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是我们梁氏族人的优良传统
崇文重教是我们梁氏族人的优良传统,在怀集县梁村镇花石景区附近,省道S349路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牌坊,上书“梁松冈故居
在怀集县梁村镇花石景区附近,省道S349路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牌坊,上书“梁松冈故居”。
走进牌坊,记者看到不远处洊水村委会老寨村的一座三进院落老建筑,院前有水塘环绕,院墙上挂有“怀集县不可移动文物”、“集义堂”的字样。
据《梁氏族谱》记载,集义堂建于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梁松冈为梁氏第十世后嗣,明代嘉靖年间曾任南海县知县。他在家乡修建祠堂,取名集义堂。集义堂历经近500年风雨,至今仍是怀集梁氏道高房的宗堂。“千秋家国梦,世代赤子心。”
1100多年过去了,梁氏家族秉承“忠孝”、“仁义”等儒家道义,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在他们身上,诗书礼仪、天地正义、家国情怀等民族精神得以彰显。
崇文重教 英才辈出
千年来,梁氏族人秉承尊儒重教,读书隆礼的传统,成为梁氏家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集义堂上还写有“诗书传家,文章华国”的古训。
据文献记载,梁松冈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选为拔贡,后出任南海县正堂。梁松冈育有六子,其中三子是举人,而这三子的后人中,曾产生19位举人,19位拔贡、岁贡和恩贡,100多位秀才。到了清代康熙二年(1633年),梁松冈的后人梁騉和侄子梁殿柏一同考中举人。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尊师重教的风气依然,仅梁氏道高房一脉几十年来出现了大学毕业生100多人,13位硕士生,2位博士生。
“为了将祖训中的‘崇文重教’发扬光大,让祖训能够传承下去,我们一直很重视教育。”梁氏后人梁罗河告诉记者,为了激励学子勤学成才,2010年6月,梁氏安定奖教助学会成立。该助学会自成立以来,面向怀集县开展了一系列奖教助学及扶助贫困学子的活动,积极宣传梁氏宗亲各行各业杰出代表和外出乡贤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
勤政爱民 风骨卓然
梁氏历代家族为官出仕者均忠心为国、勤政爱民。
据《南海县志》记载,梁松冈于明朝嘉靖年间任南海县正堂,兼理署番禹、顺德。当时正逢倭寇侵扰广东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七品县令梁松冈不畏艰险,多次击溃倭寇的进攻。最终,倭寇舍弃南海县,逃回巢穴。当地人为感念梁松冈的功劳,明末建墟时,将三江都司山南堡改名为松冈墟,即原南海区松冈镇。梁氏后代受家族文化影响,从政者,操守自持,守廉明耻,清正廉明。梁騉与侄子梁殿柏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同中科举。二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声名远扬。至今梁氏后人还流传着叔侄二人不染纤尘、守节如璧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绩溪章氏:崇文重教礼义相传
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家风教育,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章氏的优良家训。章氏家族代表人物章仔钧(868-941年):字仲举,号彰良,福建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世称太傅公,是《章氏家训》的创立者。自幼勤奋好学,后出仕为官,深受百姓爱戴。其素以“吾不幸生当乱世,诸子当以‘仁’字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戒其子孙。卒后获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后追赠琅琊王。章荣甫(1289~1355年):为绩溪县邑“西关章”始迁祖,《章氏家训》传承者,曾长期担任绩溪县掾史,名重一方。章道基(1756-1830):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盐官,熟知盐法史,长期直掌多处盐场的行政与产销权,尤其是批验盐引大权,为官清廉。他以“职所当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无贰尔心”警示自己和后代儿孙,为官当尽...
· 梁氏家族人口
目前最新统计“梁氏家族人口“在全国人口数量中华梁氏网2009年5月13日梁强最新统计约1100万,占全国人口的0.84%一、姓氏源流梁(Liáng)姓源出有六:1、据《元和姓纂》所载,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裔,以国为氏。2、据《路史》所载,出自姬姓。周平王之子唐被封于南梁,南梁被楚所灭后,其子孙以“梁”为氏。3、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出自地名。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则梁益耳、梁弘、梁由靡之姓便依所居之地而来。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迁都于大梁,亦称梁国,后有人以“梁”为姓。5、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孝文帝迁洛后,改拔列兰氏为梁姓。6、其他源流。满族有良佳氏,苗族有郎你氏改姓梁者。另外,壮族、台湾土著、仫佬、侗等众多少数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伯益。相传颛顼帝有一孙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后生了大业,大业娶少典氏之女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
· 崇文重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有人说在生命里能遇到一位好老师,便是一生的幸运。老师给予我们知识,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为我们开启了认知世界的窗口,教会我们面对复杂世界的精神密码。崇文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篇中也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一个世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做到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就一定能使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相信摘掉脱贫帽子的循化,其中一定暗含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而且教育对脱贫的贡献更是无法估量。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在上学时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陪伴我们最长的是老师;在无数个放弃的瞬间,助推我们最多的也是老师。就在循化这片美丽的热土里,他们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用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唤醒着一个民族的崛起,承担着百年树人的责任。他们构筑着各民族同胞之间友谊的桥梁,铺就着希望之路,团结之路。豪不夸张的说,...
· 崇文院
参考文献
· 赵氏族人拜祖、认祖归宗活动很隆重
对中国人来说,家有着无尽意义。认祖归宗这个朴素理念,可以说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血脉不断文化传承绵绵不绝的重要支撑。来自世界各地的赵氏宗亲在巩义宋陵举行拜祖、寻根活动。当天上午,赵姓文史联研总会在西村镇滹沱村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前隆重举行祭祖活动。活动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此次来参加祭祖活动的宗亲来自世界各地,有40多个代表团1万多人。上午9点半,祭祖大典开始,整个祭祖遵循既定的仪式。读祭文、唱赵氏拜祖歌、宗亲们轮番上香鞠躬。来自贵州六盘水的赵庆琦说,祭祖仪式充满庄重肃穆的气氛,他从小就在族谱上认知祖先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一直想亲自到巩义寻根,看看祖先的陵墓,如今如愿以偿了,感到非常兴奋。来自山西赵城奔马车队的队长赵德虎说,他们赵氏自行车队20多人7号从赵城出发,骑行3天来到巩义,就是为了拜祭先祖陵墓,寻根问祖。赵文辉是一位常年居住在瑞士的赵氏宗亲,这已经是她第3次来巩义祭祖了,虽然她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