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镇岩峰陈厝村有个范氏家庙你们知道吗
金井镇岩峰陈厝村有个范氏家庙你们知道吗,金井镇岩峰陈厝村位于围头半岛南端,依傍着雅号“鳌江”的围头海湾。该村现有人口50
金井镇岩峰陈厝村位于围头半岛南端,依傍着雅号“鳌江” 的围头海湾。该村现有人口500余人,多属范氏。范氏家庙就建在村庄南面。
范氏家庙始建于清代,1999年于原址重建,是一座砖石木结构、三开问硬山顶的仿古建筑。门前石埕广阔。石砌门墙,正中开大门,两侧边墙上安青石雕竹节圆窗,上下堵石悉以青石、白石雕刻各种花鸟、人物、麒麟图案。门匾刻“范氏家庙”,门楹镌联:“高望唐杜衍世胄;平章苏吴派宗支。”两侧墙柱上又镌“四海云霞开曙气;五湖烟水荡春光”,以及“祖德流芳远;宗功世德长”两联。入门是一个宽阔的铺石天井,两侧为庑廊,从天井登阶而上,是装饰一新的厅堂,厅内隔成奉祀神主的寝殿,槅扇皆雕花油漆,金碧辉煌。梁枋间高悬着红漆金字匾额,分别写着 “龙图学十”、“经元外翰选武英殿校书”、“文魁”、“明经”、“副总府”。两边厅壁刻着字径1米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相传出于宋代忠臣文天祥手笔。庑廊墙上则刻着祠堂沿革及捐资建祠者芳名。
范氏在国内是常见的姓氏,其源起于地名。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于杜邑(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时称杜伯。杜伯子隰叔,亦称杜隰,任晋国士师,掌禁令刑狱。曾孙士会为晋大夫,受封地范邑 (在今河南省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遂有范氏。《姓氏考略》云:范氏望出高平郡(在今山东巨野县一带)。
历代范氏名人不少。如春秋时范蠡,字少伯,仕越国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发愤图强,攻灭吴国。后见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功成身退,泛舟五湖,隐居齐国,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秦末范增,为项梁起义军主要谋士,项羽尊其“亚父”。东汉范滂,字孟博,出身孝廉,为清诏使,登车执辔,有意澄清吏治,每至州境,贪官闻风而逃。后因得罪宦官被逮死于狱中。南朝范哗,历官宋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撰《后汉书》,成一家之作。北宋范仲淹,字希文,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抱负,官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参知政事。宋仁宋时与韩琦率兵同拒西夏,西夏人相诫日:“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累官至尚书仆射,中书侍郎,观文殿大学士。尝日:“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范家自范仲淹做官以后,即于家乡江苏吴县创立“义庄”,以赡族中贫穷。历来是敦宗睦族的楷模。
陈厝范氏,相传即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后,其开基一世祖范志道于明洪武年问由苏州南迁,初卜居晋江十一都杨梓坑乡,后入赘于鳌江陈氏,遂居于此地,传衍一族,分居闽、台两地。
范氏一族最初往台的是明末清初随郑成功入台的第十世范英、范博梦,时郑氏据金厦两岛及漳泉沿海抗清,围头半岛距金门仅5.6海里,是郑军的军事基地,当地百姓多有投奔郑军,随他人台的。谱记:“英公生莫考,卒莫考(其弟范豪生万历辛丑 (1601),卒顺治甲午(1654)可供参照)。妣郑氏,生卒莫考。公性聪敏,博学能文,革命之时,山海鼎沸,公弃儒冠游海上,欲籍此成名,然刚愎白用,竟以恃才杀身。”“博梦公,字开弼,号东宁,生天启乙丑年(1625)十一月,卒康熙庚申(1680)十月。妣蔡氏,石兜女,生卒莫考……公生长晋江十四都,播迁荡析,浪迹江湖。郑氏踞台湾,公从而家焉。郑氏以公督舟运饷。军务倥偬,不获归视祖里。于某年舟次围头澳,念兄殁侄幼,恐先茔莫辨,乘夜泛小艇登岸回家,呼侄文贵仝族人,示以先茔处所即此。足见其孝思云。”从族谱记载,可以看出范博梦离开故乡祖坟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范博梦居台湾生有三子:文质、文宗、光友。文质生于顺治戊戌(1658),“康熙庚辰(1700)以事往凤山南界,时风土初辟,岚烟侵人,公水土不服,抱病归,考终于家。”其弟文宗亦相继而殁。光友自小习儒,康熙二十九年(1690)入县学,能书善画,设教课徒多年。其兄死后,为抚养诸侄,谢却生徒,专理庄园事务,建有园林池沼一所,是台南知名的绅士。虽然已是迁台第二代,却对故里族亲怀有深厚感情。“族戚游台者,虽未谋面,而胥为提挈”。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反,范光友“买舟而西,挈家避乱”,回到陈厝祖里。时“始祖坟以播迁故置之荒蔓,碑记无存。垒垒中无复能辩,后访其故老得知。康熙辛丑,公自台避乱归,旁午中率族人祭扫,而坟茔始岿然在望也。里中天后庙为本宗福地,公念祖宗来久蒙神庥,自台制匾以献。手书‘世沐恩波’,并镌一联于楹。”其联文日:“涉利大川,万里帆樯依觉路;灵分湄岛,千秋赫濯奠围江。”
光友一支在台颇繁盛,其侄学海、子学山分别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乾隆三年(1738)中武举。学海于雍正二年(1724)特放山东登州府水师守备,后河南总督田文镜委为兖州府寿张营中军守备,署游击事。居官能握定“清、慎、勤”三字。卸任归家时,时以直谏黜职家居的侍郎张令璜赠诗赞其:“自古推名臣,仲淹第一人。闽中山水胜,钟灵在君身。虎榜表姓字,豹变耀星辰,操刀姑小试,来镇秋水津。余归田里后,与君称交醇。论剑森星芒,论道豁尘茵。君今辞官去,囊空仍似贫……”。
清康熙年间,海禁初开,与台湾一水之隔的晋江人纷纷东渡谋生。据不完全统计,范氏自十一世起至十五世往台的有200余人:
十一世:光德、天启;
十二世:学腾、学进、学奏、学议、学楚、学品、学喆、学凤、学致、学起;
十三世:辩琬、辩琰、辩憬、辩锐、辩定、辩专、辩尊、辩琅、辩琮、辩素、辩维、辩功、辩谧、辩崇、辩禧、辩宋、辩机、辩凛、辩报、辩慷、辩栽、辩聊、辩谟、辩诠、辩训、辩颖、辩昇、辩昴、辩昌、辩浚、辩诏、辩谨、辩茂、辩从、辩蕊、辩汝、辩隐
十四世:古绣、古磷、古城、古坞、古典、古升、古锡、古揆、古串、古约、古林、古柚、古寻、古模、古(左火右票)、古烁、古万、古策、古遇、古爽、古郭、古定、古题、古梅、古兼、古固、古培、古增、古开、古宗、古守、古宴、古宇、古寮、古灿、古源、古人、古北、古长、古成、古滔、古珍、古向、古钻、古盈、古荫、古明、古耦、古奇、古岭、古义、右兜、古环、古杰、古萼、古叩、古镜、古僭、古槐、古荫、古杯、古扶、古连、古赖、古建、古边、古御、古蕴、古习、古骖、古傲、古琏、古惟、古恰、古抛、古永、古朕、古围。
十五世:今却、今炽、今耀、今燧、今烤、今姚、今衡、今衔、今衍、今训、今序、今樵、今佑、今陇、今迩、今敬、今济、今罗、今银、今却、今吉、今营、今本、今乞、今虞、今古、今钱、今荐、今俊、今营、今屋、今汲、今隆、今知、今片、今郡、今放、今信、今鲁、今夸、今望、今补、今举、今柳、今尧、今番、今福、今全、今顺、今为、今团、今羡、今貌、今石、今存、今六、今儿、今旁、今排、今笑、今样、今邦、今阁、今返、今彩、今水、今肴、今情、今尺、今剑、今概、今良、今全、今柳、今湖、今山、今楷、今却、今光、今田、今弹、今孝、今笃、今顺、今康、今毕、今怀、今猛、今朋、今桂、今璜、今元。
据范氏家谱看来,其时迁台者占族中比例十之四、五,其中多数是农民。闽南沿海土地瘠薄,人多地少,加以当时战争破坏,经济萧条,如谱中所言:“先业无半亩之遗,惟佃耕以食,妇织佐之”的贫户比比可见,所以有大批范氏族人东渡台湾开发。
虽说闽台一水之隔,但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渡台亦是一件难事。东渡台湾的范氏族人回忆:“自大嶝放洋后,初渡红水沟,再渡黑水沟”,黑水沟“沟水独黑……广约百里,湍流迅驶,时觉腥秽袭人,又有红黑间道蛇及两头蛇绕船游泳,舟师时时以楮镪投之,屏息喘喘惧。”而且当复台之初,清政府禁百姓私渡,范氏谱中就有“古碘公,字坚若,生康熙己卯年十月,卒雍正戌申年十月初八……公私渡溺殁。”的记载。往台的范氏族人居住比较分散,分布在台湾中南部的彰化、嘉义、台南一带。从具体载明的 “台湾尖山仔”、“上新庄甲六铺”、“台阳内山”、“漳化半线”来看,当时都是逼近“生番处所”的新开垦之地。初期往台者(十一世至十三世)多数未带眷属,独身前往,由于劳动强度大,生活缺乏照顾,很少得享高龄。多数活不上50岁,寿短的只活20多岁,而且绝大多数死后无法归柩,就埋葬在台湾。其中一部分由族亲“捐赀拾骸归葬于本乡”。
范氏渡台的族人中还有一些士人。其中有一位在闽台交流中起了很大作用的名儒叫范学洙。
范学洙(1689—1777),字尔泓,号怡轩。生于陈厝农家,自幼聪敏,四岁能背诵六十甲子及《千字文》,五岁入塾,一年读完四书,六岁背《四书注》。因为家贫,十八九岁时,“昼则攻书,夜则磨豆腐以佐家计”,二十岁就往高州山(华表山)一带教家塾,书“勤苦”、“闻鸡”于门以自勉。康熙五十八年(1719),范学洙东渡台湾依其早年往台的族叔范光友,处馆教书近二十年,曾作《台中吟》自叹:“天涯浪迹本心违,亲在远游圣所非,祗为承欢无菽水,岂缘自奉不轻肥?柴门日暮知频倚,旅邸囊空怅莫归,惟藉鳞鸿珍重寄,时将客况达慈闱。”当时台湾初辟,为鼓励人民从学,清廷对台籍生员考试照顾一定名额。漳泉士人多有往台寄籍参加考试的。范学诛也在康熙六十一年参加台湾府试,列诸罗县第三名。雍正七年参加乡试,得第六名。他的文行得到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刘良壁看重,被延请担任台湾有名的崇文书院山长。第二年,刘良璧主持重修台湾府志,又聘请范学洙为幕宾,负责《重修台湾府志》分辑。范学洙“岁馆于台,三年一归”,在此期间,他还在迁台族人协助下纂修了一部《鳌江范氏家谱》,把海峡两边的鳌江范氏族人收录于一谱,以联系两岸族谊。由于范学洙的文名,巡察台湾并提督学政单德谟、巡视台湾兼理学政张湄、台南府学教授吴开业、分巡台湾道副使刘良璧都为范氏家谱写了序言。乾隆六年(1741),范学洙以诸罗县岁贡考国子监,肄业后选充武英殿校书。武英殿在清宫太和殿西侧,清代修《四库全书》于其间,由亲王一名主持,满汉大臣各一为总裁,翰林院、詹事府二人任提调,外派、编检10人,校阅10人。范学洙被安排在这里校书,他的博学多才是没有疑问的。乾隆十七年(1752),范学洙授职安溪儒学训导兼署教谕,三年期满,升任安溪教谕。安溪修县志时,知县任总辑,范学洙任协辑,事实是由他担任主编。著述有《怡轩会心录》若干卷。
范氏家族原有谱牒在明清之交遭兵燹散失无稽。范学洙慨然以修谱为己任。他自叙:“洙自少始知书时即慨然有志斯谱……弱冠以来,佣舌为生,居外几二十年,衣食奔走,日无咎暇,而作谱之念未尝寝寐忘焉。岁辛丑,随十一世孙光友自台避乱归,家居无事,因思乘暇以了夙怀,遂以谱事白,而十三世孙秀复为怂恿,是役爰兴。未几台平,仍复东渡,挟所纂稿与偕,以图卒事……始于乙己冬十一月,脱稿于丙午夏六月也。”自1721年开始,至1726年脱稿,前后6年,范学洙携带谱稿往返于闽台之间数次,终于完成《鳌江范氏家谱》于台湾“台阳精舍”。修谱时,得到在台族人范光友的支持和帮助。范学洙“己亥游台,坐食于景淳叔家者一岁,叔多书,日无所事,惟与书为缘。”范光友还为范学洙提供在台范氏族人的世系、生平、卒葬资料,参与制订修谱的大纲——《凡例》,“订列凡例,一以至公,无少偏护”,他们共同编定了自十二世起的字行、讳行:“尔子若孙,一本同源,伯叔昆季,雍睦是敦,士思逊敏,农尚力勤,用宣斯训,庶其咸遵”及 “学辨古今,心期贤圣,毓立修齐,先存诚正,长厚传家,继承以敬,世德延绵,懋昭余庆”。以寄托两岸范氏族人不忘本源,永系亲情的意愿。
谱稿经过十年后再次修订,得到台湾范氏族人范学致的热心帮助。范学致,名清,字尔远,曾往山东登州等地经商,回台湾后阅范学洙所纂谱本,“见其世系昭晰,笔墨精详”,然而 “谱牒已纂十年,以后生卒葬处未登者指不胜屈,乃多具纸笔重修,自乙巳至乙卯,各查详补入,又自十五世以后,预备三世纸张,已生者列名而空其行为葬卒地;未生者则以一生者两计之,各空帙数以便随年登载,分为四卷,合为六百余帙,装以缣衣,以木函,为长久计也。”范学致为重修族谱做了大量工作,的确是“有功于族”。
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有陈厝村范古棠、台湾范维罴 (今罴)主持续修《鳌江范氏家谱》。据该谱十四世“古棠公”条下载:“己丑之春八月,阅台阳维罴侄来书议重修谱,事未修厥,有遗憾……越明春庚寅,即举楮墨承旧谱递嬗按派登录,迨季夏稿就。携谱来台……足甫登岸而维罴侄斯时觌面,握手深欢,以为久积于衷,每怀靡久。明日遂同邀请诸叔弟辈按派录修,稿略完备。慨想之余,又有漂流靡稽者,俟后查补……”,两岸族亲郑重、诚挚合作修谱后,互赠诗句,依依惜别。维罴诗云:“久慕台颜意若何,难邀述事隔沧波,飘然一苇从东渡,贤媳慈孙别虑多。”古棠和诗:“每怀东渡几时何,祗为宗亲远浪波,欲继先人修谱志,敢忘孙媳牵肠多。”骨肉深情,跃然诗句之中。
《鳌江范氏家谱》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后,因台地范氏另建分谱抑或其他原因,台湾范氏支派再也没有载入该谱。后来,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几十年,更隔绝了两岸族人的往来。然而二百多年来,鳌江范氏族人对台湾族亲依然怀着深挚的感情,每回祭祖、修谱,他们都要把这段骨肉情谊重温并传与后代,盼望隔岸的族亲早日到祖地认根谒祖,重叙情谊,为《鳌江范氏家谱》续写新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5 分,共有 1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陈岱镇翁厝村
翁厝村是陈岱镇峰外村的自然村,五十户不到,人口两百多,村民以勤快闻名于附近村落,年产人参果约10万斤,蜜豆3万斤。翁厝村历来有栽培花木的传统。明朝万历年间,村人衡可公在()隍任教时,转植该地名花到家培养,继而四邻移植到家栽培,沿绎至今,全村家家户户多以种花为业。该村常年繁花似锦,时有“迎春赛花会”之举,吸引远近花木爱好者,故有花村之称。寿榆分身法是该村独创技艺,誉满中外。在世界各地都有翁氏园丁的足迹。翁厝村(Wēngcùo)在潮州市区南19公里。属潮安县金石镇。元末建村,因村民翁姓而得名,又因村前有10多亩砂质地,俗称沙池翁。村有种花传统,誉为“花乡”。翁厝村又名沙池翁,是个单独的自然村。全村都姓翁,因姓得村名。始祖翁苑人自明实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携眷从澄海蓬州移居至此定居。又因村有一个10余亩宽的沙质池塘,故称沙池塘。翁厝村北侧毗邻金石集镇,东北隔一小溪与龙下村、厂头巷...
· 福建各地金氏宗祠、家庙、祖厝金氏家联
福建各地金氏宗祠、家庙、祖厝金氏家联彭城世泽少昊家声(少昊为上古五帝之一)彭城世泽长少昊家声远(金氏为少昊金天氏之后)学宗仁山绩垂秀水(元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清金学坚,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禾宅侯世爵仁山隐居(西汉金日碑封为禾宅侯、子赏袭爵。元金履祥。宋末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记,隐居仁山不仕。)仁山高仕相国名家醉乡作记庐墓生光(宋金极自号访名“醉乡”。宋金景文,事亲孝,事亲孝,亲殁守墓,孝感所至,墓生五色)璧木探花显裔彭城理学名家(唐中和元年,金衡公登辛丑科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庙貌壮千秋座对旗山环璧水钧威扬八部驾由梏渚驻新州(庙始立桔州,因避洪患,裔孙过江开拓,新址冠新洲,庙亦移。)仗剑握符忠勇肃清遗像前旗后鼓乾坤排成武胜坊(晋朝郭《迁城记》中云“右旗山,左古山,全闽二绝”)台阁峥嵘叠呈气象声灵赫瞿双株榕树荫闾阎统八部权衡功高相国壮一州泽来彭城视无形而听无声...
· 福清三山镇横坑村金厝头彭城金
福清三山横坑金厝头金氏始祖为金衡的三十世孙,即“卿”字辈族人于清乾隆年代由候邑璧团洲首迁三山镇北平埔八角井地,后又转迁三山镇横坑金厝头定居。在融三世单传,到曾代繁衍有金雄,金砥等五个支系。目前在乡的百分之九十多的族人为金雄后代,除一支无绪后,其余三支后裔极少。主要从事水稻,花生,地瓜的种植。民国期间有部分族人前往南洋务工数年后返乡,在南洋留有后裔,还有十九户迁居福清洋下填北X村,迁往福清城关镇融北村的也有十几户,还有的迁居福清高山镇薜港村及江境农场等。由于姓氏争纷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到1949年全村只余七、八户人家。1949年以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逐渐增加,目前已传12代,繁衍90多户,400多人。现在部分族人已弃农经商,开办各类企业。随着经济不断好转,各式洋房、别墅投地而起。三山金厝头金氏开基祖和曾代五支系祖墓均葬金厝头对面山山园田地中,各台祖墓制作精美,气势不凡,且相距很近,成为...
· 东夏镇井家村
山东潍坊市青州市东夏镇,得名起因:庙石碑记载,村旧名小耿家庄,后井姓渐多,改名井家庄。东夏镇东夏镇位于青州市北郊10公里处,南靠胶济铁路,北依济青高速公路,西临东红高速公路,309国道与羊临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人口面积全镇辖90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东夏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辖区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辖109个行政村,2.2万户,人口8.6万人,耕地面积10.95万亩。青州经济开发区坐落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449男25029女24420家庭户户数13428家庭户总人口(总)48206家庭户男24287家庭户女239190-14岁(总)126530-14岁男67030-14岁女595015-64岁(总)3264315-64岁男1654915-64岁女1609465岁及以上(总)415365岁及以上...
· 南埔镇柯厝村
柯厝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政府驻地东3.8公里,东南接先锋村委会,南邻邱厝村委会,北临湄洲湾。明代嘉靖年间,莆田柯、村柯氏村民迁居此地,以姓氏故名。本村盛产海蛎。清代光绪年间改称为蚵厝,现仍称柯厝。历史沿革开基祖学农公长子,字善正,三子善友公迁至泉州府惠安县十都东林埔柯厝乡;民国时称青龙乡蚵厝村。1958年公社化,称惠安县南埔公社柯厝大队,现在改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柯厝村委会。清代属10都东林铺,民国时属梅东乡青龙保,1949年属坝头区青龙乡,1952年属11区青龙乡,1958年超先公社成立,邱厝,柯厝两村合并称邱柯大队,1961年析置柯厝大队。1985年改称柯厝村委会,属南埔乡。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本村地处湄洲湾南岸,半山半海。其山脉走势似由东南向西北海边延伸的龙尾(倒钩龙)。西北海面本有一“狮屿”,现已建火电厂,东北海面本有一“白礁屿”,现已建码头。在两地之间现在建有避风港,靠岸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