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翰林学院中的王氏家族

2016-09-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6
转发:0
评论:0
翰林学院中的王氏家族,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凡进士都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自明英宗时起,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翰林出身就有101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清史稿•选举志》也说:“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很显然,翰林院已成为当时培养高级干部的绝佳场所。
翰林院中的王氏家族
     作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王氏曾有四位才俊先后入职翰林院,成为家族史上的一大荣耀。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王象节
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中的王氏家族
      王象节年少聪慧,十岁通诗律,兼工诸体书。25岁中进士,朝考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检讨,充纂修国朝正史官。他性情淡泊,生活节俭,但遇他人有难则倾囊相助。28岁时,叔兄王象斗考中进士,为避兄长辞官归里,奉养父母,不幸受风寒,英年早逝。
王与胤
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王与胤本是王象晋的次子,后过继给王象贲。他抗疏直言,不避权要,惹怒阁臣,罢官归里。崇祯十七年甲申京师沦陷,他自撰墓志,与妻子于氏,子士和同缢于室。
王士禛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科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讲学士。
      作为清代汉臣由部曹改词臣的第一人,王士禛自小秉承家学,8岁能诗,12岁能赋,18岁中举,25岁中进士,并因诗被遇,特旨入翰林,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改词臣第一人。他的一生文政兼从,华章叠出、政声廉明,被誉为“一代正宗”、“文坛领袖”。
王祖雝
清嘉庆七年壬戌,钦赐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中的王氏家族
     翰林院检讨主管掌修国史,从七品,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而作为监生的王祖雝,未经殿试就被钦赐为翰林院检讨,这也是不多见的殊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知名的毕节路氏翰林家族
毕节路氏翰林山庄坐落于今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办事处的路家湾村,是一处具有近二百年历史的文化庄园。翰林山庄的主人路氏家族,是清代全国知名的文化世家。这一文化世家肇基于清康熙初贡生路瀛洲,传承至晚清举人路承熙、路先伯,共经历了八世。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文化世家共走出七名秀才、十三名举人、五名进士。这五名进士分别是路元升、路孟逵、路璋、路璜、路朝霖。其中,路孟逵、路璜、路朝霖三人又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路朝霖还升侍读学士,成为幼年光绪皇帝的老师。在众多科举人才中,七人分别任过知县、知州、知府和户部主事,官衔从正七品至正四品不等;在九名诗人中,五人是有名诗人,四人为诗书画“三美”艺术家,二人被誉为国学大师。翰林山庄路氏文化世家,是在历史的沧桑岁月中,中国儒学文化涵养产生的文化世家。其文化构成呈现出多方面的内涵,是融汇了中国古代科举、教育、廉政、忠孝文化和传统诗书画“三美”艺术等内涵为一体的优秀...
· 咱们王氏家族明清两代的“翰林缘”有哪些呢
作为文人入仕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翰林院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凡进士都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自明英宗时起,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翰林出身就有101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清史稿•选举志》也说:“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很显然,翰林院已成为当时培养高级干部的绝佳场所。作为“齐鲁第一进士家族”,新城王氏曾有四位才俊先后入职翰林院,成为家族史上的一大荣耀。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王象节、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王象节年少聪慧,十岁通诗律,兼工诸体书。25岁中进士,朝考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检讨,充纂修国朝正史官。他性情淡泊,生活节俭,但遇他人有难则倾囊相助。28岁时,叔兄王象斗考中进士,为避兄长辞官归里,奉养父母,不幸受风寒,英年早逝。王与胤、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王与胤本...
· 杨氏名人-翰林学士杨溥
杨溥(1372-1446年),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著有《水云录》、《文定集》等杨溥,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进谮,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这成为继解缙入狱后,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事变。当时只有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成祖“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金忠是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他不顾触怒成祖,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才使太子未遭废罢,但是作为东宫宫僚的杨溥、黄淮等人却因此事件而被入狱,而且一系即长达十年之久。杨溥的出狱是在十年后的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初...
· 卜子家族翰林世系
卜子先祖卜子以前世系失考卜子卜子,卜商,字子夏,生二子:芹、泮。卜子后裔世系此段暂略第61代卜加民,明崇祯8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第62代卜景星,清康熙3年入钜野县庠生。第63代卜年昌,康熙7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18年入钜野县学庠生。翰林院五经博士第64代卜尊贤,字衍德,康熙51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59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科、美。第65代卜科,乾隆8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美长子玉柱为宗子。第66代卜玉柱,乾隆17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第67代卜国华,乾隆53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第68代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第69代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17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第70代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第72代卜庆德第73代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后嗣下落未明
· 翰林学士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评价]卢挚官位显达,旧学深厚,文学负有盛名。"元初,能文者曰姚(燧)、卢";"古今体诗,则以挚与刘因为首。"临川吴澄谓其"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V瑚琏之器,见者莫不改观"。(以上所引均见《新元史》)。卢挚尝谓:"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又云:"清庙明堂谓之古,朱门大厦,谓之华屋可也,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