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

2016-09-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58
转发:0
评论:0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龙门江厦谭氏出了文武进士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在龙门县博物馆展厅,展示着一块清乾

龙门江厦谭氏出了文武进士 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在龙门县博物馆展厅,展示着一块清乾隆年间的“进士”牌匾,它的主人,属于龙门县城东郊江厦村、进台起义的武进士谭纶邦;另外,还有一块“司马鸿猷”牌匾,它原来挂在江厦挺华书舍。这两块牌匾的历史信息,常常引人寻思:江夏是怎样的一个村落,为什么文武双全?

位于龙门县城东面三四公里的江厦村,是龙门谭氏祖居地龙城双厦(旧称陇厦)分出的居住点,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历史上,文武人才辈出,作为龙门谭氏的集大成者,江厦散发着往日的风韵,旗杆石、柱础、古井等散落乡野,古民居、古祠堂、古书舍以及碉楼、文笔塔遗址……承载着一个家族厚重的过往。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

江厦谭家祠大门贴着“家风 理学”。

龙门谭氏,是龙门县城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个家族之一,800多年前,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江西弋阳人谭瑞奇任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后因上书触怒皇帝被贬岭南,见龙门西林麒麟冈之秀拔,于是卜居冈下,为龙门谭氏始祖,龙门谭氏也因此成为广东谭氏的四个派系之一。

从南宋至清代数百年间,龙门谭氏人才辈出,据《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统计,2000年,龙门谭氏有21500人,分布在龙门县城、蓝田、左潭、铁岗、地派、龙田、沙迳、永汉、麻榨等地近57个村落(居住点),星罗棋布,另外,龙门谭氏支派两广十几个县、人口过十万,可谓枝繁叶茂。龙门县城东郊的江厦(旧称冈厦),是龙门谭氏的集大成者,在明清两代涌现出名绅谭屿、谭丛菊、谭绥猷,武进士谭纶邦,翰林院检讨谭冠英等杰出人才,可谓星光熠熠,另外,江厦的古建筑也异常庞大和繁多,是留给龙门的一笔丰富的遗产。

 

江厦谭氏宗祠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起源 

当朝大臣触怒龙颜被贬岭南 

龙门谭氏始为谭瑞奇,历代龙门县志对谭瑞奇都有记载。谭瑞奇,原江西弋阳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朱熹同榜,初受礼部员外,后官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

当朝大臣谭瑞奇是怎么从京城来到岭南僻地龙门?据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载,南宋“宁宗朝与吕祖俭上书论赵汝愚之忠、朱熹老儒、彭龟年旧学、李祥老成不当罢斥,上怒,贬广东,以公事至西林都长沙乡,见麒麟冈山水竹石可爱,因卜居焉。”原来,谭瑞奇因“上书”触怒龙颜被贬谪至岭南,最后见麒麟冈(今龙门县城东约10公里、王宾大坑后)拔秀,遂卜居冈下。

谭瑞奇的后裔开枝散叶,分散龙门各地。在龙门谭氏聚居点中,除了开基地龙城双厦,还有西埔谭屋、江厦、水口、左潭禾仓、沙迳茶湖等著名谭氏村落,其中,龙门县城东郊的江厦,无疑是龙门谭氏集大成者。

在宋末元初之际,谭瑞奇七世孙谭保恙为谋后人基业,从双厦外出,四处寻找发展地,最后选择了今龙门县城东面三洞村。谭保恙生一子谭仕昌,谭仕昌又生两子,谭胜燕、谭佐卿。后谭佐卿于元末明初从三洞迁至江厦 “瓜仔落棚”之地开基。谭佐卿生有4子,分别为谭心海、谭学海、谭明海、谭志海。4人中,只有谭明海(字文渊)留居江厦,被后人称为江厦始祖。

《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称,“那时,(冈厦)丁财十分兴盛,人口激增,需要更多的耕地,祖(谭明海)即就请三洞那班长工的子孙来帮忙开荒耕种,东从三洞口至周田,南自文笔金鸠庙山至花围村前,西至王宾交界等数十万亩荒山田地,开辟耕种,又在今沙圹桥头处兴建马栏屋场,派有人长住马栏屋养马。”

靠着广阔田地和马场,谭明海在江厦将家业铺开,4个儿子谭宗义、谭宗智、谭宗信、谭宗受在附近定居,田地山头,就近耕种,江厦也逐渐形成沥口、巷口、园心、新围、塘面等谭姓自然村。

此后,江厦谭氏在此建家祠、文笔塔、书舍、碉楼等设施,龙门县城东郊,一个规模巨大的家族集聚地,横空出世。江厦各自然村彼此独立又相连,在田园山水之间形成建筑群,颇有世外桃源之美。 

 

挺华书舍非常大,可惜里面被后人改造过。

人物 

武进士谭纶台湾“剿匪” 

明清两代,是江厦谭氏最为兴旺的时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有谭屿、谭丛菊、谭纶邦、谭绥猷、谭冠英、谭锡光等人。

活跃于明代中期的谭屿,“慈祥坦易,轻财好施,乡里钦之”,龙门知县管廷节嘉奖谭屿的善行,旌以冠带。而“隐居独善”的谭丛菊,一丘一壑吟咏自如,谭丛菊的“砥砺名节,家教严谨”,使得“乡人皆化于善”,让谭氏族人跻身书香门第之列。

在先人的践行下,江厦谭氏为善好学的家风蔚然成风,涌现出更为出色的人物,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中,龙门历史上,惟一一个武进士谭纶邦和最后一个进士谭冠英,都来自江厦。一武一文,堪称江厦谭氏的代表性人物。

谭纶邦,身材修伟,膂力过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式第六名,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式十二名、殿式二甲,成为武进士。在民间记忆里,谭纶邦有“魁星踢斗”的传说,简单来说就是在皇帝面前露了一手绝活,因而高中武进士。谭纶邦随后授福建督标右营守备。清乾隆四十七年署长福营都司护理、福宁镇游击,五十年升兴化协都司,代理兴化协副将。

时台湾林爽文起义,谭纶邦找到了用武之地,从福建渡过海峡到台湾,协助乾隆宠臣福康安围剿起义队伍。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载,“时台湾贼匪猖獗,伦邦领兵五百往剿。驻春牛埔,与贼遇,捕斩百余,至沙冈,杀贼数十,至南坛又杀贼数十。行次南路东港,是夜贼败走,复追之,又杀百余人。”

台湾之役,谭纶邦身先士卒,五战皆捷,军威大振,他后“以功擢汀州镇中军游击”。时值军政考核,谭纶邦获得第一,拟提升为参将,但被上司阻挠,谭纶邦“不屑干进”,以生母年老、弃官归田,直至去世。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

 

江厦谭氏宗祠上面的灰雕。

谭冠英名列翰林掌修国史 

与谭纶邦不同,谭冠英则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好善乐施。

谭冠英尤其重视教育,清咸丰四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龙门县城,占领县城一个多月后撤出,此后,学风有衰退之势。谭冠英捐献义田二十余亩,充义学经费,又送义田八亩五分恢复宣讲,教化乡民。谭冠英为乡里树立了良好风尚,颇得乡人崇敬。

清光绪四年(1878),龙门饥荒,谭冠英首捐数百金,倡办平粜,又与其他乡贤共出三千余金,修建白沙水桥,复又置换田地十三亩,设立白沙水渡,又置田四十八亩六分,作修路之用。

清光绪十一年(1885)谭冠英赐副贡,十九年(1893)恩科赐举人,与龙门名士刘士骥同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进士,朝廷赐谭冠英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掌修国史。

在古代,名列翰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龙门才子李寿田有《贺谭冠英钦赐翰林联》,将谭冠英早年在白沙河两岸修桥铺路等善举称为“白沙韵事”,然后用宋代梁灏80岁才考得状元来比喻谭冠英大器晚成。谭冠英最后年九十三卒,算是高寿。

谭冠英之子谭锡光,诸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副贡,曾任阳山县训导,有乃父之风。谭锡光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倡建兴贤书院,经理财务,丝毫不苟。

清嘉庆年间岁贡、江厦人谭绥猷,在高明训导任上去世,生前,龙门知县重视他,聘请他为星冈书院主讲教师。谭锡光创建的兴贤书院是龙门星冈书院在晚清没落后一民间书院,可谓科举时代最后的光辉岁月。

进入民国新时代,江厦谭氏对文教的重视程度与慷慨热情,也未曾熄灭。民国十二年(1923),创办龙门西南学堂的谭伯衡,捐献400两白银筹建一所小学,并拨田租谷每年七百斤用于学校经费。为纪念谭伯衡善举,该学校命名为“私立伯衡小学”。“私立伯衡小学”开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并入龙城一小,服务乡里近30载,延续了江厦人造福桑梓的佳话。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

江厦谭氏宗祠上面的精美造型。


龙门有史可查最早的望族谭氏

延伸阅读 

今日的江厦 过往的辉煌 

江厦谭氏宗祠古朴大气。

数百载风雨最终洗去了江厦的铅华,过往的辉煌犹如龙门谭氏家族最早开基者的身影,已经日渐模糊,不过这个庞大家族留存在天地之间的建筑与精神,依然让人敬佩。

挺华书舍 

如今,谭纶邦的进士牌匾被存放在龙门县博物馆,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一个重达10公斤的石锁,据称是谭纶邦年轻时练习功夫的器材,完整地存放在江厦谭氏宗祠,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物。

与谭纶邦“进士”牌匾安身博物馆相比,谭冠英的功名碑显得有些落寞,一块断成两截、刻着“钦赐翰林检讨”字样的石碑,静静躺在谭氏宗祠附近,若不留心,几乎无人能识。不过,谭冠英的故居却大名鼎鼎,保存较为完好,村民将其命名为“书房”,以此向一代大儒致敬。

江厦一武一文的代表,以这样的方式,嵌入了龙门人的生活。要探寻他们乃至龙门谭氏的精神根源和原动力,无疑需要从更多的载体。

在奉行科举制度的古代,一座座私塾、书室就是一个个乡村士子寻找梦想的出发之地。在江厦,有一座著名的书室,名曰“挺华书舍”。

挺华书舍位于江厦新围,前有门楼和鹅卵石通道,门楼的门楣、大门贴着大红对联,春节对联,结婚对联,一层又一层,异常喜庆。挺华书舍的门楣上阴刻楷体“挺华书舍”四字,笔法遒劲有力,书写者不明。

建于清中期的挺华书舍占地300多平方米,四进三开间,走进书舍,雕花的屋檐、廊柱、屏风、木门随处可见,支撑建筑的石柱、青砖,也完好无损。侧廊有镂空窗户,红阶砖或青砖铺地,一口花岗岩包边的水井盛满清水。

村民们介绍,挺华书舍由一名叫谭挺时的先祖所建,村里子孙后代学习之用。书舍里有一块“司马鸿猷”牌匾,后来保存龙门县博物馆。

龙门县文化部门立碑时称,“挺华书舍规模较大,在龙门地区属罕见,对研究当地清代书室文化有参考价值。”

在旧时,江厦远不止挺华书舍一个私塾,由此再次看出江厦人对文教的重视。

江厦宗祠 

能讲好江厦谭氏乃至龙门谭氏故事的载体,除了挺华书舍,还有谭氏宗祠。作为江厦最重要的建筑,谭氏宗祠无疑是村民的精神坐标,在龙门,它也是一代名祠,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江厦谭氏宗祠,在清代数次重修,硬山顶,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还没进入祠堂,大门口檐板上的各式木雕便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奇特的木雕,刻着棋盘,上布局数个棋子,左右背景是棋盒以及类似圣旨的卷轴。

这块木雕相当罕见,因为象棋和“圣旨”一般不是宗祠木雕中的元素。村民传说,龙门谭氏始祖谭瑞奇在宋绍兴年间中进士后,得到皇帝的重用。有一次,谭瑞奇和皇帝下棋时用巧计使皇帝赢棋。皇帝高兴之余,就下令免除了广东一年的粮税。谭氏宗祠的棋雕,所指的就是这件事。

走进谭氏宗祠,就能看到宽阔的厅堂和天井。瓦檐下的山水、人物、花鸟等木雕、灰塑图案栩栩如生,特别是每一道龙船屋脊两端,都各有一对鳌鱼,活灵活现。这座古老的建筑虽然,仍保留着明代宗祠建筑的大气风格,基础几乎原封不动。最让人称奇的是祠堂上厅里的天井旁摆放着一块年代久远的红砂石,略呈椭圆形,上面雕刻有腾龙穿云、逐珠引颈的图案,被村民称为“龙珠球”,风化严重,以至于一面凹凸清楚,另一面则几乎看不到刻纹,极有可能是谭氏宗祠存留下来的明代柱础,见证了宗祠的始建年代。

江厦村委会主任谭桂友介绍,江厦从最初的5个自然村,发展成为15个自然村,都是谭姓村落,都围绕着江厦谭氏宗祠而建村,现有村民1600多名,大多以出外务工、种菜等为生。

江厦谭氏新建的楼房,围绕着古村落,日子平淡如水,毕竟,风流被雨打风吹去,家族盛事已是明日黄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千年望族——茶陵谭氏
族谱,是千秋万代子孙的根系所在,是所有子孙儿女的精神故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家宝”。千年望族——茶陵谭氏,源于江西太和,后举家迁至茶陵尧水(今严塘镇)。历代人才济济,出了无数国家良臣和杰出人物,至今已延续发展40多代,后代遍及世界各地。许多旅居海外的谭氏宗亲常来茶陵寻根祭祖,成为中华文化的美丽风景。茶陵谭氏始祖荣禄大夫谭可奕图谭姓是茶陵的大姓之一。明朝大学生李东阳在《严溪中和堂二修族谱序》中写道:“谭氏,吾茶望族也。”茶陵谭氏望族,历代人才济济。唐朝有以文学闻名的谭一峰;五代时有忠孝两全的谭进峰、谭进鸿、谭进颇兄弟三将军;宋朝有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谭处尧,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谭仁京,礼部尚书、瑞明殿大学士谭世勣,状元、湖北提督谭用武等;明朝有南京户部郎中谭隆,佥都御史、四川巡抚谭希思等;明末清初有两广总督谭仲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等等。茶陵谭氏始祖可奕派下五代世...
· 大明滁州望族清流谭氏
滁州,历史久远,秦为东城县地,汉分属东城、全椒、建阳县地,东晋至南朝间先后有琅琊、顿丘、新昌、南谯等暂置或侨置州郡县邑称号,以寄寓流人,或驻军防卫。隋开皇初以清流水为名置清流县,为滁州治。大业初并入扬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为州治。明初省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建凤阳府於凤阳城,辖沿淮及淮北五州十三县,滁州初属凤阳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初,废州为县。建国初设滁县专区,专署驻此,1982年撤销滁县,改设滁州市。“清流县,本汉全椒县地,东晋侨置顿丘县,隋初改为新昌县,又改为清流县,因县东清流水为名,明初省,即今安徽滁县治”。清流,今为关名,源于清流河。清流河,为滁河最大的支流,源出嘉山县中嘉山东南麓,东南流贯滁州市境,至来安县岔河集注入滁河。清流关位于滁州市中部关山中段,南唐置关,以隋唐五代十国属清流县,故名。关洞为拱形,深十余丈,用巨石大砖垒砌,关...
· 明朝滁州望族清流谭氏
滁州,历史久远,秦为东城县地,汉分属东城、全椒、建阳县地,东晋至南朝间先后有琅琊、顿丘、新昌、南谯等暂置或侨置州郡县邑称号,以寄寓流人,或驻军防卫。隋开皇初以清流水为名置清流县,为滁州治。大业初并入扬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为州治。明初省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建凤阳府於凤阳城,辖沿淮及淮北五州十三县,滁州初属凤阳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初,废州为县。建国初设滁县专区,专署驻此,1982年撤销滁县,改设滁州市。“清流县,本汉全椒县地,东晋侨置顿丘县,隋初改为新昌县,又改为清流县,因县东清流水为名,明初省,即今安徽滁县治”。清流,今为关名,源于清流河。清流河,为滁河最大的支流,源出嘉山县中嘉山东南麓,东南流贯滁州市境,至来安县岔河集注入滁河。清流关位于滁州市中部关山中段,南唐置关,以隋唐五代十国属清流县,故名。关洞为拱形,深十余丈,用巨石大砖垒砌,关...
· 方氏:最早入迁徽州的名门望族
徽州的原始居民是“椎髻鸟语”的山越人,他们头上挽着一根独髻,说着中原人听不懂的方言。山越文化的特征是“鲜知礼节”,剽悍尚武,三国时,仗着天高皇帝远,徽州山民“依阻山险,不纳王租”,与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前后对抗了几十年。但到了唐宋以后,这种封闭圈子逐渐被打破,两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安史之乱”、两宋之际“靖康之乱”让徽州出现了三次大的迁徙高潮。由于徽州山重水复,易守难攻,遂成为中原士族理想的避难场所。千百年来,由于王朝更迭、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等等引起的战争连绵不断,但极少有哪一次殃及到徽州。这样,徽州成了战争频发的中国社会的一个世外桃源。在我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历史上的五大古都,其中三个: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的频率很高。于是,很多中原大姓由北向南迁徙,最后定居徽州,使得一个弹丸小地渐渐被开发被张扬。徽州的始迁祖们“聚族而居”。宗族文化...
· 有案可查
【成语】有案可查【成语】有案可查【拼音】yǒuànkěchá【解释】案:案卷,文书。【出处】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可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