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去糟取精,郑氏家族家训值得我们发扬

2016-09-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2
转发:0
评论:0
去糟取精,郑氏家族家训值得我们发扬,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种教育形式,它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
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种教育形式,它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都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据可靠的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家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初期。据《尚书·无逸》记载,周公还政于侄子周成王之后,担心成王贪图享乐,荒废政事,便撰写了《无逸》篇,告诫成王不要耽于享乐,要“先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这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家教文献。
我国古代家教的内容非常广泛,在重视读书学习的同时,也很注重思想修养,涉及“做人”“成长”等各个方面。
去糟取精,郑氏家族家训值得我们发扬
德育居首位
“孝悌”为核心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德育首位,以“孝悌”为核心,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另外,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要继承家族传统振兴家门,因而孝悌之德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要求晚辈自强自立,光宗耀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他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
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励志勉学
教学为先
 
古代家教几乎都是围绕励志勉学、读书做人的中心展开的。古代贤能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对子女是很好的教诲。
诸葛亮诫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要成才必须学习,要学习必须有远大的志向。
《礼记·学记》曰: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以琢玉成器的道理说明教学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教学”虽然不完全是指家教而言,但其中肯定包括家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宋代欧阳修专为教导儿子学习所作的短文《诲学说》和后世流传的《三家经》都引用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甚至连贵为天子的宋真宗也写过这样一首《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
无疑,其中的封建名利思想是需要批判的,但其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还是不无道理的。北齐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其《勉学》篇就充分阐述了对子女进行文化知识培养的重要性,他说:“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并列举了大量事例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要及早对儿童施以严格的教育。
 
因材施教
不言之教
 
用现代评判标准,古代最先进的家教方法莫过于“因材施教,循环渐进”。由于人的资质禀性不尽相同,兴趣爱好相差更远,因此要因其材而成全、造就人才。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堪称“因材施教”的典范。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不解:“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有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西楚霸王项羽就曾在其叔父指导下,学文不成改学武,终成一代帝王。如果不做区分,一律看待,势必会埋没人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如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就对此进行过介绍:“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家长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历代家庭教育重言教,但更重身教。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正是以自身的行为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认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子女大多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孩子跟随着她在后面哭。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曾子杀彘》是西汉戴圣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与孩子。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重言传身教。父母师长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将来,所以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此外,古代家教并非永远的和风细雨,引导,慈严结合亦是惯用手法。凡善于教子弟者,并非只是一味的,也很关注对子弟的循循善诱,在情感交融中申大义。孟母“断杼”,曾子“杀猪”,都是因势利导,诱使儿子勤学向善。与引导相结合,恰恰反映了为家长者严与慈的一致。当然,我国古代家庭中也不免会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凡怒子弟,小则骂,大则笞”。更有甚者,将宋濂在《元史·王冕传》中所谈到的“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视为一种家教典范。这是将大家长权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我们在当今社会不予以提倡。
 
经典家训
百年家规
 
重读古人经典家训,重立今人家教观念,培植家风、修身齐家。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中,这大概是古代经典家风家训带给今人的启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在我国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作为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家训成为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而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家训的说法很多,有人做过统计和专述,有包括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在内不下70种说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家训”。其形式有很多种,如、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部家训,被历代推崇,甚至被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就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反复被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颜氏家训》中,今人最为熟悉的就是那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实际上,该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当然这部书也是用来子孙的,但其意义又不仅如此。
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书中许多名句至今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至今读来仍有意义。
与《颜氏家训》齐名的是袁采的《袁氏世范》。该书是很多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被历代士大夫推崇,并奉为至宝。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的袁采,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之事,其人为官刚正。袁采属于才德并佳之辈,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的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家族300年不分家,173人为官无一贪官已被传为美谈。
“江南第一家”如何兴旺900年?它的传奇故事在于:其一,这一家族15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时期郑家3000余人同吃一锅饭;其二,郑义门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却没有一人因贪墨而遭罢官。
郑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风家训,却实实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古代家教为促进社会和谐、传承美德和弘扬民族精神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人看来带有“封建家长制”的色彩,但要理解古人设计这种家教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把适应各种社会秩序及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素质教育转移和分解到每个家庭来进行,并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家家有责、人人践行且代代相传的广泛而长效的社会教化机制。这是一种处在自我组织状态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模式和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奉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无锡唐氏家族的慈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无锡近代工商企业家、慈善理念和慈善行为,可以以唐氏家族为例加以剖视,以深化对其内涵和特征的认识,从而为现实的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近代无锡唐氏家族的慈善实践,遍及这一家族的多个支派、房系,从晚清、民国时期到当今,前后延续已四五代人。而与无锡唐氏联宗的太仓唐文治,晚年长期执教于无锡,尤为关注唐氏家族的创业育人,在这方面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记述。透过唐文治先生为无锡唐氏家族所写的家传、寿序、哀辞、碑铭等,可以看到无锡唐氏家族慈善理念的那些闪光之点。弥合公平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核心在于“积善积德”,即通过行善,帮助别人,积累功德,从而获得冥冥之中的神明的肯定,护佑行善者本人及其后人的幸福,称为“福荫”、“福报”。其本质仍然出于“为己”。而唐氏家族的慈善理念,已经超越传统,更多地具有“公平”、“责任”等近代因素。在他们看来,“天地之大,人犹有憾,惟在善人有以弭之,为人生之天职”。造物生人本身应该是...
· 《晏阳初传略》,一本值得我们去拜读的好书
《晏阳初传略》获“四川2005年度图书奖、出版奖”二等奖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馆长、晏阳初博士侄孙晏鸿国先生编著的《晏阳初传略》一书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2005年度图书奖、出版奖评选活动中荣获“四川2005年度图书奖、出版奖”二等奖。《晏阳初传略》是大陆第一本讲述晏阳初先生生平事迹的专著,书中了晏阳初先生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尤其是对有关晏阳初先生出生年份进行了认真考证。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可读性强,是一本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巴中市市长熊光林序................................《晏阳初传略》一书,使我们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位爱国伟人多姿多彩的诸如此类经历和成功经验的机会。从书中我们看到:晏阳初先生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而支撑他的精神力量就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 郑氏家训
郑氏家训【摘要】家训: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意。释义:家长统管一家大小事务,要让子弟分职管理具体事项,自身要严格坚守礼法,以便管理下属。
· 值得我们借鉴的家族文化,重视家教的王氏
数千年前,孔夫子为后人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而优则仕。"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士人学习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从政为官,报效国家;而从政以后,又用自己的人仕之道教育后代,要求他们能像自己一样光耀祖宗。这样,便出现两种性质的教育:一是为了能当官,另则为了保住当官的地位。对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王姓人来说,教育的第二个性质较前者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早已获得社会承认的官宦世家。古代王姓人有二十一望之称,实际上是指王姓有二十一个支派,亦即二十一个著名的官世家。各支的开基祖除极个别以军功起家外,无不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正是由于教育的结果。琅邪王氏的王吉、王祥、王览、太原王氏的王允、王昶等人,当初都是著名士人,后来才转化为达官显贵,各自的家族也因此开基。之后,除利用自己的才能报效国家外,对自己族中的后辈,便是加强做士大夫的培养教育,以保持已经获得的家族地位和名声。以琅邪王氏为例,自西汉王吉...
· 邹氏家族文化的三种精神值得我们宗亲弘扬
今天,我和远哥受眉山宗亲会邀请,来参加眉山宗亲清明祭祖座谈会,很高兴。近几年,为寻根,我先后走访了四川、北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的邹氏宗亲。最近,也参加了泰国恳亲之旅。在与众多的、各阶层的邹氏宗亲交流后,感到身为邹氏后人,十分骄傲和自豪。历朝历代,邹氏祖先精忠报国,文攻武卫,呕心沥血,流下一世英名。邹氏家风世世代代渊源流传。我看了很多老族谱,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邹氏家族的三种精神。一是团结友爱的精神。要团结,不要分裂。搞好团结,求大同,存小异是邹氏家风最重要的一条。全川有七八十万邹氏宗亲,光眉山市东坡区就有2万多人。现在各支分散活动也就一二十桌,如果组织起来,那是什么概念,100桌,500桌,1000桌都坐不下,组织起来就有很多商机,就有战斗力,就不会受欺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毛主席说:人多好办事。二是奋发图强的精神。要发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