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

2016-09-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21
转发:0
评论:0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清明时节,雨丝洋洋洒洒,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今年是张謇先生逝世90周年,3日上午

清明时节,雨丝洋洋洒洒,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

今年是张謇先生逝世90周年,3日上午,张謇嫡孙张绪武和夫人孟广珍携儿子张慎跃、张慎欣等家人来到通州区,分别在金西三姓街张氏家族大宗祠和金沙东五里庙瞿家园张公墓祠祭奠先祖,并祭扫了西亭张朝彦墓,当天他们还将前往啬园祭扫,这是张绪武家人第一次在清明节期间按此顺序祭扫张氏先祖,庄严的祠堂静静地叙述了张家在通的家族历史和张謇留下的珍贵思想轨迹。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

有祠堂必有学校,“父教育”理念源远流长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

张氏宗祠敦伦堂

 

海门常乐镇是近代中国不多的民族资本繁荣集镇,也是张謇先生的出生地,然而,通州也与张謇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故事该从元末明初公元约1300年说起。当时,始迁祖张建自常熟来到通州躲避兵乱,在金沙场西定居,开始了通州张氏家族在江海平原的繁衍生息。在金西三姓街张氏家族大宗祠中,一张详细的族谱讲述了张姓的家族史。当年,张謇考中状元后,归籍通州张氏,并根据自己查阅的祖籍资料补遗了“启祥公支”,从这张表格上可以看到,张謇是通州张氏的第十六代。昨天上午,张绪武和家人在张氏家族大宗祠中敬献了鲜花。随后,张绪武一行又来到位于金沙东五里庙瞿家园的张公墓祠,目前,张公墓祠已被通州区政府修缮保护。张公墓祠是张謇的爷爷张朝彦生活过的地方,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中提到“余家自先高祖从石港迁至五里庙河南头总”,而五里庙河南头总正是指这里。在祭扫过程中,大家发现,张氏家族大宗祠和张公墓祠都曾办过学堂。张謇研究会专家黄为人介绍,张氏家族大宗祠曾是私立张氏小学,解放后改为新生小学,西亭中学搬进来后改名张謇学校,现在金西初,新生小学再次搬入,但校名没有改变。而张公墓祠先改为霞中小学,上世纪90年代改为成人学校,虽然在90年代末期结束办学,但这段历史仍让当地人记忆犹新。

 

黄为人说,“父教育而母实业”是张謇的重要思想,而张氏家族的祠堂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思想并未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

 

祠堂中的古老故事至今仍为佳话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

位于通州金沙东五里庙瞿家园的张公祠

 

在张绪武一行祭扫过程中,天空始终飘洒着绵绵细雨,这也让大家的思路不断发散开来。黄为人认为,虽然张謇出生在海门常乐,但他的祖籍却在通州,而这,除了在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中的文字印证外,还有发生在当地的许多故事可以证明。

 

当年,张謇的父亲为了照顾外婆而在海门与通州两地奔波,为了让张謇得到好的教育,张謇的父亲将西亭的老师宋蓬山请到了海门常乐,之后,由于宋蓬山年老体弱,他又回到了通州西亭,所以,张謇也跟随来到西亭。黄为人说,张謇13岁至18岁期间是在西亭读书的,而这一段时间,宋蓬山的儿子宋璞斋、侄子宋琳的严格教导也让张謇受益匪浅。

 

另外,在证实张公墓祠是属于张氏家族的过程中,黄为人在当地村民中进行了详细了解,也发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2005年左右,黄为人认识了当地村民瞿志安,从他的口中,黄为人了解到,瞿志安的父亲任福生一直负责看管祠堂,在此期间,不少村民看到张謇曾多次回到这里祭祖,也接受过他的施舍。黄为人说,张公墓祠附近的田地本是属于张家的,给任福生耕种后,他负责看管祠堂作为租费。“从这一细节来看,张謇与五里庙瞿家园附近的村民关系十分密切。”黄为人说。在参观张公墓祠时,张绪武还想起了一个有关“两坛银子”的故事。张绪武说,张謇的爷爷张朝彦曾经卖掉了房子去往金沙,而后,买房人在灶下发现了两坛银子,在与张朝彦取得联系后,张朝彦却以“两坛银子并未写着张姓”为由拒绝拿回银子,而这一诚信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保护与开发,让历史得到更好的传承

张氏老宗祠讲述一个家族的传奇

在通州西亭的张朝彦墓

 

作为张公墓祠的发现者,黄为人特别庆幸这一历史遗迹能够保存下来。黄为人说,2005年6月18日,他第一次看到张公墓祠,当时,这里不但不是文保单位,而且杂草丛生,濒临损坏。根据史料,黄为人认为这就是张公墓祠的所在地,但这一推断却没有证据予以支撑,黄为人没有放弃,因为根据当地村民张栋模提供的信息,张公墓祠的一面墙中还有一块石碑。经过十多次的寻找,2006年10月,黄为人终于发现了这块石碑,经过检查发现,这块石碑上刻有张謇缩写的《谒墓祠排律二十六韵》,这段文字讲述了张氏来通的历史。

 

石碑发现后,张公墓祠便可认定为张氏的住所。“后来,金沙东五里庙瞿家园附近进行了大开发,南山湖景区、体育中心、城市展览馆等相继建成,如果没有发现那块石碑,这栋老房子也许就会被拆除了。”对于此事,黄为人至今仍心有余悸。在参观过程中,张绪武得知张公墓祠正在进行相应的规划,不久后,这里便会被重建、翻新,对市民开放。对此,黄为人也十分高兴,他认为,这些与张謇有关的历史遗迹都该被好好保护起来,在认真研究后重新回到市民的生活中去,这样可以让大家对南通的历史有更好的理解和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为您讲述蒙氏家族的传奇故事
蒙”氏,亦发源于此。和恬村,原名边家城子,地处蒙山腹地。2002年,为纪念蒙恬,改名和恬村。70岁的村民乔良绪对于“蒙氏”起源和蒙恬的故事最为熟悉。相传,周成王时期全国分封土地,其姬姓宗亲(即蒙氏先人)被封为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按照当时的封国界限,现在的蒙阴县南边少部分属于鲁国,北边大部分属于齐国。所以蒙氏先人也可认为是在齐国范围之内。蒙恬的祖父蒙骜原居齐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来到秦国,在秦庄襄王时出现在史书中,不断地为秦国征战,后来成为上卿。到秦始皇初年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正是后来蒙恬的裨将王离的祖父)的裨将军参加了秦灭楚之战。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 今天我们讲述一个农村四兄弟家族致富的传奇故事
在华西希望集团召开的大会上,刘氏四兄弟中的三弟陈育新(原名刘永美)正式宣布卸任总裁一职,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就在三个多月前,陈育新的四弟——新希望集团掌门人刘永好,也将事业交给女儿刘畅。至此,当初一起创建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除了老二刘永行仍奋战在工作一线,其他三人均已交班。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企业家代表,刘氏四兄弟谱写了一曲“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川商致富的传奇。产业四处开花工厂近200家鹌鹑蛋孵出大“希望”“一般人家有一个这样的儿子,就是祖上积德了,刘家却一下出了四个。”8月底,记者在希望集团的起源地——四川新津县古家村探访时,一位老者这样感叹。一提起村落,很多人的脑海里马上想到脏乱的环境、低矮破旧的房屋。可眼前的古家村更像一个开发区——宽阔的马路、林立的居民楼、成片的工业园区……古家村从有名的穷村到四川省第一批亿元村,这一切还得从刘氏四兄弟的创业故事开始说起。198...
· 清溪廖氏宗祠:廖氏家族与“独中青坑”的传奇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的深处,有一片宁静而古老的村落,名为清溪。这里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宛如一颗被时间遗忘的宝石,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家族几百年的传承与荣耀。清溪原名“青坑”,后因村中溪水清澈而更名为“清溪”。这里,除了几户江姓人家外,其余全部姓廖,他们共同守护着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廖氏宗祠——“宗兴祠”。廖氏开基祖13世宗兴公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迁徙至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多年。这个家族不仅在本地扎根,还播迁至福建省南靖县、上海市嘉定县等地,将廖氏的血脉延续得更远更广。如今,留居清溪的廖氏子孙已传至30代,人口近千人。“宗兴祠”坐东朝西,黛瓦白墙,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这座宗祠不仅是廖氏家族祭祀祖先、传承家风的圣地,更是他们荣耀与历史的见证。宗祠大门顶挂一块黑色木匾,上镶“廖氏家庙”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两边对联“万石家声旧,三元门第新”诉说着家族的辉煌与荣耀。清溪廖氏家族的...
· 武庚复国失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
近日,在书上翻到一句“武庚复国失败”,因此,查阅典籍想要找寻武庚的生平简介。武庚,是什么人?他是商纣王的儿子史,幼时聪明好学,本来应是个继承王位的候选人,但因他的父亲纣王残暴,在公元前1122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武庚虽然周武王即位,但当时武王并没有要斩草除根的想法,为了安抚殷的遗民,周武王还大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让他成为一个小国的王。当然,武王并不是什么傻白甜,没有做一丝防范,他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卫国由管叔管理,鄘国由蔡叔管理,邶国由霍叔管理。并且周武王还将自己的弟弟康叔封镇这三国,来监视武庚。周武王做完这一切觉得安稳了,武庚也觉得防守十分严密,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周武王低估自己的健康问题,他在周王朝建立第二年,就去世了。因为武王去世,继承人还是个年幼的君主,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便代摄国家大事。君弱臣强,势必引起。因为周公旦成为摄政王,管叔和蔡叔等大臣...
· 永强人自己的名门望族-张氏的家族传奇
2003年,张淑仪院士来到母校参加一百二十年校庆活动包璇漪/文黄光良/摄下垟街,一条位于龙湾永兴街道的长巷,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从古到今,它是当地的交通要道,全街笔直,绵延数公里。从头至尾,它从十四个行政村穿越而过,3.3万人口夹道而居。背依挺拔俊秀的大罗山脉,面朝潮升日落的浩瀚东海,下垟街的子孙们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有了沉稳大方的山魂海魄,有了进退有据的理智人生。多少历史名人,就从这悠长的巷子里走出来,彪炳了氏族的宗谱,照亮了温州、浙江乃至全国的学术史。尤其让人惊叹的是,从下垟街高原张氏的门庭里,走出了张肇骞、张淑仪两位院士,并且是叔侄。我问里人,他们只知道,下垟街的张家有过几十个教授和科学技术人才,我认真统计过来,居然不是夸大之辞。高原张氏代代都有几个闪亮的名字,门庭里一脉书香兰桂齐芳,张氏子孙坚守学术而不谋求仕进,在科学的世界里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命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