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盛世修谱,助侨胞寻根
选择盛世修谱,助侨胞寻根,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的老侨乡长临河镇六家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
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的老侨乡长临河镇六家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兴盛,长临河古镇为巢湖北岸地区的商品分销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称;承袭重视教育之风,长临河镇孕育出800多名大学教授、科技专家等高端型人才,遍布海外;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风光如画的环巢湖玉带河公园,天然的地缘优势使长临河镇旅游业发展态势如火如荼。如今,作为安徽省历史底蕴深厚的老侨乡又选择盛世修谱,助力侨胞回乡寻根。据安徽肥东县长临河镇丁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丁家富介绍,目前,长临河镇的丁氏、吴氏、盛氏、罗氏家族都在修缮各自的家谱,其中,吴氏已在六家畈建了祠堂。
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人类学系副教授段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海外华人编修族谱,是华人尊祖敬宗的常见方式,老一辈华人希望借此让海外华人后代知道自己的源头,同时借助这样的活动团结宗亲,增强内聚力。”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则认为:“随着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外侨胞借助中国力量发展机遇越来越好,海外华人与中国的联系越多,他们心中的乡情则愈浓厚。”他提出盛世修谱这一举措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它既代表着海外华人寻根的文化情结与国内家族树立历史传承的需求,实则也彰显出近年来华人经济实力的提升。
生活富裕,乡民追求新生活安徽省另一大侨乡歙县槐塘村地处皖南山区,与长临河镇深厚的历史积淀相比,略显年轻的侨乡歙县槐塘村呈现出另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据安徽省歙县侨联秘书长吕红梅介绍,槐塘村村民早期多以探亲、劳务输出、旅游等形式出国,到现在全村已有六成以上的青壮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务工经商,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行业。
远在海外的歙县华人创业之路自然丰富多彩,留守的老一代乡民的生活也同样值得关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吕红梅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发生在侨乡乡民生活中的朴实无华的小故事。在槐塘村,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民也能对欧元汇率了如指掌,由于子女远在海外打工,老人们便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过去留守在侨乡的老人们大多思想保守,恪守着古老的安土重迁思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海外的子女开始有意识地帮老人办理出国,把他们接到身边共聚天伦之乐,以尽孝道。同时,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走出国门探亲旅游,追寻自我新生活。吕红梅说:“我所熟悉的一个乡民胡克杭,他的3个子女都在国外。他虽然是地道的农民出身,现在却和妻子几乎常年旅居国外。在国外,他常去各大旅游景区,西班牙地中海、加那利群岛等等,他很会享受生活,常说要到处看看,追求自己想要的新生活。”
远居海外,仍系一身乡愁从侨乡走出的华人们虽常年旅居海外,却不忘一腔家国情怀。为了不让孩子忘记母语、淡忘乡愁,槐塘村在西班牙经商的黄桂英夫妇坚持让自己的子女回歙县读书,黄桂英说:“人走到哪都不能忘本。”像这样的家庭,槐塘村比比皆是,他们非常重视后代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选择将出生在国外的子女送回国内读书,或是让孩子们利用寒暑假回国学习中文。
近年来,安徽槐塘归国探亲的华侨华人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前些年走出去的华侨当他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一定不会忘的就是家乡,是乡愁。”吕红梅说:“华侨们多选择春节期间回乡,因为那时候最有人情味。”从槐塘走出的华侨们不仅通过努力拼搏使自己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华商,同时不忘反哺家乡,积极在歙县投资创办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郑仕意便是其中一个。郑仕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无论我走向何方,歙县永远是我不离不弃、最亲最近的家乡。”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侨乡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断裂问题。基于此,陈奕平表示:“在国外生活的华二代、华三代们由于要融入当地生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疏远、与留守老人之间的文化交流障碍是无法避免的,学校、家庭有责任帮助他们培养文化情怀,提升文化认同感。”
乡愁的另一面是永远无法割舍的至亲血缘。对于远在海外的华侨来说,留守在家乡的父母一直是他们最深的牵挂。在安徽槐塘村,青壮年都出去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老人患病养老只能请保姆或靠亲戚、邻里帮忙照看。关于这个问题,陈奕平给出建议:“老龄化危机,是国内侨乡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移民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民政部门与社区服务共同努力,从我国的养老体制与政策入手,可调动海外力量参与我们的养老体制,或者至少侨乡的一些养老设施机构,可引入养老企业等。此外,子女应充分利用语音、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关心老人,弥补老人的情感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茅谦盛世修家谱
盛世修家谱茅谦是个举人,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是我很晚才知道的。我外祖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我小时候很少听他讲过去的事情。中国政治运动太多,言多必失,这也使本来就寡言少语的外祖父变得更加沉默无话。倒是外祖母话比较多,但她对这位祖公公根本没有印象,因为她嫁到茅家时,茅谦已经不在了。我第一次听到茅谦的名字还是出国以后,我有一个学历史的好朋友肖小红专门研究中国江浙一带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变迁所起的作用。她曾经问过我,茅谦是否同我们家有关系,我却回答不上来。她告诉我说茅谦在镇江曾经是一个有名的举人,办过学,办过报,参加过公车上书等等。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回国时查了资料并询问了长辈才知道茅谦的确是我家的先祖,就是照片上坐在正中间的那位老人。他的照片一直在我家放着,我居然对他毫无了解,连名字都不知道,我为此深感惭愧。后来我专门去了一次镇江,查了家谱又去了茅家祠堂旧址等地方,对茅谦有了进...
· 盛世修谱传文明
家谱(宗谱、家乘、族谱、世谱、谱牒)作为系统记述家族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是展示我国当代风范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国姓氏家谱堪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与国史、地方志一起,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改革开放以来,家谱蓬勃发展,成绩显著,在各地经济建设、社会生活、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加深对家谱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编撰家谱这一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挥家谱在中华复兴的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中华民族特有优秀文化传统姓氏家谱在保存历史、鉴古知今,明察地情、裨益民生,褒正抑邪、教化风尚,乡土亲情、血缘相连,炎黄子孙,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来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了2000年以前的608个姓氏,52401种谱牒,近千万言皇皇巨著。其中钱氏谱牒224种。被称为21世纪初的重大文化工程。上海图书馆藏有365个姓...
· 安徽宗亲重修族谱,帮助海内外宗亲侨胞寻根
由安徽省侨联组织的“江淮情·侨乡行”媒体采访团走进安徽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安徽歙县棠樾槐塘村两大侨乡,深度挖掘安徽省侨乡的人文、风俗和发展变迁,反映侨乡的新面貌、群众新风尚和侨乡侨情新特点。生活富裕,乡民追求新生活安徽省另一大侨乡歙县槐塘村地处皖南山区,与长临河镇深厚的历史积淀相比,略显年轻的侨乡歙县槐塘村呈现出另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据安徽省歙县侨联秘书长吕红梅介绍,槐塘村村民早期多以探亲、劳务输出、旅游等形式出国,到现在全村已有六成以上的青壮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务工经商,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行业。远在海外的歙县华人创业之路自然丰富多彩,留守的老一代乡民的生活也同样值得关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吕红梅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发生在侨乡乡民生活中的朴实无华的小故事。在槐塘村,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民也能对欧元汇率了如指掌,由于子女远在海外打工,老人们便有意识地关注这...
· 【家谱国际】盛世修谱意义重大
【家谱国际】盛世修谱意义重大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从家谱的定义不难看出,家谱“发行”主要限定在一家、一族范围之内。那么,家谱所发挥的作用是不是只限于一家一族,不出“深闺”呢?当然不是。我们看到,一些家谱发挥作用早已超出本家本族,比如最初记载于一些家谱中的家训、家规等不仅在本家本族人群中广为流传,而且已经成为家族外更多人齐家修身的格言。这说明,家谱文化虽围绕一家一族“脉络”产生,但其更应走出“深闺”。家谱文化走出“深闺”,是不忘“本”的需要。稍有家谱知识的人都知道,修续家谱最“原始”目的是为了让家族成员记住自己身份、记住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等。换言之,为了让家族成员“不忘本”。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包括家族成员在内的人对家族历史、家族图谱心知肚明,只有这样,才能置身家族背景记住自己是谁。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同样需要包括家族外的人对本家族...
· 修谱之风盛寻根情结浓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性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种类繁多的家谱,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从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绵亘数千年,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社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类型和社会功能,家谱文献与正史、地方志一起,构成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三大支柱。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有浓重的寻根情节: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这样的叩问在心中挥之不去。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依据家谱这种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文献。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计划,源于十年多前的一次学术研讨活动。2000年6月,包括大陆、香港、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