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拜访袁氏宗祠、卧雪清操

2016-09-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1
转发:0
评论:0
拜访袁氏宗祠、卧雪清操,据史料记载,西周年间,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谥号陈胡公。陈胡

据史料记载,西周年间,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谥号陈胡公。陈胡公的11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名,称爰氏。春秋时期,爰氏世袭陈国上卿,由于“爰”与“袁” 同音,部分后裔遂以袁为姓。袁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淮阳一带,子孙世代为官,地位显赫,以“陈留”作为郡望,繁衍兴盛。至东汉年间,汝南袁氏成为当地望族,唱响了家族百年兴衰。其中尤以“卧雪清操“、“扬风仁政”的故事传为佳话,流芳千古。

拜访袁氏宗祠、卧雪清操

       东汉名臣袁安年轻时继承祖父的学问,为人庄重,很有威信,得到了当地百姓尊敬。公元72年,袁安任河南尹治理地方,政令严明,廉洁奉公,深得朝廷看重,不久荣升太仆。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其兄窦宪上疏请求北击匈奴,借此挑起边疆事端,又勾结党羽专权逐利,以致民怨沸腾,社稷不安。袁安等忠直大臣不畏权贵,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家族种种不法行为。窦太后忌恨不已,欲除之而后快,但因他品性高洁,德高望重,始终未能寻得机会。公元92年,袁安去世,群臣深感痛惜。数月后,窦氏垮台,和帝亲政,他回想起从前袁安一派的利民主张,深为赞同,拜袁安的儿子袁赏为官。

       据说,袁安还没出仕的时候,客居洛阳,贤名远播。一年冬天,洛阳令冒着风雪前来探访,不想院里积雪很深,道路阻塞,赶忙命随从扫出一条路来。好不容易进到屋里看看,袁安正蜷缩在床上,冻得瑟瑟发抖。洛阳令惊讶地问:“你怎么也不求亲戚帮忙?”袁安答道:“大雪天的,人家也过得艰难,我又怎能去打扰他们?”听闻此言,洛阳令对袁安的贤德十分感佩,旋即举荐他为孝廉。后来,世人便以“卧雪清操”来赞美高士生活清贫而有操守。

       东晋文学家袁宏年少时家境贫寒,受雇替人运送粮食,勉强维持生计。一晚风清月朗,镇西将军谢尚(谢安堂兄)坐船出游,忽然听见江边商船上有人吟诗,情真意切,所吟之诗自己竟然闻所未闻,不禁赞叹称奇。经过打听,原来是袁宏正在朗诵新创作的《咏史诗》,从此将军与他相交甚欢,结为挚友,并推荐他入朝为官,先后追随当代名臣谢安、桓温,升任东阳太守。

这日,袁宏就要前往东阳任职,他邀来亲朋好友,在长亭摆酒畅饮,依依惜别。谢安非常欣赏袁宏的聪明才智,取出一把扇子送给他说:“就用这个为你饯行吧!”袁宏知其试探自己的应变能力,从容谢道:“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众人听了,纷纷感叹叫好。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传为美谈,后世便以“扬风仁政”来比喻为官清廉仁厚。

拜访袁氏宗祠、卧雪清操

铜桥开基  沧桑巨变

当天,今日阳新记者走近袁氏祠堂,只见门前有一对联:“同建文化礼堂,共享精神家园”,中间高悬“宗臣世第”,殿内陈设古朴典雅,红梁上挂着匾额“卧雪清操”、“雪庐生辉”,戏台檐角雕花精致,华美贵气,正中赫然书有 “仁风楼”。这些无不彰显着袁氏家族千百年来的荣耀光彩。

       袁观斗介绍说,南宋末年,先祖全公的父亲璞公时任浔阳太守,为官清正。由于乱世动荡,全公遵照父亲的命令,与同乡雷祖真人由江西武宁三硔滩迁至湖北兴国州铜桥畈(今排市下桥),从此开基立业,子孙繁衍生息。明朝初年,全公派下伯雄公的孙子嗣义公来到了率州境内,见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便举家迁徙,安居乐业。嗣义公纵观地形,果然探出是风水宝地,又因“长垅绕村庄,源水临门过”,故取名袁家垅。

       建国之后,袁家垅由原来的三溪划规军垦农场管辖,职工相应定为国营正式员工,享受国家福利待遇,大家迈着新农村建设的强劲步伐不断发展前行。

拜访袁氏宗祠、卧雪清操

       取出最近创作的新词《行香子·军垦巨变》,袁观斗高声朗读起来:“军垦农场,富水泱泱。荡春风,百花芬芳。丰年喜悦,五谷飘香。有葡萄红,棉球白,稻花香。巍巍工厂,灿灿楼房。景如画,好似天堂。人民幸福,盛世时光。素果红装,看晴日,喜洋洋。”经历了沧桑苦难,如今的袁家垅,正随着军垦农场的日新月异,迎来了不可思议的巨变。

       袁观斗掰着手指说,解放前,咱们这里只有30多户人家,唯一有文化的只念了中学,处处都是旧房危房,村民生活困苦,难以为继;如今面貌完全不同了,人丁兴旺发展到110多户,大专以上文凭57人,留美1人,军事院校1人,研究生10人,政界名流辈出,商界富翁频现,家家都建起了崭新的小楼房,村级年均收入超过万元。“因为许多传统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落户军垦,如农业、浙兰水泥、中粮集团养殖场等,当地村民既能耕种粮食,守护田地,又能趁着空闲在家门口务工赚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与精神需求协调共进,这片土地真正成为了充满幸福与欢乐的美丽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袁氏堂卧雪堂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卧雪家风是袁安留与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袁安(?-公元92年),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东汉名臣,三国时袁绍之高祖。《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载,有一年冬天,大雪连降多日,地上积雪丈余,封门堵路。洛阳令外出巡视灾情。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出门谋食。来到客居洛阳的袁安门前,却见大雪封门,无路可通。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饿而死,便命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但见袁安偃卧于床,气息奄奄。洛阳令扶起袁安,问他为何不出门求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皆饥寒,我不应该再去打扰别人!”洛阳令嘉许其品...
· 卧雪眠霜
卧雪眠霜【成语意思】: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用法分析】:卧雪眠霜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成语来源】: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òxuěmiánshuāng【成语声母】:WXMS【卧雪眠霜的近义词】:栉风沐雨【近似成语】:霜露之思:对父母先祖的思念。霜露之感: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霜露之辰:指父母先人的生日。霜露之病: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霜露之悲:对父母先祖的悲思。【成语接龙】:卧雪眠霜→霜露之思→思断义绝→绝长继短→短绠汲深→深根固本→本来面目目窕心与→与民同乐→乐极生哀→哀乐相生→生死存亡→亡猿祸木→木人石心心中有数→数典忘祖→祖功宗德→德胜头回→回...
· 袁安卧雪图释
王维曾有一帧极负盛名的画叫作《袁安卧雪图》,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袁安其人编辑袁安袁安(?-公元92年),中国东汉大臣。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他是袁绍的高祖父。少承家学。举孝廉,任阴平长、任城令,驭属下极严,吏人畏而爱之。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10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但袁安节行素高,窦太...
· 袁氏宗祠楹联
四言扬风惠政;卧雪清操。——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疏陈五弊;曲列三绝。——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朝进士恺,字伯顺,聊城人。崇祯时,由推官入为给事中,上疏陈时弊五事,因语侵佥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贬。下联典指西晋吴郡太守袁松,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性情秀远,善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书藏万卷;笔扫千军。——佚名撰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朝进士恺,字伯顺,聊城人。崇祯时,由推官入为给事中,上疏陈时弊五事,因语侵佥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贬。下联典指西晋吴郡太守袁松,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性情秀远,善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受益惟谦;有容乃大。——袁可立撰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曰:“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遂俱死。下联典...
· 西山袁氏宗祠简介
西山袁氏宗祠简介中华袁氏网2012年2月10日袁氏家族我西山袁氏自十世祖三友公于南宋末年(1279年)开基发祥建村以来,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赖列祖列宗之荫庇,人才兴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十世祖三友公下,已传至三十九世,总人口超过两千人,如今已成为新昌县内袁姓聚族而居唯一的大村落。三友公下传四世时,分为东西两房。以后东房为滔公,津公,源公三系,津公派最盛,又分为大房,二房,小房。西方分十一房。康熙年间建大宗祠,嘉庆年间东西二房建协昌、和昌二祠,各小宗相继建了余庆、思孝、咸庆等祠,分别简介于下:大宗祠:名永思堂,西山袁氏之总祠,俗称老祠堂,地址即今之粮库处,始建康熙丙辰年,至乾隆丙子年重修并扩建,坐北朝南,正堂五间,门厅五间与正堂对称,二厢各三间,正门南向临街,大门前条石砌成一高台,高度约一米五左右,两侧各植古柏一株,西侧一株横斜于街道之上,下用三根大木支撑,虽久经沧桑,仍枝繁叶茂,别有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