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丰城的张氏应是元朝迁来,并非是祖碑记载那样

2016-09-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95
转发:0
评论:0
丰城的张氏应是元朝迁来,并非是祖碑记载那样,张辉光,自16岁就参与修谱,对家谱文化很有研究。2013年3月,他根据丰城村委安

张辉光,自16岁就参与修谱,对家谱文化很有研究。20133月,他根据丰城村委安排,着手篡修《寿光丰城张氏谱志》,有许多新发现。

丰城张氏永乐年间迁来寿光有误
   光绪九年(1883年)的丰城张氏祖碑中有皇始祖考张三公原籍直省蓟州(应为冀州)枣强县,自明永乐年间迁寿邑,居丰城的记载。
   张辉光在篡修《寿光丰城张氏谱志》的过程中认为这个记载有误。他说,据《明实录》和《明史》记载,永乐年间,国家一共有八次移民,可都是从湖广、山西、山东登州、莱州、青州等地迁民到北京去修建宫殿,没有迁民到山东的记载。另据《青州府志》和《枣强县志人口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枣强)仅有人口七千七百三十一人。永乐初年,移山东、山西之民于枣强,人口始兴旺。而当时寿光的人口是枣强人口的近倍。所以,永乐年间枣强是不可能向寿光移民的。
   推断丰城张氏应是元朝迁来
   那么丰城张氏是什么时候迁到寿光来的呢?张辉光根据各地送来的两万余人的谱稿说,纵观张氏谱志,清末民初虽有早婚的习俗,但只限于少数富户,实际上很少有早婚早育的,整个张氏家族十五岁生子的只有一个人,十六岁生子的有四个人,且都只此一代而已。十八九岁生子的人数略有增加,多数是在二十二三岁结婚生子。而贫困人家三十岁以后娶妻生子的大有人在,更有四五十岁才有子嗣的。以1890年至2014这个时间段为例,张氏家族繁衍了五代,两代人相距约是二十五年。按此计算,丰城张氏今已繁衍至二十八世,一共约七百年。上溯七百年,正是元仁宗延祐年间。所以他认为丰城张氏应该是元朝时迁来的。
   这个数字可靠吗?张辉光说,孔子今传八十三世,约三十一岁一代;寿光弥北李氏系李唐世家,约二十九岁一代。所以丰城张氏二十五岁一代是合理的。
   张辉光又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验证,他研究其他姓氏的家谱后发现,寿光洪武早期移民的家谱中,世系至今多延续至二十二世或二十五世,有的姓氏才延续到十八世或十九世;而丰城张氏世代为农,自永乐初年迁来到现在延续到二十八世,二十一岁多点就一代,这在寿光乃至潍坊地区是罕见的。况且迁民而来的多是穷苦人家,辈辈早婚实在是不可能的。
   张辉光还说
,明弘治六年(1493年),第七世张行之自丰城迁广饶立斜里村。同年,张行之五弟张弘之出嗣广饶红盆。今两村张氏都传至二十八世。弘治六年距永乐初年才80来年,而繁衍七代人口更是不可能的。

张辉光将《丰城张氏应是元朝迁来寿光》一文发给枣强,枣强移民文化研究会称:对于张氏始祖迁徙之历史考证详细,很有道理。

为什么多说是洪武或永乐迁民
   在寿光,很多来自河北枣强的移民,多说自己是洪武或永乐年间迁来。张辉光解释说,枣强迁民并非始自明代,宋、金,元时期就有了。金、元之际,河北冀州(金元时期枣强隶属冀州)一带的百姓因躲避水患与战乱而迁到山东。但到了明朝初年,冀州(明代枣强隶属冀州)一带是移民重点迁入地区,山东人向河北迁徙成了主流。因为明初政府对迁民实行给地、免耕地税等优惠政策,所以金元时期的迁民为避免被政府强制遣返,就宣称自己是洪武、永乐移民或他们的后裔。这本是权宜之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口口相传,并随着清朝中叶编撰家谱的蜂起,固化为家史。这也许就是寿光的家谱中多说自己是洪武或永乐迁民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碑刻看丰城氏族来源问题
丰城近年陆续出土的碑刻记载了许多有关家族迁徙来源问题,这些金石史料的记载与现在一些族谱的文字记录有一些出入,有的甚至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是一个社会学领域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JC除了土著的熊、罗、胡等姓以外,丰城一些姓氏如徐姓、黄姓、赵姓、周姓等姓氏,主要是唐宋以后陆续迁入的。出土碑刻证明,一些姓氏的迁入始于唐末、五代和宋初,这与“黄巢之乱”、五代时期战乱、宋代平定江南、金兵南侵、宋室南渡等政治军事活动相适应。例如淘沙范氏,“自五代时由钱塘徙居丰城之楂村”,即今后坊(《范容末墓记》)。觉溪(今秀市潘桥)徐姓,“当唐末自抚之宜黄徙于豫章之丰城,支分派别居角陂者,至今十余世。”(《徐庭秀墓志》),“系出孺子,由远祖徙居抚之宜黄,至十一世祖全,复自宜黄还丰城,居觉溪上。”(《徐小五上舍墓记》),说明这一支徐姓与现在白土徐姓同出东汉徐孺子之裔,到唐代御史徐韬迁居丰城,子孙有赘居宜黄涂...
· 各地张氏族谱关于“始祖清河”的记载
各地张氏族谱上关于“始祖清河”或“祖出清河”的记载比比皆是,下面只是众多记载中的一小部分。此篇仅是粗选辑录,没有细致剪辑,望阅者多多指教。1、湖南省桂阳县孝友堂于清光绪庚寅年孟夏月编修的《张氏宗谱》,主编:不详。该谱中记载的是唐玄宗时贤相张九龄撰写的老通谱自序:“予尝仰观乾象,北斗为中天之枢,而三垣九曜旋绕归向,犹君之尊而无敢不拱焉。俯察地理,昆仑为华夏之镇,而五岳八表逶迤顾盼,犹祖之亲,而无敢不本焉。此君亲一理,忠厚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无将之戒莫大于不忠,五刑之戒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鞠躬尽瘁,为人子所当慎终追远,而不可一毫或忽也。我张氏谱牒上溯青阳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礼也,序长幼以尚齿也,列形象以尚思也,纪序传以述德也。非大忠大孝者其谁能之乎?噫!世之去祖未远,问其所自而懵然,有愧于我张氏者多矣,后之子孙尚其勉与。”2、重庆市巴县云篆山石马乡于20...
· 作家张一一:中华民族应是“蛇的传人”
、一直以来,华夏子孙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从来不在乎“龙”这一传说中的神兽完全是虚构的,近日江苏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湖南籍著名青年作家张一一在2013癸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又发表另类观点称华夏子孙既不是龙的传人,更不是羊的传人,而是“蛇的传人”,一时引发网络热议。张一一表示,在目前出土的中国古代石像和帛画中,作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是他们的交合才产生了人,在我国福建、浙江等地,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对蛇的图腾崇拜,把蛇视为保佑家居平安的吉祥物和保护神。张一一认为,蛇的形象遭人厌恶,相关词语多为贬义,而蛇却能在数以千万计的飞禽走兽中脱颖而出,与鼠、牛、虎、兔、龙、马、羊、猴、鸡、狗、猪跻身于“十二生肖”之列,便或可佐证我国的古人们早就认可了“蛇的传人”的身份。张一一还称,“龙”作为华夏先民创造的一种神物和华夏民族...
· 文化-张亮先祖碑释文
吾族从张亮先祖派驻于此,历经兵火战乱跑返多次,始终坚守故土,守土守宗。先碑屡次翻刻,供奉于坟社。列于硬谱碑之上,以示列祖列宗。遇元王犯兵,生灵涂炭,毁宅灭城,不计其数。中原神州,顿失生气。值洪武立朝,天子当政,驱杀鞑虏,恢复中华。我支先祖于洪武二年,从关中复迁祖籍,先落汜水城休整,后各择福地,各奔东西。吾支奉祖谱至此,先落脚于管城北关,后凭口授至熊金二水之间,八角井处建宅立户;同族支系迁至汉王城旁、张良寨等地,各守祖命,安神点睛,以待天子。至刘基寻访龙气至此,点睛中井,虽问及渊源,吾族以实告之此龙脉之龙睛所在,奉先祖张良遗命特守护之遇黑则明,遇红则开。洪武帝闻之,在井西立福德土地庙,以示动土,又命近侍太监燕公公造园圈地,以待时机迁都龙脉开建中京。张氏一族种花卉领俸禄。大贾沈万三得知后,资助燕公公买私田建宅院,迁移祖茔。沈氏屯田置地待价而沽,如同现今地产炒作。后来,燕王扫北,建文下野,迁都之...
· 蒲氏始祖碑记
简要介绍:蒲氏始祖碑,碑高185厘米,宽76厘米,厚28厘米。上有瓦楞状碑帽,下有碑座。碑青石阴刻,楷书。地理位置原立于淄川区洪山蒲家庄西门外,蒲氏老茔内,蒲氏始祖蒲璋墓前。1980年移入蒲松龄墓园。建立时间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十月蒲姓合族公立。外形描述碑高185厘米,宽76厘米,厚28厘米。上有瓦楞状碑帽,下有碑座。碑青石阴刻,楷书。因自然剥蚀及人为破坏,碑文已模糊不清,有14字不可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