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湖南姓氏从哪里来

2016-09-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2
转发:0
评论:0
湖南姓氏从哪里来,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不直接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自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不直接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自成体系,基本上仍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后期。“蛮”、“越”族所形成的部落,是否使用过姓氏,有多少姓氏,尚待研究,即使有,也是极少的。据传说记载,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由于黄帝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和夏、商、周王朝势力的威胁、排挤,于是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到九疑苍梧。同时,祝融部落的成员也从西北黄土高原南迁。在这些部落的不断迁徙繁衍过程中,姓氏也在不断分化增加。春秋战国以后,湖南进入楚、秦版图,大批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南下湖湘,华夏族系和汉族成为主要居民,姓氏数也有较快增加。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大多数时间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继续南迁,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仍,更引起人口大批南来,湖南姓氏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而增多。两宋时期,湖南的户、口数一直在上升,“靖康之难”,北方居民扶携南渡,很多人流寓湖湘,或经浙江、江苏、江西转徙湖南,寻求新的居留地。湖南家谱、族谱中的记载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和姓氏的变化情况,是湖南姓氏大量增加的一个时期。元末明初,湖南大部分地区仍为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朱元璋的军队与陈友谅旧部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湖南一地深受其害,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使用的姓氏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明王朝控制湖南以后,鼓励东南各省居民迁入湖南,苏、浙、皖、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遍布三湘四水,“从征”、“屯垦”、“宦游”或从事商贸活动,也有一批北方军人因随征“平蛮”而落籍湖湘的。笔者经眼3000多部湖南族谱,60%族谱称始迁祖于元末明初自江右徙居湖广,又主要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泰和、庐陵、吉水和南昌府的丰城、南昌诸县,进行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湖南姓氏数也出现了一次大的增幅。令人遗憾的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姓氏数的统计资料。历史发展到今天,封闭的社会状态已经打破,社会全方位开放,人口流动频繁,姓氏数自然也不断增加。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姓氏数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姓氏从哪里来
“蛮”、“越”族所形成的部落,是否使用过姓氏,有多少姓氏,尚待研究,即使有,也是极少的。据传说记载,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由于黄帝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和夏、商、周王朝势力的威胁、排挤,于是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到九疑苍梧。同时,祝融部落的成员也从西北黄土高原南迁。在这些部落的不断迁徙繁衍过程中,姓氏也在不断分化增加。春秋战国以后,湖南进入楚、秦版图,大批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相继南下湖湘,华夏族系和汉族成为主要居民,姓氏数也有较快增加。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大多数时间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继续南迁,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仍,更引起人口大批南来,湖南姓氏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而增多。两宋时期,湖南的户、口数一直在上升,“靖康之难”,北方居民扶携南渡,很多人流寓湖湘,或经浙江、江苏、江西转徙湖南,寻求新的居留地。湖南家谱、族谱中的记载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和姓氏...
· 问:我从哪里来?答:我从族谱来!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姓氏追寻。姓氏,用一种最古老的标志,提示着你的血脉、你的祖根。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对一个人最好的夸奖是“不忘本”,最严厉的指责是“数典忘祖”。千百年来,许多人费了大力气,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祖上流传下来的族谱,为的就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而因为黄帝生长于姬水,因此,他就以姬为姓。《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儇、依。似乎历来都认为是共有十四个人得到分封,分封了十二块封地。所以有十四个人得到十二个姓。而这些十二个姓氏,都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部落的增加,姓氏也逐步...
· 揭秘:尼泊尔与中国从哪朝哪代开始有渊源?
在历史上,尼泊尔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很早就与中国展开了贸易通商。到李查维王朝时期,由于赤尊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中尼关系发展到一个顶峰。传说,尼泊尔国王的女儿赤尊公主美若天仙,她的美名甚至传到了喜马拉雅山另一端的吐蕃王朝,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于是派专使来到尼泊尔求婚。公元639年,松赞干布终于赢得美人归,将赤尊公主封为王妃。佛教也伴随着赤尊公主来到了中国的高原。而松赞干布的第二位妻子就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也把唐王朝的先进文化引进。两位公主协力合作,改变了日后整个的社会和文化。此后,中尼友好关系一直持续。1260年,尼泊尔著名建筑师阿尼哥率领80名工匠来到修建寺庙,由于技术精湛,后来他被元世祖忽必烈征召入京,专门修建皇家寺院,今天北京白塔寺中的白塔就是出自他之手。由于深受忽必烈赏识,阿尼哥在元朝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多个要职。阿尼哥等人回国后,将中国的文化也带回了尼...
· 湖南姓氏源流
湖南姓氏源流长沙楚塘樊氏始祖麟公,明初迁居长沙北门三早园。清光绪31年(1905)六修支谱,堂号柔嘉。醴陵官寮樊氏始迁祖钦文公,明崇祯初年自江西南丰迁此。族人分布于塘冲、落星湖、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1200人。湘乡黄莲潭樊氏始祖怀韬公,九派孙庚秀,字岐山,别号斗雷,明洪武3年(1370)由江西南昌府宁州迁湘乡三十九都之娄底黄莲潭(今属娄底)。子辛礼,又卜居龙城(湘乡县城)。至五派宗义、宗贵,宗义谨守邱墓,世居龙城;宗贵归居娄底故里。宗祠位于黄莲潭。清乾隆2年(1737)二房合纂族谱,咸丰7年(1857)续修。旧派:庚辛元明,宗福再昌,永太荣华,富贵兴旺,加爵禄显,朝廷贤上。新派:朝廷开景运,世代焕文名,道盛昭先烈,心愿启后生。衡阳樊公嘴樊氏远祖重公,字君云。二十八代至知谕,知谕又十六代至通胜,字开杰,明洪武11年(1378)生,成化6年(1470)卒,卒葬衡北政义乡四十都楼阁大王樊...
· 我们常用的姓氏知道从哪里来的吗
这里先上一张神图,大家找找看自己的姓氏大约是从哪一支发展过来的。要声明的是,这只是多数姓氏的发展脉络,而不是全部。祖先为黄帝的姓氏:祖先为炎帝的姓氏:祖先为伏羲、颛顼、姚舜的姓氏:其实,姓氏的产生比较复杂,是当时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交错叠加发展的产物,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唐代柳芳曾把姓氏来源归为八类,分别以国名、谥号、官名、爵号、先祖名字等为姓氏,氏于居(住地,如东郭),氏于志(崇拜自然物,如姓牛、柳等),氏于事(祖先职业,如巫师后人姓巫)。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又将姓氏来源细分为32类。归纳起来,中国人的姓氏来源大致可分以下类别:(1)以母系氏族社会部落符号为姓氏。这些是最古老的姓,有姬、姜、姒、嫪、妫、姚、姞、嬴等,都是女字旁,以母亲为姓。如夏朝东夷族首领伯益为嬴姓,周朝帝王为姬姓等。”任”姓也是从古姓”妊”衍化而来,女子妊娠,孩子生下姓“妊”,从母亲姓。(2)以国名为姓氏。周代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