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赵,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二、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kao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 、"爱日"等为堂号。
【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四、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者
1988年,有一个出生湖南的云南籍者姓青年调人上海,上海开始有了者姓。据说,者姓来源于清朝一名叫阿贵的淮军将领,小时候父母早亡,不知姓氏,成年后,应征当兵,募兵者问其姓名,他无言以对,阿贵不识字,随便在文稿上指了”者”字,就成了“者”姓。其实者姓本有二个来源:一为堵姓所改,另一为云南苗族有者氏后人。上海者姓青年,究竟是者贵后人,还是堵姓所改,甚至为苗族汉化,那就不清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赵
参见成德节度使参考资料《新五代史·王镕传》
· 赵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60/1b30ba77-90ce-4c96-99ef-6e5cb07c4a4c.jpg)
起源晋国四卿赵氏与秦国有共同祖先,是赵城大夫造父的后裔,因以赵为氏,本居于周朝,事周天子。张政烺认为,赵的本义为超行,赵氏先祖为造父,为周穆王御者,故以赵为氏。西周末年,叔带入晋国,侍晋文侯。骊姬之乱时,太子申生被害,叔带的后裔赵衰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治国有方,称霸诸侯,是春秋五霸之一。赵衰于是权重位高,其后代赵盾、赵武、赵鞅、赵无恤都成为股肱之臣。晋国在晋出公时期公室卑弱,主要权力被智伯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卿把持。前456年,四卿驱逐晋出公而立晋哀公。智氏覆亡赵襄子继其父赵简子立,襄子为一狄人婢女所生。前454年智伯率韩康子与魏桓子二大夫,围攻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襄子成功地坚守城池,并最终联合韩、魏二家宗主倒戈,将智瑶讨死,是为晋阳之战。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另也开始吞食晋国的领土。赵襄子死后,其子赵桓子继位。桓子死后,襄子之兄赵...
· 【赵氏网新闻】赵氏源头赵城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30527/12/165/ab437099-992d-4589-9cdc-db59f66262ae.jpg)
在We家族地图上标注你的家族位置,加入家族大数据,精准寻根亲!赵氏源头赵城临汾市辖内有一块地方,北至辛置南口,南至南王和北玉,东起太岳休粮山,西落罗云山清凉寺,东西宽一百里,南北长四十五里,这里就是古赵城地方,原本是一个县,县治设在正中,即如今赵城镇所在地,1953年并入洪县。赵城源远流长。《山西通志》和《平阳府志》均有明确记载,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一赵城地区的先民本称为“伯赵”,可追溯到五帝之一的少昊金天氏。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太昊伏羲氏和少昊金天氏是夷族部落联盟时期前后两大著名的领袖。夷族曾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一带,有东夷、淮夷之称。以后又发展到山西、河北、内蒙一带,与炎帝为首的羌人部落融为一体,形成最早的华夏民族大家庭,比尧舜时期要早若干代。(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1976年版108――113页)史书上有关少昊的记载很多。《左传昭公十七年》中介绍说:少昊名挚,立之时,凤...
· 以赵之名:赵氏以“赵”为名的可能缘由
![](https://imgs0.zupu.cn/news/12/20191129/1e64e688-d946-4678-93d5-0c60bccbbb69.jpg)
赵国的历史源于“晋卿赵氏”,而“晋卿赵氏”则源于“西周造父”,再往近乎神话的夏商两代追溯,则可以追溯到秦赵两氏的共祖——嬴姓集团,我们这里无需唠叨嬴姓源起,仅仅从赵氏的始封君“造父”入手便可揭示“赵之来由”。根据沈长云先生《赵国史稿》一书的观点:“造”与“赵”是形近字,极有可能是先有的“造父”之人名,后有“赵城”之地名,进而产生“赵氏”之氏名,以及“赵国”之国名,考虑到“造”字也有“走+告”这样的与“趙”相近的异体字,不妨臆断地再大胆一些:造父=赵父、赵城=造城、赵氏=造氏、赵国=造国。也就是说,赵氏有可能并非“以邑得氏”的地名来源型,还有两种“因祖得氏”的可能:其一,赵氏来自始封君的名字(造父之造);其二,造父的本名已然泯灭,造父就是赵父,意思直接就是“赵氏之父”、“赵氏之甫”、“赵氏之男”。当然,寒鲲在这里提出的,仅仅是另外两种可能性,本身并不全然排斥“赵城”得名在先、赵氏以邑得氏的传...
· 赵括简介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生平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b3a983e2-10c5-46c7-a39e-87ff971e6f2f.jpg)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代颇为将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