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修谱修出一座名为“望烟楼”的古楼
黄氏修谱修出一座名为“望烟楼”的古楼, 近日,诸暨市宗谱研究会负责人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诸暨17个乡镇,获悉基本每
近日,诸暨市宗谱研究会负责人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诸暨17个乡镇,获悉基本每个乡镇都有人在修家谱,或存在已修完家谱的姓氏村落。修谱已成为诸暨民间一项重要的活动。
诸暨的大姓颇有“渊源”
61岁的赵国光,是“暨阳南门赵氏”修谱委员会中的核心成员。去年,老赵自单位退休后,听说要修赵氏家谱,就一头扎了进来,至今已忙了10多个月,而这还只是做了个资料收集、信息整理的阶段。
“修谱是个费心、费力、费钱的事,我们这套家谱编成,起码要3年多的时间。”老赵说。
说起“暨阳南门赵氏”的来历,老赵颇感自豪。“赵姓目前是诸暨的第四大姓,共有5万多人口。而我们这个‘赵’,祖上是皇族,起源于宋朝,是宋太祖儿子燕王德昭公的后裔。自从北宋世膺公从开封迁到诸暨,已经有近1000年的历史。现在分布在诸暨80多个村落、人口3万多。”老赵说,诸暨现在的陈、周等大姓,基本都是当时保护皇族“从龙南下”的护卫随从人员,在诸暨落户后繁衍生息而来。
人员众多,分布广泛,前期的信息资料收集,可把老赵他们给忙坏了。“光是老谱子就有127本,全部从上海图书馆翻拍过来。这些老谱基本记载到1933年为止,1933年后的就得像搞人口普查那样,做入户调查。”老赵告诉记者,前期资料收集是个细致活,出不得一点错。为此,修谱委员会特地联系每个村子都建起了修谱组,每组5~6个成员,基本由村里的老干部、文书、退休教师组成,挨家挨户上门发信息登记表做普查登记。
“现在前期的信息资料收集已经基本完成了,去年12月18日,还在诸暨城区搞了一个‘南门赵氏’的恳亲大会。”老赵说,为了彰显“南门赵氏”的特殊,还特地请了工笔画师去台北的故宫博物馆,把收藏在那里的宋太祖和其他几个赵氏太公的画像一一临摹回来。预计今年可以出1~2本小的族谱,但整体完工起码要花上3年时间,到时就是一套非常系统完整的赵氏族谱。“届时,考虑采用老传统用宣纸做直排,真正做出家谱的传统文化韵味来。”老赵说。
全国首个县市级的宗谱协会
像“南门赵氏”这样热闹修谱的姓氏,近几年来在诸暨有不少。而随着诸暨修谱热的不断升温,一个公益性的谱牒文化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去年9月底,诸暨历史上第一个县市级的谱牒文化研究机构——诸暨市宗谱研究会正式成立。
“虽然诸暨修谱热热了很多年,也确实续修了不少姓氏的宗谱。不过,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如民间谱牒知识肤浅,修谱质量参差不齐,老谱查询困难,给民间续谱带来诸多不便。”诸暨市宗谱研究会会长杨胜告诉记者,研究会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对诸暨民间的修谱工作加以指导和培训,同时加强信息服务,为修谱爱好者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网络平台,并加强研究,展开对外的交流研讨。
“我们这个研究会是获得民政部门批准的合法民间组织,这在全国县级市来说应该是头一家。”诸暨市宗谱研究会副会长黄仕根告诉记者,协会成员基本以古文化人员和谱牒文化爱好者为主,共有110多位,涉及50多个姓氏。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家谱是记载了每一个氏族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典籍,它和国史、方志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黄仕根说,这些年来,诸暨先后续修了100多本宗谱,其中诸暨排行前十的几大姓氏基本都已续修家谱。今后,等诸暨的姓氏宗谱基本编撰完成后,还要协会在此基础上编制诸暨全市的家谱总目录。
修谱“修”出一座历史名楼
“宗谱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对诸暨当地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诸暨市宗谱研究会常务理事周承楷告诉记者,随着这几年的修谱热,诸暨还着实“修”出了不少名人和文化遗存呢。像2010年陈蔡蔡氏在修谱时,发现蔡元培的祖籍可能在诸暨陈蔡;而最近江藻钱氏修家谱,发现明代万历年间的钱氏宗祠。而周承楷手头也有一份颇有分量的资料,这是关于诸暨一座始建于南宋的历史名楼——望烟楼。
“这座楼是在修诸暨黄姓氏族的家谱时发现的,黄姓在诸暨人口颇多,分布也很广,有好几个派支,其中有一支是在东白湖镇上陈蔡水库脚里发起来的,而这座楼的遗址也就在那里。”周承楷告诉记者,以前关于望烟楼的事在当地是口耳相传的故事,附近村落里上年纪的老人都晓得,还大致能说清望烟楼的位置。不过,在重修黄氏一族家谱时,在老谱里发现了一篇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写的《望烟楼记》,里面清楚记载了造楼的起因,以及此楼的用处和作者登楼观景后的感悟。
据周承楷介绍,望烟楼是一个名叫黄振(1000年~1077年)的人修建的,此人在宋朝时官至卫尉少卿,热衷慈善,时常周济乡邻。退休回乡后,为了解乡里人的生活,他在家乡建造了一座高楼,通过登楼看村民家中的炊烟,来判断村民的生活境况。当看到时常不开火做饭的农家,他便记下方位,然后前往赠衣送粮。乡里的人都把这个楼叫望烟楼,望烟楼由此得名。望烟楼也是黄家的藏书楼,它对寒门学子免费开放,且招待饭食。
数十年后,北宋著名哲学家、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杨时(1053年~1135年,典故“程门立雪”就是指杨时求学的故事),与望烟楼的黄氏族人是好友。1134年7月,他经过诸暨,特意拜访了望烟楼的主人,他感动于望烟义举,就当场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黄氏族谱里发现的《望烟楼记》。这篇文章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年~1052年)所写的流传至今的《岳阳楼记》,颇有几分神似。据称,望烟楼此后名声大作,一度直追岳阳楼等名楼。后来,广东等地还出现了名字相同的望烟楼。
“杨时文中的‘孝义里’,就是现在诸暨东白湖镇上的城山坪(亦称擂鼓坪),只是因为建陈蔡水库,现在这一带已被库水给淹没了。”周承楷告诉记者,这一发现让他很是振奋,虽然千年之前的那座名楼已湮灭在历史的流逝中,但现在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证明其确实存在过,不得不说是一处宝贵的文化遗存。今后,他将和有关学者一起进一步深入发掘有关“望烟楼”的史料。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黄振的一支后裔,目前也在商讨重修“望烟楼”的相关事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内黄骆氏十一修谱序
内黄骆氏十一修谱序修谱之义有二:一曰正本清源,二曰睦宗收族。所谓正本清源者,盖人之出生,先有其父,父更有父,祖亦有祖,追根溯源,求得受姓之始,知身之所由来,知父之所由来,是谓正本清源也。所谓睦宗收族者,盖以一人之身,演绎成千人万人之身,犹木之分枝,枝又生叶,尽管叶茂枝繁,其实具依附于树干。因而思之,孰与我最亲,谁与我次亲,谁与我同房同派,因而亲其亲,长其长,灾祸相互帮扶,贫穷相互救助,不使一枝误伤,一叶误落,是所谓睦宗收族也。我蕲阳骆氏,源出姜太公,公次子名骆,骆生子嵩,人称公孙嵩,嵩以父字为氏,是为骆氏受姓之源。历秦汉三国六朝以来,人文辈出,如会稽太守骆骏,建忠将军骆统,功在当时,名垂百世。迨及唐朝,骆宾王膺初唐四杰盛名,传檄声讨武祝直斥其非,遑论其文,即胆识才气,更非只会歌功颂德的寻常文人可比。此后宋朝时,骆氏子孙在匡定中原,辅佐偏安的南宋中,涌现出的人才更多,其中最突出的有四川制置使...
· 黄安续修谱序
黄安续修谱序盖闻敬宗收族莫善于谱,谱者普也。所以合远近亲疏而谱为联属者也。余族世谱肇自东周,其如著者须祖七世孙,琅字声之,正见闻之亲而编辑之得其真者也。继辑者西汉十三世孙彝,东汉二十世孙烨,隋廿五世孙冀,三十一世孙应宾,唐三十六世孙浚明,四十世孙沣,北宋四十四世孙圣学,南宋五十一世孙斌,元五十八世孙渊明,六十六世孙钥镛,六十七世孙士远,,六十九孙耀邦,历代相续者皆以子迟公为鼻祖,以怀韬公为江广一世祖。韬父世重公为饶州司户参军遂家鄱阳,传二世天佑公三世原美四世九康五世昌庆六世世能,公由鄱阳迁宁州,七世忠厚公八世宗靖公九世秀梧公十世叔江公十一世克洪公避元末兵乱(注元至正十年岁次庚寅公元1350年前后),携子六人由宁州(今江西九江修水县)迁湖广武昌樊湖(注:今鄂州市梁子湖),十二世秀一公转梭渚(一说松渚),秀三公由樊湖迁咸宁,秀四公由樊湖迁枣阳,秀六公留宁州守先人丘墓;我祖秀二公偕秀五秀七迁黄冈...
· 《黄州佘氏宗谱》合修谱序
《黄州佘氏宗谱》合修谱序(一九九六年版)清咸丰年间,武黄蕲邑各修宗谱一次,世派不同,没有合修。清道光年间葛店白浒镇泰良公贸游至安徽大通镇祖祠捐款,请谱回鄂州。清光绪十一年鄂城升香、阶香两位前辈不忘木本水源之恩携谱走访黄冈深得懋维老人的赞同。三位宗亲自葛店白浒镇、阳新、浠水、麻城,本着唯步艰难之念,勇往直前之情,履霜雪,越山河。会商佘氏门中的有志之士撰修宗谱。用心血与汗水,用坚韧与真诚,用勤劳与智慧历时七个寒暑完成武黄人才玉板收集的历史巨著(除麻城、阳新)把大江南北超、起二祖后裔谊联在一起。开创了佘氏历史的新纪元。三位前辈已成古人,但他们的功绩永存,他们伟大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情操永远留在后辈心中。民国九年以前武、黄各修一次,浠水随后续修一次。百年后,太华叔继承曾祖懋维、祖父德栋前辈遗志,在年代克服种种困难,珍藏光绪辛卯年宗谱,不顾年老体弱带着宗孙云双,亲访四县市,会访鄂州、葛店白浒镇、浠...
· 花氏修谱谱序
古者吹律定姓于是乎有族,族者凑也,言凑聚而不散也。因睦以合族,于是乎有谱。谱者谱也,言谱列而无遗也。甫阳朱文霆云受姓之初,一人而己。则凡姓是姓者,皆族也。自延蔓他适声迹不通,于是各异其族而不复知其初之同一人者,此谱之所以作也。吾乡花氏族系福建安溪人也,康熙间有天赐公者由北港而播迁与七姓人同家斯土坦。我东床实为蒲门之鼻祖。迄今子子孙孙引之勿替矣,本春贵宗人士议立族谱而以纂辑,延余顾余也桑梓在望,瓜葛非遥,亦何得力为推诿,爰与儿辈缠订稿本开刷,于中和令节越数月而始竣。问序于余,余观夫世之治家者惟生产是务其于亲睦也,念或弁而不省,甚且相凌相诟挤同于异姓矣。今诸君殷殷以作谱,为重行见人文鹊起,科第蝉联,桂馥荣何不可?于是谱之成兆之也是为序。时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阳月邑庠生云卿潘汝澜顿首拜撰续修谱续尝考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图志,奠世系序昭穆,所以纪载源流于不替者史也。实谱也自庙制既湮,谱牒亦失,溯家...
· 黄岩何氏五修大宗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