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云霄方氏宗祠的历史记录

2016-07-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33
转发:0
评论:0
云霄方氏宗祠的历史记录,    福建省云霄云阳方氏宗祠位于福建省云霄县阳下村中央社,在方氏族谱记载中,它
       福建省云霄云阳方氏宗祠位于福建省云霄县阳下村中央社,在方氏族谱记载中,它建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云霄方氏即云霄周边方氏共祀的家族祖庙。
据传,祠址是当时的名师何野云所择,祀奉开漳方氏太始祖伯虞公(方子重),开云始祖方国礼(佛养公)及其后至第六世的列祖考妣神牌,龛台上悬匾“孝思堂”为堂号。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云霄第八世方廉始修《云霄方氏族谱》,扩建云霄方氏家庙。
族谱网——云霄方氏宗祠
      如今规模宏敞的方氏古建筑群,于1999年元月兴工重修,至2001年秋峻工,为前后分别建成单檐悬山式、歇山式木石结构,三进二院;经及左厢的一座“云霞书院”,此次后园增筑碑廊一列暨重檐六角凉亭一座;旷埕前立麟麟照壁、照壁外辟“凝灵聚秀”月池,总占地面积约2400多平方米,修建时严格依照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依然保持明清祠庙筑风格施工,使整体古色古香,博雅大方(原有石质旗杆台共6座,上世纪50后代初被毁,有待如旧恢复)。云阳方氏开基祖祠凝聚着闽南木、石、瓷雕、彩绘等多种的精美工艺,总耗资人民币200多万元,其中台湾宗亲捐资共80多万元人民币,旅沪宗亲方永章(下港方顺喜之子)捐资30万人民币,云霄方氏祖祠是本县唯一载入《漳州市文化志》等书的宗祠,以及分别被刊载于《八闽宗祠大全》、《台湾人的漳州祖祠》、香港《中华氏族名祠》等书的大型古建筑群体,今已申报为“福建省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云霄方氏家族祖籍河南固始县,唐代盛世时入闽繁衍。在闽南方氏的始祖是子重公,他原是唐朝陈政将军(开漳圣王陈元光之父)的部属将佐。唐高宗总章二年,也就是公元669年,当时的闽地行政长官年老请辞,又逢泉潮地区蛮夷作乱,危机之下,朝廷任命陈政为岭南地区行军总管,率领一支有58姓组成的军校组成的队伍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千里奔袭,入闽平乱。云霄方氏的始祖方子重也在其列。
 
       据史书记载,方子重祖籍安徽歙县,自幼随家辗转至河南固始县,因其聪明勇武,被陈政选为麾下先锋,平定闽地后,方子重定居于今龙海县的崇福、碧浦一带,繁衍子孙。至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先祖国礼公移居云霄,为云霄方氏一世祖,先居住于西林,后定居于阳下开创家业。至七世祖仁规公才由乡下分居于中柱。为了纪念先祖戎马创业的这段历史,方氏族人特地在方氏家庙内修造了一座昭德将军祠,用以供奉开基始祖方子重。云霄方氏的第七世以后,支派渐盛,祠宇相继分立,成为众多的支祠,据调查统计,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末叶,全县方氏聚居地又相继建造了祠堂30多座。如:火田镇顶方村“光裕堂”、大坑村“孝思堂”、下河乡孙坑村“孝思堂”、上河村“中兴堂”、“孝思堂”、莆美镇向北村“树德堂”、后坪村“方氏宗祠”等等。以上众多云霄方氏宗祠,至今大多数保存完整,有的还进行修葺整理。
     明万历三十年二月十六日,昏庸无道的皇帝朱翊钧突然生了场怪病,由于病情严重,皇帝担心是上天在惩罚自己,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一条政令“废除先前设立的一些苛捐杂税”。第二天,皇帝的病竟然不治而愈。令人意外地是,康复后皇帝下的第一道政令居然就是撤销废税的政令,并且要求加大税收额度,尽管当时的官员对万历皇帝的这种做法十分反感,但是无力改变。圣旨下到江南华亭县,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因为在这一年华亭县遭遇饥荒,稻米收入锐减,高额的税赋无异于雪上加霜,之后的事情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华亭县不仅按期完成了高额税赋,而且当地百姓还有余粮可卖。原来,早在一年前,当地人就已经种植了一种从前未见过的农作物——地瓜。
    尽管遭遇灾害,但是耐旱多产的地瓜却获得了大丰收,成了百姓的救命粮,而引进地瓜的人就是时任华亭县县令的方鼎铉。华亭百姓在方鼎铉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成功走出了灾荒危机,谱写了明代政坛的华美篇章。
  据族谱记载,方皋孺在明天启四年考中武举,后调入京任皇城巡察,相当于今天北京一个片区的派出所所长,公元1626年5月30日早上9点,北京城的西南角发生了大爆炸,共造成两万多人死伤,这场诡异的大爆炸被后世的史学家列为人类历史三大自然之谜之一。
       负责现场勘验的方皋孺因目睹惨剧而心灰意冷,辞官回乡,回到祖地之后,方皋孺放下武将的装束,拿起书本,过起了温书从文的生活,此后,方氏一门的运道似乎也从武转向了文,在之后的岁月里,云霄方氏屡出文举,读书科考,蔚然成风,到了清代更是建立起了家族子弟读书的云霞书院,有趣的是,这座书院就紧挨着祠堂,族人们说,这样一来,子弟们读书有祖宗监督,同时也警醒自己,勤勤为学,光宗耀祖。
       在方氏祖先保佑下,云霄方氏日益繁盛,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其后裔子孙的足迹也远播四方,自开基祖伯虞公立家至今,云霄方氏子孙遍布八闽各地,同时历代还有不少族人不辞劳苦,跨海迁台。从明代到现在,从云霄迁到台湾去的方氏族人的有六万多,比云霄本地的族人还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台湾前行政院顾问兼办公室主任方妙才先生。自1946年迁居台湾,他一直为两岸的沟通和平而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号。
     流转,白驹过隙,在族人眼里,这座家庙不仅是家族的祠堂,更是众多游子远方的心灵寄托和归属。今天方氏族人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熟悉的祖地上,每天会有许多 精神矍铄的老人,前来为先祖上香拂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福建云霄县下河乡龙坑村林氏宗祠
福建云霄县下河乡龙坑村林氏宗祠林氏世承堂,位于云霄县下河乡龙坑村。龙坑村林氏衍自晋安郡林禄。禄是殷比干之遗腹子林坚的第四十七世孙为入闽开云霄晋安郡林一世祖。传至琼宗三十三世,为开基云霄晋安郡林一世祖。琼宗娶柯氏生谆(又谓敦)、训、讫三子。列二世。训传四子,至正二十年(1360年)由林妈陈氏携次子位、三子名居龙坑地,名经商于广东惠州潭冲,衍裔潮洲。位于明永乐年间(1420年至1424年)始建于龙兴林氏祖祠。几经毁损易址,于清乾隆初重建在龙兴城内即今世承堂。座南向北偏东。嘉庆丙申十七年(1812年)重修,台湾世承堂林氏裔孙集资,并派数十人前往祖地参加祭祖庆典。1992年再次重修。世承堂主体建筑面积二百多平方米,分上下厅,中大天井,悬山抬梁穿斗拱架石木结构。大门两边放置石鼓,前宽观埕。上厅两侧左右门,外宽巷路。厅堂中祠龛奉祀训公及携子开基龙兴社的陈氏妈以下诸祖妈。龛顶悬挂“世承堂”镏金额匾,左挂...
· 东莞方氏宗祠
东莞方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厚街镇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中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相传福建莆田王泰宦游至此定居,因选址“军铺”(随军眷属圩场)后面,故名“后街”。此后历代人口繁衍,百业俱兴,人才辈出。又因民风淳厚善良,生活丰厚富足,得名“厚街”。厚街自古商贸繁荣,物产富饶,莞草、腊肠、濑粉等特产驰名中外。而东莞方氏宗祠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祠为五进四合院式布局,深为66.4米、宽16.6米,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第二进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坊楼为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门额红砂岩石板上阴刻“六桂留芳”四字。祠内二、三进檐墙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画艺术装饰,其余各进脊饰有山水、花鸟、人物陶塑,栩栩如生。祠内保存有建祠时侍讲学士方孝孺草书木刻阴文的对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宗祠建筑现存完好。1993年东莞市...
· 马头方村方氏宗祠
1.宗祠概况现存马头方“方氏宗祠”,始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1年),成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已有300多年历史,总共三开间三进,进门为露台,有二天井,有落地石柱60根,门楼雕栏画栋,做工精细,实属清代古建筑之典范。(金华市金东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头方方氏宗祠)2.建筑特色祠内有两天井,有落地石柱60根,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每根石柱上都镌刻书房楹联,雕栏画栋,做工精美。有楹联共15对,书房遒劲,含义深刻。3.家族历史固塘方氏,源远流长。始祖方雷,相传为炎帝神农氏八世孙榆罔帝长子,实为太子。时蚩尤作乱,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平定了叛乱,黄帝当政,雷公因平蚩尤之乱有功被封于方山,其后子孙以地名为氏姓方,宗祠石柱楹联“指地为姓指天为名溯河南于方山鼻祖之声显灵”即指此说。方氏八十九世祖方叔,周宣王时卿相,春秋战国时,方姓为河南郡一大望族。叔公后一百零九世祖方望(景高公)是西汉时太师。其子方纮...
· 东方氏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望出平原;源自伏羲。——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方姓的郡望和源流。引商刻羽;受赐宫袍。——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唐东方虬,工诗,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虬诗先成,后赐锦袍。“引商刻羽”,成语,喻声律方面造诣之深。伏羲世泽;赐袍家声。——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风俗通》:“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氏焉。”下联典指唐·东方虬赋诗先成,武则天赐袍。主威真霁;讽谏诙谐。——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汉·东方朔,善诙谐滑稽,以讽谏称于世。武帝闻其语,怒气消除。亭标含象;学士玉堂。——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唐·东方显,开元中为含象亭十八学士中人。仙班金马;迹显岁星。——佚名撰东方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东方朔尝作金马门侍中。下联典指东方朔为岁星精下凡。汉武帝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精哉!”东方朔尝作金马门侍中。六言通用联金马...
· 平江方氏宗祠
在平江县木金乡保全村店头大塅,穿塅而过的长(长寿)虹(虹桥)公路旁,灵毓秀美的汨罗江畔,苍厚雄伟的群山环抱,巍峨峙立一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央高耸楼亭、庭院樟柳成荫、古朴庄重的家庙式建筑,这就是“五将同堂”的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方氏宗祠。平江方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30年(1691),重建于清康熙56年(1717),距今300余年,占地面积4588平方米,建筑面积286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四进三厅。主体建筑由门楼、庭院、前厅、中厅、上厅组成。中央楼阁为三层六檐六角攒尖顶楼亭。门楼与外围墙组合成八字弓形,东耳门书“入孝”,西耳门书“出悌”,大门横书“景仰连云”,左右两侧是嵌文、物二字于联首的门联:“文辉九域,物焕千秋”。庭院屏墙改建为长2.88米、宽4.46米、座高68公分的巨石照壁,中书1.5米的大方字,将宗祠正门掩挡。祠前两侧两尊丈二高的石狮,威严守护。八石柱连接大厅三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