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陕南搬家三次月河姚氏宗祠简介

2016-09-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6
转发:0
评论:0
陕南搬家三次月河姚氏宗祠简介,我祖约清朝康熙年间福禄、福喜二公举家从湖北麻城一带沿汉江迁移来陕西汉阴定居,今人
我祖约清朝康熙年间福禄、福喜二公举家从湖北麻城一带沿汉江迁移来陕西汉阴定居,今人丁昌盛,历经10余代人口过千人,成为本县姚家宗族五支系里最大的一支。
陕南搬家三次月河姚氏宗祠简介
迁移路线(搬家三次):
1、麻城---沿汉江
初定居陕西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一世祖)
2、后因地贫,交通不便等原因二世祖兄弟数人举家迁汉阴县平梁二郎庙附近定居后三世祖也居此;
3、到四世祖兄弟及后裔人口众多,地小难容,我祖万福、万禄二公举家迁移月河定居,以为交通便利,后有龙脊高领,前有月河玉带,围绕万亩良田(水稻田),此成为此地最早落居之地,事实也证明此地的确选的不错 ,不尽后辈众多,文化人也是层出不穷,涵盖各行各业。
嘉庆五年( 1800年)我祖万福万禄二公 (贡生)选址在月河南按堪地选址建立了姚氏宗祠,其后辈在稍后几十年里渐渐分为七(八)大门至今(二祖万禄公生二子合为一门 ,我祖万福公生七子都独自立有门户,故也叫八大门,),占地面积2亩有余,大四合院群居形式,建筑古朴,雕刻较为精美,可惜年久失修,缺乏管护,部分垮塌或残败不堪,是为遗憾。
今和各位宗亲交流,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宗族祖祠发展历史 建筑式样等等  这也是对先祖的怀念。希望大家积极跟帖诉说你身边的宗祠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田方氏宗祠简介 
河田“方氏宗祠”,俗称“五幢祠堂”,是东莞市境内罕有的宗祠。占地面积有1232平方米,前后五幢相连,左右有六廊两偏间,两个房在第五幢所的两侧。它始建于明朝惠帝建文年间(公元1399—1402年),距今已有600余年,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历史颇算悠久。宗祠第一幢是广场和大门,场前门口两旁,竖着一条约1.5米多高的石栏杆,场中央两侧,耸立一对雄赳赳的大石狮,东西围墙约4米高,近顶处有一套套用石灰填制成的立体彩画,这些画面积虽然不大,却将这幢宗祠点缀得十分幽美。石刻的“方氏宗祠”四个大正楷字匾额,镶嵌在大门上部。进了大门就是一个宏伟的牌坊,牌坊正面有六扇格木门,门顶上镶着一块木刻的大横匾,前面有“六桂流芳”(《东莞市民手册》内印“六柱留芳”是错的),后面有“文武科甲”共八个大字,这属第二幢。穿过牌坊两侧的拱门,过了走廊前的石路,便是第三幢,也就是正堂。正中贴近后墙的地方有个华丽的...
· 陕南
自然地理状况秦岭南麓的褒河峡谷该区域由秦岭和期间汉水流域的河流构成高山峡谷以及冲积平原的多样地形地貌。北部秦岭和南部略矮的巴山构成两道屏障,汉江流经期间。气候湿润,和陕西另外两大地形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形成巨大反差。自然保护区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县境内)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化陕南属于北方方言区域,介于四川西南方言和西北官话过渡区。陕南大部分方言分布为中原官话秦陇片和关中片,明清以来大批的湖北移民在某些区域,尤其是山区带来了西南官话城市汉中安康商洛交通宁陕服务区俯拍西汉高速公路国道:108国道210国道312国道316国道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西康高速公路
· 广东阳春三㙟(西河埌)蔡氏及蔡氏宗祠简介
始祖发明公为宋西山公苗裔,明朝末年军事混乱时期,从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迁居肇庆府阳春县,流离转徒不常厥居,话燕令得谱牒无传馬,原葬于本邑冈尾山,今迁葬本县城南二里回头岗。二世祖兄弟四人:(1)长子欲成居地豆坡;(2)次子欲万居马口;(3)三子欲以居川窖;(4)四子欲振又名瑞振(配廖氏,葬于阳江那琴大山)居川窖,有子六人,生于万历乙亥三年(公元1575年)三月八日辰时。三世祖兄弟六人:(1)长子坦儒居川窖;(2)次子荣儒居川窖;(3)三子接儒居阳江大埌;(4)四子鸿儒居阳江大埌;(5)五子沛儒,字肇基,居川窖,有子二人,卒葬于城北饭果岗东形如猪肝吊胆;(6)六子聖儒居阳江塘围。四世祖兄弟二人:(1)长子玉专,有子一人;(2)次子行专居川窖,配林氏,有子二人,生于崇祯戊辰元年(公元1628年)四月十五日巳时,终于己酉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十月十九日巳时,葬于螺蚌塘东边原形如月照明虾。五世祖兄弟...
· 浙江省永康市姚氏宗祠简介
姚氏祠堂如无数花朵,散落全国各地。我宗祠座落浙江省永康市东城郊黄棠村。这里依山傍水,阡陌相连,环境幽美。考诸古籍,唐僖宗时(公元873-888年),黄巢为乱,时任兵部尚书的姚宗国公率兵镇守钱塘,其族人因而由山西分析至今浙江湖州、严州等地附近州县蕃衍生息。宋时,又有族人徙居至桐庐莪溪。明初,族人训二、训三公(谦源、谦鸣)兄弟又从桐庐莪溪移居永康华溪,转而卜居高川(高镇)。其后见上首一带、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因而又徙居今之黄棠,谦鸣公也遂成黄棠族系鼻祖。至今己历"春、恺、训、谕、玫、玱、英、雄、䢀、震、恒、泰、升、明、复、同、颐、谦、鼎、萃、益、咸、蒙、临"二十五代。所称"桐江徙来传世业,鸣公逝去仰祖恩",即此之谓。至今,仅黄棠及分居外地的族人就有两千余丁。有族史就有祠史。姚氏宗祠史载:自始祖谦鸣公桐庐徙永以来,就"曾建大宗,岁时而会祀焉"。说明早期之黄棠即建有祠堂。其后世远年湮,又“遭寇火”...
· 黄姚劳氏宗祠
族谱载,劳氏受姓始祖是西汉时南越王赵佗之季子赵森罕。赵佗是河北真定(今正定)人,秦代时曾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秦末,他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赵佗接受朝廷招抚,被封为南越王。西汉吕后主政时,赵佗自称为“南越武帝”,并发兵进攻今湖南境内的“长沙国”。吕后死后,到了汉景帝时,赵佗在儿子森罕的力劝下再次归附汉朝。在这次赵佗附汉事件中,森罕劳苦功高,被汉景帝赐姓“劳”,封地山东崂山。从此,其后裔以渤海及河北之间为繁衍发源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劳宜濯、劳宜汶、劳宜洒、劳宜惠兄弟四人从广东鹤山县古劳村迁来黄姚定居。劳氏宗祠乾隆二十年(1755年),黄姚街的劳氏四兄弟率子侄修建祠堂,以祭祠父亲劳三昌。劳三昌字敷巧,古而劳家祠也称敷巧公家祠。劳氏宗祠壁画劳氏宗祠位于安乐街劳家巷,三间两进,镬耳硬山顶,青砖清水墙。前座正立面外墙在原清水墙之上加批一层假清水。二层楼高,但无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