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地区有座邱阳萧氏古民居
闽侯地区有座邱阳萧氏古民居,中国的百家姓,凝聚了悠久的姓氏文明。萧姓在其中位列第三十位,虽不如一些姓氏显赫
中国的百家姓,凝聚了悠久的姓氏文明。萧姓在其中位列第三十位,虽不如一些姓氏显赫,仍有引领风骚之时。从汉代到清朝,萧姓先后出过40位宰相,最有名的当属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汉相萧何,他谱写了历史长河中的光辉一页。萧姓也有一段称霸天下的辉煌历史,共出过20位皇帝,尤以萧衍建立的南梁最为繁盛。
闽侯县上街镇的邱阳萧姓,就是南梁末期入闽的一支。梁承圣四年(555年),“萧姓入闽始祖”方哲公随兄晋安王方智入闽,居福城河西(今福州古仙桥附近),福州从此成为萧氏始迁地之一。清康熙十一年,萧氏先祖孝达、孝明兄弟,落户闽侯上街镇邱阳创业。乾隆年间,萧世启“建房三座,四面围墙”,人称“世启厝”,就是现存的萧氏古民居。此后经二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古居仅存主座与侧座,但其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独特,仍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明清时期政府对建筑的定型化、标准化,萧氏古民居在外形上呈现出拘束又稳重的风格。飞檐翘角少了几分线条上的优美,却多了几分内敛,别有一番平常人家的“宜居”特点。从房屋设计,到选址择向,世启公匠心独运。主座坐北朝南,地势逐进增高,既有利房子通风透光,又有利地面排水清污,隐藏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妙。
主座共三进,一进三厅并排,一埕通透。主侧两座,六埕七厅,其中连续三个天井,均以大石条铺砌而成。以厅为中心,厢房、披榭分列两旁。厅前游廊,厅后回廊,形成回字型结构形式,具有明朝建筑风格。古居前后左右均长达60多米,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院落古朴大方,百余个房间分布有序,通道纵横交错,所见之人,无不称赞,可谓上街之最。
萧氏古居,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古代土木结构房屋的精巧和简练,更是萧氏子孙对自然的理解和融合。古居主人萧世启,人称“萧百万”,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富豪。面对当时上街存在的洪涝灾害,萧世启和知县商讨治水良策,以解民疾苦,最后决定在上街修建水坝,这便是上街历史上的第一个水坝——石门峡淋汶坝。淋汶坝建成后,大大改善了上街农业生产和上街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除了修建水利工程淋汶坝之外,萧世启还热心民间慈善。上街地区的溪源宫,邱阳和都巡两村的茂峰寺与文华境祠,他都当缘首,各捐银100两。在铺路施棺,救助贫民疾苦方面,萧世启也不遗余力。而对自己古居,他却不愿花费重金装饰,这也是他受人爱戴之处。
萧世启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萧氏后人的心里。在动荡年代,很多萧家后人被迫离乡背井,流落海外,但他们心向祖国,情系故乡,一旦事业有成,就会在家乡做好事。台胞萧宗琳所建的钟麟别墅就是其中代表。
萧宗琳,是邱阳萧家后人。早年漂泊在外,但他不忘故土,从台湾运回了建材,于1936年建成了钟麟别墅,同年在上街娶了媳妇,回乡定居。钟麟别墅也成为当时上街的标志建筑。他未曾想到,这座寄托着他个人情感的别墅,以后会成为向国家输送人才的阵地。1949年到1951年,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创办两期,为国家输送了5000多名军政两用人才,被誉为“革命的大熔炉,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钟麟别墅就是当时福建分校的总部,见证了硝烟中革命战士昂扬的激情,聆听了时任为福建分校校长叶飞的充满豪情的报告。
如今,闽侯县邱阳村交通条件便利,有镇里最先建起的联滨商厦,更有新建的旗山大酒楼,还有新命名的邱阳东路与邱阳西路。日夜流淌在村边的邱阳河,守望着生活在新农村里的萧姓后人,幼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社会和谐,演绎着新时代农家人的美好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扶氏古民居—桂东古民居
扶氏古民居是桂东县历史最悠久的民居。位于风景明媚的寨前乡新桥村(原称扶村),离县城15公里。据《扶氏族谱》记载:秦破楚,抚定中原。蜀川杨氏,匡扶汉室,皇帝赐姓扶,名嘉。扶嘉为扶姓鼻祖,官至廷尉大夫。北宋宣和元年(1119),扶氏林芝、丰芝入桂东创业。南宋咸淳五年(1269)扶氏定居龙塘里(今新桥村),始建宗祠。清朝乾隆四年(1739)扩建,历经3年竣工。1915和1935年,祠堂进行过整修。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此稍事休整。20世纪60年代,破旧立新,祠堂内古迹被作封建迷信损毁。办过学校做过粮仓。2002年按原貌重新修复。新桥村六成村民姓扶。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与深圳电视台在民居拍摄电视剧《朝霞满青山》,2005年元月中央电视台拍摄过《小城印象》。扶氏古民居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一进三厅。占地面积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856平方米。正面三扇大门,正门彩绘门神画像。门口一对直径85厘米的...
· 这是一座深山瑰宝:保存最好的陶氏古民居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留下的诗文,被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更被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现如今,在南漳县板桥镇,与陶公同姓人氏遗留下的明、清时代风格各异的古民居建筑,也成为当地一大景致。陶氏民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另外还有保存完好的古碑刻、古墓葬、木雕、石雕,极具文物和史料价值10栋老宅还原明清古貌南漳县板桥镇原雷坪乡,坐车离县城两个半小时的距离,一个陶氏古民居最集中的地方,现保存较好的有10栋,其中陶绍初民居、陶述照民居、陶匡伦民居、雷坪陶氏民居、焦家湾民居和陶家祠堂等6处陶氏老宅,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前,出于对古建筑的敬慕,我来到雷坪,专程探访了这6处“省保”古民居。雷坪村,是一个古民居村落。在10栋老民居中,陶匡伦民居、陶述照民居、陶绍初民居、雷坪陶氏民居4栋清代风格的陶氏老宅,更显古朴典雅。绿树成荫的群山将这个美丽的山...
·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建筑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种题词。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棱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蔡氏古民居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
· 邵阳萧氏源流
华容墨山、普贤岗萧氏始迁祖渊公,字莲溪,江西庐陵人,宋进士,任岳州府军通判。绍兴2年(1132)与兄迁居岳郡十六都湖畔中都八咀(今属钱粮湖农场),约绍兴5年移居华容贾家圻(今岳阳县广兴区萧台村)。三世宣议、宣忠分东西两支。宣议为墨山支祖,又称东支,后人大部分居东山、南山。宣忠为普贤岗支祖,又称西支,后人大部分居华容西乡。清光绪24年(1898)三修族谱。东支派语:九伯宣季成友,希仕浩仲延,万世以同宗,怀善思可继,惟学宜先志,必茂巨科才。西支派语:九伯宣季逊,宝元太永玉,凤一时文盛,立名思有自,勉学宜先志,必茂巨科才。华容注滋口坝上萧氏始迁祖大才公,因生计,清道光末年自湘阴漳树港迁华容注滋口坝上,居洞庭湖洲,后人分居白鹤窖、业谟、华光、幸福等地。派语:应广时崇,显德一学,正大光明,仁孝忠恪,本源深远,福庆丰隆,宏开景运,蔚起人文,俊良膺选,科甲连登,佑民护国,建业树勋,发扬先德,垂裕后昆,家...
· 金氏聚居地福州闽侯上街竹榄村
金氏聚居地福州闽侯上街竹榄村金可诚金能飞供稿上街竹榄村地处福州闽侯上街镇乌龙江江畔,为金氏聚居地之一。上街竹榄金氏始祖为入闽始祖金衡第二十九世孙金崇岱的四世孙诚字辈,祖居闽侯壁团洲(现称桔园洲),是崇岱公派下的祖源地。清乾隆年间,因避洪患诚字辈二十一位族兄弟迫于家族生计一同过江前往壁团洲西岸找选地势高垦冲积洲,二十一族兄弟勤劳团结,英武聪慧,用汗水把垦荒沙洲造就成一片生机勃勃的质洲良田留于子孙后代。因这片质洲良田属二十一兄弟共有(故称二十一份)二十一份地名保留至今。鉴于壁团洲洪患经验,族兄弟们在质洲边缘种植一片竹榄防洪成林(竹榄村名因此而来)。当时靠种植甘蔗、番薯、桑叶、黑白芝麻、茉莉花、制作红糖板等为生计。现以传十三世,繁衍192户,人口820多人,另有宗亲迁往全国各地和南洋各国。竹榄村金氏自崇岱公起以下字辈为:崇卿允诚、元士世大、可能昌宁、时遵贤圣、忠孝为经等68个字辈。堂号:彭城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