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尚氏祖训”荣故里 核心价值传美德

2016-09-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85
转发:0
评论:0
“尚氏祖训”荣故里核心价值传美德, 木本水源,莫忘根本,忠孝传家,耕读继世。尊祖敬长,善待子孙,为人处世,诚实守信

 

木本水源,莫忘根本,忠孝传家,耕读继世。

尊祖敬长,善待子孙,为人处世,诚实守信。

爱国爱家,遵纪守法,阖族团结,友善共济。

勤俭持家,成就大业,妥管普书,准时续谱。

                        ——尚氏祖训

尚氏四修谱
 
图为尚氏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效果图
   祖训是世代祖宗留下来的嘉言懿行的总结和概括。在各姓氏的家谱、宗谱、族谱之中,祖训一般都放在第一位置,其用意在于体现其地位的重要,是维系宗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内涵和外延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弘扬的内容,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

  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村。明末时大新屯与小新屯系为一屯,旧时称之为前屯和后屯,前屯即今小新村。村屯于何时设置已无从考究,但明时已有小新屯存在已成定论,明万历三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出生于此便是佐证。其后第三十二子尚之珆在此居住,因其号文安,故称为文安堡,村东南山称为文安山。尚氏一族始终在这里繁衍生息。“木本水源,莫忘根本,忠孝传家,耕读继世。尊祖敬长,善待子孙,为人处世,诚实守信。爱国爱家,遵纪守法,阖族团结,友善共济。勤俭持家,成就大业,妥管谱书,准时续谱”,这是尚氏祖训的基本内容。

  一、尚氏祖训是尚氏后人的立身之本

  尚氏后人始终把尚氏祖训作为治族之本,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必须振奋精神,勤奋努力,不敢懒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富裕,才能文明和谐,才能奔向小康,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因此,尚氏祖训从开始就注重对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教育,勤劳者给予褒扬,懒惰者给予谴责,每时每刻激励子孙后代要振作精神,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同时,通过尚氏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尚氏一族上下尊卑,长幼有序,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家族结构。在生产、生活中,某一个家庭遇到了挫折或困难,那对于家族来说都是大事,大家亲帮亲、邻帮邻,和衷共济,共度难关。这种敦亲睦族的精神成为了凝聚家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忠孝传家,尊祖敬长,善待子孙,诚实守信,爱国爱家,阖族团结,勤俭持家。”这些写在尚氏祖训中的族规,时时刻刻提醒、激励者尚氏一族。

  二、尚氏祖训是小新村文化建设的基石

  应该说,祖训不仅是让尚氏后人谨记祖先的教诲,更是要尚氏后人担当起传承家风、为后人做榜样的责任,将来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小新村有75%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从事着建筑、服务、商业等非农产业,究竟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广大村民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并传承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尚氏祖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村两委班子以尚氏祖训为根本、为出发点,乡风文明建设不能背离尚氏祖训,在这基础上,村里建设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成立了广场舞健身队、文艺演唱队、秧歌队、篮球队等等,村民们都积极主动参加,闲暇时,村民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自娱自乐。这些不仅增强了村民们的体质,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增进了邻里间的和睦。同时,村两委班子以尚氏祖训为基础,打造特色的小新村文化,从尚氏祖训中提炼出了“爱国、团结、勤劳、简朴、文明、奋进、求实、敬业、尊老、爱幼”20字的小新村精神,修订了新的村规民约,制定出台了村级相关制度,增强了全村百姓的凝聚力,提升了村文化软实力。

  三、尚氏祖训是推进小新村乡风文明发展的动力

  尚氏祖训始终影响着尚氏后人,同时也促进了尚氏后人的居住地——小新村,民风淳、村风正、家风和、新风好,乡风文明建设更上了一个台阶,2015年小新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八里镇党委、政府以2014年尚王陵被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契机,依托历史资源,确立了“借助历史文化,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推进以尚氏旅游开发项目为主体,通过农业、生态、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机结合,发展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小新村新建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办公面积24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新修柏油路800米,新修沙石路5公里,在村级主干路、中心路两侧修建绿化带4000余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000余株,进村主干路、村中心路两侧安装路灯100余盏,修建文化墙4000平方米,为突出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发展,逐步形成融农家风光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嬴政传——嬴政荣归故里
?众所周知,人在他乡做出一番事业后,必定要回老家显摆。不久后,项羽就说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名句。其实,项羽也不是第一个崇尚荣归故里的人,首倡者是嬴政。公元前220年,大秦帝国的国家机器在不断运转着,士卒与百姓有的在修路,有的在锻造青铜,有的在统一度量衡,还有的在把全中国的富人驱赶进咸阳城。只有嬴政,看似很清闲。他望着大秦帝国这个永不停歇的庞大机器,发出了龙吟虎啸般的感慨:壮哉我大秦,若是祖宗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该多好!李斯凑了上来,轻轻地说:“皇上,这简单得很,回老家祭祖啊。”嬴政微微而笑,说:“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嬴政的老祖宗,说来话长。其祖宗最早是商纣王手下的名将,一直帮助商王朝镇守西境。西境之外,全是野人,嬴家能始终未让野人过境一步,足以证明其强悍善战。西周王朝建立后,西周国王们发现嬴政的祖宗不但会打仗,而且有一套养马绝活,所以就很看重嬴家,但始终没有分封他。后来周幽王被犬...
· 荣氏子w公传
荣氏一世祖子w公传荣旗,字子祺,生于周景王三年(公元前五四二年),小孔子九岁,春秋鲁国J邑人,《阙里志》记为鲁人,有记载误认为卫人。荣旗早年到洙水、泗河跟孔子学习,精通六艺,成为孔子学生中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史载他的主要功绩是帮助孔子“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共维斯道于不坠”。孔子去世,荣旗和其他孔门弟子守墓三年,其后抱道隐居,在汶水之阳设帐授徒。晚年看到老师孔子一生维护的王道礼乐已经被废弃殆尽,对弟子们喟然叹曰:“斯道兴废,此天运也。”周元王六年(公元前四七○年),荣旗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葬于昙山西北麓厌次岭启期公墓左前侧。荣旗后人在厌次岭西北五里处结庐守墓,此地因此名厌次村。至南北朝时期,荣第旗三十二世孙廷相公为避兵燹,率族迁居汶上城北汶河河畔堤口(今美化大庄)。厌次村后改名为王塘村。大约在元末明朝初叶,鲁汶邑荣氏长支第五十五世孙荣好谋、荣好乐兄弟因被水患,由堤口迁...
· 岷江敖氏回归荣昌故里20110403
· 联传祖训育族人
客家人素有敬祖睦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等优良传统,在楼房、祠堂都会镌刻或悬挂一些对联,或记述家族历史,或教育激励族人,不一而足。在客家乡村――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东中村,有座新建的赖氏宗祠――松阳堂,从大门到祖堂,就有这样的四副对联。大门:踞弥勒胜景,传好古家风。上联指明祠堂的地理位置。当地有座山,形似笑容可掬、肚大能容的弥勒佛,人们称之为“弥勒献肚”,是当地一景。赖氏宗祠依“弥勒献肚”而建,大体上座北朝南,大门朝东。祠与山,一为人文胜地,一为自然美景,山为祠作靠,祠为山添景,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下联指明赖氏族人传承家族美德,弘扬先贤风范。西汉武帝时,赖氏上祖赖好古官任大司马,汉昭帝即位(公元前87年)后,屡召不仕,愿以布衣上殿奏事,毕则归隐,被敕封为“秉公隐士”。赖氏“好古家风”即为此风范,亦有“布衣家风”“上策家声”之说。从此,“好古家风”在赖氏家族中世代相传。下厅:五马家声传忠训,...
· 走进梅尚书故里
走进梅尚书故里2008-11-28作者:胡新谷周伯镯来源:兰江导报百里梅溪,八里梅街。梅溪是兰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454平方公里。梅街,又叫梅街头,是宋代民族英雄、吏部和户部尚书梅执礼的故里。梅溪两岸,水流奔腾不息,梅花飘香。梅街头,广植梅树,又出了个梅尚书,相传梅溪由此得名。笔者老家冠山之麓横溪镇胡宅村,与梅街头相距不过3公里,古制同属十二都,青少年时免不了常到梅街头走亲访友,颇了解其村人村事。记得改革开放前的梅街头村,除了古祠堂、古大厅是砖墙,其余房屋大多是泥墙土瓦。村中的道路,除了一条鹅卵石街,基本上是泥土路面,下雨天泥泞不堪。而今不同了,宽阔的水泥公路从47省道长陵段接入,直达村中。今年五月,梅街头开展村庄整治后,村中大大小小的道路全浇上了水泥。本来垃圾成堆面积30余亩的后坑塘,已十分清澈,塘的四周种满了桂花、红继木等花木,虽是深冬季节,仍布满绿色。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那条鹅卵石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