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何谓通天家谱?

2018-08-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8
转发:0
评论:0
何谓通天家谱?, 通天家谱意思是普天之下,该姓氏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这四

何谓通天家谱?

 

通天家谱意思是普天之下,该姓氏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曾参,此四人被称作四圣,而这四家的家谱,目前所排的字辈也完全是一样的。这充分表现了这个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 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 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 衍圣公” 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孔、孟、曾、颜 后裔行辈五十字 :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敏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根据《 史记》记载:汉高祖 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 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 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 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

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 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辈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世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 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孔子嫡系后人叫做衍圣公,现在这个衍圣公居住在台湾 ,对孔子之后的册封始于西汉,西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褒侯, 曹魏改号宗圣侯,晋、 南朝宋改号奉圣侯, 北魏称崇圣侯, 北齐改恭圣侯。 北周时,晋封邹国公。 隋朝,文帝封邹国公,炀帝改绍圣侯。唐初,封为褒圣侯,然后爵位上升为公爵, 称褒圣公, 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一直到现在,必须说明,衍圣公不是守墓的!

因为只是儒家学说的“子”级圣人,受封于皇朝,没有血缘的关系,所以各姓之间相互见面不应对比辈分。而且国家地广,子孙后代分散居住,一姓氏名派字辈能达到基本统一已经不易。更不用说当时的交通和通讯之落后了。

其中孟氏族谱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且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何谓通天家谱?
通天家谱意思是普天之下,该姓氏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曾参,此四人被称作四圣,而这四家的家谱,目前所排的字辈也完全是一样的。这充分表现了这个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敏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
· 何谓家谱
家谱是指记载一个家族世系及有关事迹的书籍。家谱的起始与氏族门阀制度有重要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郑樵《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据统计,《三国志》裴注中所引谱牒便有十余种。魏晋时贾弼曾广集群族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族谱,共七百一十二卷。但隋唐及其以前的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代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多称家谱、家传,也有叫家牒、世传和谱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谱、世牒、家谱、家乘、家记、家志、谱录、谱略、大宗谱、瓜瓞谱等。有的家谱按照纂修时序,更标明初谱、老谱、新谱、近谱、续谱。至于合同姓数族为一编的往往称通谱、统谱、全谱、会谱、大同宗谱。支谱、...
· 何谓家谱,族谱?如何制作?
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族...
· 何谓庠序?
是古代地方所設的學校,周代叫『庠』,殷代叫『序』,後世的學校通稱『庠序』,本是培育人才,研究學術的機構。在漢朝以後演變為政治機關,它的學術功能反而淡化。而在民間有另外的教育系統,仍繼續啟發蒙童教導培育人才與研究學問,不只是培養官吏的學習場所。這個系統中,以書院的歷史最久,制度最健全,影響最大。
· 何谓八珍
山珍海味细分起来有上、中、下三种八珍。上八珍是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中八珍是鱼肚、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什蟆、鱼唇、裙边;下八珍是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