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了解姓氏文化才知道秦始皇不姓秦?

2016-08-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26
转发:0
评论:0
了解姓氏文化才知道秦始皇不姓秦?,家谱到底有多重要?当然很重要。如果你是个有钱人或者成功人士,家谱就更重要了,比如

家谱到底有多重要?当然很重要。如果你是个有钱人或者成功人士,家谱就更重要了,比如你姓朱,还特有钱,哪怕你从没见过你的家谱,也一定有专家学者能为你考证出来,说你是朱元璋的第N代嫡孙子,于是你的钱跟着你的姓一起威武起来了。当然,如果朱洪武同志没当皇帝,一辈子当乞丐,那你就可能被考证出来是朱熹的后人,跟那个乞丐当然没关系。

家谱

刚上大学那年,体育课老师和大家初次见面,让大家各报家门,有个同学迈步上前骄傲地说:“我姓秦,秦始皇的秦……”偏有个爱挑事儿的同学捣乱说:“是秦桧的秦吧?秦始皇不姓秦!”惹得同学们大笑。多少年过去了,这个秦姓同学的长相都模糊了,当时的情景却长留脑海。可见在中国,能攀上一个光辉灿烂的祖宗,是何等荣耀。

前几天应邀去山西采风,当然少不了平遥古城和洪洞大槐树。平遥去过好多次了,对洪洞大槐树却已经是28年前的记忆。那时的大槐树,几乎还称不上是景区,记忆中只是棵大树和一个故事而已。这次来一看,不得了,这个大槐树景区已经成了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公园,祭祖的大殿比北京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还大,两岸三地各种名人的名字随处可见。中国人常说的“我们500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就出自这里,只因为元朝末年那次大移民。

在一个广场上,有演员定时上演那次移民的情景剧,山西的哥们儿问我观感如何,我说:“看完以后,就不想在这儿认祖了,因为真心不希望我的祖宗是让官府拿着鞭子赶出家乡的,实在太惨!”何况那些姓张王李赵之类大姓的人,都有过璀璨夺目、叱咤风云的祖宗,我这个小姓—邱,祖宗们没啥可夸耀的光辉事迹,认和不认有啥区别?遇到偏有人跟我比祖宗时,挖空心思能想到的就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了(丘邱同源),比不过?只能让丘吉尔上了,还不行?那就连丘比特都一块儿来吧,哈哈!

在平遥古城,正热演一个实景剧,叫《又见平遥》,讲的是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王家的儿子,让王家的血脉得以延续。而赵易硕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护镖途中。而这个赵易硕为了自己不断子绝孙,出发前就在全城招选老婆,整个过程如同皇帝选妃,从脚选到手,从屁股选到脸,选中新娘后当日结婚,当日圆房,当日受孕,于是赵家的血脉也延续下来了,可那倒霉的新娘生完孩子就死了,真是一个惨到极致的故事。

就为延续一个姓氏的血脉,牺牲了二百多条男人的生命,还是为了延续一个姓氏的血脉,那么多女人甘愿成为生孩子的工具,这种行为被颂扬为是“义”,由此可见这种“香火”观念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走出演出场所,一下进入到清新的空气中,长舒一口气,虽然已是夜晚,却有阳光明媚的感觉。庆幸自己活在今天,我这个无儿无女的人,要是活在大清那会儿,定属于既不孝又不义的人,还不让人用唾沫淹死?

在“大槐树景区”,同去的每个人都收到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大概就叫《X姓的起源》,那个X就是各自的姓氏,书里文字很少,更多的是空白页,等着你自己写家谱呢。我发现大多数人后来都把这本书悄悄给“留在”了酒店。我想原因大概有三:第一这本书实在太沉了;第二书里的文字内容百度上都有;第三家谱太难写,还没稿费赚,而且要写也是在电脑上写,今天谁还会用笔呢?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孟姜女不姓孟秦始皇不能叫嬴政
姓:明血缘、别婚姻同其他民族一样,我们祖先很早就有了“姓”的区别。“姓”是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产生的。当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一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氏族都必须有一个标识,有别于其他氏族的称呼,这就是“姓”。“姓”字从女从生,表示“女所生”就是姓。即同一个老祖母所生后代,是一个“姓”,就是同“姓”。所以,先秦文献中,保留古老的一批姓都是从“女”的,如《通志氏族略序),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姞、矩、婤始、妊、嫆之类是也。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对姓的区别会那样重视呢?当时的姓在社会生活中有何作用呢?姓的区别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就是明血缘、别婚姻。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所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我们的祖先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很早就总结出了人类不宜近亲繁殖的优生学的科学道理。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 商鞅不姓商:你知道先秦时期人们的姓氏是如何形成的吗?
先秦时代,古人的称谓和记述主要是用名,而至于名前面用什么来标识就看语境的需要了,未必是用姓或者氏,有的时候是这个人的国家、氏族、地位、封地哪个比较有存在感或者比较重要就用哪个,并不意味着那个就是“氏”。比如商鞅,他的名是叫“鞅”,文史资料和习惯上叫他商鞅,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商”地,号为商君,但他是姬姓的,卫氏,所以可以称卫鞅;他又是卫国公室的后裔,也可以算“公孙”,因此也可以叫公孙鞅。但他的老祖宗,卫国的第一代国君习惯上却称为康叔封,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卫国在康国故地,因此周成王时被称为“康叔”,他的名字是“封”,所以最常见的称谓记录就成了康叔封,但他可不是什么“康叔”氏,而是正经的第一个卫氏。其他的什么唐叔虞等也是这种情况。这时我们就要注意了,在先秦和之前,因地位、经历等不同,到底名前面放什么来标识是各人和各人不同的,不是一概而论什么“女讲姓,男讲名”。比如,对国君就一般不称氏而称...
· 先秦姓氏有别,商鞅不姓商,孔子不姓孔,涨知识了吧!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文化】孔子不姓孔,商鞅不姓商,先秦姓氏有别,这事你知道吗?古人姓氏有别,今人只知有姓,不知有氏也!一个姓里有很多氏!有以地名为氏的,有以官名为氏的,也有以封号为氏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不姓孔,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先秦时期,姓以别婚姻,氏以分贵贱,故男子称氏不称姓。古时男子之氏与名合称,称孔丘。因男子不称姓,不能称子丘。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
· 有趣的姓氏文化,你了解过吗?
中华的姓氏来源已久,而对于姓氏,我们最熟悉的是《百家姓》,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了解到的姓氏只有这么几个,因此也有很多姓氏文化是我们不了解的,那么有趣的姓氏文化,你了解过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一,姓氏最初是有区别的在秦以前,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姓要早于氏。中国姓氏的起源是源自原始的崇拜,而在那个时候,人们是比较崇拜图腾的,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觉得图腾其实就是一个群体的祖先,所以图腾就成为了一个群体的共同的名称,后来从原始社会到母系社会,人们为了区分区分始祖,也就诞生了姓,而这个姓在当时一般是表示部落名或者首领名的。在母系社会中,人们以部落为单位,主要的关系纽带是母系血缘关系,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部落不断地扩大,这样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分支,而这些支脉也是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的,但是这样区分起来比较麻烦,因此独立出去的新的部落就开始给自己起不同的称号,而这就是氏的起源...
· 孟姜女不姓孟,秦始皇为什么不能叫嬴政?
姓:明血缘、别婚姻同其他民族一样,我们祖先很早就有了“姓”的区别。“姓”是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产生的。当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一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氏族都必须有一个标识,有别于其他氏族的称呼,这就是“姓”。“姓”字从女从生,表示“女所生”就是姓。即同一个老祖母所生后代,是一个“姓”,就是同“姓”。所以,先秦文献中,保留古老的一批姓都是从“女”的,如《通志氏族略序),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姞、矩、婤始、妊、嫆之类是也。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对姓的区别会那样重视呢?当时的姓在社会生活中有何作用呢?姓的区别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就是明血缘、别婚姻。正如《白虎通义·姓名》所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我们的祖先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很早就总结出了人类不宜近亲繁殖的优生学的科学道理。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