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及宗谱研究的指标有哪些?

2016-08-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1
转发:0
评论:0
族谱及宗谱研究的指标有哪些?,   宗谱家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

 

  族谱及宗谱研究的指标有哪些?
  宗谱家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 《世本》,其中《帝系》专门记载帝王世系。汉代司马迁与班固在史书中已经利用当时能看到的家谱记载为人物作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各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家谱族谱,乃至全国的通谱。此后,每个朝代都有不少家谱族谱留存,但由于战争与朝代的更替,宋元以前的家谱较少能有完整流传下来者。现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完整家谱多为明代以后者,尤其是近来新发现的明末至清代家谱逐年激增,数量可谓汗牛充栋。
 
  辨伪
 
  对于宗族家谱这一传统文化现象,今人应当如何认识?我们认为应当有三项学术性指标要先行考虑。
 
   首先是辨伪。现存的家谱绝大多数都是私家著述,限于条件,只能上溯到明代。所以一般的家谱中,关于民国、清代乃至明末的内容,都有传承线索而比较可信。 至宋元以上,则容易出现张冠李戴、人物时代不合的现象。因此历代家谱虽可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但在使用时要仔细甄別考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
 
   谱谍之伪,普遍存在。一是伪造名人序跋。泰和三塘《钟氏族谱》,首冠南朝时钟嵘序,实为清人伪作。《泾川柳氏宗谱》前有柳宗元《谱牒论》,曾被认为是新 发现的柳宗元佚文,后经卞孝萱先生考证其为伪托,谱中另有唐柳玭所撰之序,也是托名古人的伪作。清代有好几家不同姓的族谱中,都有朱熹的序,如《福州义门 陈氏谱》、《福建周氏谱》、《泉州刘氏谱》、《郑氏大统宗谱》文字都相同,只是姓氏的字不同。因此,通过版本鉴定序跋,考证其辨伪,是必须开展的工作。二 是托名名人之后。《中山刘氏宗谱》托名于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称系唐代刘禹锡之后。就连唐代宗室编写家谱,也伪托为汉代名将李广之后。现代编写的家谱中 假托名人冒认祖宗的例子更多,如河南济源卢氏宗谱,托名唐代初年卢照邻之后,却把元和间人卢坦误认卢照邻之子,又把中唐卢纶置于照邻之前,时代错乱,完全 不符合历史情况。又如,现在江浙钱姓,几乎都自称是吴越王钱镠的后裔。钱镠为唐末五代人,早在他之前江浙一带已有许多钱氏人群居住了,如唐代大历十才子诗 人钱起就是吴兴人,何以后来都成了钱镠的后代了?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找不到世系的源头而托名名人之后。
 
  辑佚
 
   在谱牒作伪面前,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中国古籍文献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以补充现有家谱的不足。一是对历代家谱的钩沉与辑佚。特别是宋元以前的家谱绝 大多数失传,名人家谱资料零星散见于各种人物传记与地方志等典籍中。如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就征引了当时能见到的许多士族的家谱,这些家谱均不存于 世,如果能把这些散见征引的家谱钩沉索隐,便可以借一斑以窥全豹。
 
  二是发掘墓志文献中的家谱资源。中 国石刻是仅次于纸质书本的第二大文献载体,石刻中的墓志又占相当大的分量,墓志中都有对墓主人姓氏起源、郡望、始祖的追根溯源,而且特别详细地记载了上自 高曾祖、下至子孙的生平资料。墓志的重要价值在于其真实性,都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可靠性较强。如唐代东眷裴氏从后汉至唐,后世谱里世系有所缺失,但如果 考南北朝至唐时的墓志碑传,可以发现裴氏世系有条不紊,粲然可观。有些重要墓志甚至可以纠正后世错误。如唐代裴休生平,家谱中据《旧唐书》、《新唐书》宰 相世系表,以裴俦、裴休、裴俅排列,裴休为仲。但据唐咸通十五年的裴俅之子裴滈的墓志(出土于河南博爱县)记载,裴滈的祖辈三人依次是:裴俦、裴俅、裴 休,在裴滈墓志里称裴休为叔。这一墓志材料,就纠正了《旧唐书》、《新唐书》以及后世族谱中的错误。
 
  校勘
 
   谱牒有作伪现象,但不能由此便否定家谱的作用。家谱中确实保留着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有的是家族中世代保留的传世文献,如历代名人的文章,有的是当时 或稍后写的行状或家传,如明正德间《新安毕氏族谱》、嘉靖间 《汪氏世纪》收录大量家藏文稿,清初编《马氏家乘》里搜集了大量马氏文稿与题跋行状。这类家谱可以补充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这些家谱的编订者多是当 时的文人学者,家谱质量可以说较高。
 
  但明清民国许多支谱、家谱、家乘的范围较窄,完全属于私人家藏, 只印百数十部,编者也只是某家某族长辈承乏,校勘不精,鱼鲁亥豕触目皆是。这类家谱虽然有一定文献史料价值,但需要经过仔细校勘才能使用。在校勘中常遇到 的问题是没有相同或相近的版本可资校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需要利用相关文献参校。因此,校勘也是我们读宗族家谱时必须留心的一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宗谱的颁谱、圆谱大典一般有哪些流程?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家谱不仅是家族血缘的记录,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颁谱大典,作为家谱编修完成后的重要仪式,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下面,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一庄重的仪式流程。一、谁有资格请谱?在古代,依据周朝的宗法制度,家族长房享有家族最高权力,族长通常由这一脉的长子长孙担任,拥有家谱的保管权。建国后,随着宗法制度的没落,长子长孙已无特权,族长由家族中的贤能之人担任,家谱的持有权也扩展至家族的每一户。二、什么是颁谱仪式?颁谱仪式,又称为颁谱庆典或圆谱大典,是族谱、宗谱编修完成后的盛大庆祝活动。颁谱大典的流程因各地风俗不同而不同,以下是圆谱大典的大致流程。三、颁谱大典准备工作1、将印刷完成的全新版本的族谱从印刷机构请回家族。2、向家族各位宗亲发出颁谱大典邀请函,明确仪式的时间与地点。3、布置颁谱大典场地。四、颁谱庆典正式开始1、家谱编修委员会成员、宗亲代表及嘉宾就座,族人依次入席落座。2、奏乐...
· 家谱研究-全国孙氏族谱名称及出处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孙氏族谱,大多为明清时期的产品。孙氏家乘族谱现虽存有数百种之巨,但分布却极不平衡。从人中姓氏普查的结果看,孙姓分布很广,尤以山东、河南、安徽、辽宁、黑龙江、河北、吉林诸省为多,上述七省孙姓占全国汉族孙姓人口的一大半。然而,我们现在各图书馆、研究所及包括国外所收藏的孙氏族谱,以浙江、江苏省为最,以山东、安徽、福建为次,东北地区还是空白。下面我们例举各区域的主要家谱名称,以窥一斑,凡名称相同而有不同版本和卷数者,这里只录其共同的谱名。一、上海市、浙江省上海:松江《娄邑枫泾乐安孙氏支谱》,松江《烛湖孙氏族谱》,《嘉定孙氏延陵家乘》。浙江富阳:《富春龙门孙氏宗谱》,《龙门孙氏谦三十五公派支谱》,《龙门孙氏爱仲三公派支谱》,《龙门智五公派支谱》,《龙门孙氏智七公派支谱》,《富春王洲孙氏宗谱》,《富春瓜邱孙氏宗谱》,《富春甑山坞孙氏宗谱》,《洋涨甑山坞合修孙氏宗谱》,《富春仪凤孙氏宗...
· 余庆录:家谱、族谱、宗谱中的神秘留白
在编修家谱、族谱、宗谱时,有一个看似微小却意义非凡的传统,那就是在家谱的最后留几页空白页。很多人不明白为何要留空白页,其实这几页空白页有个专门的名称:余庆录。一、余庆录寓意余庆录是祖先的智慧,寓意家族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古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指先辈为后辈所遗留下来的福泽。余庆录也就代表了这种福泽。二、余庆录内容家谱的修订周期,通常遵循“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习俗,由于两次修谱之间时间较久,而人口较多的家族可能每年都有人口出生,或者发生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如果不及时把信息登记下来,将来续谱时还要重新调查,时间久了信息也会不准确。如果在家谱上随意记录、涂改的话也不是特别妥当。而余庆录就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受时间限制,每当家族迎来新生命,其信息就会被率先记录在余庆录上,待家族统一修谱时,再正式编入家谱世系。而对于逝去的亲人,家属会在余庆录中注明其去世日期、安葬地点及...
· 三教九流指哪些人
三教九流指哪些人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三教,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儒(即儒教)佛(即佛教)道(即道教)。九流,在《汉书•艺文志》中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上九流(含几种不同说法)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佛祖、仙、皇帝、官、烧锅、当、商、客、庄田中九流(含几种不同说法)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秀才、医、丹青、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画、僧、道、琴棋举子、医、风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下九流(含几种不同说法)师爷、...
· 族谱中多涉及祠堂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
祠堂,又称为“祠庙”或“家庙”。主要是用作祭祀祖先,以及举办族中各种大事的场所。祠堂是对家族历史的一种具象化的承载,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都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踪迹。族谱是对家族历史的缩写,是文字表达,它囊括的实际历史和文化底蕴可以更加丰富,且只要纸张够多,就能够无限延展。对家族来讲,无论是祠堂还是族谱都是家族的承载工具。图源网络在族谱中,有专门的一章是阐明关于祠堂的各类具体细节的。那在族谱中主要记载祠堂的哪些方面呢?族谱网的小编为你解答。在家谱中国,祠堂主要分为图文两个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家谱关于祠堂的记录,最重要的就是祠堂的位置和建筑。祠堂图将祠堂的建筑样式和结构框架画出来,让祠堂全貌一目了然,祠堂图前后一般还会对祠堂建筑。祠堂管理等进行说明。如《(浙江嘉善)香湖丁氏家乘》(乾隆三年)“丁公祠”后释文:“丁公祠一所,在南号圩之南汀,去住宅东南仅一里许。向南厅犹五三公所建,后德昭公、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