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提及镇江京口姓氏影响深远
司马迁《史记》提及镇江京口姓氏影响深远, 在司马迁著的《史记》中,包括江苏镇江京口及其附近地区的江南,“卑湿,丈夫
在司马迁著的《史记》中,包括江苏镇江京口及其附近地区的江南,“卑湿,丈夫多夭”,也就是自然环境恶劣、人均寿命较短的不发达地区。即便到了大批南渡移民来临之前的三国时期,这一片地区仍然是地广人稀、野兽出没之地,《三国志》就有孙权在此地打猎、坐骑为虎所伤的记载。大量南渡移民选择居住在京口及其附近地区,除了京口位于交通线沿线,往来便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土著人口稀少,土地相对充裕。大批移民的到来,不仅使得这一地区迅速得到大面积开发,还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笔者看来,至少有三:
首先,大批南渡移民的到来,使得京口及其附近地区从相对落后地区跃升为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南齐书》作者萧子显的笔下,这片原本莽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蛮荒之地,成了“多出膏腴”的地方。谭其骧先生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中,对这一地区的人文昌盛有精辟论述:“南徐州接受移民最杂、最多,而其后南朝杰出人才,亦多产于是区,则品质又最精。”
其次,大批南渡移民的到来,对今镇江地区姓氏人口的分布格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南渡移民到来之前,见诸史志记载的镇江姓氏屈指可数,即便加上东吴政权建立后加速扩张、有可能播迁到今镇江地区的孙氏宗族和江东世族,如“吴中四姓”(顾、陆、朱、张)、“会稽四族”(虞、魏、孔、谢)等,总数不过30多个。大批移民的到来,至少包括了60多个姓氏,意味着今镇江地区的姓氏数量成倍增加,大大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姓氏资源。这些移民姓氏绝大部分在今镇江地区都可以找到,有的还繁衍成为地区大姓,在镇江人口数量最多的100个姓氏中,就有37个姓氏出现在永嘉南渡姓氏目录中,由此可见,今天镇江姓氏人口的分布格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永嘉南渡的影响。虽然由于谱牒散佚,没有确切记载证明,南渡移民就是今天镇江居民的直系祖先,但至少说明了:这些姓氏在今镇江地区生活、居住的历史将近1700年甚至更久。
再者,大批南渡移民的到来,对镇江地域文化的塑造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从南迁京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姓氏人物籍贯来看,南渡移民原籍涵盖了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的广大地区,移民来源的多样性,加上后来东晋南朝政权为整理户籍实行“土断”,南渡移民后裔与土著杂处、融合,使得镇江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也是镇江地域文化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江苏-镇江-京口区刘勰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和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和沙门的僧人住在一起,十多年后,他对那些-都很精通。他分门别类地整理了这些-,抄录下来,还为-写了序言。如今定林寺里面藏的-,都是刘勰编写修订的。天监初年,刘勰开始担任奉朝请,兼职做中军临川王宏的秘书,后升职担任车骑...
· 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
·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鲍皋
鲍皋(1708—1765),清朝江苏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人物生平他自幼聪明,家贫,向人借书阅读,熟记胸中,13岁在采石矶太白楼上题词,见到的人都惊赞其才。清康熙年间,镇江诗坛由章性良主持,提倡宋诗。余京(1564-1739)响应沈德潜的主张,首倡唐音。康熙末年鲍皋与张曾继起,宗唐的诗风大盛,沈德潜称他们为“京口三逸”。鲍皋年轻时曾在扬州,得到盐运使尹会一之助。雍正时尹荐举鲍皋,鲍辞疾不赴。王豫评三诗人,认为余京以格法胜、张曾以情致胜、鲍皋以才气胜。镇江后辈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鲍皋一生沉溺于诗,不事科举。其妻陈蕊珠(1714-1778)、子之钟(1740-1802)、三个女儿之兰(1751-1812)、之蕙(1757-1810)、之芬(1761-1808...
·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陆献
陆献(生卒年不详),字彦若,号伊眉。镇江人。清农学家、官员。清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道光七年随钦差那彦成赴新疆办理善后事宜,以功保举知县,选授山东蓬莱,后调任繁县、曹县知县。道光十三年夏为黄河堤岸抢险购办料垛,昼夜巡防30余日,保升知州,署合肥县事。鸦片战争中,调浙江军营,随同官兵收复上海。战事平息后,去官回籍。陆献劝民种树栽桑养蚕。在山东时著《山左蚕桑考》。到安徽,重印张扬园《农书》1卷及元人《蚕桑辑要》8卷。回镇江后,于南郊鹤林寺设课蚕种桑局,刻《蚕桑兴利法》。陆献著农书多种,龚自珍曾作《陆彦若所著书序》,称陆氏所著《种树方》、《种菜方》、《种药方》等农书,可伯仲于古农学家氾胜之、贾思勰著作之间,宜急刊刻,以德后世。其著作还有《尊朴斋诗草》、《庚辛日记》。
·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余京
余京(1664~1739年),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字文圻,祖籍徽州,父经商于京口,遂居镇江。余京3岁丧父,母张氏略通文墨,立志不嫁,亲自授课,抚育孤儿。10多岁时,熟读经史。白天经商以养母,夜间在“今雨轩”读书,又10余年,诗学初成。母逝,作《哭母诗》若干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沈德潜游焦山,偶读余京两首诗,极为赏识,从此为世人所重。著有《江干诗集》。余死后,沈为其作墓志铭,并为诗集作序,称其诗开京口一代诗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