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

2016-08-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49
转发:0
评论:0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据古籍文献记载,南通范氏为范仲淹的直系后裔。范氏祖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据古籍文献记载,南通范氏为范仲淹的直系后裔。范氏祖居苏州,后因战乱,各支脉风流云散,其中一支举家迁居南通,成为通州范氏始祖;其后代均居南通,人才辈出,为南通名门世家。
  范氏家族坎坎坷坷绵延十三代,曲曲折折穿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以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朝代更替不断线,文字冤狱无断层,薪传火继,芬芳至今。在东西方家族史、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
范氏十三代,代代有传奇
  范氏诗文世家的起点诗人为范应龙,南通范氏诗文有记载的第一人。范应龙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贡生,庆云县令。他“少有文名,为学者所宗,诸生门下者可二百许”,产生了范氏诗文世家的最初影响。
  范凤翼,字异羽,为范应龙的三子。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24岁中进士,任国子监助教,官至吏部主事。范凤翼之子范国禄,被誉为“翩翩浊世佳公子”“江东第一才子”“弱冠即以诗文鸣于海内,著述之丰,堪称邑中之最,视为通州诗文之冠”。与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写《池北偶谈》的王士祯均有来往。
  此后,历经范遇、范梦熊、范兆虞、范崇简、范持信五代,适逢康熙晚期与乾隆年间的“文字狱”高峰期,范氏家族的诗文作品顿呈锐减之势,除范遇有一本《一陶园存今文选》,范崇简有一册《懒牛诗抄》之外,其余三代并未结集成书。
  范氏诗文世家第九代范如松,为范氏诗文世家关键性人物,上承八代诗人之高风,下启范氏诗文鼎盛之局面。因为他教子有方,三子皆以诗文闻于晚清。范伯子(当世)、范仲林(钟)、范秋门(铠)兄弟三人诗文齐名,号称“通州三范”。范伯子晚年助张謇创建通州师范、女师、高等小学。弟范钟,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是历经整整300年后范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弟范铠,民国初聘修南通县志,因与主撰者意见不合,于1915年甩笔离开南通,三年后客死他乡。
  范氏诗文世家第十一代代表人物是范罕、范况兄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与完善,范氏家族的诗文更臻成熟地传至范当世的孙辈、范氏诗文世家第十二代代表人物范子愚。范子愚先后任南通女子师范、江苏省立南通中学国文、美术教师垂三十年。“”中,家里烧掉了很多“封资修”的古籍书画,平时谨小慎微的范子愚却大胆地将自己的诗稿藏了起来,使范氏诗文又一次躲过文字浩劫,得以传承下来。范子愚是家族述而不作的典型,所作诗词不愿示人,直到晚年,才在儿子范曾的劝说下,出了一本《子愚诗抄》。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
范曾:范氏诗文世家第十三代代表
  范氏诗文世家第十三代的代表,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范曾。范曾于1938年出生于南通。幼承庭训,两岁时,就能背诵五言绝句,四岁时便入学,且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八岁便能做出“绿羽顶红冠,花开处处啼”这一令乡贤张梅庵先生赞不绝口的《咏鸡冠花》的诗来。范家历来重视书法,故范曾童年在吟诗作对之后,每天悬腕对临十张毛笔大字。955年,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到中国画系。在大学时,他曾以三个月的光阴,临摹过一百遍《兰亭集序》。年复一年的萤雪之功,使得范曾最后不仅写得一手“范体”好字,且以书法之笔作画,更是得画史精髓,开一代新风。范曾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作为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2010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0年,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开馆,成为国内研究范曾艺术的重要基地。
寺街有个著名的书香门第范氏
【范宅大门堂】
范氏老宅:笔墨风水宝地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老宅,虽历经450年沧桑,仍基本完好。老宅有朝南开的大门堂,门堂朝南上方斜竖挂着“天官第”、横挂着“进士第”两块光绪时的匾额,东西两侧是“明经”“亚元”两块乾隆年间的横匾(“文革”中被毁)。正堂屋上方中间挂着一块更大的横匾,匾上的“孝子”二字是读书世家的家风。这五块匾正是范家祖上诗文绵延四百余年的标志。
【范宅堂屋】
  范宅院内,是一幢坐北朝南和一幢坐南朝北的对门大瓦房,朝南为三间,朝北为明三暗五间,多出两间西厢房。两幢房子中间为一块长方形的青砖天井,天井西头是一椭圆形的院门,通向西边的小花园。北边一门通火巷到正台,火巷内铺着的青石板因年代久远,都已呈瓜子纹状开裂。正台前还有一方青砖天井。此宅为典型的南通明代一进三堂:遮堂、敞厅、正台,均为五柱七架、地板雕窗、月亮板壁的明代建筑。敞厅后经翻建,大架子未变。正台天井的东南方有一口与此院共明月的明代水井。从半空俯瞰范氏宅院、水井与不远处的光孝塔,就像一块长方形砚台边竖起了一枝擎天巨笔,这就是“一门两进士,十三代诗人”的笔墨风水宝地(见题照)。后因家族繁衍,光绪二十一年(1895)范当世在季家院子购一东宅;清末民初,老三范铠购宅于建设路1号,现均已拆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山朱氏——书香门第
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宅山村有一座朱氏家庙,建于明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朱氏家庙前广场有11座明清时代朱氏后裔中举当官而竖的保存完好的石旗杆,十分壮观。目前,朱氏家庙及石旗杆已被列为东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家庙根据《紫阳朱氏族谱》记载:宅山祖先,始于黄帝之孙颛项(公元前2550年),传51世至曹侠(公元前1029年)在山东曲阜,立邾族为国,邾侠传20世至邾夷鸿,去邾字右旁为朱(约公元前403年)在安徽相县生柁,立沛国,称正公,这是朱氏始祖。家庙大门传至朱熹长房十二世裔孙朱孟章,是云霄火田大洞村三世祖,也是宅山村始祖。出身布衣的朱孟章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裔在传承若干代以后竟成为了享誉地方的书香门第。朱氏家庙前的广场左侧屹立着的11座明清时代保存完好的石旗杆,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佐证。据宅山村二十世裔孙朱永璋介绍,这些旗杆石多数立于清朝,从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在这些旗杆石群中,...
· 这8条街被确认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街道景点
这8条街被确认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光明日报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张翼)近日,哈尔滨中央大街、石家庄湾里庙、青岛台东、合肥淮河路、宁波老外滩、福州三坊七巷、厦门中山路、昆明南屏等8条步行街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图哈尔滨中央大街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3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示范步行街数量已达到19条。图哈尔滨中央大街图宁波老外滩据介绍,2020年6月以来,商务部将哈尔滨中央大街等纳入了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改造提升后的步行街呈现出明显变化: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呈现出美丽舒适、各具特色的街区风貌;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在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的同时,引入沉浸式、体验式新兴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文化底蕴充分彰显,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步行街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各方主体共同参与改造提升,形成共商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综合效益逐步显现。“8条...
· 书香门第,慈善传家的谭氏
与归善、博罗两个古县相比,龙门县要年轻许多,于明弘治五年(1492)才从增城县析置而出,因此龙门历史在明以前较少史料记载。就历史人物而言,修撰于清康熙六年(1667)的《龙门县志》显示,能入志书列传的人物只有两个———谭瑞奇、廖金凤。“惠州边界行”采访组抵达龙门县龙城街道采访时,偶然得知该街道江厦村有修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谭氏宗祠,正是以谭瑞奇为龙门谭氏开基始祖。龙城谭氏可谓龙门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吸引我们前往江厦村访古探幽。江厦谭氏宗祠古朴大气江厦谭氏宗祠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体量开阔,建筑风格古朴而大气,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据《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记载,北宋年间,谭瑞奇由江西虔州弋阳县长兴里太平庄迁至广南东路(即广东)增城西林陇厦(今名双厦)。至元末明初,陇厦谭氏开枝散叶,其中一支又到江厦开基。经过近百年的开启山林,筚路蓝缕,至明万历年间,江厦谭氏已家声日隆,成为当地...
· 书香门第之西极文氏
书香门第之西极文氏在中国北方,有一脉号为“西极文氏”的家族,在明隆庆至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四人,中举五人。创下文氏家族科举的奇迹,也造就了绵延数百年的书香门第。西极古指长安以西之地域。汉武帝刘彻曾作《西极天马歌》,歌云:天马徕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西极文氏是指今陕西旬邑太村镇文家村以山西雁门为郡望的文姓一族。西极文氏是明洪武初贡士文振之后代。文振则是北宋名相文彦博的十三代孙。明初文振曾任监察御史,其秉性刚直,铁面无私,权贵“莫挠其法”,京师官员称他“铁面”。因谗言被贬,但其志不改,三日后又上谏,皇上震怒,意欲诛之,朝廷之上其面不改色,皇上惊奇,赦免,升任河南按察司佥事、云南交趾廉使。文彦博祖籍汾州介休,属山西雁门文姓。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
· 范氏宗亲有个您不知道的节日
建德西坞范氏后裔发迹于一岭(塔塔岭)之隔兰溪龙门上竺坞,据西坞《龙门范氏家谱》记载:宋熙宁十年(1077年)丁巳春,范文正公之孙、范忠宣公之子范正路,游学浙东,寻芳于濲西纯孝乡,鲍大宣议知其不凡之器以女妻之,正路公遂为龙门始祖。后代繁衍生息凡三十六厅堂,大明成化年间正路公十五世孙范初一与西坞徐乙之女结为秦晋之好,初一公为照顾孤寡的老丈人毅然迁居西坞遂成西坞始迁祖。大明嘉靖三年(1524年),西坞范姓十余户人家集全族之力兴建范氏家庙,堂名曰馀芳堂,为龙门范氏三十六厅堂之一。嘉靖二十年(1541年)岁次辛丑季冬吉旦,进士福建泉州府推官刑部郎中胡公廉撰文《馀芳堂记》。●西坞古村自龙门范初一公迁居西坞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范氏子孙恪守先祖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弘扬“先忧后乐”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西坞范氏文化和馀芳堂人独特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