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

2016-09-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46
转发:0
评论:0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赵姓原为北宋皇帝姓氏,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称帝,宋廷南迁,所随一支流落于镇江大港
赵姓原为北宋皇帝姓氏,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称帝,宋廷南迁,所随一支流落于镇江大港一带。元末为避兵乱,该地赵氏又从大港迁至口岸东郊,合族居住于赵家大门。直至民国期间,赵宅依然豪华气派、蔚为大观,门口有借鉴古人诗句的对联一副:“一水开明镜,双桥驾彩虹。”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左右两边廊檐下可以住人。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
赵家大门前有一片广场,百姓称此一带为赵家场,经过若干代的繁衍生息,到新中国成立初,赵家场东西已长达百米,住有几十户赵姓人家。也许是迷信皇族血统的“高贵”吧,口岸的四大家族中把“赵”推为首位。后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一批赵姓移居到刁铺西南北固江一带,定庄名赵家庄,一些赵姓定居于刁铺西大街,并在此建有赵氏宗祠。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
“水陆辐辏,为邑重镇”的口岸,历来商贸繁荣,寺庙兴盛,也曾经饱经战火的洗礼。如今,千年古镇到处大厦林立,百姓幸福安康,其乐融融,勤劳智慧的口岸人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此刻,我们异常怀念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其中有一位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赵友琴。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
新中国成立前,赵氏代表人物有赵友琴。赵友琴是近代口岸中小学校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1881年9月出生于口岸赵家场,1911年7月在南京两江师范毕业。1922年经两江师范同乡兼同学李煦春介绍,北上天津铁路系统办的扶轮中学任初中部教务主任。 1927年暑假,他毅然放弃扶轮中学的高薪待遇和县立中学的聘请,来到家乡口岸办学。1940年春,口岸沦陷,他拒绝担任日伪统治下的口岸小学校长职务,转而隐入乡间,做起私塾老师,继续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在后来担任私立口岸初中校长期间,他未领过学校一次薪水,为口岸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四大家族”之赵氏家族
赵氏家族在口岸有很多商铺,赵福兴油坊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口岸规模最大的油料加工企业。使用机器生产,工人最多时达20余人,日产食油1000多斤,除供本地区民众食用外,大部分外销上海。业主赵介眉富裕起来后,关心教育,捐资助学,救济穷人,资助设立粥局,以度春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四大家族之“丰氏”家族
丰坊丰氏家族,多书法大家,海内少见。历代为官、为政清廉节俭,刚直不阿,不攀附权贵,敢于直谏。族中后辈学问渊博,品行端正,博学工文,文章和书法都同名,藏书万卷,多著作。有气节,端宗景炎初,元兵至,知州孟知缙谋以城降,后辈存芳谏不断。缙引元兵屠其家,丰存芳不屈。同死十八人。丰稷受学于楼郁,前后三任言职,立言公正,敢于直谏,要求哲宗勿宠信近幸疏远忠良。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其在皇帝面前历数大奸臣蔡京的罪状,因积怨于蔡京,隐居月湖,赋诗作文,读书终老,卒年75岁。丰庆考为进士后当官,丰庆为政清廉节俭,受到好评。丰熙丰庆之子,进士后任吏部主事的要职。丰家历代修文,到了丰坊时已有藏书上万卷。丰坊儒雅好学,文章和书法都同名。丰坊明代书法家,书法最擅草书,腕力极健,官至吏部主事,博学工文,家有万卷楼,藏书万卷。有《易辨》等著作。丰越人丰坊之子,爱好做诗,有诗文集《丰正元集》传世。
· 古蔺四大家族之骆姓
古蔺“许、骆、颜、曾”,是前清当地出名的乡绅、官宦之家,是古蔺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古蔺“四大家族”之一的骆姓,主要分布在彰德、德耀、桂花一带。No.1家族源流据古蔺《内黄郡族谱》记载,西南骆氏始骆世华祖藉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是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四世孙。骆世华是一位创建黔北之北“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的约五万平方公里之偌大疆域的珍州一方豪酋,由此而使珍州骆氏成为明末清初“改土归流”以前的数百年中世袭统治了珍州的二十二代土司及土州判。骆世华及其后裔世袭真州二十代土司、袭任真安州长官司十三任副长官司,至1644年“改土归流”后改授骆麟为真安州土州判。第三十三世汉憇是明弘治或正德年间人,任“褾都长官司把守乌蒙阵”,此时贵州已建省,可知汉憩祖是在贵州都司管辖的毕节卫或乌撒卫从军。第三十四世骆赋祖,明正德或嘉靖年间人。由于明朝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
· 古蔺“四大家族”之县城许姓
古蔺现有居民多数是以姓氏为主大家族,普遍是明清移民。这些移民先祖或是“平播平奢”时代的“丢刀落业”,或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时期的“讨诏落业”,或是“逃难出走”年代的“逃荒落业”等,经过三、四百年的历史,现在成了以大姓氏为主的大家族,多者上万,少点数百人。其中王、李、刘、张、胡、罗、何姓等家族人口较多,也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蔺在古蔺场(今古蔺老县城)及附近,“许、骆、颜、曾”是前清古蔺地区地方主要的官宦、乡绅之家,显赫之极,影响数百年,被称为古蔺的“四大家族”之首,名垂青史,在古蔺古代有举足轻重的地位。No.1江西入蔺经商发家伴随时代滚滚洪流,和许多家族一样,许氏家族顺应朝廷诏书迁居古蔺。不同的是,很多家族入蔺一世祖是一人,而许氏家族前后入蔺上百人。据《许氏家谱》,被誉为古蔺县城“许半城”“书香门弟”的许姓自清康熙二十六年起,同一时代四大支系近十年陆续入蔺,或经...
· 潍坊市四大家族之刘氏家族族谱捐献档案馆
6日,山东省潍坊市郭氏和刘氏两大家族代表人来到潍坊市档案馆,免费捐献重新续编的家族族谱,这些族谱对研究潍坊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两大家族族谱的修订者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2岁。6日上午,郭氏、刘氏两大家族代表人来到潍坊市档案馆,捐赠他们重新续编的郭氏、刘氏家族族谱。郭氏、刘氏是潍坊市四大家族之一。潍坊市档案局调研员李凤勇说,郭氏、刘氏的家族族谱对研究潍坊家族、人文、历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据介绍,重新印刷的《郭氏族谱》共有5册,其中3册为老谱,2册为新谱,共记载了30余支、16000余名郭氏族人的信息,涵盖了郭氏先贤528年繁衍生息、励精图治的内容。由于信息量巨大,仅5册书便重达8公斤。此外,本次续谱在传承旧谱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如增加了公元纪年、闺女入谱、女婿简介、外甥记名等内容。此次新入谱者有一万多人。参与续编...
· 丁氏—淮安四大家族之首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以“四”为基数的实力超群的大家族,比如我们熟知的《红楼梦》中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和近代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等。其实在楚州历史上,也相继出现了以丁、何、韦、许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其中丁氏子嗣颇多,人丁兴旺,在淮安城内形成庞大家族群体,为“四大家族”之冠,其祖上由山东济南迁至此绵延二十一世,其后人多出海外。丁晏(1794-1875),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人,是清代中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丁晏出生于淮安城内一个儒生家庭。据《山阳丁氏族谱》载:八世祖丁国信,原籍山东济南,于明万历年间,“因贩布帛来淮贸易,遂占籍山阳”,自高祖辈起开始读书力图走仕途之路,“家世丰腴、累叶忠厚,读书敦善行,朴然有古风”,“十科蕊榜,甲第传家《原注:祖孙累世科甲),七代芹香,丁公衍绪(原注:自高祖暨余孙皆入学)。”(丁晏:《柘翁七十自叙》)曾祖允益,字与偕,国子监太学生,例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