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8000多晋陵白氏后人寻“根”
白耀春和有500年历史的御碑 葛小林 摄
祠堂给人的印象是终日朱门紧闭,石狮凛然,在运河边的常州白氏宗祠却与众不同,常州全市100多个祠堂,天天对普通群众开放的,独此一家。
常州晋陵白家享有“七代科名”“父子进士”“四世进士”等美誉,数百年来,以诗礼传承。今年75岁的白耀春是祠堂的管理人,也带领着常州白氏8000多后人追寻家族的精神遗存。
白耀春在新疆支边15年,后来到安徽铜陵某铁路机修厂工作,2004年退休,便回到了常州定居,算是落叶归根。
那时,福建安溪龙门归侨白凤毛不顾年届古稀,走访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并遍访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寻找白氏后人,编著《中华白氏》,听说在常州白家桥还有数千白氏后人,便从福建赶来寻亲,老人的举行让白耀春很受激励。
常州晋陵白氏是江南望族,自宋朝时承事郎白继升因避战乱由洛阳徙居晋陵,为晋陵白氏始迁祖,到了明朝弘治年间,白昂为朝廷剿匪平寇功绩显赫,治水筑堤成绩突出,赈灾济众广得民心,皇帝专门表彰修建祠堂。家族里还有一位侠士白泰官,是清乾隆年间的“江南八侠”之一……然而,因族谱早已丢失,祠堂也荒废,家族传承的记忆也开始模糊。
家族里的留青竹刻大师白士凤也留有遗愿,希望后人能重修族谱。“再不修谱,很多家族历史将被遗忘了”,2005年开始,白耀春等人筹集经费,寻遍了常州周边白氏后人,终于找到了残存的8卷族谱。在旧族谱上,他注意到有一支白氏后人迁到了无锡新安镇,他一路寻去,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一支后人。当听说丹阳皇塘也有白氏后人,他又去寻找,最后证实皇塘白氏是白泰官哥哥的后人。如今,《晋陵白氏宗谱》第九次续修完成,记载了晋陵白氏一脉8000余后人。
数百年中,白氏族人也曾多次修缮过祠堂,解放后祠堂曾办过小学,作为乡政府驻地,办过棉织厂、印刷厂等,因年久失修,房屋已破败不堪。2005年,白耀春带领着白氏后人在原地上改建了晋陵白氏宗祠。为筹集上百万的建造经费,白耀春和几个有声望的老人发动白氏后人募捐。从审批手续,到开始修建,再到新祠堂里落成,耗费了他大量心血。
白耀春告诉记者,如今的白氏宗祠为二进园林碑廊式古建筑。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弘治皇帝御碑,是白氏宗祠的镇祠之宝,已有500年历史。还有好几块老物件,或是从菜地里找来的,或是从工地上找到的。
2013年,常州东城明居小区附近修路,挖土机挖到一个古墓群,并发现了两口大石棺,里面还有不少陪葬品。
当时在南通走亲戚的白耀春听到消息后,怀疑那墓群可能是白氏家族祖坟所在地,于是他立即赶回常州,联系考古人员,将白氏家谱记载的信息与古墓对照,证实这是白氏先人白埈和夫人的墓葬,已有500年历史。
还有一回,他走访白氏后人时,发现人家天井中有块石头,上面有花纹,赶紧一下后他发现,那石头上竟然刻着白昂妻子的墓志铭。另有一次,他听说百丈的菜地里发现了一块石头,可能是白氏家族的老物件,有文物贩子准备收购了,他和族人立即赶去,保下了那块石头。
白氏后人所居住的采菱村是红梅村委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党员人数较多。2014年,红梅村党总支提出,能否在白氏宗祠建立党建服务站?白耀春就是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古老的宗祠和党建服务站不矛盾,他说:“我们通过宗祠来维系传统,传承美德;党建服务站也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地方,宗祠固有的丰富内涵可帮助党建工作更有形化、更具特色。”
2014年4月,“白扬轩”党建服务站在白氏祠堂挂牌成立,红梅村党总支在“白扬轩”开启每日一讲、每周一听、每月一议的党群交流互动模式,使其成为沟通、议事、活动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白耀春作为“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联络人,变得更加忙碌了。慕名前来参观的人数每年超百人,白耀春承担了白氏宗祠的接待讲解任务,将白氏宗祠的历史底蕴、家风家规生动地介绍给每一位到访者。
2016年,白耀春被选举为天宁区人大代表,他履职尽责,除了定期上门走访外,还充分发挥“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平台作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参政议政,为保证村民出行安全,在他的努力下,采菱桥西堍劳动中路频发路段安装了信号灯。
最近,白耀春正忙着整理明朝诗人白悦的诗词。他告诉记者,白悦是白昂的孙子,是一位博学的才子,四库全书中收录了不少他的诗作,他想给白悦出本诗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