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余氏源流
长沙筛罗水余氏
始祖钦公,字若臣,官集贤院大学士。五派良公,字宁仲,自歙州迁江西南昌府分宁州。良公孙琛公,生友、裴、融,后裔迁平江木瓜、垅石、璧潭等地。良公二十代公琥公,字炳雯,明正德间自平江迁居长沙尊阳都筛罗水。清道光23年(1843)创修族谱,光绪4年(1880)二修,1912年三修,1948年四修。派语:宗祖文明远,泽绵先绪长,珍传家必达,利用国之光,自冀基承训,当星耀发祥,尊荣洵久大,蔚起允隆昌。
长沙余氏
一世以生公,明末人,生六子:中宪、中元、中奇、中山、中武、中禄。该族为长沙望族,近世名人辈出,如余正焕,嘉庆进士,主讲城南书院;余肇康,光绪进士,曾任山东、江西按察使、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余籍传,(民国)湖南省建设厅长。余箕传,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7年纂有草谱。字派:以中学成胜启宗(正)本肇传泽贻钟彦。
长沙梓木港余氏
鼻祖昶公之次子昂公,初在羽林军供职,后任长沙卫镇抚,由此落籍长沙。后裔惠公等落业于长沙梓木港、沙坪、下腰塘等处。派语:可嘉宗懋士,开来世宏猷,隆文传国宝,树立振家声,修身先正本,作善兆锺祥,光荣恢祖泽,敦厚益昌亨。
浏阳茅冲塅余氏
始祖守一公,明初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矩塘石崇观迁居湖南浏南十五都路口。传至十一世东鹏,于明末自路口徙居茅冲塅。清光绪14年(1888)纂有支谱。
浏阳余氏
明代自江西迁浏。后人分布于文家市、石牛潭。
浏阳枫树坡余氏
始迁祖公,清康熙间自长沙迁此。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9代。
宁乡余氏
始迁祖士英公。其后裔分为国樑、国栋、国柱、国柄四支派。堂号东美。
湘潭余氏
始迁祖雄公,明初由湖北黄冈县奉邀迁湘,开基于湘潭县株洲乡良图荡(今属株洲市)。族人多分布在攸县、醴陵、浏阳、长沙及四川乌山等地。至1948年,已传21代,全族人口约6400人。清康熙年间创建宗祠于株洲宋家桥。族谱一修于乾隆31年(1766)。
宁乡、益阳余氏
始祖唐开元间翰林学士钦公,居闽。钦子昭武校尉杲公始居歙州休宁。四传至戭公,长子良公自新安(即歙州)徙洪州分宁县长茅里。传至源本公,字天一,明季因避难自豫章徙居湘之沩宁湖山,生二子:赞、哲。哲徙益阳梽木冲;赞之子理徙玉潭梅家田。理公五传至高公,徙双江佘家洲。高公子二:世、仕。世生良、才;仕生定、常。良、常二公留居佘家洲;定公于明万历年间迁居牌楼冲口,为益阳华林塅始祖;才公无传。祠堂一在佘家洲,建于道光5年(1825),一在马家洲,建于道光17年(1837)。清嘉庆9年(1804)二邑始修族谱,同治4年(1865)、光绪23年(1897)、1925年续修。旧派:源开文运美,诗礼传家度,郡国斯起朝,光明正大助,懋志承先德,纯忠达上恩,典章昭义训,远代安定敦。续派:教育培基道,贤才造化成,昌期逢选拔,荣发著功勋。
湘潭余家冲余氏
始迁祖益万公,明洪武时自江西迁湘潭西乡,其地后名余家冲。清光绪20年(1894)三修族谱,堂号延祝。
醴陵余家庙余氏
始迁祖昊富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丰城迁此。族人分布于小桃花、长垅。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赵家塅余氏 始迁祖兴吾公,明崇祯初年自湖北黄冈迁此。族人分布于石亭。至1948年,全族人口1100人。
醴陵一甲坪余氏
始迁祖肇襄公,清顺治初年自广东嘉应迁此。族人分布于麻杉岭、高塘、木梓树下、玉管冲、崇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0人。
醴陵泮川冲余氏
始迁祖岳洲公,清康熙间自福建建宁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炎陵十都余氏
始迁祖文斌、奕斌兄弟,清康熙48年(1709)自江西遂川迁十都杨木江车溪村。后奕斌又于雍正7年(1729)自杨木江徙长湖深垅村。
炎陵康乐水东余氏
先世明朝时自福建汀州迁此。后裔徙澎溪、船形、三河等地。
衡山义母、湘潭育石铺、花石龙口余氏
谱称系居江西,迁徙鄂州,历习陶艺,时因洪水泛滥,迁来湘省择地定居。余由三十三世启良,生子六:佑坤、佑城、佑堤、佑培、佑珪、佑增。佑坤子三:我富、我贵、我华;佑珪子三:我栋、我樑、我材。华、栋、樑三公于清初迁湘。我华二子:策纲、策纪,策纪无嗣,策纲定居衡山义母。我栋长子策凤定居湘潭育石铺,次子策凰定居湘潭花石龙口、盐埠等。1918年与湖北大冶原籍合谱,2002年衡山、湘潭坤、珪两房续修。派行:(自三十六世始)尊祖问怀远,合修义广深,致知明圣治,博爱著贤声,建树辉先绪,嘉猷裕后昆,溢扬贻厚望,奕叶谱新春。
邵阳柘木田余氏
始迁祖嵩、崇兄弟,明时迁此。
临湘余氏
始祖良公,居江西洪州分宁县之长茅。十五传至朝兴公,原名玎,字文荣,行达十五,生于元元统年间,入明籍岳州军卫,始居万库,调征衡州,卒于军。其长子友福寓居于衡,宣德2年(1427)友福之子孙复由衡归于万库。清康熙14年(1675)始修族谱,1934年七修。派语:熙时益起,登进秀良,惟孝克忠,家国尔光,贻谟尽美,振纪扶纲,发扬祖德,冠冕堂皇。
华容护城孔家洲余氏
鼻祖昶公,金陵人,长子聪公之后裔缘公等,落业于益阳杉木桥和湘潭擂鼓山。至清光绪年间,杉木桥后裔百源,苦益阳山区人多田少,迁居华容白鼎山西之孔家洲。子孙聚居孔家洲,星居各地。老派:承宗懋士,开来永大年。合族续派:隆文昭定业,崇道著真诠,沃植先培本,知径用达权,勤俭基克广,敦厚祚长延。
湘阴青龙冲余氏
始迁祖一诚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分宁县长茅里迁此。堂号新安。
平江木瓜、碧潭余氏
始祖唐时良公,字临仲,初名咸,字亨仲,自歙徙居江西分宁。四世裴公,字季夫,一字景度,五代时徙居平江东阳乡之木瓜。七世衍为琏、琎、璲三房。璲迁华容,不可考;琏裔世居木瓜;琎,字国珍,由木瓜徙居碧潭,子三:高、斌、瓘,衍为三大房。清雍正9年(1731)木瓜、碧潭合修族谱,乾隆9年(1744)木瓜与分宁合修族谱,乾隆29年(1764)碧潭独修,之后时分时合,嘉庆9年(1804)、道光23年(1843)、光绪23年(1897)碧潭续修,光绪33年(1907)木瓜续修。木瓜派语:治本家修定,贤从德教成,传经彰盛典,学道振先声。碧潭派语:宗祖文明远,泽政本家修,贤能崇德教,经学绍先猷。
平江田岩余氏
始祖钦公。五世从公,自休宁徙居广东韶州曲江县。二十九世文卿公,字攀龙,又字纯睦,号廷相,清康熙49年(1710)由广东大埔县昆仑村迁居湖南平江县南乡田岩里。清咸丰4年(1854)始修族谱,光绪15年(1889)、1912年、1938年续修。派语:奕世魁元定,荣华耀国光,多文崇美富,积善兆嘉祥,道学宗传广,谦恭益受长,克生忠孝士,景运庆明长。
平江白雨湖余氏
始祖钦公,唐玄宗时太常博士,官至集贤院学士。钦生杲,杲生膺,膺生庸,庸生戭,迁居安徽休宁。戭生良、从、衮。衮之后京公居浙江钱塘,良之后庠公居洪州分宁。从公,字韶仲,五代时自安徽休宁徙居韶州府之曲江县。传五世至仲荀公,迁江西吉水,其长子嗣昌迁居新喻。嗣昌生元吉,字元之,宋淳熙间由新喻徙居平江白雨湖,为平江始迁祖。1934年纂有族谱。
平江爽口余氏
始迁祖名卿公,元泰定2年(1325)自临川迁此。
常德余氏
始祖阙公,字弘毅,明正统4年(1439)自江西南昌县弃官解组迁居湖南常德县后乡余家巷,二世祖万林公因兵燹流离徙居前河下淰。族人分布在丁家港等处。至1948年,已传19代,丁家港等地余姓人口580人。宗祠在常德五泉乡丁家港。草谱修于清乾隆28年(1763)。
汉寿余氏
始迁祖作铭七兄弟,世居江西吉水县枫树坪、拖船埠、长茅岭等地,明永乐年间,或开垦或宦游或因人口过繁,七公先后自赣迁湘之汉寿。作信居莲荷塘;作宽居严家冲;作道居余家桥;作忠居昇平桥;作循居芦洲荚;作铭居苏家吉;作灿居曹家坪。清嘉庆年间七公后裔建家庙于邑东,后改建于邑之小南门,名为七庄公祠。至1948年,全族人口2555人。清乾隆57年(1792)七房合修族谱,1943年六修。老派:作述希贤哲,平章重睦亲,功昭恩泽沛,绪绍烈谟新。续通派语:仁孝贻传久,同源笃本支,昌蕃隆雅化,景运肇宏基。续增通派语:立德培元厚,育才继世长,光前恒建业,祖道定荣康。
桃源余氏
始迁祖明鉴公,明万历48年(1620)因避乱故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大栗司拖船铺迁居桃源草塔湾,生行礼、行仁,仁裔失考,行礼生玉珍、玉珠、玉瑛、玉瑚、玉琏。珠裔又失考。清光绪8年(1882)纂修族谱,1933年续修。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人,分布于大里平、黄土城及常德、慈利、四川等地。字派:明行玉万廷,应邦伯政世,有礼开洪泽,绍宗乐国存,志学心自安,继来汝昌时,修仁天必合,守本文士承。
桃源灵岩余氏
先世于明永乐年间由江西迁桃源县北灵岩。族人多分布在本乡及九溪、黄石等处。宗祠在尼头山。至1948年,已传20代,族人共2000人左右。
桃源白石铺余氏
始迁祖胜华公,清康熙年间因避乱自浙江杭州徙居桃源县南白石铺小溪口。至1948年,族人约100余人,分布于寺坪、沙坪等地。宗祠在寺坪。族谱创修于1931年。
桃源澄溪余氏
始迁祖胜荣公,族人分布于澄溪。至1948年,不足百人。派序与白石铺余氏相同。
益阳十九里竹东湾余氏
始迁祖昶公,明洪武年间自金陵迁此。其后四支,分居侍郎桥、十九里余家湾、十八里窑头山、十八里梁家冲。
沅江南竹山乡龙浃余氏
先世明万历年间自江西宜春县迁居湖北沔阳洲。明万历30年(1602)又迁湖南龙阳(今汉寿县)塞波湖,后迁居沅江白保焦山嘴和龙浃港。至1985年,全族人口2500人左右,分布于南竹山、莲子塘、团山、杨梅山等乡及东南湖芦苇场、大通湖、千山红农场等地。
新化青山湾余氏
始祖庆一公,明洪武2年(1369)携弟庆二、庆三自江西吉安泰和儒衡乡丰城里早禾渡梅子坡金峰庙迁居湖南宝庆府新化县石马乡五通庙上首清水滩。后庆二移居新化,庆三移居辰溪,庆一移居青山湾。族谱始修于明万历20年(1592),清乾隆48年(1783)、同治13年(1874)、1917年、1993年续修。派语:文学可传世,诚和克致祥,江南薰业炳,楚泽派枝长,河涧廷通发,庆德志仲文,万爵正祖大,庭世之天应。1993年增订派语:诗书百代香,垂询首伦常,本来耕与读,勤俭得安康。
新化千户余氏
始迁祖纪公,明初授贵州五开卫中潮所千户,子四:昊、景、晟、昆。昆公永乐2年(1404)屯田于新化东门外。
宜章余氏
始迁祖法聪公,字宏基,明代时奉母命自广东乳源迁湘,开基于宜章笆篱乡阙溪,族人分布在马头下、黄泥墩、吊井坪、冷水窝等地。至1948年,已传18代,全族人口2730人。宗祠一在马头下,一在岱下村,分别建于明成化年间和清咸丰年间。
蓝山紫良源瑶族余氏
始祖成龙公,由宁远迁江华龙湾居住,聚瑶女凤雪妹为室,生三子一女,次子文显由龙湾迁紫良源拐塘,佃耕赵姓山场,后迁新洞村(现桐村余家)定居。
蓝山凤感乡牛路脚余氏
始迁祖昌华公,明万历间由广东乳源迁来。至1931年,凡11户,男22人,女16人,共38人。
蓝山南平乡刘家车余氏
始迁祖楚洪公,由临武分居蓝山。至1931年,凡15户,男40人,女38人,共78人。
蓝山凤感乡下窑头余氏
始迁祖积贵公,清康熙间由宜章迁来。至1931年,凡35户,男80人,女48人,共128人。
新田音洞余氏
始迁祖林杰公,明初由衡阳县因避难迁居新田县仁智乡音洞。族人多分布在里子源、金陵墟等处。至1948年,已传11代,共50人。
溆浦白环溪余氏
始迁祖璜琚公,明代由沅陵徙此。
麻阳大桥江、江口圩余氏
先世祖籍江西,因生计徙居湖南辰溪,又自辰溪迁怀化黄金坳江口浣,再从江口垸分别迁入麻阳大桥江石垅溪和江口圩板山,后板山一部分又迁大桥江洞塘溪居住。至1994年,石垅溪已传29代,板山、洞塘溪迁麻阳已传9代。后裔分布大桥江、江口圩、绿溪口、兰里等处。字派:宗之克昌,维善致庆,学绍先贤,道明猷政。续派:家修建猷,辅治元良,人文宏起,世尊泽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09/23150517lrxy.jpg)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09/26155438hbzi.jpg)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10/141044386dn3.jpg)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10/14161020rp3p.jpg)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10/14104803tl5w.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