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颜家仇根深《淳化阁帖》何以排斥颜真卿?
赵颜家仇根深《淳化阁帖》何以排斥颜真卿?,《淳化秘阁法帖》(十卷),历史丛帖,简称《阁帖》。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
《淳化秘阁法帖》(十卷),历史丛帖,简称《阁帖》。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秘阁所藏历史法书,命王著编次,标明法帖,摹勒于枣木板上,大臣进登二府,则拓赐一本。《阁帖》是我国第一部著名法帖。自汉章帝至唐高宗,著名臣至二王唐柳,共存书家103人,作品约420篇。从此,大量古人书法墨迹赖它得以保存,被后世誉为法帖之冠,其功千秋。
根据收藏宋拓《淳化阁帖》残卷中,《历代名臣法帖》(卷四)和《诸家古法帖》(卷五)考证,唐代书家编入《阁帖》,有诸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柳公权、李邑、陆柬之、薄绍之、张旭、怀素等名家,唯独颜真卿未编入《阁帖》。再考查肃府王本《淳化阁帖》,此帖为明朝肃庄王朱?受封兰州时,太祖朱元璋所赐宋拓本翻刻。此明朝翻刻缩印本(1990年上海书店出版《淳化阁帖》)。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淳化阁帖》影印本,此本直取清乾隆善拓为底本。1988年中国书店影印出版《宋拓淳化阁帖》,以上三本《阁帖》均无颜真卿书法墨迹入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淳化阁帖释文》(二册),也无颜真卿作品释文。由此证实,《阁帖》排斥颜真卿确信无疑。
众所周知,颜真卿是中国书史,继二王之后划时代书法创新风格里程碑,作品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高,誉为历代书家之冠。自唐宋元明清至今,凡书成为大家者,几乎都以“颜体”为基。《阁帖》排颜,无疑是中国书法史千古疑案,也是古代政治文化一大事件。这一事件,决不是《阁帖》编者翰林学士王著的失误,而是宋太宗亲手策划。在宋太宗时期,编撰史书是史官最为头痛的事,如编写官王禹?,由于据实直书被罢官,为此他写了一篇《三都赋》,赋的最后写道:“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表示他坚强不屈的精神。又如曾校订《说文解字》的编纂官徐铉,跟随南唐君主李煜归宋,他曾受宋太宗赵光义之命,编《江南录》,在末尾写道:“历数有尽,天命有归。”宋太宗发现他怀念南唐,颇为不满,致使其主李煜遭暗害。由此说明宋太宗编纂大规模书籍和法帖,不仅是钟爱文化艺术事业,而且主要是具有重大的政治背景。正如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云:“太平兴国中,诸降王死,其旧臣或宣怨言,太宗尽收用之,置之馆阁,使修群书……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云”,其意图是转移被征服南方各王朝文人学士对宋朝的不满,命以埋头编纂,去掉那种失意愤恨的情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全文引用了王明清的说法。《淳化阁帖》正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宋太宗赵光义排斥颜真卿编入《阁帖》原因有三:
一、赵颜家仇根深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是涿州人,涿州唐初称范阳,唐开元天宝年改为涿州。明代万历年间涿州建有“清凉寺”庙,碑文载:“此寺庙是宋太祖(赵匡胤)毓灵之所”。表明宋朝赵氏王族出自涿州。
《宋史》载,赵匡胤的高祖赵眺,早在唐朝天宝年时,曾任永清、文安、幽州三县令(邻近涿州)。赵匡胤的曾祖赵?是河北三镇中最强大的幽州(范阳)军阀,其实赵匡胤唐时祖先,是安禄山史思明手下大将。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历任幽州军阀管辖的营州、蓟州、涿州等州刺史,这些史实,充分证实宋太宗祖先,世代是范阳(幽州)的军阀家族名望赫赫,一直反抗唐王朝。赵匡胤父亲赵弘殷,武艺高强,在王?手下任职。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安禄山范阳起兵。颜真卿镇守太原,首举义旗,统率诸郡二十余万义军平叛,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捕虏千余人,河北平叛大捷。赵眺家族是安禄山手下将领,无疑伤亡惨重。而安禄山闻其颜氏威名,杀害颜氏族一门三十余口,其中颜果卿(颜真卿从兄)处以割肉节解酷刑,推测涿州赵氏也是杀颜氏凶手。天宝十五载六月郭子仪大败叛军,攻克赵郡。安史叛乱虽被平定,但河北范阳仍留下安史残余势力屡反唐王朝,河北一直尊崇安史为圣人,赵氏宗族世代效忠安史,反抗唐王朝。据《颜鲁公集》(册六)载:“颜真卿撰并正书李阳冰篆建中七月(公元780年)”,“此颜氏家庙碑……遭兵乱毁于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3年)都院孔目李延袭始移置府城孔庙中”。此段史记,清楚表明,颜真卿在七十二岁时,亲手书《颜氏家庙碑》,此庙碑其中就有死于安史之乱、被杀害的颜氏家族人员。颜氏家庙和祖茔毁于宋初赵氏兵乱,后有李氏将颜氏庙碑和墓碑移置城外孔庙。古时挖祖坟是报血海深仇的解恨的举动。为了考证赵氏毁颜氏祖茔和家庙,笔者在1997年专程到江苏句容博物馆。有幸得到句容博物馆长王菊香和吴铁民先生的帮助,查清了颜真卿墓碑和颜鲁公祠(家庙)位于句容县龙山。根据宋代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载:“李希烈败丧斩首献于朝,有诏子?、硕(颜真卿二子)护丧归葬后颜,即虎耳山句容为邑”,“淳?二年(公元1242年)……知句容县张君榘以县图经见寄载,县东来苏乡颜村,有颜尚书豕、石龟俱在”,“遂(王遂)守宛陵爱鲁公之为人,而无能得其像者,朋友刘汝进过虎耳山谒其墓而得之”,“岁代流易,昭穆杂处,惟谒有石人、石柱、石版,墓地虽存,而墓志无在”(见宋《景定建康志》)。证实颜真卿死后归葬句容县虎耳山境地。在南宋时,墓前就有颜鲁公祠,尚存颜鲁公石刻像、石龟、石翁仲、神道石柱等。又据明代《弘治句容县志》(卷四、卷五)载:“尤山,虎耳山并在县东三十里来苏乡,有尚书颜鲁公墓。”笔者有幸目睹《颜真卿墓碑》,此碑系青石质,高1.33米,宽0.62米,厚0.65米,风化剥蚀严重,此碑留存至今,免遭宋赵毁迹,已成为赵氏与颜真卿家仇的物证。北宋初南汉被平定以后,留下来的最大建立宋朝阻碍,就是位于建康(今南宋)的南唐。南唐以大唐继承者自居。宋赵军以江陵为中心,围攻金陵(南京,南唐国都)。宋赵军在句容毁颜氏祖茔和家庙。可见赵颜家仇极深。宋太祖反复告诫:“城陷之,慎无杀戳。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长编》卷16)。然颜真卿祖坟墓碑和颜氏家庙,却遭毁灭迹。可见宋赵对颜真卿家仇,恨之入骨。
二、政治隐患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忠臣书家,其书法与其人,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一直是宋赵的政治忌讳和隐患。淳化年间,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征服了南方诸国建立了宋朝,但是政治上很不安定。如北方李氏家族在党项族中,世代享有很高声望,李继迁公开举族反宋,他号召:“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日绝亡,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公元937年徐知诰取代杨氏当了皇帝,取国号为唐,定都金陵(南京),徐氏不但以太唐继承者自居,把国号定为唐,而且改自己的姓为李。淳化元年李继迁复叛。直至宋太宗晚年,即淳化年间,南北方仍有复大唐帝国的势力,威胁宋王朝的统治。誉为誓死保卫大唐的忠臣,其书法作品,正如唐《书评》颜真卿书法云:“如荆卿按剑,樊吟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欧阳修《六一题跋》云:“颜公书端严尊重、初见面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可见颜真卿其人其书。“表忠义,劝来世”(曹辅《费县颜鲁公新庙记》)。宋太宗面对不安定的政治局势,唐朝忠臣偶像颜真卿其人其书,无疑是宋太宗统治的一大政治隐患,这是宋太宗排斥颜真卿主要原因。
三、创新与复古之争
颜真卿书法艺术,继王羲之后,开一代书风而彪炳百世,他初学褚遂良,拜张旭为师,悟十二意笔法。参用隶书笔意写楷书,笔力弥满,朴厚端庄,雄浑肃穆,气势开张。另借篆?笔势写行书,遒劲郁勃,凝炼冲和,阔张畅达,明快洒脱。《祭经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书提炼“折钗股”和“屋漏痕”笔法,为书法理论与实践一大创新。立派“颜体”破二王独树一帜。米芾评《争座位帖》“有篆?气为颜体第一”。苏轼云:“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苏轼文集》卷六十九)。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颜真卿)入神品赞道:“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郝经则进一步评颜书超越古今百家,成就在二王之上。他在《书磨?碑后》诗中称述道:“……政令我公书不工,只字片楮尤当奇。矧其超出二王上,冠冕百代书家师。”此评虽然出于文人意气,文辞有所夸饰,但说明“颜体”之风格在文人中的地位。既然“颜体”书是如此高超,宋太宗为什么排斥颜真卿编入《阁帖》呢?宋太宗是一位帝王书家,他说:“朕退朝未尝虚度光阴,读书外尝留意真草,近有学飞白,此虽非帝王事业,然不犹愈于畋游声色乎”(《长编》卷27)。但是宋太宗步唐太宗排黜百家,独尊右军,绝力反对颜真卿的书法创新风格。为此右军被引以为“书圣”之尊,视为正统。故《阁帖》中,二王书法占有一半以上,其余的书法作品也都属王羲之风格流派。整部法帖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帝王的法权是不可抗拒的。独尊右军,排斥创新,朝臣附和,竞相推崇,其结果,《阁帖》二王书体千人一面,因此在北宋初期没有产生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书家。明代杨慎谓:“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显然杨代表当时《阁帖》拟古思想影响,直以晋韵为圭臬。殊不知,书法之坏,始自右军。杨氏之论,恰恰反证了颜真卿书法迥绝于古人,已与王字截然两途。以格局气势而言,颜书其恢宏正大,也正是晋韵不可企及处。
《阁帖》排斥颜真卿,不仅仅是书法历史上政治疑案,而且是书法艺术创新与复古之争,这对当今书法艺术的走向颇具有现实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创新与继承(传统),是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淳化阁帖
宋代初拓本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一说摹勒于枣木板上)于禁内,刻于秘阁;而王著采择未精,夹杂部分伪迹,或把作者标误,但古人法书,赖以此传。自汉章帝至唐高宗,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卷九、卷十为王献之画,此二卷合计六十三帖。所以历来将此阁帖称为“法帖之祖”。宋代文献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但未见此种拓本流传。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后来历代摹刻、翻刻版本繁多。宋代至清代康熙年间翻刻本《泉州本淳化阁帖》是宋代翻刻本,帝昺南逃时携至泉州。明人又颇多翻刻,以上海潘氏(潘祖纯)、顾氏及肃王府刻本为著。清康熙年间又将“肃刻本”再刻于西安。清代乾隆重刻拓本《淳化阁帖》乾隆拓本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根据宋拓本命人将其中部分辑刻于石碑之上,便于大...
· 江苏溧阳虞氏之“淳化阁帖”
淳化,宋太宗赵灵年号;阁,宋太宗藏书之阁;太宗以年号名阁,因称淳化阁。帖、名人书法之拓本。宋太宗集宋以前帝王、名臣、法家之法帖藏于淳化阁,故称淳化阁帖。宋太宗曾将这部淳化阁帖刻在枣木板上,然后以拓本赐给王府亲族及文武大臣,盖取古帝王之待功臣锡土地、锡弓矢之意。迄宋太宗淳化壬辰三年(公元992年)夏历十一月四日,始将所集历代之法帖摹勒上石,至淳化甲午五年(公元994年),历时三载方始完成。又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王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将法帖编为十卷。都有标题,标明书者姓名。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法,第二、第三、第四叁卷为历代名臣的字迹,第五卷是古代名家的墨迹,第六、第七、第八叁卷系东晋大书家王羲之的笔迹,第九,第十两卷是东晋书家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的手迹。珍贵的淳化阁帖,现在在我国仅保存了二套半,两套在西安,半套则为我们甓桥虞氏所保存。甓桥虞氏之有淳化阁帖,缘因甓桥虞氏始迁祖虞维,字敦素...
· 颜真卿简介,颜真卿怎么死的?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
· 颜真卿
概述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等,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他曾得罪权臣,被贬为平原太守。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784年,被缢杀,追赠司徒,谥号“文忠”。生平颜真卿为琅琊颜氏后裔,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五代孙。父颜惟贞,任太子文学。真卿少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进士,充当河西陇左军城覆屯交兵使,天宝二年(743年)前去洛阳访张旭。历任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御史吉温出于私怨陷害御...
· 颜真卿是谁?颜真卿除书法以外的成就?
颜真卿(709——785)唐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师,封鲁郡公,史称鲁国公。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来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在当代,颜真卿的字帖集也非常多,练楷书之首选,小编也买过一两本练过,然而狗爬字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改善,练了一个月就放弃了。撇开不谈,颜真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至深。他的书法成就,小编就不多赘述。我们来讲讲他的节操,为国家视死如归。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的唐朝由于经过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所以朝野上下,对国防的观念产生重大的改变,简而言之即重外而轻内。在边镇,驻防着精兵猛将,在内地,歌舞升平。所以安禄山只花了三十四天,就从范阳打到了东都洛阳。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