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之乡文昌符雅宗祠依旧古韵犹存
华侨之乡文昌符雅宗祠依旧古韵犹存, 海南文昌这个享誉中外的“华侨之乡”,宗祠被赋予了更多新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既
海南文昌这个享誉中外的“华侨之乡”,宗祠被赋予了更多新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既代表过去,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同时也着眼未来,寄托着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文昌不断进取的信心。
一个个牌位鳞次栉比、一整面墙的族谱庄严凝重;每逢清明,一位位宗族成员纷至沓来,焚起清香,祭奠逝去的先祖....。.
“你用功读书,学费有它呢”
一到清明,位于文昌孔庙旁的符雅公祠就迎来它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刻。
作为文昌首屈一指的大氏族,这座以符姓始祖“符雅”命名的宗祠,每年清明期间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除了海南本地及的符姓族人,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为数众多华侨华人也回到祖籍地祭祖。
踏入符雅公祠的那一刻,记者第一眼看到是一张写满捐款数字的“红榜”,以及一面写有“符雅教育基金会”字样的照片墙。
符雅公祠副理事长、符雅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符策生说道:“生活好起来之后,一些符氏族人主动提出要为整个氏族发展出力,希望下一代人更好地成长、成才。”
2003年成立了符雅教育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两个字,‘助’和‘奖’。助,指的是帮助氏族中家境贫困的大学新生,而奖,则是奖励被大学本科以上录取的符氏子女,”符策生说道。
截至2015年,符雅教育基金会已累计收到海内外符氏宗族捐款640万元人民币(下同),共向1,517名被大学本科以上录取的会员子女和基金会会员子女且属于低保的特困大学新生发放奖(助)学金超过100万元。
“我想对孩子们说,你们只管好好努力,用功读书;有它在,学费的事不用操心!”符策生指了指身旁“教育基金会”几个大字,嘴角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父亲说,它是维系故乡的摇篮”
和符雅公祠相隔不远的陈氏大宗祠,在规模上同样气派。
在陈氏公会名誉会长陈玉煌眼中,宗祠体现的不仅是族人的团结、宗族的兴旺,更重要的是对思乡之情的抒发。
1992年,正值中年的他第一次踏上文昌。促成他这次返乡之旅的,是他父亲过世前的一句话。“父亲告诉我,文昌是他‘成长的摇篮’。因为这句话,我回到文昌祭拜祖先。”
来到文昌,看到残破不堪的老祠堂,陈玉煌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浓厚的宗族文化所感染,另一方面,也为宗祠破败的现状感到心酸。
他做出决定:一边召集散居海内外的文昌陈氏子孙重修宗祠筹集资金;一边在中国各地实地考察,并陆续在河南、辽宁、海口投资创业。
“如果没有当年那场返乡之旅,恐怕我今天还在迷茫,不知道根到底在哪里。”陈玉煌的语气里充满着感慨。
“文昌航天梦,它也能出一份力”
黄良坚是文昌黄氏宗祠理事长,年过七旬的他身手矫健,麻利地调整着祭祀活动的装饰彩旗。他说,“今年来祭祖的人数超过1000人,场面相当热闹。”
黄良坚表示:“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在今年迎来首发,届时,大量游客将到文昌旅游。融合了历史与传统、兼具中外精粹的文昌宗祠文化,可为航天游提供别样的旅游体验。”
文昌分管侨务的副市长潘宇向记者透露,该市计划围绕孔庙,把周围符氏、陈氏、林氏、李氏、邢氏等在内的几大宗祠集纳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园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华侨之乡”海南文昌宗祠古韵今风浓郁
一个个牌位鳞次栉比、一整面墙的族谱庄严凝重;每逢清明,一位位宗族成员纷至沓来,焚起清香,祭奠逝去的先祖....。.海南文昌这个享誉中外的“华侨之乡”,宗祠被赋予了更多新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既代表过去,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同时也着眼未来,寄托着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文昌不断进取的信心。“你用功读书,学费有它呢”一到清明,位于文昌孔庙旁的符雅公祠就迎来它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刻。作为文昌首屈一指的大氏族,这座以符姓始祖“符雅”命名的宗祠,每年清明期间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除了海南本地及的符姓族人,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为数众多华侨华人也回到祖籍地祭祖。踏入符雅公祠的那一刻,记者第一眼看到是一张写满捐款数字的“红榜”,以及一面写有“符雅教育基金会”字样的照片墙。符雅公祠副理事长、符雅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符策生说道:“生活好起来之后,一些符氏族人主动提出要为整个氏族发展出力,希望下一代...
· 正和谌氏宗祠--660余年历史留痕,古韵犹存
正和谌氏宗祠正和谌氏宗祠位于陂头镇正河村寨下,由院子和祠堂两部分组成。宗祠呈龙腾卷浪形,坐北朝南,壬生丙方位。据信全谌氏五修族谱记载,宗祠始建于1354年,距今660余年。院与石门牌坊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总占地面积1815.28平方米。全景图宗祠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宗祠门廊左右两侧,一对威武凛然的石狮遥相呼应,炯炯有神。正门左右,立一对雕花石鼓。全祠由16根石柱及青砖砌成的马头墙支撑,石柱顶端雕刻有鳌鱼。栋高11.6米,面阔三间,二进三厅,祠堂占地面积1630.48平方米。马头墙石门牌坊为红花岗岩,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大气壮观,显示出帝王外戚的显赫身份。门楣上嵌有“戚畹舊家”四个楷书阳字,两侧间柱雕有一副对联“文氣联霄漢,家聲贯斗牛”,门楣顶端雕有人物、花鸟、动物各种不同的祥瑞之物,图案中的人物头戴簪缨,身穿袍服,温文儒雅,风度翩翩。门...
· 西充蒲氏家祠古韵犹存
祠堂,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十分陌生的概念了。祠堂,是一个家族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在几十年前就作为“封资修”的产物,砸的砸了,毁的毁了。在四川,祠堂的建筑形态至今能保存完好且具有历史建筑保护价值的已属凤毛麟角,说祠堂是“濒危建筑”一点不为过。而在西充县双江乡,至今留存着一座百年宗祠———蒲氏家祠。蒲氏家祠是中规中矩的四合头院落,大门廊檐两侧木柱下有一对石狮柱础,后被人打掉了狮头和狮尾,成了不伦不类的方形石墩。门楣上原挂有“蒲氏家祠”的门匾,也毁坏了,不见影踪。今年,蒲氏族人做了一道新匾,准备择吉日挂上。大门进去后是过厅式戏楼,四水归堂的正面高阶上是祖堂,具有让人仰止的高度。两侧底层为厢房,厢房上面是观戏台。走上苔鲜茵茵台阶,就是宽敞的祖堂。以前这里供奉着蒲氏祖先的神龛,神龛上摆着六位祖先的牌位。左边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他是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右边是有关祖先的各种文字记载。如今,祖堂空空如...
· 海南省-文昌符其珍
符其珍(1775~1845)字聘之,号晓峰,生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东阁镇竹根村人。兄弟有六,他排行三,容貌端庄,丰神韶秀。家穷而好学,在私塾读时,为先生及村人所器重,他求知欲极强,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并颇有见地。尤其醉心诗学,对诸家诗体均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并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当时颇有声名。嘉庆二年(1797),科进庠,嘉庆六年(1801)科拔贡,入京朝考,钦取一等。七月引见,奏旨以知县试用。历任湖北省京山、应城、孝感、武陵等县知县,后署理襄樊同知。虽然官位不高,但却能属尽职守,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任京山县知县时,因当地文风不振,于是修建了本邑书院,并设立了“基金”,奖励学有所成之士。任应城县知县时,因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农田和村庄被毁无数,百姓苦不堪言。其忧心如焚,捐出仅有的一点资存,并广为募捐,终于修复了大堤,使周围百姓免遭黄水之灾,百姓对此感恩载德,称...
· 海南省-文昌符拔雄
符拔雄(1904~1985)画家。原名符福英,昌洒镇昌田村人。早年留学法国,攻读绘画美术系,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广州各中学当国画教师。日本侵华时,他在广西桂林办个人画展,获得好评。李宗仁请他画像。他画了李宗仁的肖像和一幅李宗仁跃马出征图,博得李宗仁的赞赏和器重,被聘任广西省少将参议。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海南,在海南大学、琼海中学(即现在的海南中学)当图画教师。海南解放后在海口市第一中学任教兼海南区文联副主任。“0”中,因与李宗仁有过关系而挨整,后平反。1985年在海口市因病去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