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

2016-08-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31
转发:0
评论:0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在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益道村三拱门范家村村口,有一座专为旌表监察官员建的石坊,也是
在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益道村三拱门范家村村口,有一座专为旌表监察官员建的石坊,也是湖南古代牌坊中年代最早的石牌坊——绣衣坊,被誉为“湖南第一坊”。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
绣衣坊坐东朝西,白石结构,分主楼、次楼、边楼,三门四柱,每楼檐下有斗拱,中门门楣上方横额内自右至左阴刻双勾“绣衣坊” 3个正楷大字,横额右上部阴刻上款“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整饬郴桂兵备副使汪玉,郴州知州沈照同、鲁玘(qǐ )、判官姚佐为邑人监察御使范辂(lù)立”,左阴刻下款“桂阳(即汝城)知县陈德本,典使张万釜,儒学教谕吴洲,训导李珍,大明正德十四年(1520)十二月二十四日立。”
 
《史记》《汉书》记载,绣衣是汉代以来朝廷监察官员的称谓,“直指绣衣使者”又称“绣衣御史”。
范 辂字以载,号三峰,1474年生于汝城县益道三拱门范家村,进士及第,历任御史、按察司副使、广东参政、山东浙江廉使、江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宁夏巡抚、都察院兵部右侍郎等职。
有一次,范辂奉旨前往册封纯化王。册封毕,纯化王按常规给册封使节赠送金银,以表谢意。范辂坚辞不受。纯化王不知范辂的清白品行,误以为是白天人多怕议论,晚上再来赠送。范辂严词批评说:“难道我是接受黑夜贿赂之辈?”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
纯化王非常后悔和惭愧,被范辂的清廉所感动,即兴赋诗《赋赠天使三峰范老先生还朝诗》,制成金字缎轴,亲驱快马追到途中相赠,以示诚意。此诗原文是:
 
近臣持节下龙楼,青锁郎官第一流。
御牒恩传天上语,使星光照道傍邮。
堂堂气象蓝山重,勃勃才华湘水流。
人道桂阳多俊义,我与鲍叔仅交游。
空囊果称珠玑富,马橐(tuó)何需薏苡愁。
此日星轺(yáo)归上国,他时姓字覆金瓯。
旋旆金门题事毕,好将忠悃答皇猷(yóu)。
范氏为官清廉是有物证的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范氏家族已经成为汝城一个非常庞大的宗族,范辂是这个宗族里的第8代子孙,对范氏后代和汝城民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范辂之后,有立朝忠鲠、居官仁恕的范渊,亲民节俭的知县范永銮,廉重明慎的知府范仲赵,无归丧费的知县范仲佺,节俭谦让的县令范宗裕。
范辂一生清廉为官,忧思为民,无私无畏,深受当地百姓的赞誉,一直流传到今。范氏族谱里记载了范辂的名言:“此心若有纤毫伪,口舌飘零不得还。”“事父母,敬兄长,训子弟,正风俗,端士习。”以此教育后代弘扬范辂的为官思想和作风,永远崇敬他爱戴他,纪念他学习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汪氏累世为官皆清廉
汪氏累世为官皆清廉绩溪六都坦头汪氏在宋代起就是徽州的(旧称新安)名门,曾以“一门三代七进士”的显赫家世光耀一时,更以累世为官,躬行实践,勤于政事,所至皆有政声而被后人称誉,不少徽学研究学者也对此褒扬有加。汪汲是宋代坦头汪氏家族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也家族的核心人物。汪汲,又名宣德,字子迁。年二十岁时与兄汪淇同登嘉佑二年(1057)进士,初任浙江慈溪县令。上任伊始,汪汲发现德门乡河由于种种原因阻塞了数十年,两岸田地因得不到浇灌而成为费田,百姓多有怨言。汪汲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于是东奔西走,筹措资金,调派民工,进行清淤疏导,使得数十年几任官员未敢触动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使已经荒芜的数千顷田地得到了有效灌溉。慈溪百姓感其恩德仁政,将汪汲塑像请入生祠,予以供奉祭祀。由于汪汲为政有声,未几被擢升为太平州(辖今芜湖、马鞍山、繁昌、当涂等地)推官。宋代,推官是掌管各案公事的官员,州推官相当于现...
· 于谦为官清廉
为官清廉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
· 为官十年清廉一身的王泽
王泽(1759--1842),字润生,号子卿,晚号观斋,芜湖人。幼从学同乡邵石堂,后师黄钺。清嘉庆六年(1801),殿试二甲三名,授编修,历任武英殿提调、实录馆纂修、体仁阁直阁、国史馆协修。嘉庆十二年(1807),任云南正考官。由翰林改官御史京察外用,出守江苏徐州时,黄河患灾,难民遍野,到任后一面赈济灾民,一面筹划治河方略,冀告成功。旋调署理江西赣南道,俸满毅然告归,为官十载,清廉一身。回芜后,甘居敝庐,研习书画,教读子孙。与黄钺师生兼姻戚,过从甚密,时有联吟,合作之画,流传人间,大江南北,以“芜湖二老”尊之。乡耆聚其周围,常于张于湖故居,留春小舫旧址,觞咏其中,唱酬不绝。并与黄钺、许耕余等联络14家义绅,创建丰备义仓。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乡人为之塑像,并黄钺等人,同供赭山滴翠轩。画承萧云从风格,笔墨古厚,卓然成家,与黄钺齐名。有诗集《观斋集》16卷行世。
· 为官清廉百姓爱戴的李卫怎么死的
李卫,字又d,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雍正是清朝的皇帝,在争夺皇位的时候,雍正并没有多少势力,因此他对待自己的家奴也是非常上心,让这些家奴参与皇位的秘密争夺。李卫就是雍正的家奴,在雍正去往江南的时候被雍正收入府中。雍正李卫有着很好的关系,李卫的妻子翠儿是雍正府中的下人女子,雍正看到李卫和翠儿情投意合,就促成了他二人的因缘。李卫当上大官以后,有一次雍正前往李卫的辖地视察,在李卫家中见到他夫妻二人正在吵架,就询问了情况。从这里看出,雍正对待李卫夫妇二人是很关心的。雍正李卫的关系一直很好,在雍正的家奴中,同样有一名声名显赫的封疆大吏,名为年羹尧,年羹尧平定西北,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却骄奢淫逸,纵容手下犯错误,因此雍正帝对其非常不满。最后,雍正帝将年羹尧赐死。而李卫却与年羹尧的性格不同,李卫虽然做的官很大,但是却不傲慢,虽...
· 宋氏起源迁变和郡望堂号;宋姓名人为官者多清廉
宋姓来源宋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始见于周代。周公旦平定由纣王之子武庚挑起的叛乱之后,周成王改封纣王长兄微子启于宋。宋国建立,定都商丘,公族皆以国名为姓,世代姓宋。宋姓迁变公元前286年,宋为齐、魏、楚三国联合所灭。宋姓民众逐渐播迁,流散各地。然而,宋氏家族尽管组成成分比较单纯,但也并非“一脉单传”。据《五代史》记载,当时在辰州有所谓的蛮酋,也是以宋为姓。但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血统了。自汉代始,许多宋姓人皆因为官之故开始由中原向四周、由北方向南方扩散。最初是在山西介休、陕西关中、河南南阳、河北广平及河北邢州等地,繁衍成望族。隋唐时期,宋姓迁徙频繁,逐渐散居于大江南北。到宋元之交、明清之际更有闯荡海外、迁居入台者。宋姓郡望堂号宋姓的郡望主要有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扶风郡等,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西河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