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传承历史的云南镇雄之族谱里的“接头暗号”

2016-06-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85
转发:0
评论:0
传承历史的云南镇雄之族谱里的“接头暗号”,       镇雄,镇守雄关之意,位于云贵川交界,有鸡鸣三省之谓。600多年前的
       
      镇雄,镇守雄关之意,位于云贵川交界,有鸡鸣三省之谓。600多年前的明朝,来自北方各地的30万大军挥戈南下。昭通镇雄成为大军进入云南的第一个入口。明军长驱直入,最后将胜利的旌旗插在了云南昆明县的衙署上,最终统一全境。而当年被称作乌撒的地方——镇雄,接纳了来自山东、湖广、山西等各地前来征战的军士。在此后的时日里,他们遍布云南全境,史书中记载的明初调北征南,云南军屯“军户”约为16万户,50余万人。这16万户的入滇明军最后全部都留在了云南,实行就地屯垦戍边,平时开荒种地,战时为军。这是不是可以解释山东大部分地区为何家谱记载祖籍在乌撒卫?
 
乌撒卫的历史源流
 
     不了解镇雄的人,一定想象不到这个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县城曾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它也可能是云南第一个出现汉族的县。
 
     从已出土的人类犬齿、新石器时期的石斧、西周青铜斧、五铢钱、东汉的墓砖等历史文物证明,镇雄是一块文明古地,曾被称为“大雄古邦”,自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南广县起,迄今已有2151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置多次变更,先后有南广县、南昌县、南广郡、协州、东安县、芒部部、茫部路、芒部军民府、芒部府、镇雄府、镇雄州、镇雄县之称。
 
   《镇雄县志》载,镇雄县境内,古时姓氏较少,且多系土著。据调查,到了元代,境内姓氏才开始流入。这时候,出现了现今山东人家谱中记载的祖籍地“乌撒卫”。镇雄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吉永华长期研究镇雄县历史。他说,如果要追溯乌撒卫的历史源流,还要从元代讲起。
 
镇雄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必兴说,汉代之前,镇雄、威宁一带就有夜郎国之称,明代以前,这一带都有乌撒之称。而在明代建立之前,《镇雄县志》载,在昭通、镇雄、威宁一带,长期盘踞着乌蒙、乌撒、芒部土司,直到朱元璋的几个大将南征后,长期土司盘踞、各霸一方的格局才被完全打破。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派傅友德、沐英、蓝玉率三十万大军南征云南,在云南建立了25卫、3乡、18所,总共133千户所,军人159600人,家眷共50万人,一部分屯兵于芒部、毕节,而当年,镇雄就在芒部的范围内。建立的25卫中,就包括乌撒卫、芒部卫。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攻克云南的第一个地方乌撒,筑乌撒城,隶云南布政司。次年正月,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
 
     云南平定后,傅友德、蓝玉即班师还朝,同时留分军士由沐英镇守云南,这样,从北方各地而来的许多军士和家眷便大量流居境内。
 
     在《镇雄县志》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许多姓氏的家谱记载,他们祖先来自山东、湖南、湖北和江苏、江西等全国各地。有随军征战者、充军发配者、商贾贸易者、工艺行医者等。而镇雄在明代之前,和云南的其他地方一样,自古便被称为蛮夷之地,而汉族的大举进入则是在明初朱元璋时代,多半以军屯的形式出现。吉永华说,从明平云南的战争是否可以推测,当年明朝进入云南的第一个入口就是镇雄,而之后镇雄成为了一个汉族人数最多的县,云南的汉族也有可能自镇雄始。
 从调北征南到调北填南
 
     吉永华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明初平定云南之时的行军和作战路线。在镇雄县白鸟村,建有一座郎氏宗祠。其家谱记载,这支郎氏家族的祖先名叫郎神保。他是洪武十四年,因西南诸部桀骜不朝,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等人率师征讨。而郎神保本人为沐英下属的军官。随部队“平乌蒙、破乌撒、克七星关、通毕节、攻芒部,西南诸部望风降附。”设立芒部卫后,明军留兵守御,郎神保授予指挥之职。
 
     记者在山东的采访中,许多族谱中都记载自己的祖籍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市尤为突出。据吉永华说,600多年前,乌撒就包括今天贵州威宁以及云南镇雄一带,贵州威宁属于中心点,镇雄处于芒部土司的控制之下。明军的第一战就是先攻破了乌撒。由于此战非常残酷,随后芒部投诚。而军士最终记得的就是这最为残酷的一战——乌撒之战。
 
     而在攻破乌撒后,明军降服了乌撒周边的东川(今会泽)、乌蒙(今昭通)、芒部(今镇雄)等部落。明军进而移师进攻大理、临安等地,最终统一了云南,建立了乌撒卫、芒部卫、通海卫、洱海卫等诸多卫所。在镇雄的诸多史料以及诸姓氏的宗谱中,我们看到,流传着郎神保、詹元一、戚伏一、万富选、傅宗三、许官伏、汪胜三、邓隆陆、龚仁九、申亨士等十大指挥的故事。他们均是1404年调芒部军民府,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指挥,故这十人被称为十大指挥。
 
     从战争的进程也可看出,明朝军队平定云南时,首先要平定的便是曲靖、乌撒等滇东北地区。因为这一带是云南门户,更是联系中央的纽带。稳定了滇东北一带,也才能稳固明朝政权对云南的统治。因此,明朝政府对于这一地区的统治更为重要,政策也由调北征南转为调北填南。洪武十五年,明军在平定云贵高原后,为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权力的真空地带而重蹈覆辙,朱元璋决定由足够强大的军队驻守,命令武节将军骁骑尉吉劦领军5700多人,分五屯留守镇雄。为了稳定军心,保障固定名额满员,军队进驻镇雄后,实行军屯制度。而镇雄至今还保留了头屯、中屯、梢屯、陈贝屯、张基屯的称谓。
 
    《云南简史》曾载,公元1386年,湖广靖州、五开及辰、沅等卫新军中精选45000人“于云南听征”,并购耕牛2万头“分屯曲靖、越州”;从四川永宁到大理一线设置了3个堡,以军屯田。至1388年,云南军屯“军户”约为16万户,50余万人。这16万户的入滇明军最后全部都留在了云南,实行就地屯垦戍边。而这些军户几乎遍布云南全境,其中镇雄居多。同时,明朝政府又从中原、江南等地引入更多平民入滇垦殖,成为民屯。除去军屯、民屯外,还有一部分人以商屯的形式进入镇雄。昔日的镇雄人烟稀少,5700余人的军屯和部分民屯的汉人到这里后,改变了镇雄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状态。按照当时明朝的规定,军人还需携带亲属子女前往驻地,这使得军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跑。这些屯民,平时开荒种地,战时为军,抵御反叛。而这也完全证明了,为什么山东很多家族的记载中有乌撒卫这一地名。他们有可能之后又派往山东征战,最后落籍在了山东。
族谱中的历史传承
 
      镇雄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因朝代变更以及时代发展,造就了它纷繁复杂的历史成因和版图沿革。“改土归流”和商贾迁移使这片土地饱受中原、巴蜀文化的拥抱,成为独特的“三川半”。
 
      从北方到镇雄的汉人的祖先们,留下了“大石板为记”的模糊概念,成为镇雄人族谱里一个简单的接头暗号。而在我们的寻访过程中,镇雄人和山东许多村庄有一个极为相似之处:他们都延续了祖先世代相传的修谱传统,在这里,我们随意走到哪个村庄,就能找到几本家谱,这些家谱甚至是非常完善的。
 
      白鸟村的郎氏宗祠,就是郎氏后人为纪念先祖、传承家族历史、弘扬家族精神而筹资100多万新建的。我们来到郎氏宗祠时正是下午3点左右,走进这个并不起眼的村庄,一幢高高的白色建筑十分惹眼。一楼的屋内供有祖先的神主牌,上书“入滇始祖郎神保”几字。一位郎氏族人说:“我是郞氏第十六代,我们祖先是从北方调过来征南的,当时是沐英手下的十大指挥之一”。在二楼,设有“白鸟堂”。在最里面,供奉着几世祖的牌位。而当《郎氏族谱》放在我们面前时,也让人惊喜。里面从始祖一直记录到了今天。“我们每隔几年就要修缮一次,所以我们的族谱是很完善的。我们的祖先记录的是从江苏打仗随军迁来,但是600年太长,他最早的祖籍地在哪里,我们也无法考证了。”该郎氏后人说。
 
      吉永华说:“在镇雄,修谱从来都是一种传统。过去在年代,许多老谱书被毁,但是并没有泯灭这一传统。如今认祖归宗、盛世修谱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
 
     申氏在镇雄是一个大姓,镇雄县政协原副主席申川说,申氏分散在云、贵、川三省,他这本《申氏宗谱》历经两年修成,1998年开始准备,找了许多资料,族里人还去了始祖申亨士来源的地方去寻访。“这是家训,是教育子孙后代不忘祖宗,传承历史。”在这本极为完备的家谱中,我们看到申氏源流、人物志、宗族文化、调查考证、世系编排,图文并茂,非常完备。“我们看谱书还有我们的仪式,我们要净手、烧香才能看谱书。”邓氏家族后人邓声斌说,自己的始祖邓隆陆自河南来,也去过山西、山东,所以始祖的祖籍地是在山东还是山西,不得而知。他们修谱是为了敦宗敬祖。
 
     在追踪山东后人的祖籍乌撒卫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600年前属乌撒的地方与山东一脉相承的文化,这对我们而言,是欣喜的。申川、王必兴、吉永华也表示,镇雄这个大雄古邦,作为一个汉文化的入口,寻根问祖从来都是传统,他们很欢迎山东的老乡过来寻根问祖。
 
     我们作为后人,在怀古思幽之后,能看到的只是今日之镇雄,而关于一座古城池的城垣、街巷、衙署在什么地方,只能到旧时光和这些谱书中去怀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封氏之望族的传承
渤海郡封氏系炎帝后人,出自姜姓,溯源到中华始祖母华胥氏,华胥氏生伏羲氏,伏羲氏生少典氏,少典氏生神农氏(即炎帝,姓姜,名石年),神农氏生临魁,临魁生承,承生明,明生直,直生来,来生衰,衰生榆罔,榆罔生器,器生钜(即封氏得姓始祖,姓姜,名钜)。因封氏得姓始祖钜公为帝师,当大禹在钧台分封各路诸侯之时,便封始祖钜公的后人封父为诸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号“封父国”,直到一千多年后周武王姬发分兵讨伐各路诸侯,征服九十九国,臣服六百五十二国,此时封父国也被灭国了,而封父国的两件国宝“繁弱”和“大龟”也流失,《左传》记载:“分鲁公以大路,大纾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这句话说的就是周公旦将大路、大纭㈣以及封父国的国宝繁弱赐给鲁国君主伯禽。封父国灭亡之后,封父国宗室便以“封”为姓。后世子孙当中有的迁居到齐国,为齐国大夫,比如《左传》中提到的:“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死。”...
· 桐城璩氏(遗经堂)族谱里的科举与传承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渐行渐远的夏天,让人们暂时忘记了连绵不断的大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在政府的帮助下,灾区的人展开生产自救,已逐渐走上生活的正轨。桐城人自古崇文重教,以书香为荣,以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桐城历来士子终身追求。这个夏天除了水患的阵痛,桐城人更关心他们的子弟又有多少人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高考第一天的下午,网络上传来了全国统一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
· 云南镇雄吉氏家谱序言
朝廷有史书,历代之承承继继,炳如日月之升;草野有宗谱,子孙之蛰蛰蝇蝇,焕若云锦灿烂。后世知:木之有本,本之深者,其木茂;水之有源,源之远者,其流长,家庭之宗谱贵与朝廷之史书相提并论也。吾族氏一脉,原籍江南江宁府小西门珠市街金竹林。起源洛阳,原系出黄帝裔孙伯,封南燕(今河南汲县西),列为侯伯。《国语・晋语》载“黄帝子得姓十四,有氏”。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吉甫在朝为尹,文武全才,时N狁(今作严允)部族多次侵袭周地,宣王命吉甫带兵讨伐,把N狁赶到了北部地区,纪载篇章。世联西周,姻缘韩,垂诸稚什代。袭北燕,荣封秦,时因分郡,去女为吉,郡名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汉代随朝太医吉平(应作“吉本”)与先生董承等,常存吞曹向汉之志,与寿亭侯(关羽)同心,子邈、穆弟兄实存此心,亦尽节于前。后在梁吉,曾闻代父却举之言,与缇萦异世同辙,更名曰汤。两晋之中,吉郎(吉朗)书节于前,太守吉绍(当为...
· 族谱传承放不下的故土情
因屯兵而“生”的屯堡村落,村村有族谱,记录家族的来处与子孙的繁衍。罗昌忠的家里,就放着一本特别的书——《溯赣后裔》。书里,是十分工整的毛笔小楷,记载着罗姓来源、小呈堡罗氏家族族谱、新老字辈、先祖碑文拓写等。“1991年给我父母立碑后,对本族根系逐步产生兴趣,于是提笔叙述族宗根系。”书的作者罗仲恒,在扉页写下自己的感触。书的落款处写着:“入黔第二十七代孙罗仲恒,字昌隆,2003年5月(下元)葵未四月八日笔。”现在已经80多岁的罗仲恒,花了多年时间来寻根问祖。在村史记载中,小呈堡村的祖先最先是定居在大阳关,而后迁居旧州,旧州又有一分支来到小呈堡。为了探究和完善罗氏家族的故事,罗仲恒多次前往旧州镇、鸡场乡,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漫山遍野寻找祖坟碑记,查对资料。屯堡祖先都是从江南一带迁徙过来的,他们在蛮荒中创业、在动荡中安定,因此,子孙后代对江南故土有深厚的牵挂。小呈堡的建筑,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
· 云南紧茶的历史
紧茶问世于沱茶之后,也是由姑娘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佛海,是供应藏族兄弟民族的传统产品。最初的紧茶形状为“团茶”,因长途跋涉到,曾普遍发霉。民国元年至六年(1912―1917),佛海首先改制呈带把的“心脏形”,取名宝焰牌紧茶,每七个为一筒,笋叶包装,每个紧茶之间有空隙,能继续散发水份,运送,一般不致发生霉变。当时,下关大茶号“茂恒”派人到佛海学习紧茶加工技术,返下关后开始生产,对产制技术极为严格,藏商来到丽江或德钦,除了以马易茶外,并携带贵重药材如麝香、贝母、红花等销售后,购置紧茶运藏。当时,从普洱购买的紧茶销往以为中心的拉萨地区的“前藏”,从永北州(今永胜)购买的紧茶销往以班禅为中心的日喀则“后藏”地区。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藏族饮用“羹酪”(指酥油茶)。即用茶水掺酥油作为食品,有助消化、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明史《杂甘传》记载:“其皆肉食,倚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应藏胞茶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