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浙江省永康市姚氏宗祠简介

2016-09-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6
转发:0
评论:0
浙江省永康市姚氏宗祠简介,姚氏祠堂如无数花朵,散落全国各地。我宗祠座落浙江省永康市东城郊黄棠村。这里依山傍
姚氏祠堂如无数花朵,散落全国各地。我宗祠座落浙江省永康市东城郊黄棠村。这里依山傍水,阡陌相连,环境幽美。考诸古籍,唐僖宗时(公元873-888年),黄巢为乱,时任兵部尚书的姚宗国公率兵镇守钱塘,其族人因而由山西分析至今浙江湖州、严州等地附近州县蕃衍生息。宋时,又有族人徙居至桐庐莪溪。明初,族人训二、训三公(谦源、谦鸣)兄弟又从桐庐莪溪移居永康华溪,转而卜居高川(高镇)。其后见上首一带、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因而又徙居今之黄棠,谦鸣公也遂成黄棠族系鼻祖。至今己历"春、恺、训、谕、玫、玱、英、雄、䢀、震、恒、泰、升、明、复、同、颐、谦、鼎、萃、益、咸、蒙、临"二十五代。所称"桐江徙来传世业,鸣公逝去仰祖恩",即此之谓。至今,仅黄棠及分居外地的族人就有两千余丁。
 
有族史就有祠史。
 
姚氏宗祠
姚氏祠堂
 
史载:自始祖谦鸣公桐庐徙永以来,就"曾建大宗,岁时而会祀焉"。说明 早期之黄棠即建有祠堂。其后世远年湮,又“遭寇火 ”,遂至倾塌。清康熙年间,族长日绥公等筹资重建,历十余年而成。然岁月逾迈 ,两百年后之祠庙又面临倒塌之厄。光绪己未年间 (1895),族人应鸾公等再次筹资重建 ,历四年才成。 百余年后,时序进入二十一世纪,姚氏宗祠早已墙倾梁颓,荒芜一片 而成废墟。作为姚氏子孙,见之宁不伤情悲戚?时当盛世,见此岂能无动于衷?为此,廿二世孙姚京平振臂一呼,诸多热心族人聚而相酌 决定筹资重建。高风亮节者接踵云集,慷慨解囊 ,立筹资金一百多万 ,并于2005年(乙酉)8月动工兴建,未满半年即克期完成。现在祠堂依照“修旧如旧”原则,原址重建。经核实,祠基长46.8米,宽23.5 米,占地1099.9 平米。祠宇仍为三进两天井,两侧各有厢房12 间,有长階沿通道相连。东西两厢房南门上沿“钟灵”“毓秀”题字,建有照墙  ,西侧大 门上方有题字曰“妫汭流芳”。
 
黄棠姚氏宗谱
 
 
家族为国家民族的基本构成。家谱翔实地记载了家族的世系渊源,发展过程,重大事件,杰出人物业绩以及家规族制等诸多方面。它是一个姓氏的历史,也是国家及地方史志的基础资料之一。
 
姚氏家族相传是上古五帝之一虞舜之后。舜诞生子姚墟(今河南濮阳南),因以姚为姓。我族源远流长,俊杰辈出。唐姚忠公忠节垂芳青史。其后文献公姚崇历任武周(武则天)、唐(睿宗、玄宗)宰相,以『姚崇灭蝗』,『姚、宋荐替』载于史。世孙宗国公,唐僖宗时任兵部尚书。值黄巢起义,公移镇钱塘,后人分迁徙居州县,姚氏家族从此在浙江蕃衍。宋时,九世孙伯欢公以名进士判睦州,占籍建德。越三世,春一公徙居桐庐莪溪,为第一代始祖。明初,训三公(谦鸣公)先后徙居永康华溪、高川,是三十八都的大太公。鉴于黄棠山环水绕,景物优胜,珮公又转迁黄棠,生息绵延,为邑东望族。
 
自训三公迁永以来,修谱之举,仍合桐江。明正统二年(公元一四三七年)始于永立谱。至民国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累计修谱十一次,历经五百余年,二十余代。自时迄今又己七十二年,族人早有重修之议。惟当年分由专人执掌的清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老谱各一部,民国二年重修谱七部,以及民国二十三年重修谱十一部经之彻底破坏,均已烟飞灰灭,荡然无存。这批老谱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是修谱的基础,竟然道此灾劫,令人浩叹。正值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意外地蒙义乌姚氏族人雪中送炭,提供了民国二十三年重修谱第一卷。嗣后又从油川象仪获得民国二十三年重修谱卷一至卷三。这极大地鼓舞了黄棠父老子弟,大家决心迎难而上,探索奋进,再修族谱。经一年来辛勤努力,新谱终于面世。而与之相应的重建宗祠及整修始祖陵墓工程也进展顺利,足资欣慰。此时此刻,我们谨向友邻同宗亲族真诚的支援鼓励致以深挚的谢意。
这次修谱,共编为四卷,从现实出发,作如下处理:以民国二十三年宗谱卷一为主体,增益近新与修建姚氏宗祠资料,编为卷一。卷四以民国二十三年宗谱卷二、卷三为主体,使仅存的黄棠姚氏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新谱的编印而永久留存。卷二、卷三为支系世系卷。由于老谱支系卷的缺失,已不可能循正常顺序,从源到流逐代延伸,而采取由各房子孙逐代上溯,追根溯源,实现上下衔接。从而昭穆辨,支派连,世系明,族情更亲。
宗谱的纂修必须与时代同步。本次重修,在诸多社会理念,文字体例及历法应用等等方面均有新的变化,以使重修的宗谱能与时代相适应。愿重修的宗谱成为历尽劫难后,我黄棠姚氏团结奋进,昂首阔步迈向繁荣昌盛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永康市应氏大宗祠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东晋时,汝南有应詹者,从晋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镇南大将军,封观阳侯,其子应元,招为驸马,以功任御史大夫,后随父迁家于此。“此则南宗应氏之始。”后因族属繁衍,更村名为诸应。“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后裔又自仙居徙缙云。嘉熙间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缙云还诸应家焉。”其后有灵芝产墓之祥,乃更村名为芝英。永康市芝英是芝英应氏根源地。芝英应氏已有1670多年历史。永康市应氏大宗祠从明清至民国,芝英有应氏祠堂72幢。多为二三进建筑。上进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两进一般空着,作聚会之用。子孙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暂作居住。每个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产。常田租给子孙永佃耕种,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厅管事会负责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后举行祖祭。祭祀异常隆重,祭品非常丰盛。参加祭祀子孙要临场“接筹”。以“红筹”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发给参加祭奠的男姓子孙。各人“红筹”的多寡,和年龄、学历...
· 黄姚劳氏宗祠
族谱载,劳氏受姓始祖是西汉时南越王赵佗之季子赵森罕。赵佗是河北真定(今正定)人,秦代时曾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秦末,他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赵佗接受朝廷招抚,被封为南越王。西汉吕后主政时,赵佗自称为“南越武帝”,并发兵进攻今湖南境内的“长沙国”。吕后死后,到了汉景帝时,赵佗在儿子森罕的力劝下再次归附汉朝。在这次赵佗附汉事件中,森罕劳苦功高,被汉景帝赐姓“劳”,封地山东崂山。从此,其后裔以渤海及河北之间为繁衍发源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劳宜濯、劳宜汶、劳宜洒、劳宜惠兄弟四人从广东鹤山县古劳村迁来黄姚定居。劳氏宗祠乾隆二十年(1755年),黄姚街的劳氏四兄弟率子侄修建祠堂,以祭祠父亲劳三昌。劳三昌字敷巧,古而劳家祠也称敷巧公家祠。劳氏宗祠壁画劳氏宗祠位于安乐街劳家巷,三间两进,镬耳硬山顶,青砖清水墙。前座正立面外墙在原清水墙之上加批一层假清水。二层楼高,但无楼...
· 黄姚郭氏宗祠
族谱记载,黄姚郭氏受姓源于周王室的姬姓。周武王封其叔姬仲在东虢,周文王之弟亦封在虢,周平王又封姬仲后裔在虢地。今陕西仍有北虢、东虢、西虢等地名。“虢”音“郭”,虢国臣民及其子孙便以郭为氏。唐代名将郭子仪英勇善战、平定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转危为安。唐王加封其为“汾阳郡王”。为纪念这位荣耀的显祖,郭氏取堂号为汾阳堂。郭子仪第三子郭晞后裔为躲避北方金兵战乱于南宋迁到广东高明县黄坑镇松柏乡。清朝顺治年间高明县松柏乡人郭维壹之子郭廷佐西游,迁到黄姚东门内寄居。后来,在天然街筑墙建宅。郭廷佐名金鲸,字聚祯,号载福,生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卒于乾隆四年(1739年)。八十一寿辰时,亲友题赠对联:“存仁载福寿,厚德聚祯祥。”至今已经繁衍十四代。郭氏宗祠位于黄姚街西南方向的南塘西侧,座西朝东,前与吴氏宗祠隔南塘相对。由广东西迁进入黄姚的第二代祖郭正已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组织创建,1928年、199...
· 黄姚黄氏宗祠
据族谱记载,黄姚街的黄氏先祖于清嘉庆年间分别从广东、福建迁来,到黄姚有二百多年历史,至今已繁衍16代人,目前古镇中有黄氏人口200余人。黄氏宗祠宗祠位于迎秀街牛巷西北侧,兴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占地面积伍佰伍拾平方米,为院落式建筑。主座三间两进,镬耳硬山顶,青砖清水墙。前座檐廊以两幅砖墙代替檐柱。主座前为院落,院前有门楼。门楼青砖青水墙,人字形硬山顶,盖小青瓦。瓦头原有作法不明,现使用黄色琉璃瓦。此文摘抄于《读懂黄姚》
· 黄姚梁氏宗祠
梁氏迁入黄姚的第一世祖是梁广豪、梁广益、梁广壁三人。他们于清代顺治年间从广东新会县龙溪市(今佛山市古劳镇)古劳村迁入。到清代康熙年间兄弟三人才组织创建了梁氏宗祠。迄今繁衍25代,后裔450人。梁氏宗祠梁家宗祠位于新兴街北,座东朝西,背靠真武山。主座为三开间二进深的硬山顶建筑。中间是天井,天井的四角各有一根立柱支撑,两边是走廊连接着前庭和后庭。走廊的两侧是碑廊,碑上刻着重建祠堂的碑记和管理祠堂的机构简介。后庭正中间供奉着梁氏历代先祖之位,牌位的上方挂有一幅教子朝天图,图为梁氏后裔梁成溶所绘。墙体为青砖清水墙,梁架为穿斗式。山头为镬耳形。瓦面盖小青瓦,瓦头筒瓦和滴水盖绿色琉璃瓦。新兴街梁氏原来散居于古镇内各处,清代中晚期才靠近宗祠居族而居,进而形成街道。相对黄姚的其他街道,梁氏聚居的这条街兴起时代较晚,故名新兴街。据《元和姓纂》记载:“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