有等差也。诚然,黄土隆冢,何处不埋忠骨?但秽鬼浸龙池,众怒难平。而且,仁溶在抗美援朝中牺牲,在衡南县县志中有记载为张佑满(儿时小名),而他的父母及兄姐,却连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子也没见到。就因为他家被‘富农’了?所以‘富农子弟’为国捐躯有罪?况且,邓少平拨乱反正、取消成份划分、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请问主纂官张厚源先生,你在做什么?你是在弘扬爱国主义?还是……?而你在其《编后语》中“……没有采辑有关文字资料,这是有特殊原因的,不登辑有关文字,亦是他们内部提出。我从安定团结的角度考虑采纳了这个意贝,从简。……遗憾总是规律,正常的!待下次续修时请予纠正。’请问厚源先生,你这里的“特殊原因”是什么?是善的‘特殊原因’还是恶的‘特殊原因’?如果是善的特殊原因,就应该拿出来弘扬,以激励本族同仁尚善,岂不是件好事?这样的好事你不做,却藏着腋着,那一定是恶的‘特殊原因’了。从对待德嶦的行为看,其本身就是恶人做恶事。在离石麓张一、两公里下彭家,也有一位1927年是农会的人。论他家产业,有四间带楼住房,外加大厅灶屋,比德嶦富太多了,土改时划为中农。德嶦有什么?一家七、八口人住两三间破瓦房,却被富农了,还剥夺其烈属应享的荣耀,这不是恶人干的恶事?还有更恶的,据传,1944年日冠进攻衡阳,有通寇者乘士改扩大化杀人灭口,所以邓诗余都骂‘张叴大屋不是人’。这样的‘特殊原因’,你当然不想拿出来。留给“待下次续修时请予纠正。”等这几代死光光,谁还知道这段历史?你便可以瞒天世海了?而你对桑田张氏的字辈又排到公元3500以后了。你又一次来了个大大的‘杀人灭口’以隐瞒历史真相。你对这一代吃的还不夠?连下下代的你都想吃光光?乃至要吃到公元3500年之后。

 

古人修谱,要求对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乃至出生时辰,一项也不能有错。而张厚源生先所主导的、一手遮天的衡阳桑田张氏七修族谱,不但改人姓氏、出生年、月、日更是错得一塌糊塗,而且,所用纸张、印刷质量都极差,可见出版物付印前得经三审、三校、三改流程张厚源生先他一样也没做,随便找一私人印刷厂稀里糊塗的印出来。从中获取丰厚的回扣。张厚源生先真是借这张氏修谱来了个名、利双丰收呀!

 

 

 

前面多处直书‘德嶦’公名讳是为不敬,在此仅向其后人致歉。

 

还有,志治公的曾孙世河,公及世江公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0年)左右,由石麓迁往常德某地,有寻宗者请留言。

 

物以类聚。我们再来看石麓卷谱书第310页,即图片中的第二张。仁沐配肖氏,生子六:厚祥、祁、襟、礼、亮元、喜元(吉,与愚等同上初小,但没有考上高小,后夭折)。厚襟,民国十五年生。配刘氏治金,民国二十七年生。长子权华,民国四十年生。也就是说,厚襟与刘治金必须在民国三十九年同宿,才能至其受妊产子,而民国三十九年刘治才十二岁。也就是说,二十四岁的张厚襟与十二岁的刘治金同宿并至其怀妊产子。

 

湖南是民国三十八年和平解放,三九年土地改革。在中国规定的年龄是十四岁,从这个年龄规定看,厚襟是强宿并至其怀妊。有哪个没良心的父母会把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嫁人(童养媳除外,但童养媳也要十四岁以后,经女方家长同意后才可同房)?又有哪个有人性的成年男子会与一个不满十四的交配,还至其怀妊产子?厚襟与十二岁的刘治金交媾产子是不是假的?或许有人将刘治金的出生年弄错了?愚倒希望能是这样。可是希望归是希望,这谱书上的白纸黑字确是厚襟的同胞亲弟弟亮元亲手采辑,经总纂官张厚源审定而写上去的,能假吗?如果真有假,那亮元、厚源便真是尿桶板子一块了。再说,亮元是石麓卷谱书的辑写者,把别人的乱写有很多,怎么可能把自已的亲哥哥乱写?何况还有‘是亲还有三顾’呢!更何况。亮元能进公安,也是厚襟的援手呀!所以,厚襟强宿十二岁刘治金,是铁板钉钉,想赖,也赖不掉的。这样一个毫无人性的,居然还混进了公安 与厚源先生同舞,真可谓特色奇葩。

 

《衡阳桑田七修族谱石麓卷》上乱写的地方很多,而且有些看上去是有意的胡作非为,如将‘冷’姓去掉三点改成了‘今’姓,而‘今’姓在《有家姓》中的几百个姓氏中是没有的,不知道亮元、厚源读过《百家姓》没有。而更为离奇的是:竟有生母1994年生、儿子1982年生的字眼出现在谱书上。所以,希望作为总纂官的张厚源先生不要东躲,用‘新疆管不了湖南’陋态来应对。现在是网络时代,应出来面对,立即把这种丢人现眼的“谱书”收回重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祝氏七修族谱序
祝氏七修族谱序祝实廉夫天地之间,万物之生各有其本,千流之派各有其源,维人之本源,起发于炎黄,至今久也。历史载五千余年。种族分列,普发九州。维氏族分列甚多,皆遵之礼制,蒙圣人之教化,务本立而道生,孝悌亲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谱帖之修也。则唐晋说法不一,唐书文艺志,挚氏曰手本,裴氏曰家帖,王氏曰著录,至宋欧苏两家,举其纲,明其目,曰族谱。后世之治谱者,咸奉为准则。今之时,文明盛世,氏族雍睦,是我国民族之大团结,为中华民族之振兴,则谱帖之修亦宜矣。我始祖戈恕公,于明万历年间徙迁湖南,a韬两支聚居汉益,五百余年。德祚绵绵,人文蔚起,历届六修,至今间隔五十余年。沧桑几度,物换星移,人口变异,增数甚多,未入谱者亦多也。时值清平盛世,国泰民安,德政施仁,民乐小康之裕,礼仪之风起,孝思务本之道兴。我族为时势之所催,人心之所向,承先人之贻训,倡七届之重修。于一九九六年丙子春二月八日,我韬房嗣后,约聚代表一...
· 安氏族谱原版七修谱全卷十五本真面目
附:安焕撰顺治《日照安氏族谱》序凡民之有族也,所以明有亲也,族之必有谱也,所以明有尊也,自世卿废而大宗之礼绝,今民间所存小宗之礼也。小宗之礼,五世而亲尽,亲尽而服绝,非大祭丧大庆会不相往来,反不如寻常婚媾之戚,交盟握手之欢,得以r通问伸情好者也。夫一族之内,万有不齐有富而贵者,有贫而贱者,有知而贤者,有愚而不肖者,有盛而存者,有衰而亡者,究所从出,犹然一父之子耳。今有人焉,生子数人则为亲爱之,曰:"是吾子也。"生孙数人则为亲爱之,曰:"是吾子之子也。"而数传而后,至有不相往来者,则人之所大惧也。故贵贱贫富知愚贤不肖,盛衰存亡统而系之于族。明有本也,物莫不本于天,人莫不本于祖,亲亲之义也。夫族远而无以纪之,则散族分而无以属之,则乱族蕃而无以e之,则c(tie)至于c则亦路人而己。古人之防僭(jian)也,名以命之,物以章之,数以纪之。庶人之家,无所谓物与数所恃者名耳,夫人生而予之名,卒哭则讳...
· 湛氏七修族谱前言
湛氏七修族谱前言曾拜读历史文化时,就同时认识了族谱文化。它与中国正史、方志文化同为祖国三大历史文化之一。通常正史包括不了方志的特有内容,而方志也包括不了族谱的内容,因此正史不足才修方志,而方志不足才修族谱,它们在各个姓族和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特有的积极作用,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考我湛氏,源出夏禹后裔,位封斟灌诸侯(即今出东寿光县范畴),故首以国为姓,称斟灌氏,后代则徒于河南济源县的湛水定居,因以地为姓改称湛氏。现有湛城故址,即其策源之地,由夏而商、周及唐,三千余载,繁衍迁徙,如星罗棋布,宗支不详。追溯我族麟公,系晚唐时代人,为迁平始祖盘琪公(唐懿宗丙戌进士,官拜兵部中书侍郎,相当于现代国防副部长)长子及虎、豹两公长兄,因当时战乱和谗言,随父母由江西南昌迁徙至湖南平江北乡四面环山的静土―虹桥安居乐业。继而虎迁汨罗,豹奉父母迁于本县哲寮,异地分居,支派各别。唯我麟公仍居原地,于宋、元、明...
· 七修族谱序
家谱之修,与国史相表里。史纪善恶,编年月,例得书者无不备载。谱志生殁葬所,明昭穆尊卑,凡懿德节烈者,亦例得书传,信而不传,疑尚慎而不尚夸,匪但藻识文词已也。上世生齿未繁,胙土赐氏,世虽久远,灿然易见,若子孙千亿,本支百世,不一一统匪而合叙之,则必有流派不能清澈者矣。故有统谱支谱之分,合互序其本源之所自来,以尊祖也。详吾本族之所由著,以敬宗也。列乎庶姓之所由分,远勿遗而隐勿漏,所以收族也。尊尊亲亲之道,庶乎其备。予赖氏之先,出自春秋赖国。迨楚予吞并,其后子姓散处列国,而以赖为氏者,实宗忠诚公始。公乃抱道隐逸。因子列宝公任浙东使,遂家浙东。延至六世祖,复由揭阳之桴源徙赤竹坪,号“筑室翁"。仲方公生三子,日:文献、文华、文辉。有司谋赤竹作县治,日:愿乐田里足矣。缘敕封三庙,合邑奉祀,永享血食。是以文辉公七子,日:宣著、宣仁、宣仪、宣光、宣绎、宣行、宣杰,各徙居焉。惟宣仪公思祖筑室翁之心,恋眷桴源...
· 衡阳会稽夏氏伍修族谱序一
木本枝繁叶茂从根而起,河流航线很长从源而发,湖南衡阳会稽夏氏之源历次修谱都有记载,虽语言表述不同,然统一看法完全一致。源出夏朝第一代君主禹之姓姒(si),同时提到为少康之后。少康为禹的五世孙夏朝的一位中兴君主,其先父夏后相在位时为过国首领名浇所杀,企图灭亡夏朝。少康长大后仍然杀掉了过国首领浇报了先父之仇,复兴夏朝。今天的夏姓是夏朝建立后改以朝姓或曰以国为姓。经查史册夏朝的祭祀规定帝祭黄帝(轩辕氏)祖祭颛顼宗祭禹。湖南衡阳夏氏姓祖籍先人提到为秦越人也。所谓秦即今之陕西,所谓越即今之浙江。这就说明我们祖先的发祥地在今天的陕西,繁衍在今天的浙江。衡阳夏氏始祖绍恕公是明朝洪武初年率眷系从浙江会稽迁居入楚在衡阳东乡酃湖町(古清泉县)落屯始祖原号称受经。故所居酃湖一带的夏氏姓郡名为受经堂夏氏列祖列宗勤劳耕耘在酃湖悠悠六百载,繁衍已有二十五代世人,人口兴旺发达英杰辈出。三世祖义连公生育五子,分为五大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