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张氏源流

2016-09-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48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张氏源流,长沙赤山张氏   始祖宋时汝明公,字祖舜,世居江西庐陵,后徙南昌府丰城县。始迁祖


长沙赤山张氏

    始祖宋时汝明公,字祖舜,世居江西庐陵,后徙南昌府丰城县。始迁祖宗可公,字世亲,因元末兵乱而偕弟宗道率子姪避居长沙柘冲,宗道公于明洪武初年徙居浏阳;宗可公就近欧塘冲、师姑源、石塘等处置业,遂世为长沙人,至三派祖荣政公,爱赤山山水之胜而卜居于此。明万历12年(1584)始修族谱,1915年七修。该族科甲昌盛,进士即有七人,尤以十九世张百熙最著,百熙,字冶秋,同治13年进士,曾任山东、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礼部、吏部、户部、邮传部尚书,派充督学大臣等。派序:(自二十一世起)孝友之德,克绍乃先,声振国家,光汝学业。


长沙花果园张氏

一世祖宗可公,元末明初由江西丰城迁居长沙县大贤都。十世武杰公,迁居万寿都花果园。清同治3年(1864)始修族谱,1912年续修,1948年三修。派语同赤山张氏。


长沙张氏

   始迁祖绳六公,字肇庆,由直隶天津府南皮县迁居湖南善化。十一世孙作霖,号雨棠,官甘州、宁夏、庆阳等府知府,护理甘凉兵备道、平庆泾盐法兵备道、巩秦阶茶马屯田道。


长沙张氏

   始迁祖国瑞公,字子文,本籍浙江山阴县,清康熙时任湖北白湖镇巡检,署江夏县知县,致仕后家长沙,后嗣隶籍善化。


长沙张氏

     一世祖诚公,南京临淮人,元末为盐商,往返于江都,后随明太祖征战有功,宦于长沙,遂家焉。清道光23年(1843)续修族谱。


长沙福庆乡楠木冲张氏

    始迁祖均佑公,宋初由江西赣州因乱迁湘,开基于本省攸县。后裔明洪武年间再迁长沙县福庆乡杉木桥。清道光年间建祠于省垣贡院西街,后因变乱于1930年迁张家湾。明万历14年(1586)一修族谱,清嘉庆21年(1816)续修,同治元年(1862)三修,光绪33年(1907)四修,1938年五修。至1948年,已传42代,共2904人。


长沙严冲张氏

    先祖世居江西南昌县。远祖伏二公,明洪武初迁居黄陂县滠源乡三圣社殷家店扬九埠;第九世得箎,清初因涖任长沙,立业西乡严冲、平田冲、军田坪等处。清咸丰10年(1860)三修支谱,堂号宝鉴。


长沙碧湘张氏

    该族原籍江西吉水桐江,明嘉隆间,古泉公,讳朝凤,始迁长沙碧湘街。清道光6年(1826)创修族谱,1921年续修。宣统元年(1909)建家庙于邑南大托铺。派次:朝世以启玉书大陈光宗继祖扬名显亲,源开孝友蔚起人文远承先绪永振家声。


长沙小暮山张氏

    始迁祖廷杰公,卜居善邑八都七里巷小暮山。至第七世,衍为珹、琉、琨、珮、玳五房。1931年纂有族谱。宗祠位于小暮山。祠联:建业纪勋名五百年世泽相承聿昭荆楚屏藩熊湘俎豆,靳江毓奇杰廿余派云礽递衍敢诩镐京孝友燕国文章。门联:派分湘水,蹟著京陵。


长沙河东小桥张氏

    远祖九龄公,世居广东韶州府曲江。七世孙炎公,字本莹,由曲江迁江西洪州,生子二:元方、元直。元方生四子:均佑、均锡、均进、均式。后迁吉安府永新县胜业乡,因邻邑茶陵盗作,均佑迁湖南攸州东江乡台陂;均锡迁醴陵明日乡围塘;均进迁攸州兰村板塘;均式迁攸州兆江乡兰塘。均佑裔二十二世孙文贵公,字显道,迁居长沙河西七十四都杉木桥。又数传至二十八世"人"派,分任裔、价裔、杰裔各支。任裔之伍修公复由杉木桥迁居河东小桥。清光绪13年(1887)始修族谱,1917年续修,1940年三修,1948年四修。光绪32年(1906)创建宗祠。派语:(自二十三世始)文友系维人,献言伍拱星,基锡江东焕,先铭湘楚耀,培钧鸿业光,垂鉴永森照。


长沙阅田张氏

    该族原籍江西泰和,明中叶迁至湘省益阳。阅田始祖绍训公,明嘉靖时生于长沙古道巷,三传至任我公,清顺治初年迁大贤都三甲云鹤桥阅田湾。清同治元年(1862)移建祠于庙堂湾。清乾隆51年(1786)始修族谱,道光10年(1830)续修,光绪28年(1902)三修。


长沙洋湖张氏

    始迁祖天奇公,随吉王于明成化13年(1500)由北直隶易州来长沙,下屯善邑河西六都麓山之南洋湖乡。四子:昶、晁、昂、晙,昶为山上房;晁为坪上房,昂为庙上房,无嗣;晙为茅埠房,远徙。清道光年间于山上湾创建家庙。咸丰8年(1858)始修家谱,光绪15年(1889)续修。字派:(自十一派始)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


长沙坳上张氏

    始祖绳六公,字肇庆,号起宗,行一,原籍直隶,明洪武初迁居来湘,卜居省城。传四世至玉之公、俊之公时,约有四十余丁,流寇至,存者无几,未及卅年,又值兵乱,俊之公四传至鸣公,后裔不知所往,或传其落业四川。惟玉之公避居河西滂塘冲。清道光11年(1831)创修谱牒,光绪3年(1877)重修,1947年三修。1919年重建祠宇于坳上。门联:镐京孝友,燕国文章。宗派:献光王国声名远,孝友传家世泽延。肇锡宏庆,翊赞是明,振志宣定,应远维新。


长沙峡山张氏

    宋绍兴7年(1137)栻公随父浚公由蜀来楚,居永州,后同葬宁乡十都官山。栻七传至元季文忠公昊,宦游江西,移寓丰城。明初子锡公护卫南京,洪武3年(1370)由丰城坪坝街移居长沙峡山,至八派衍为四支。清康熙11年(1672)创修族谱,乾隆元年(1736)续修,同治8年(1869)三修,宣统3年(1911)四修。三修时有湖南巡抚刘崐及曾国荃序。谱以昊公为始祖,锡公为支祖,锡公子行清公为一派祖。派语:行文环廷,大朝显明,宏启开立,仕正必成,枝长叶秀,裔世昌荣,桂馥兰馨,京楚闻声。


长沙石门乡洞田市十二处张氏

    始迁祖添福公,字大观,明洪武元年(1368)由江西省丰城县因督兵剿贼迁湖南长沙县锦绣镇洞田,族人最多分布在长沙东乡、浏阳北乡之交界区,子孙分布于长之洞田、浏之下房冲、大屋塅、大岭背、湾头、大江山、石嘴头、大陂头、何家山、桂花桥、板坡冲等十二处,故名十二处张。清乾隆31年(1766)建宗祠于长沙石门乡洞田市。1947年四修族谱。至1948年,已传25代,约6800人。


长沙湖头张氏

    始祖景宣公,元季之乱时因避难自江西丰城迁湘潭板石,其孙钧公,字道莲,又名壎,字元均,为九龄公之十九代孙,再迁长沙圭塘一带。因此地湖泽延袤,故名湖头张氏。族人分布于湘阴、益阳等地。宗祠在长沙县属九峰乡第五保湖头尊嘉岭之阳。1918年四修族谱。


长沙河西杉树塘、新康格塘张氏

    谱称宋时正葆公十二传至大晟,字詠清,号仰斋,明嘉靖3年(1524)由江西省丰城县北竹山迁居益阳桃花港。生四子:武宝、廷宝、楚宝、秀宝。明末武公迁善邑黑门楼,秀公迁河东金字牌,支分派别,各立祠谱。廷、楚二公迁居长沙河西杉树塘及新康格塘。廷裔又分国相、国槐二房。槐公生四子,分为老四房:绍松、隐松、梅松、镜松。隐房丁数较繁,捐赀较胜,又分少四房:贵宇、钦宇、盛宇、立宇。楚裔亦分三房:锡级、明典、三甚。清嘉庆21年(1816)廷裔老四房、少四房及楚裔三房创修族谱,同治8年(1869)续修,1922年廷、楚二裔三修,道光12年(1832)创建宗祠。派序:大宝时国日万正仕祈芳九世家声远……。

长沙樟树亭张氏

   始祖栻公,十传至汉瀹公,原籍江西吉水县鹅颈大坵。明永乐间偕弟汉清来楚南浏邑东乡第二都圭法里红沙堡。后清公迁益阳。汉瀹公携子钊公卜居星沙北门外鸳鸯井,继居善化河西槽塘桥,后迁樟树亭。谱尊汉瀹公为第一派,三世雄春、应春之后兄弟八人端、琢、鸾、浩、俊、杰、佺、俍,鸾、俍无传,衍为六房。清嘉庆10年(1805)建宗祠于樟树亭。咸丰7年(1857)创修族谱,光绪26年(1900)续修,1948年三修。派语:(自十派始)应正世大,光明显耀,承绍人囗,永昭宗道,建立功囗,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该族名人张捷书,长江水师岳州镇总兵。


长沙落鹏桥张氏

   始迁祖一敬公,明成化17年(1481)随吉王由南昌迁居长沙落鹏桥。清嘉庆间纂修墨谱,1916年始修支谱。派语:世守先泽维,宾承鉴永恢,德家治国启,大美应运昌,立学宗光定,孝有达忠良。


长沙员头洲张氏

   清初自福建漳州迁来。


浏阳张氏

   始祖甲一公,字东纲,宋绍兴时由江西抚州府临川县迁浏。


浏阳南普里张氏

   始迁祖霖汉公,南宋德祐初年自江西吉州迁此。后衍为三支。


浏阳大浒市张氏

   迁浏鼻祖天禄公,字书储,宋绍兴4年(1134)生,宝庆元年(1225)卒,落业浏阳大浒市。派行集句:天可还元,周环方成,衡伯钟祖,友再兴廷,荣华富贵,万世清临,从新佑启,常大书声,英才济盛,治邦安人,家传金鉴,光耀文明。1942年六修族谱。


浏阳兰芬坪张氏

   始祖荆湖北路安抚使栻公,五世孙翼珍始自长沙老龙潭迁浏西兰芬里。


浏阳澄潭张氏

   元季奉议大夫迁公,原居江西丰城县钱家巷,后徙高安县苏家港。元至治间因避乱迁居浏东澄潭,明洪武时迁邑城,子仲均,生安公。明洪武32年(1399)安公复居澄潭,生轮、辅、輗、轩,轮公居原址,辅公居浏南,輗公居浏西,轩公乏嗣。清光绪34年(1908)改建宗祠,门联:修其祖庙,教以人伦。清乾隆54年(1789)始修族谱,道光18年(1838)、同治6年(1867)、1924年续修。派行:盛世传宏泰,谋宜锦绣坤,贤承良汝文,永兴鸣宗振。新派行:毓德启英才,存心全爱敬,忠勤辅国光,孝友徵家庆,万代绍书香,千秋遗祖训。


浏阳河东张氏

   始祖自云公,字瑞山,宋元符6年(1098)原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元世祖间荣富、荣贵迁居江西南昌县许观桥。富公子祥兴携子伯承(字居泰)、简承(字居敬)于明洪武2年(1369)始迁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石缸,后落业河东黄花州。


浏阳张坊张氏

   明洪武间自江西铜鼓迁此。


浏阳连三湾张氏

   始祖廉公,江西丰城县人,明洪武中为吉王辅导,宦游来湘,子三:谦居长沙;让徙衡州;诚迁浏西连三湾。诚公,又名彝,字崇德,明成化进士,知长沙县,终于任,生有五子,万琅、万璜、万珍三兄弟居浏阳。至清末,已传18代,丁口1500余人。


浏阳燕舞洲张氏

   始祖贤三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南昌迁湖广宝庆,继迁浏北燕舞洲,四传至雄可、轸可,析为二支,一居彭溪渡,一居莲花塘。


浏阳张潭陂张氏

   始迁祖贵先公,明洪武间自平江迁此。其孙万金于景泰初迁居张家山,析为三支,分居梁家冲、大东塘等地。


浏阳永安市张氏

   始迁祖志洗公、志文公,明成化间自江西丰城迁此,后分迁浏西清水冲。


浏阳张家山张氏

   始迁祖万金公,明景泰初年自平江迁此。


浏阳大源洞张氏

   始迁祖兴节公,明中叶自平江迁此。


浏阳张氏

   始祖化孙公为第一世,原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都,后迁上杭县深坑。子孙先后迁居广东长乐、平远、程乡、兴宁等县,也有留居汀州者。至明末清初,后裔陆续迁浏阳及江西万载、萍乡、宜春等邑。如十七世庭清为浏阳桑冲发派祖;十八世心应为浏阳孙家塅发派祖;十九世万匡为浏阳簧门楼发派祖;二十世崇朗为浏阳老富冲排上发派祖,绳崇为浏阳小江发派祖;二十三世昌克为浏阳东乡黄家山发派祖等数十支。清雍正4年(1726)建浏阳宗祠于邑城柴家巷,民国初又联平江、铜鼓族人建宗祠于东门市三元桥。通派: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浏阳良源张氏

   始迁祖球泰公,派名瑞应,行一,讳必琳,明崇正5年生,清康熙年间殁。明季由嘉应石彖头侨寓江西南康县罗江圩,二年再迁至湖南长沙府浏阳东乡第三都黄泥道良源。有子二:万定、万起。一修已失考,明永乐元年(1403)六修,清道光6年(1826)八修,咸丰9年(1859)九修,堂号孝友。


浏阳姜坡里张氏

   始迁祖达振公,字庭辉,原名宏达,二十二世,振字派。清初由粤东嘉应州寓萍邑樟木塘,后迁浏邑东乡第三都张坊镇坳姜坡里。


浏阳牛塘里张氏

   应悟,字必聪,十八世,有子三:石万、九生、立生。长子石万,字右生,清康熙年间自粤迁浏开基。


浏阳仁和洞张氏

   始迁祖万信公,字祖信,十九世,清康熙时由广东长乐县迁湖南浏阳东乡三口鹿碓老虎洞。子四:觉崇、视崇、开崇、文崇。觉崇,字登觉,徙居仁和洞。


浏阳东乡嘴背张氏

   永享,十六世,长子趋庭,字汝琼,子二:伯清、伯昌,清顺治元年(1644)由粤迁浏东黄泥坳石下立业,同治13年(1874)与汝珍公裔于茶亭下嘴背大鳌形建祠。


浏阳东乡寺背冲张氏

   心应公,字守职,号宰一郎,十八世,应字派,生三子:万福、万禄、万原。万原公字魁昌,讳思魁,号维清,清康熙年间携妻、子由粤东平远县坝头苦荬畲漳烟迁湖南浏阳县东乡二都寺背冲居住。


浏阳下老坝张氏

   始迁祖敏英公,字耀照,号容光,二十四世。清康熙年间自粤桃源樟树下徙居浏东莲花台及马鞍漕二处立业,至乾隆56年(1791)敏英公复迁永和市上彭屋场,又名下老坝上水鳌鱼形。


浏阳宝盖洞张氏

   始迁祖庭旭公,字伯璘,号仰明,明隐士,明末之乱与兄伯贵自粤东惠州龙川县西厢长乐里井坳迁湖南浏阳之九都小港观。


浏阳杨家坳张氏

   始迁祖明亮公,十九世,万字派。生子六:文福、文禄、文贞、文祥、文禧、文兴。清时自粤龙川县迁浏阳县东乡一都上洪彭家冲立业,后移杨家坳。


浏阳张家洞雅子塅张氏

   始迁祖玉珍公,讳纯朴,二十二世,振字派。清雍正4年(1726)由上善迁浏东香炉嘴燕窝烟竹坡立业,后移张家洞雅子塅月形立业。生子三:友龙、友凤、友麟,友龙迁江西义宁州安乡。


浏阳燕子岩张氏

   始迁祖庭全公,字用全,十七世,原居江西雩都县水南坝,清康熙24年(1685)率三子应攀迁浏阳,始至田心青蓝桥之东坑,复徙南坪建业,后于燕子岩创业开基。应攀子三:万钟、万镒、万镇。

浏阳彭家岭张氏

   永申公,十六世,子二:庭连(字连玉)、登玉,原居广东嘉应州之松口大王沙大塘唇,清康熙41年(1702)连玉、登玉迁浏阳东乡上四都鄱潭村,落业彭家岭。连玉公有子四:光庭、光俊、光九、光秀。


浏阳东乡乌石小洞张氏

   始迁祖德应公,名德攀,讳道能,字善贻,原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神岗下李田新屋,迁移江西赣州府瑞金县沙河坝,后又迁浏阳东乡一都乌石小洞卢岸开基,建立祖堂。生有四子:万倡、万盛、万贵、万玺。


浏阳黄泥塘张氏

   始迁祖万渭公,字子璜,十九世,清时自粤龙川县黄花溪下坑社冈围关迁浏阳东乡一都中汤黄泥塘立业。有子六:元荣、元华、元富、元贵、元俊、元杰。


浏阳东乡厚(后)碑洞张氏

   始迁祖日暘公,字乾玉,号旋生,二十一世。祖居粤东嘉应州长乐县石给老屋,清康熙间迁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上四都厚碑洞千金坝立业。生三子:清魁往陕西、清俊、清达。


浏阳毛田坳张氏

   席万公,字必珍,十九世,生子二:宗英、。,讳崇武,清康熙、乾隆年间由粤徙浏阳东毛田坳圆树垅。生有子五:德光、德先、德元、德魁、德亮。
浏阳黄泥冲张氏 始迁祖昌卫公,字嘉礼,二十三世,清康乾年间迁浏邑东乡二都黄泥冲立业,生有五子。


浏阳白沙大横坑张氏

   始迁祖日友公,讳刚直,字梦友,二十一世,原籍广东镇平县高思乱石,清康熙间迁湖南浏阳县东乡上四都东门下菜冲条段立业,复迁白沙大横坑彭家岭居住。


浏阳仁和洞张氏

   始迁祖应荣公,字荣碧,十八世,清雍正5年(1727)由广东嘉应州群寨阳官应下迁浏东六都仁和洞。有子三:尊雍、敬雍、敦雍。


浏阳板岗张氏

   始祖衍公,南宋人,始居闽之上杭县深坑,至第九世启盛,明永乐时迁广东嘉应石坑堡石彖头创业。又传至第十九世万怀,于清康熙间移居长沙府浏阳县东乡三都板岗。清咸丰9年(1859)七修支谱,堂号乐育。


浏阳突石张氏

   始祖翰誉公,字德寿,其裔孙如历、如悦、如良三兄弟于清康熙初年联袂自粤东平远县因创拓迁湘,开基于浏阳县东乡突石。族人分布于江西万载、宜春、分宜、武宁等县。宗祠在突石。族谱始修于元至元20年(1283),明天顺4年(1460)二修,清同治7年(1868)三修,光绪29年(1903)四修,1925年五修,1942年六修。至1948年,已传13代,共2200人。


浏阳尧鱼洞栗田张氏

   应资公,字启春,号资生,十八世,明崇正2年(1629)生,由福建徙居浏东永和市,生有二子:茂万、盛万。次子盛万生子四:崇为、崇政、崇以、崇德。崇政公字晟政,清康熙50年(1711)生,由永和市徙居达浒尧鱼洞立业,有子四:日麟、日清、日山、日明。


浏阳东乡新坝子张氏

   始迁祖柏崇公,字汉柏,清康熙年间自粤迁楚浏邑东乡二都新坝子。
浏阳枫树坡张氏 始迁祖汉周公,清雍正间自长沙迁此。


浏阳山斗张氏

   始迁祖友权公,自江西迁来,递传数代支分七房。1936年四修族谱。


宁乡长桥张氏

   唐宰相曲江张九龄弟四川节度使九皋公十四传至宣公,宣公支分派别七传至继斌公,字廷芳,贡选教谕,未任,因元末兵乱卜居宁西长桥。斌五传至锡、铙二公,锡公三子:乾公迁蜀,艮公迁祖塔,坎公留居长桥;铙公生宪公,迁松坑。锡、铙二房合谱始修于明万历间,清乾隆26年(1761)、道光元年(1821)续修。铙房支谱始修于同治13年(1874),光绪32年(1906)续修,1932年三修。派语:派从继述良,孝顺子孙昌,为能光景祚,永瑞德含芳,礼乐崇周孔,诗书振楚湘,文明昭国泰,俊杰启家祥。


宁乡张氏

   先祖南宋名臣张浚。浚卒,其子栻、杓葬父于衡山下枫林乡龙塘之原,即宁乡十都官山。后世张氏聚族于宁乡。奉栻八世孙仁秀为一世祖,其曾孙琮生锡、鍊、锷、锦四子。1925年锡、鍊、锷三房七修支谱,堂号冠英。


宁乡狮冲张氏

   始祖明公,世居蜀之绵竹,明嘉靖间以贡士官楚南安化县尉,解组后与长子士林卜居安化苏溪。七传至显达公,字志行,携子承鼎、承星由苏溪徙宁乡十都狮冲。清康熙间创建明公祠于安化城西,同治间建宁乡祠于狮冲王家寨。清乾隆12年(1747)始修族谱,嘉庆22年(1817)续修,光绪22年(1896)三修。派语:明士贤正友宪胜显承英裔传合美大聿泽振家声西蜀芳规远南邦业世宏人才欣蔚起竹。


宁乡山底张氏

   始迁祖银公,明万历间由江西宁州观溪徙居宁乡之西城,又迁星沙之金线巷,后卜居宁乡之湖田湾、青山冲、石脚盆、田心等处。1936年三修宗谱,堂号积庆。


宁乡麟峰张氏

   始祖龙公,字金星,明正德末年自江西金谿县圳田上房因避宸濠变乱迁湘,开基于宁乡县麟峰乡道林市。族人分布于宁乡、湘乡、长沙、桃源等地。1923年创建宗祠于麟峰乡南冲。族谱始修于1928年。至1948年,已传20代,族人共4000人。


宁乡茅埠张氏

   始祖诚公,字存真,官北平指挥,随谷王自南京临淮迁长沙,卒葬湘潭淦田。季孙信公,信公长子亮公立业于善邑凤凰冲,次子升公居淦田,第三子胜公徙居宁乡茅埠。清乾隆9年(1744)建宗祠于茅埠。光绪3年(1877)三支纂修通谱,堂号四益。


宁乡巃塘张氏

   曲江相公九龄弟九皋公凡十三派生魏公,魏公生宣公,又八派至仁秀公,世居巃塘,生敏、杰。敏公生纲、维、纬。纲公衍瑄、琮、瑢、玘四房,维公衍琦、珂、珪、瑆四房,多有迁往湘潭、湘乡者。纬公衍綕、纯二房,杰公衍珠、珉、珍三房。总祠建于官山。明成化18年(1482)、清雍正10年(1732)、乾隆37年(1772)瑄、琮、瑢、玘、维、杰六房合修族谱,道光后各支分修。道光3年(1823)、同治2年(1863)维房续修。道光6年(1826)、同治3年(1864)、光绪24年(1898)瑢房续修,光绪28年(1902)、1948年瑄房续修。道光12年(1832)、咸丰8年(1858)、光绪8年(1882)、1921年玘房世朝支续修。道光7年(1827)、光绪11年(1885)、1923年世廷、世邦及铨支续修。光绪10年(1884)又合修通谱。官山总祠通派: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鬯,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宁乡茶盘冲张氏

   一派祖荣公,字石桂,号裕甫,世居沩宁,元末明初避兵携家迁本邑治西五十里茶盘冲。十二传至应宗,字继峰,册名翊远。清嘉庆19年(1814)创修宗祠于坝塘山,光绪22年(1896)又加以修缮,门联:彝伦攸叙,明德维馨。乾隆60年(1795)始修族谱,咸丰8年(1858)续修,光绪23年(1897)继峰公房三修支谱。派语:荣华昌培远,富贵永流长,显应启高升,英俊承先泽,佳祥兆后禧,作求在世德。


宁乡张氏

   始祖唐曲江之南康伯九皋公,八传至璘公徙成都。再六传至宣公,生二子:炳、焯。焯生羲、义二公。义公子毅甫公,仗义负文丞相骸骨葬江西之吉州,遂寄籍江右,四传至贵文、绍文、景文三公,明洪武元年(1368)兄弟由江西泰和圳上迁宁乡。贵文居山底,绍文居水口,景文居烧汤。贵文公下分良、善、聪、德、智、民六房。清康熙47年(1708)贵、绍、景三房合修族谱,乾隆27年(1762)三支合建义公祠于西城外,之后各房各修支谱,光绪间又合修通谱。贵绍景三房派语:升文彦惟直,邦时应所之,枢炳培锡泽,新荣起锦期,恢宏勖经济,光耀庆洪规,运兴人进福,本正树开枝,孝友家声远,中和祖绪垂。


宁乡福建湾张氏

   祖籍福建龙岩赤水四图七甲里,始迁祖木云公,字辉良,清康熙58年(1719)自福建迁来湖南宁乡七都五区潘家冲,即福建湾。清光绪19年(1893)三修支谱,堂号建本。


宁乡石坝张氏

   始祖添祚公,原姓龚,赘于张,生泰应,因姓张。明嘉靖初,泰应自江西迁湘乡洞山。子式阀,由湘乡迁宁乡。清乾隆17年(1752)始修族谱,道光18年(1838)、光绪5年(1879)、1914年、1939年续修。派系:添泰式道联,士日思光国,文运复兴隆,继先希厚泽。本炽增铭润,荣勋孝锡洪,树熙培鉴汝,业灿在钧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罗氏源流
族人分布长沙、湘阴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1866人。清初建宗祠于罗家塅。长沙罗氏一世祖琥公,字兰亭,初判南阳,复判三衢,叙升南京户部郎中,诰授中宪大夫,晋封荣禄大夫,由茶陵迁居长沙通货门内,崇祀乡贤。长沙罗氏始迁祖显正公,字文和,清康熙5年(1666)由浏阳沔江迁居善化。长沙罗氏始迁祖有德公,由江西丰城迁湘。长沙溁湾罗氏始祖友祥公,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庠生,明天顺年间来湖南省城南门外杏花村大椿桥,入赘王伏泗家。其子名宣,再传至仕清,迁居大石潭,又迁至溁湾市。仕清五子,有迁居长沙城内,有迁居麻子坝,其中第三子湛后嗣最为繁盛。从友详至清光绪末年,繁衍18派,人丁1474人,其中大部分为第九派中的龙、凤、麒、麟四房人口。聚居长沙溁湾、望城坡、三汊矶、云母乡,分布宁乡、铜官、丁字湾及南京、四川等地。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2年(1787),道光4年(1824)修建罗氏家庙于今长沙市黄兴路。193...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怀化张氏源流
沅陵张氏元至正年间,陈友谅进兵南昌而令灭尽南昌张姓。张氏乃去"弓"姓"长"。明建文2年(1400)苗乱,始祖长福吉从戎湖广,永乐4年(1406)干戈平息后乃择居桃源大庄坪,八年后转迁沅陵细茶坪定居,再过三载而复姓张。沅陵城西张氏始祖翔公祖籍洪州,任四川参将,宋嘉祐4年(1059)由四川回湖南扫墓,经沅陵病卒,眷属奔丧至沅陵,次子申留居沅陵城西张家巷。族人分居马底驿黄笋坪、白雾坪等地。溆浦张氏始祖翔公,先世籍四川绵竹,宋末官辰州。子四:庚、申、器、允,申留居沅陵;器、允徙新化;庚后迁溆浦,历三代派分九房。庚之后裔分布城东、思蒙、低庄、张家桥等处。溆浦小黄桥张氏始迁祖大有公,明永乐2年(1404)由贵州黎平府开泰卫因苗乱迁湘,开基于溆浦县龙潭小黄沙。族人分布在本村及武邑桐本溪等地。宗祠一在小黄沙铜鼓湾,建于清嘉庆3年(1798);一在志芋,建于同治年间。...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常德张氏源流
常德冷铺垱张氏始迁祖信仔公,原籍豫章,先是陈友谅乱后,湘南地凋,江西人稠,明洪武2年(1369)钦谕吉水县饬差护送与该处共十人来常武前乡上淰村。信仔公卜居冷铺垱,生志谦,志谦生世泰、世昌、世英、世贤,信仔公仍旋旧壤。厥后世泰迁三甲冈,世英迁后河城湖口,世贤迁东湖湾,世昌仍居冷铺垱。清乾隆59年(1794)昌房首修家谱,光绪16年(1890)续修,1921年三修。乾隆31年(1766)建总祠于常德苏子巷,咸丰8年(1858)又建于冷铺垱。派语:信志世舒单,宏秀凤单子,应胜启之国,正大心安履,传家惟孝友,淑性在诗书,丕振光先德,端诚以自居。常德八斗湾回族张氏始祖璞罗德,孙虎公于永乐11年(1413)授河南中护卫百户之职,至19年,改调常德千户指挥,宣德年间调北京锦衣卫,及景泰3年(1452),致仕还常,后裔附籍八斗湾。安乡张氏始迁祖仕选公,明嘉靖间自江西以军功补鄂州守备,知安乡多旷地,遂徙居之...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陈氏源流
长沙清泰镇陈氏长沙七里营陈氏始祖端公,唐懿宗时任节度使,敕镇潭州而落籍于南楚。传十七世至友明公,字光士,于明洪武初年由江西泰和因避陈友谅之乱迁湘,开基于长沙溁湾桥,再徙七里营。族人多分布在长沙西乡、湘阴、临湘等地。至1948年,已传40代,男女丁口共2750人。清光绪2年(1875)建家庙于长沙戥子桥。长沙凤子山陈氏始祖端公,世居江州,唐僖宗时以功封威烈将军,官镇潭州,遂家焉。三十一世祖学福公,字九思,由石鼓留迁居凤子山,后人世居清泰都凤子山。裔孙陈保彝,派名本焘,字季原,为湖南图书馆创始人之一。长沙梅溪陈氏先世居浙江会稽,唐元君九世孙三司使寿公由富阳迁仁和,寿公元孙十一世时中公任长沙府守将,擢山西潞安府总兵指挥使,辞不就,后元末兵变,群凶赤掠湖湘,乃隐于长沙河西距城二十里许天顶山,生二子:观我、观效。观效由天顶山分居德锦塘。清光绪2年(1876)建宗祠于燕子窝。清康熙元年(1662)、道...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长沙周氏源流
长沙长山周氏始祖江公,字汉宣,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铁树观,传十一世至广公,字文鼎,元末徙居湖南长沙星沙大贤都之长山。族谱始修于明正德9年(1514),清乾隆40年(1775)续修,道光23年(1843)三修。旧派:荣廷光祖治世经邦,学希维立本尚进章。续派:继文承武敦伦昭常,永祈善庆万代发祥。长沙南邨周氏始祖隋时归仁公,十六传至宋时濂溪公,由道州家江西德化。由濂溪公四传至必大公居吉州。必大公八传至正宗公,以明经闻于时,至正之末因避乱自江西吉水县泥田携眷徙居善化南邨。生三子:友斌、友亮、友通。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5年(1790),道光14年(1834)续修,光绪2年(1876)三修。道光12年(1832)建宗祠于南邨。派语:国泰铭安定,钟奇楚秀彰,业熙培锡泽,荣耀地钦湘。长沙涧山周氏始祖智公,字吉甫,出自江南和州含山县第八都桐城乡运造市,原任江西吉安守御,后镇长沙卫指挥。子二:德兴,封江夏侯,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