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首届闽台王忠孝文化节在泉州盛大开幕
热烈庆祝首届闽台王忠孝文化节在泉州盛大开幕, 2016年海峡两岸王氏首届闽台王忠孝公文化节在福建泉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王
2016年海峡两岸王氏首届闽台王忠孝公文化节在福建泉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王氏宗亲约有200人参与拜祭、文化交流及共同探究王氏历史渊源。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有5千年的历史。除了大家共认的神袛外,人间的英雄、圣贤,以其特殊的业绩和社会功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在闽台就有对郑成功、开闽三王、妈祖、吴夲、开漳圣王、陈靖姑这些生前对老百姓有恩的人,视为神明,当成自己的保护神予以供奉,在闽台信众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在闽台还有一尊拥有众多信众的神袛,他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南明重臣王忠孝。
挑战阉党 清廉刚耿
王忠孝(1593-1666年)字长孺,号愧两,明末清初•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仙塘埔沙格(今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卒于南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享年七十四岁。王忠孝是一位耿直、清廉的明朝重臣。
乾隆《泉州府志•王忠孝》:
“王忠孝,字长孺,号愧两,惠安人。性介慎,不轻取与。”,他是天启丁卯(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戊辰(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时授户部主事。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明亡,王忠孝闻之“哭呕血”。足见他是一位忠于明王朝的忠臣。他刚直耿介、无私无畏,他在运大通桥粮饷时,朝廷的督查邓希诏图谋不轨,私下招兵,并找忠孝索取粮饷,忠孝坚决反对,并拒与其为伍。邓希诏勾结未成,恼羞成怒,恨之入骨,便诬告他有“忤旨病民而又欺君之罪”。朝廷听信谗言,派锦衣缇骑。按照惯例,要给这些锦衣缇骑有所好处。可是王忠孝尽其所有,还凑不够一顿饭钱,官差不相信,翻箱倒箧,“磬署中不能备十金”,连锦衣缇骑都为其廉洁所感动。王忠孝含冤入京,饱受廷杖之刑,但他“犹挺闽人气质,抗不服罪”。邓希诏乃以重金贿赂刑部恶吏,以莫须有的罪名,欲治其死罪。在审讯时,他据理力争,毫无惧色。最终“改系刑部狱三载”。
不为虚名 举旗抗清
1644年,清兵入关,南明福王朱由崧下诏授王忠孝绍兴知府,擢副都御吏。他认为明王朝良秀不分,婉言拒绝。到唐王朱聿键(隆武帝)称帝于福州时,召见王忠孝,授光禄寺少卿,王忠孝陈述光复大略,隆武帝大喜,特命巡关,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但他没有兵权无一兵一卒,他审时度势,识时务的急流勇退。1646年因郑芝龙降清,引清军劫杀安平,郑成功愤而举义抗清,后来桂王朱由榔即位广东肇庆,改号永历,又诏拜王忠孝为兵部右侍郎兼太常寺卿。王忠孝对抗清复明事业十分关心,曾先后向南明•唐王(隆武帝)、鲁王(鲁监国)、桂王(永历帝)等上疏,力图匡复明室,与郑成功的抗清将领郑鸿逵、郑泰、甘辉等和唐王抗清将领张煌言、周鹤之等人多有书札联系,其中给郑成功书札18次,竭尽心智筹划抗清大业,在虽然短暂的南明史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辅佐明郑王朝,共谋复明大业
现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幅“延平王与王忠孝对弈图”,上有王忠孝行楷题跋《百字赞》曰:
“ 俨乎其神,若有思。蔼乎其容,若可即。盖其气吞湖海,胸藏甲兵。自为秀才,便以天下为己责。而况遭时艰危,能不奋然一击!睹公雄姿,直欲一蹴而抵黄龙府,又何有于半壁,无忘于淝水之捷,足快人心。偶托赌墅以自适。公之胜算,早在胸中,岂是寻常所能测识?”
这是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闽,隆武帝亡后,王忠孝鸠集义军5000余人与郑成功合谋,于惠安、莆田一带举兵抗清,招致清朝报复,举家迁往厦门,成为郑成功的一位得力幕客时所题。《百字赞》字里行间充满王对郑成功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倾服和敬重。
连横《台湾通史•王忠孝》:“延平郡王在厦门设储贤馆,礼待避乱缙绅。忠孝往见,欲官之,辞,乃待以宾礼。时遗老多往来厦门,而忠孝与辜朝荐、沈佺期、卢若腾等均为幕上客,军国大事,时询问焉。”王忠孝与郑成功意气相投,成为知己。他要给王忠孝封官,王不要。因关系密切,郑成功时常向王忠孝征询军国大计,王忠孝虽未受官职,但对军国大事则时常建言,并推荐同安教谕陈鼎之子陈永华给郑成功,说陈有“经济之才”,即被用为参军。后陈永华在开发和建设台湾中果然立下不朽功勋。1661年郑成功渡海东征台湾,王忠孝与沈佺期等人留下,辅助世子郑经守厦门,调度各岛。王忠孝长期在厦门、金门两岛居住,后随郑经去台湾。据连横《台湾通史•王忠孝》:“(南明)永历十八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偕若腾入台,经(郑经)厚待之,日与诸寓公肆意诗酒。居四年卒。”
力推兴台宏略 重视闽台原乡文化
惠安沙格王氏是开闽王氏的后裔,属“琅琊”王氏。据《蟹谷王氏族谱》记载,1656年九月初七,清军“大兵按沙,杀伤受虏者如许。”王忠孝《与国姓书》称“弟近遭家园之惨,痛悼难云”,《与甘万二将军书》中称:“年来以义举诛连,祸及乡族”。该时期,沙格王氏族裔纷纷迁居异乡或大批前往台湾。到1661年,清廷又诏令“迁界”,沿海数省三十里居民一律迁居内地,沿海百姓仓皇辞家,惨遭涂炭、尽数背井离乡。王忠孝忧民所忧,建议郑成功下令招抚沿海民众。1662年正月,郑成功下令“收沿海之残民,移之东宁(即台湾),开辟草莱,相助耕种。”至今台湾许多王氏就是这些移民的后代。
王忠孝不仅关注百姓的生计,更不忘闽台原乡文化的相融和交流,昔日开闽三王给闽南带来中原优秀的农耕文化,王忠孝更是给台湾带去闽南的音乐、戏曲、建筑,带去传统文化和习俗信仰,为台湾的发展作贡献,促成台湾社会欣欣向荣。
王忠孝在台期间,勤于笔耕,著述颇丰,有《回居录》、《孝经解》、《易经测略》、《四书语录》及100多篇诗文传世。闽台两地为纪念王忠孝,已把其述作汇编成《王忠孝公集》共12卷。这些著述,大量记录了许多关于郑成功抗清复明和统一台湾的重要史实,是研究南明史,是研究闽台历史的重要文献。
尊为神明膜拜 享得千年香火
历史是公平的,谁造福老百姓,大家是不会把他忘记的。明郑时期的王忠孝在闽台非常受老百姓尊敬。台湾延平郡王祠的东厅,陈列着60余位郑成功部将的牌位。王忠孝名列第三,其牌位称“延平王礼而优赡之,尊为前辈,军国重事辄咨问焉”;在台湾鹿港文开书院,安座配祀并供奉14位(包括孔子在内)先贤先儒的牌位,“明兵部侍郎惠安王公忠孝”名列第十位。据《金门志•丛祠》载,“侍郎庙在贤聚村。祀故明礼部侍郎王忠孝。今为村人报赛之所,遂不知祠所由来。”这个祀王忠孝的“侍郎庙”,后改建并更名为“泰安宫”,还奉唐牧马侯陈渊,广泽尊王(郭忠福)、保生大帝(吴夲)、注生娘娘、福德正神、池府、金府王爷等,王忠孝以忠以孝,位列诸神配祀之列;同样在闽南多地也敬祀王忠孝,今年七月还将在泉州王忠孝的家乡惠安沙格村举行王忠孝公魂归故里庆典和王忠孝文化节。大量的史实肯定了王忠孝在南明十八年的重要历史地位,他是台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闽台文化交融的功臣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首届两岸谢安王公文化节开幕增强宗族认同
首届海峡两岸(平和崇福堂)谢安王公民俗文化节12日在平和九峰镇崇福堂隆重举行,20多家同祀谢安王公的台湾庙宇、150多名台胞代表参加活动。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谢安王公文化研讨会”、民间书画和书法家作品展等活动。据了解,开漳圣王陈元光率部属开漳时,曾携谢安香火入闽,所到之处设庙祭祀,香火延续至今。据统计,目前在岛内有100多座谢安王公庙。平和县崇福堂管委会表示,今后将定期举行海峡两岸谢安王公民俗文化节,以增强两岸同宗同族认同感。中华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也表示,举办这样的文化节,对两岸的交流提供较大的帮助,海峡两岸应该多交流、多合作,让两岸的同胞共享和平、幸福的生活。
· 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泉州开幕
,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最美刺桐红”文艺晚会在福建泉州举行。上千名海内外闽南乡亲相聚闽南文化发源地,感受闽南文化魅力。刺桐花、铁观音、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精彩的艺术表演,同根同源的文化传承,两岸闽南乡亲在浓浓的乡情中欢聚一堂。此次闽南文化节以“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6月下旬,包括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第六届闽台对渡文化节、第二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李亦园与泉州学》作品首发式暨座谈会等4项活动。泉州市市长黄少萍说:“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闽南乡亲共同的精神家园,今年4月底,台湾举办了2012年‘世界闽南文化节’,在全世界闽南乡亲中引起广泛反响,泉州将承办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
· 首届圣莲山老子文化节开幕最大老子像揭幕(图)
首届房山圣莲山老子文化节今天上午在史家营乡圣莲山盛装开幕。57米高的“史上最大老子雕像”巍然端坐在莲花花瓣似的群山之中,接引四方宾朋。老子像落成揭幕仪式开幕式上小学生集体朗诵《道德经》圣莲山老子像以泉州宋代老子造像为基础,经过再创作,用现代工艺塑造而成。雕塑分为基座与老子像两部分,整体高57米,象征《道德经》五千七百字;座基刻《道德经》全文,高18米,为重九之和,八十一之逆数;老子像高39米,象征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九流”均从老子哲学中获益,又取吉祥成语“三多九如”之意。首届老子文化节以“走进圣莲怀抱自然”为主题,旨在依托圣莲山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道教[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道教在民间有着分布广泛的信徒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daojiao]文化资源,强化景区发展的文化内涵,提升本地区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助推产业转型。...
· 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在常熟开幕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5月4日电在文化部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琴艺术”的保护工作,在文化部有关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古琴艺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从而唤起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他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苏省文化厅、常熟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5月3日至7日在江苏常熟市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古琴艺术以其深邃的思想蕴含、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瑰丽的音乐魅力,赢得了历代知识分子的重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
· 第二届中华冯氏文化节在河南荥阳开幕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同源流万方。3月29日晚,第二届中华冯氏文化节(荥阳)暨中华冯氏联谊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冯氏发源地荥阳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17个代表团的近500名冯氏宗亲相聚荥阳,共话“中华一脉,同姓同根,寻根祭祖,共谋发展”。此次中华冯氏文化节由中华冯氏联谊会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性委员会、荥阳冯城宗亲会协办。郑州市侨联主席赵思群、信阳市侨联主席冯磊、荥阳市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刘阳到会祝贺。中华冯氏联谊会终身会长冯邦,中华冯氏联谊会会长冯长才出席盛会。河南省政协常委、三亚华富盛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常华,广东政协委员、阳江市政协常委、阳江市文联主席冯峥,广西岑溪市政协委员、岑溪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米等知名企业家参加此次活动。刘阳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市市情和文化资源,热情欢迎海内外冯氏宗亲“回家”。刘阳表示我市将同中华冯氏联谊会一道,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充分挖掘姓氏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