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赣后裔-屯堡村落
溯赣后裔-屯堡村落, 罗昌忠的家里,就放着一本特别的书——《溯赣后裔》。 书里,是十分工整的毛笔小楷
罗昌忠的家里,就放着一本特别的书——《溯赣后裔》。
书里,是十分工整的毛笔小楷,记载着罗姓来源、小呈堡罗氏家族族谱、新老字辈、先祖碑文拓写等。
“1991年给我父母立碑后,对本族根系逐步产生兴趣,于是提笔叙述族宗根系。”书的作者罗仲恒,在扉页写下自己的感触。
书的落款处写着:“入黔第二十七代孙罗仲恒,字昌隆,2003年5月(下元)葵未四月八日笔。”
现在已经80多岁的罗仲恒,花了多年时间来寻根问祖。
在村史记载中,小呈堡村的祖先最先是定居在大阳关,而后迁居旧州,旧州又有一分支来到小呈堡。
为了探究和完善罗氏家族的故事,罗仲恒多次前往旧州镇、鸡场乡,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漫山遍野寻找祖坟碑记,查对资料。
屯堡祖先都是从江南一带迁徙过来的,他们在蛮荒中创业、在动荡中安定,因此,子孙后代对江南故土有深厚的牵挂。
小呈堡的建筑,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
结合战时环境的需要,他们将宅院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连结体式,在各种式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进犯敌人纵火的措施。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其住房分配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内外、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从而制约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此外,在小呈堡,随处可见的是身着青袍、头戴白帕、腰系丝头、脚踏翘鞋的屯堡妇女,她们的装束被称为“凤阳汉装”,那是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的女性装扮。
屯堡人家的女儿出嫁,其娘家必须准备一整套新的“凤阳汉装”,除了衣服,还要专门请银匠打造长簪、耳坠、手镯、戒指、手笼等传统饰物。
无论是古建筑特点,还是人们的风俗习惯,都体现出了江南遗风。
正是这种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让屯堡村落得以延续600余年仍然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石构的屯堡村寨屯堡碉堡
· 贵州土话―安顺屯堡方言
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墙断章取义――捞头不捞尾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找个结巴来。乐极生悲――欢喜不知愁来到。得寸进尺――得个指头,想个拳头。以烂为烂――打倒不如赖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铛铛配铙铙(方言读jiao),臭虫配虼蚤。门当户对――不是那家人,不进那家门。能者多劳――学得会,讨得累。各打五十大板――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自顾不暇――自己的稀饭还没吹冷。
· 贵州土话―安顺屯堡方言
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墙断章取义――捞头不捞尾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找个结巴来。乐极生悲――欢喜不知愁来到。得寸进尺――得个指头,想个拳头。以烂为烂――打倒不如赖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铛铛配铙铙(方言读jiao),臭虫配虼蚤。门当户对――不是那家人,不进那家门。能者多劳――学得会,讨得累。各打五十大板――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自顾不暇――自己的稀饭还没吹冷。
· 经氏村落之永福古高屯村
诗云:门向艮山坤,如龙世间行;村前呈玉带,屋后翠当屏;孝友为家训,和平传美名;祖宗源在远,吾辈必心诚;(经孝东作)吾族乃高祖宗昌公三子朝清公发脉,至2019年8月底,总人口157人,其中男81人,女76人,(含鹿寨县鹿寨镇仁厚街经氏和在外工作人员及家属),大专以上文化36人。始祖嘉绩公已是第三十三代,系河南汴梁祥符县(今开封)高桥人士。宋末(靖康元年1126年)进士第御使嘉绩公奉命巡察湖广,1127年金人攻陷开封,北宋灭亡。寓居全州。于是嘉绩公便成了广姓家族的始祖。太祖椿孟公,迄元戊子十一月,因湖南盗起,焚劫全州城,为避乱,从城内迁到升平乡宜湘河,后又从宜湘河经村迁白果树马鞍岭,相继移居不远的新圩上厂梧古槐(古渡口、码头)。约在清乾隆末期(约1785年),因战乱频仍,为生活所迫,清公离乡背井,远从全州梧古槐来到中渡县(今鹿寨县中渡镇)背塘村不远的拉坭塘弄烧炭卖为生,离别妻儿多年,其妻去世(...
· 黔滇赣成氏昌公后裔渊
【成氏家谱源流】黔滇赣成氏昌公后裔渊源中华成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动,激励后裔自强!成氏祖籍源流陕西省歧山县,文王故里,周文王发详地。公元前1046年,文王姬昌,殷纣王之西伯侯,因殷纣王荒淫无道,乃与次子武王姬发,联合八百多个部落共同灭纣而建立西周,分封七十一国,其中同姓诸侯四十国,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文王逝,武王嗣为周天子,为巩固期王室,乃大封同姓诸侯,叔武胞弟(文王第七子),助武王伐纣有功,授为伯爵(君主制五等爵位排列第三),故封叔武于”J”地建立“J“国为诸侯国(今山东汶上县以北宁阳),食邑上谷(山东州)。从此,肇姓姬氏叔武弟兄三人亦以“J”国之“J”为姓氏,上谷为郡。J国是周统大国,故文王十七子J伯,十八子J叔季也同封于“J国”,助叔武共理国事,传世十七代,享国祚四百二十三年。后因列国纷争,J国迭遭齐鲁之侵,至周顷王五年(公元前六二三年),为楚所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