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三圣故里·中国渭南,让渭南的文化定位让厚积薄发

2016-09-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5
转发:0
评论:0
三圣故里·中国渭南,让渭南的文化定位让厚积薄发,在西潼高速渭南西口,“三圣故里·中国渭南”的宣传用语让人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

在西潼高速渭南西口,“三圣故里·中国渭南”的宣传用语让人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

  其“三圣”是:字圣仓颉 、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原渭南县(市),今渭南市临渭区,史称“三贤故里”(“三贤”即:唐代大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1995年渭南撤地设市后,"三贤故里"的提法已不足以承载和代表渭南市的厚重文化。为了宣传渭南,展示渭南,扩大渭南的知名度,推进渭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在2005年渭南建市十周年之际,渭南市建市10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首次提出并推广使用"三圣故里,中国渭南"的宣传用语。

  用"三圣故里"定位渭南的历史文化形象,底蕴深厚,准确切贴,已为国际国内社会和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并被广泛使用。在谷歌的搜索栏里,输入“三圣”,便有新浪网、北京新闻网等关于渭南历史文明的介绍。1978年3月21日,考古专家在渭南市的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的砾石层中,出土了一个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他被命名为“大荔人”。它证明了渭南的古老与黄河母亲的家谱。又让渭南名声鹊起。但是,只有走进渭南,了解渭南,才会明白很多华夏民族文明的渊源。

  新闻链接:

  字圣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他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创造者。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史记》,给我们民族留下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开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有本纪十二,列传七十,此外还有世家三十、表十、书八,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

  酒圣杜康,字仲宇,夏代康家卫(今白水大样乡一带)人。如今,渭南白水县的杜康沟:“泉水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酒圣杜康正是用这里的水造出了美酒。杜康被后世誉为“酒圣”。三国曹操名言:“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贤故里”因是唐代大将张仁愿、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的故乡而得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国民党元老于右仁亲笔书写的“三贤故里”碑刻就在此地。

  张仁愿(?-714),本名仁擅,改仁愿,华州下邽人,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景龙二年(708年)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其为相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服”,与李靖、郭元振、唐休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寇准(961年一1023年),字平仲,宋华州下邽县人。他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先后任大理评事、大名府成安军,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寇准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一里许。现存土冢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高4米。墓前有一石碑,上刻:"宋寇莱公墓"5个字。碑系清乾隆年间(1776年)渭南县知事邱估所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让母让兄让子的“三让”皇帝
唐睿宗李旦(公元662-716年),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即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四个儿子中最年幼的一位。睿宗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后来他被封的亲王爵位还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第二位了。不仅如此,在所有的帝王当中,有做过皇帝的父亲者并不稀奇,但...
· 陕西-渭南田邑
田邑(前4年~?),字伯玉,冯翊莲芍(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人。更始政权任命他为上党太守,与立汉将军冯衍等一起训练兵马,督护并州。公元25年,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北)称帝,派遣刘延攻打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上)。田邑领兵守关,-皆胜,使刘延的部队无法前进。邓禹派积弩将军冯领兵协助作战。此时田邑派人接他的母亲、弟弟及妻子,但他们被冯鞍抓住,田邑却不为之所动。当得知更始帝兵败的消息后,他才投降刘秀,仍为上党太守。于是他派出使者招更始政权的尚书仆射鲍永和冯衍二人投降。二人不肯,认为田邑背叛了他们从前的誓约。冯衍写信指责田邑身为一郡之长,居要塞之地,当此国家危亡之际,正是忠臣志士为国立功之日,却将上党献给强敌。田邑回信冯衍,认为自己既非因亲人被抓,也不是贪生怕死而投降,之所以如此,实因得知更始败亡,光武已经平定关中,陇西、北地的割据势力也纷纷响应。如果更始帝还在,即使亲人遭杀戮,自己粉身碎骨,又何...
· 陕西-渭南田式
田式(生卒年月不详),字显标,冯翊下邽(在陕西渭南市东北)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酷吏。田式的祖父田安兴,父亲田长乐,西魏时均做过本郡的太守。周明帝时,年仅18岁的田式就被授予都督衔。几年后,升任渭南太守。田式秉性刚直果断,武艺高超,拳勇绝人,从政严猛,不讲情面。下属官吏们都十分惧怕他,不敢违犯法令。亲朋故友求见,田式也冷若旁人,有事相求一概不办。因而倍受周武帝赏识,授仪同三司,并赐爵信都县公,擢拜延州(治今陕西延安城东)刺史。后因平齐有功,转为建州(今山西高平县南)刺史,改封为梁泉县公。杨坚为丞相时,尉迟迥起兵叛乱。田式随韦孝宽平息叛乱,因战功拜为大将军,进爵为武山郡公。及杨坚改朝称帝,拜田式为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总管。田式在任,肆虐立威。每出外巡视,对部下总是盛气凌人,极为凶恶,官吏们见他,都心惊胆战,不敢睁眼正视。他对违犯禁令者也立斩不饶,从不宽容。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无例外。一次,田式的...
· 陕西-渭南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战火骤起。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将他送到今浙江去避难,他便随母离开家乡,飘泊江南。唐德宗贞元三年(787),16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他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送给名诗人顾况去看。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令顾况叹服,于是,顾况到处赞扬白居易的诗才,白居易也因此而初露锋芒。他在长安住了三年,因无事可干,于贞元六年(790)返回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居住。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参加乡试中选,来到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十六年(800),他考中进士,十八年(802)冬,他参加吏部会试,中“拔...
· 渭南市
历史渭南自周、秦到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是京畿重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渭南建县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出过包括隋文帝杨坚在内的6位皇帝,宋代名相寇准为代表的80余位宰相,以及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在内的300多位将军。东府本是渭南的古称,关于这名称,有一个较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史载,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把关中分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大板块,因地属畿辅,因而又称做“三辅”。虽然三辅机关都设在京都长安,但管辖区域却不同。京兆管辖京都长安,左冯翊管辖京东地区,右扶风管辖京西地区。这时关中东、西府格局已初具雏形,距今已有2100余年之久。左冯翊后来把政府机关迁到了高陵,泾河以东、黄龙山以南、今渭南市渭河以北各县市都是其管辖范畴。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左冯翊政府机关东移到临晋,也就是如今的大荔。到了三国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左冯翊改名冯翊郡,管辖临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