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宗祠改建金氏礼堂正式竣工
金氏宗祠改建金氏礼堂正式竣工, 后宅街道上金村地处义北丘陵地带,东对朱高尖山脉,南临下金村,西傍义浦交界山
后宅街道上金村地处义北丘陵地带, 东对朱高尖山 脉, 南临下金村, 西傍义浦交界山麓, 北临大陈镇潘塘村, 现有在册人口1162人。
据上金村金氏族谱记载, 在明朝万历年间, 金氏拱秀 堂茂明公, 从义乌北门迁至寺坞居住, 开创了上金村的建 村史。随后, 张姓族人陆续迁来, 并逐渐成为上金村主导 大姓。现在, 上金村有金氏人口300余人, 张氏人口则占 三分之二。村里的祠堂, 因此也就有了张姓和金姓之分, 村文化礼堂由金氏宗祠改建而来。
![金氏宗祠改建金氏礼堂正式竣工](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608/30163232qa7e.jpg)
交通闭塞, 螺蛳壳里难做道场上金村三面环山, 历史上素有“天高石 门岭”之说, 交通十分闭塞。直到1993年之 后, 随着湖大公路 ( 湖门至大陈) 的开通, 以 及三年后03省道自北往南穿村而过,上金村 的交通状况才得以改善,并一度成为我市车 辆前往杭州方向的主要交通干线之一。
长期深藏于深山坳之间, 使得上金村 一直默默无闻, 甚至数百年来也难得出现 一位达官显贵。在上金村老人的记忆里, 一直口口相授着两个传说, 正好佐证了这 个村子当时的交通状况。
一则是水高尖传说。水高尖, 义乌地 图上标的是“朱高尖”, 海拔约500米。这座 山峰峦叠翠, 形似“笔架”。清朝年间, 有位 朝廷大员坐轿从大陈方向翻山越岭过来, 一路鸣锣开道, 当行至石门岭顶时, 看见 “水高尖”生得奇异, 或许有感于乌伤大地 人杰地灵, 顿觉“水高尖”一带必出大官, 便慌忙吩咐手下息锣, 步行下轿, 欲一探 究竟。但行至山脚上金村前, 抬头望见前 傅村的马鞍山, 即叹道“笔架山被马鞍山 所阴也, 此村出不了什么人才”, 随即又上 轿鸣锣开道走了。
另一则故事则与朱元璋有关。相传, 元朝末年,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朱元璋来 到浙江诸暨、义乌、金华一带发动农民 起义。某日, 朱元璋从诸暨方向出发, 欲抄近路急行军前往义乌城区, 行 至石门岭脚, 已是饥渴难忍。一 行人爬山爬到半山岭, 都快要 支撑不住了, 就倒地而坐, 仰 望岭顶。这时, 忽然看见一只 小鸟从头顶飞过, 掉下来一颗 似花生米大小的野桑葚果。朱元 璋连忙捡起果子送进嘴里,感到 既酸又甜, 疲乏顿减。这位未来 成就大业的明太祖,起身环顾四 周,发现不远处山上正有一株生 着紫色浆果的野桑树,便下令随 从上树摘果充饥。甘甜的野桑葚 终于让朱元璋一行撑到石门岭 顶。上得岭顶,朱元璋感叹一路艰 辛,脱口而出“真是天高石门岭”。
等到朱元璋夺得天下, 明朝后期义乌有位官员得 知“石门岭”顶建有庙宇、 凉亭, 即兴送来牌匾一 块, 上书“天高石门 岭”, 将它挂在庙宇 正门。据称, 该牌 匾在抗日战争 时期被日寇 焚毁。
穷则思变 一村一品捞起豆腐皮
历史上, 上金村尽管没有出过什么达 官显贵, 但在贫瘠的山坳里, 上金人凭借自 己的勤劳和智慧, 很早就发展起了捞豆腐 皮这一村一品经济。
豆腐皮一般分两种: 一是在豆浆煮沸 之后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捞”起来晾干成的 豆腐皮, 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二 是压制成的豆腐皮, 相当于千张, 但更薄、 稍干, 有时还要加盐, 口味与豆腐有区别。
以上二者虽都叫“豆腐 皮”,但形状、成分、口味、菜肴 做法均有很大差别。上海人吃 的素鸡用千张卷成,而素鸭则 是油皮卷成。上金村制作的豆 腐皮是“油皮”,该村捞豆腐皮 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村 民金木盛介绍,他们村自建村 以来就有制作豆腐皮的技艺, 农闲时节村民几乎都是靠制 作豆腐皮挣钱。
现年74岁的金木盛, 有 着50余年捞豆腐皮的经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除少数 外出人员外, 村中80%以上 劳动力都加入到了加工和 销售豆腐皮的行列当中, 稍有 条件的农户都建起自己的作坊。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年轻 人把销路打往杭州、上海等地。诸如 张小宝等人, 还在上海建起加工基 地。由其夫妇经营的上海福生豆制食品 有限公司, 现已成为上海食品行业的龙 头企业,旗下品牌“张小宝”,已成为上海市 政府“早餐工程”的指定品牌,也成为上海市 民舌尖上的“上海味道”之一。
谈起豆腐皮的制作工艺, 村民张志奎感 慨良多。他说, 年轻时他去了部队,退伍后才开 始接触加工豆腐皮,每天起早贪黑挑水、浸豆瓣、 磨豆浆、煮豆浆、捞豆皮等,辛苦自不必说,一样 的工艺,人家两斤豆子能捞一斤豆腐皮,他却总 是少上那么几两收成。张志奎认为,相比于其他 活计,捞豆腐皮更是一门手艺活。现在, 上金村虽然还保留有近20个捞豆 腐皮的灶台, 但常年开工制作的也就剩下金尔 星和张枝远两家, 其余的也就是在过年过节期 间捞一些自己食用或用于赠送亲朋好友。不 过, 这仅存的灶台, 也是全村公用的灶台, 年关 近了, 谁家都可以借用这些灶台一展身手。
上金村的豆腐皮, 依然沿用柴灶烧煮, 铁 锅起捞,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传统工艺做法。 产量无法跟蒸汽烧煮和薄铝锅起捞相提并论,外 观上也略微逊色,但价格却是市面上普通豆腐皮 的一倍以上,大概要55元一斤。即便这样,还是一 直供不应求,需提前多天预约方能买到。
借力东风, 文化礼堂焕发光彩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经商 的兴起, 上金村的经济状 况明显改善。尤其03省道穿过村 庄以后, 一幢幢高楼渐次在上金 村拔地而起。
依山傍路的上金村, 沿着03 省道散满了房子, 狭长的一条, 足有一公里长。村子里, 很难找 出一块较为平整的土地来建筑 文化礼堂。
2014年二三月间, 村里金姓 村民打算修建宗祠, 便你家一 万我家几千的筹措了近50 万元 资金, 欲在旧址上重建金氏宗 祠。后宅街道获悉这一情况, 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将宗祠改 建成为文化礼堂, 供全村使 用。刚好这个时候, 金氏宗祠 已经落成, 但金姓村民筹措的 50 万元资金基本已经用完。 街道的及时介入, 来自财政的 补助, 正好满足了内外装修的 需要。
于去年底通过验收的上金 村文化礼堂, 正默默地讲述着 上金村的百年沧桑。如今, 它已 经成为上金村村民最重要的精 神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1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金氏宗祠
![](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2/11/07/fe2b2bfc-7bb7-47ef-a834-0b06611b9e40.png!water)
金氏宗祠坐落在大陈镇红峰村,位于诸暨义乌两县交界处的义乌一侧。红峰村原名白峰村,后改名叫红峰。村北就是义乌诸暨两县交界的勾乘山,古时的杭金官道就在村子一侧,原有的石砌道路沿着山势起伏,路面依然完好。两旁不乏百年树龄的银杏、香樟、马尾松等合抱大树,景色十分优美。山上原来还有勾乘寺,以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相传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最后带兵一直退到这里,据险而守。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说:“九乘山,在诸暨南五十里,旧经云,勾践所都也,又名勾乘山,其山九层。”至今还有越王坟、退马坡等的历史遗迹和地名。庭院内的戏台金氏是红峰村的主姓,全村1400多人口中金姓占了80%左右。金氏宗祠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修。金氏宗祠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为前后两进,中间有工字厅相连。二进为五开间,左边间为辅房,右边间为厨房。两进中间的天井有一戏台,戏台的格局布置相当完整。整组建筑雕梁画栋,墙上还保...
· 孔氏宗祠(诗礼堂)
孔氏宗祠(诗礼堂)于2013年动工兴建,重建历经三年,祠堂在原来旧址重建。邀请设计师,按照家谱的记载,原貌规范设计;并按照江南风格,采用砖木结构,基础更加牢固,防火防蚁同时配套。祠堂占地1.5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三进两厢,前厅两边为管理房,中厅为议事厅中堂摆布,后厅是供奉圣祖及历代先祖的享堂。孔氏宗祠大门正中悬挂着一块匾,上书“孔氏宗祠”,墙门两侧写着“忠孝”两个大字,这正是孔氏宗祠的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体现,而诗礼堂是孔氏宗祠的一个精神支柱,表明了孔氏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在宗祠内,享堂端坐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像,作为孔氏家族的精神象征。同时,在祠堂里,还刻着重建碑记等文章,都突出了孔氏宗族传承文化、继承先圣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孔氏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据《砾山孔氏宗谱》记载,砾山孔氏宗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初年1368年,砾山之西二厦,由思懋公牵头完成。目前这个位置的孔氏宗祠最早建...
· 金氏宗祠对联
四言源自少昊;望出彭城。全联典指金氏的源流和郡望。仁山理学;翁叔勋员。上联典指元朝时期学者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兰溪人。曾在严陵钓台书院教学,后专心著述,晚年又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撰《尚书表注》,对《尚书》中的一些篇章表示怀疑;又撰《论语集注考证》,对未熹的《集注》加以核实补充;另著有《孟子集注考证》、《仁山文集》等。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字翁叔,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跟从昆邪王归附汉朝,历官马监、侍中。汉昭帝即位,他与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遗诏辅政,因揭发莽何罗谋反有功,封侯。侯世爵;仁山隐君。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下联典指元朝学者金履祥。绩垂秀水;学宗仁山。上联典指清朝的金学坚,秀水人,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下联典指元朝的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醉乡作记;庐墓生光。是孙典指北宋乐平人金极,字克中,绍圣年间进士,官分宜宰,曾上书请求斩“六贼”之首的奸相蔡...
· 金华金东张氏宗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曹宅镇龙山村村口南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整个建筑保存完整该建筑坐东朝西,共三进,每进均为五开间,一进为六架七檩,稍间与厢房均置楼.二进为九架十一檩。明次间均为抬梁式:三进为八架九檩。明次间为抬梁式。牛腿、雀替、直梁上均雕有各式花卉,人物图案,月梁上火焰纹三条:大门门面为八字形;两侧有抱鼓石一对,大门石柱上牛腿为双狮图案,门顶砖雕为古人生活景象,滴水瓦为福、禄、寿、禧图案。
· 金氏宗祠:桐木金氏的圣殿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21058/1060093/94271d82-38ee-4498-a831-3e9c36c7ce2a.jpg)
金氏宗祠:桐木金氏的圣殿位于江西西部的萍乡市上栗县境内有一座金氏宗祠,是桐木金氏宗亲心中的圣殿。桐木金氏始迁祖鹿公,系金日后裔崇岳公支下。明朝末年从丰城老塘墙背迁居此地,择宅卜居上栗县桐木镇磨盘山。鹿公墓至今保留并已修整好。及后椒实蕃衍,瓜瓞连绵,兴旺发达的金氏裔孙就在此(今浏万公路旁)创建金氏宗祠。祠前建有槽门,复行几十米便是祠堂正殿。整座宗祠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进,灿然可观。祠堂地处桐木中心位置,临近桐木镇人民政府,这里山环水抱,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殖400多年,祠堂派下裔孙有3000多人口。此地特产焰花、鞭炮和煤炭,简称为“一红一黑”,欢迎各地宗亲前来桐木做客。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