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曾巩祖父墓碑埋藏南丰 家谱记曾巩祖父乃南丰显贵一代

2016-08-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39
转发:0
评论:0
曾巩祖父墓碑埋藏南丰家谱记曾巩祖父乃南丰显贵一代,   史料记载,曾致尧是北宋开国后南丰第一个进士及第者,也是南丰曾氏入国史第一人
 
    史料记载,曾致尧是北宋开国后南丰第一个进士及第者,也是南丰曾氏入国史第一人。曾氏家族中,曾巩是学养最高、成就最大的文化大师,官至北宋右相,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参与者。
    近日,南丰县莱溪乡胡家坑村农民在开荒时,发现曾巩祖父曾致尧及曾祖母周氏夫人的墓碑,目前已送交县博物馆。
    一直以来,关于曾氏家族的研究备受关注。如今,曾巩祖父曾致尧及曾祖母周氏夫人墓碑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曾氏家族的发展变迁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曾氏家族史备受关注
    对于发现曾巩祖父曾致尧及曾祖母周氏夫人的墓碑,南丰当地研究曾氏家族的人士很激动。一直以来,关于曾氏家族的研究不断,曾氏家族的信息也备受关注,如2015年南丰发现曾巩家族祠堂“秋雨名家”及2009年“曾巩族谱出现在南丰”等信息。
    据介绍,两块墓碑出土于南丰县莱溪乡杨梅坑村的马鞍山。两宋时期,曾氏众多名贤葬于此地,有曾氏祖墓350多座,其中包括曾巩夫妇、其父母和子孙。
    这次被发现的曾致尧墓碑长85厘米宽58厘米,刻有“宋故朝请郎守尚书户部郎中骑都尉赐绯鱼袋鲁国曾府君讳致尧字正臣之墓”字样。
    周氏夫人墓碑则长140厘米宽80厘米,刻有“大宋宜兴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字样。
    史料记载,曾致尧的母亲周氏夫人为曾巩三世祖仁旺公夫人。据统计,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至宝祐元年(1253年)的271年中,曾氏子孙登进士及第者共有55人,解试41人,荐辟19人,在朝为官者超过百人。
    南丰曾氏入国史第一人
    今年,罗伽禄所著的《曾巩家族》获第二十九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这本书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从文化的视角深入挖掘和展示了曾巩家族的历史变迁。
    记者查阅史料发现,关于曾致尧的生平资料较多,不仅见载于各地方志,《宋史·文苑传》也有小传,如欧阳修有《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铭并序》,王安石有《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志铭》以及其孙曾巩的《先大夫文集后序》等。
    《曾巩家族》中介绍,曾仁旺长子曾致尧,是曾巩的祖父,也是曾氏南丰开基后的第四代,又是南丰曾氏至此最为显贵的一代。曾致尧是南丰曾氏入国史的第一人,宋代南丰县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在元代脱脱所修的《宋史》人物传中,曾致尧名列《文苑》,虽然只有五百字不到的小传,但足见其影响与贡献之大,算是一位国家级文化名人,因而被载入史册。
    史料显示,曾致尧生于南唐李璟保大五年(947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去世。曾致尧任官多年,履职尽责,敢于碰硬。他担任谏议大夫时,苏州知州魏庠多行不法,人不敢言。独曾致尧上疏弹劾,使魏庠罢了官。这一做法让皇帝都感到惊讶,“上惊曰:‘曾某乃取治魏庠,克畏也。’”
    曾致尧以天下为念,这一点颇得皇帝的赞许。《南丰县志》载:“初,致尧尝宴见,太宗从容语及内币充牣,甚自喜。时方忧旱,致尧即奏对曰:‘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帝为之动容。”
    传下来的作品不多
    据曾巩《先大夫集后序》所载,曾致尧所著颇多,共达一百七十八卷,当时都刊行于世。曾致尧喜好纂录,长于诗文,著作颇富。其散文多为论治乱得失兴废之作,文风隽美,长于讽喻。诗赋朴实无华,妙趣横生,语言浅近明快,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罗伽禄在《曾巩家族》一书中说,可惜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由于今天能见到的作品太少,故无法对曾致尧的文学成就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能就当前能见的少量作品看他的文学创作及成就之大概。“曾致尧的诗用浅近通俗的语言,勾勒明丽清新的图画,既朴实无华,又清新隽永,情趣横生,且表达了乐观豁达的情绪。”
    据介绍,曾致尧的文,现能见到的有《春日至云庄记》和《齐云院碑》两文。此二文均见之于《江西通志》、《南丰县志》等地方志和族谱中,如《南丰县志》,其余已不见。今人已将两文收入《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中。
    《曾巩家族》一书认为,从《先大夫集后序》来看,曾致尧的文章算得上是当时的雄文,有较大影响。《先大夫集后序》:“方五代之际,儒学既摈焉,后生小子,治术业于闾巷,文多浅近。是时公虽少,所学已皆知治乱得失兴坏之理,其为文闳深隽美,而长于讽喻,今类次乐府已下是也。”而王安石在《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志铭》中也称:“所著书若干卷,传于世,文长于歌诗云。”他们认为致尧的文章特点是“闳深隽美”“长于讽喻”,且文章写得比诗歌好。
    母以儿“官而贫”为荣
    《南丰县志》记载,曾致尧在外地做官告假回家,为母亲周夫人(曾巩的曾祖母)祝寿。曾致尧衣着朴素,仆人和所乘之马都很瘦弱,有人以此讥讽他。周夫人却说:“我的儿子为官而贫穷,这是我的荣耀啊!如果靠着搜刮民脂民膏而穿着鲜亮的衣服,骑着健壮的马回家,这难道是我平时所教导的吗?”周氏深知大义,教导儿子为官不能“抱货而归,鲜衣怒马”,以儿子“官而贫”为荣。
    《曾巩家族》认为,曾仁旺的妻子周氏是临川人,曾祖父周裕,祖父周羽,父周确,她为周确的四女儿。她从小孝顺父母,母亲经常犯病,她每天亲自为母亲煮药,服侍左右,不离不弃。因时常担心母亲病情,她不思茶饭而伤形,直至母亲病情好转。嫁入曾家后,她尽心侍奉公公婆婆,不敢稍有怠慢。许多家务事,她亲力亲为,虽是一个有着两百口人的家庭,也还是和和美美的。家中有谁病了,她早晚去看望,问病情,调药治病,“母仪妇道为乡里师法”。仁旺不幸早逝,她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拉扯大,四个孩子即致尧、从尧、咨尧和佐尧。长子致尧考中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次子佐尧也考中了进士;三子、四子也都聪颖好学,虽不曾中得进士,但人人学而有得,成为有用之才。女儿三人同样得周氏调教,在婆家皆能孝敬公婆,知书识礼,得到人们的赞许。大女儿嫁给了汝阳的毛学诗,二女儿嫁给了济阳的江朝宗,小女儿嫁江夏黄伯度。
    曾巩廉洁与家风有关
    曾巩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对于曾巩之后所取得的成就,不少研究人士认为与其家风有很大关系。
    曾巩在《南轩记》中对自己出仕前在故居南轩读书自进以“求于内”的情形有具体描述:“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曾巩的“求于内”即以忠养心、严格律己、忠恕待人、勇于改过,用高尚的道德来涵养自己的品格。
    “曾巩廉政思想的形成,大约有三方面因素,即秉承家风、师承有来、学而能守。”今年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认为,曾巩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廉政思想,概括说来就是通过“求于内”“正己”的办法来加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为官者才能摆脱外物之拘累,以民为本,节用裕民。
    曾巩成年后曾多次在文中称赞祖父的美德。如在《先大夫集后序》中,曾巩说自己的祖父深知政治得失、天下兴亡的道理,祖父凡是谈到天下之根本问题,必定以“忧怜百姓”为出发点。曾巩在这种淳厚清正的家风中成长,耳濡目染,自然也养成了以廉立身的为官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丰发现曾巩祖父及其母亲周氏夫人墓碑
8月18日,南丰县莱溪乡胡家坑村发现曾巩祖父曾致尧及其母亲周氏夫人墓碑。曾致尧墓碑长85厘米,宽58厘米,刻有“宋故朝请郎守尚书户部郎中骑都尉赐绯鱼袋鲁国府君讳致尧字正臣之墓”字样。周氏夫人墓碑长140厘米,宽80厘米,刻有“大宋宜兴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字样。两块墓碑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曾氏家族的发展变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通讯员林依彤摄
· 南丰先生曾巩与王安石的关系曾巩的诗词代表
曾巩生于公元1019年的建昌军南丰,去世于公元1083年,后来迁居到临川。曾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祖父与父亲都是北宋名臣,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曾巩接受了非常系统的儒家教育。加之曾巩个人为人聪明记忆高超,同时也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并以此声名远扬,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大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曾巩本人在策论上十分擅长,成就也很高,他见解特殊,议论新颖,因此还受到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的赏识,将其收入门下。不过因为不擅长考试文章,所以科举之路一直十分坎坷,屡试不第。一直到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考试,注重策论这才得以高中进士。曾巩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之后,一直尽职尽责,依法执掌,廉洁奉公,受到任地百姓的赞扬。后来因为宋神宗的赏识,被调入京城。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第二年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归乡,不久去世,追谥为“文定”。曾巩与...
· 南丰先生曾巩与王安石的关系曾巩的诗词代表
曾巩生于公元1019年的建昌军南丰,去世于公元1083年,后来迁居到临川。曾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祖父与父亲都是北宋名臣,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曾巩接受了非常系统的儒家教育。加之曾巩个人为人聪明记忆高超,同时也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并以此声名远扬,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大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曾巩本人在策论上十分擅长,成就也很高,他见解特殊,议论新颖,因此还受到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的赏识,将其收入门下。不过因为不擅长考试文章,所以科举之路一直十分坎坷,屡试不第。一直到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考试,注重策论这才得以高中进士。曾巩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之后,一直尽职尽责,依法执掌,廉洁奉公,受到任地百姓的赞扬。后来因为宋神宗的赏识,被调入京城。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第二年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归乡,不久去世,追谥为“文定”。曾巩与...
· 曾巩族谱现南丰记载历代家族繁衍序列
近日,南丰县白舍镇田东村宋家山村小组发现一部《曾氏族谱》,这一族谱记载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家族繁衍历史。这为深入研究曾巩及其家族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该族谱为清雍正年间所重修,族谱通篇以“义”、“诚”为主线,以大量的篇目记载了曾巩家族的事略,又有历代家族繁衍序列。族谱内容涉及曾氏家族世系繁衍、迁徙分布、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该序文记载,该支曾氏后裔,上承曾洪立公,中经曾巩(为曾洪立公第六代子孙),由山东迁丰。至今已满七十六世。该族谱为木刻印刷,制成材料为绵,长35厘米,宽23厘米,共18卷。(谢卫民)
·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曾巩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人物生平年幼聪慧曾巩祖上世代为学者,祖父曾致尧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