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董姓:豢龙之后 集儒大成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7
转发:0
评论:0
董姓:豢龙之后集儒大成,   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董姓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传说时代。而董姓的源流
  

    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董姓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传说时代。而董姓的源流,也始终和龙有关。
豢龙之后
  重黎传说中的董姓远祖重黎是少昊族的重与颛顼族的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氏族的首领,在帝喾时他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因在征讨长江流域共工氏时无功而被帝喾所杀,其弟弟吴回继任祝融之职。因此,重黎和吴回之后也称祝融氏。后来,祝融氏之后又主要发展为8支,形成已、彭、妘等祝融8姓。董姓即源于已姓。传说到帝舜时代,已姓的飂叔安的儿子董父被举荐为御龙官,为帝舜驯养蛟龙有功,被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这样,重黎便为董姓的远祖。
  董父从小很喜欢龙,并深入了解到龙的各种饮食喜好,能根据它们不同的饮食偏好来喂养,因此龙多投奔他。帝舜听说董父是一位养龙能手,特地征召他入朝担任御龙官。董父不负厚望,经他驯养的龙不仅强健,而且能表演各种舞蹈。帝舜非常满意,赐他姓曰董,氏曰豢龙,并将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分封给他。此后,他的后代或以其字为姓,姓董;或以其号为姓,姓豢龙;或以其封地为姓,姓鬷夷。董姓人尊董父为始祖。而今山东定陶也成为董姓起源地之一。
  到西周时,蓼地已建蓼国,为了与楚文王五年楚国所灭的固始姬姓之蓼相区别,此蓼国又称西蓼。古蓼国地域在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一带,湖阳镇附近除古有蓼山,山上有蓼王庙外,镇北仍有蓼阳河。因而古西蓼国所住地今河南唐河县自然成为董姓祖源地。
  以官为氏的董姓周朝时有幸氏长期在朝担任要职。幸即莘,莘是上古时中原地区的重要国家。夏时莘人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在今河南陕县“莘原”和伊水流域,夏代末年,因莘与商联姻,遭到夏人威胁,被迫举族东迁,在今河南开封陈留一带立国。莘是夏商时的强国,后又在伐纣灭商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所以在周朝,有莘氏地位较高,在朝长期位居要职。东周时大夫辛有将自己的儿子派往晋国为官,晋人让他们担任掌管国家典籍史册的职务,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即做太史官。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他们又被人以官职相称。即“董督”或“董史”。后来,他们的子孙世袭晋国“董史”之职,其后裔便以官为董姓。当时晋国都城先在翼(今山西翼城)后迁绛(令山西翼城东南),因此,今山西翼城也是董姓祖源地之一。
祖德繁盛
  董姓曾因养龙受益,但也有一段由于养龙而遭受的灾难。
  那是夏朝时,有个叫刘累的向董姓豢龙氏学训龙术,并因此得到夏后褒奖,获赐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龙因病死亡,他将龙肉做成肉羹献给夏后,夏后觉得味道无以伦比,要求他定时上贡,刘祟畏惧,带着家小逃出国都。夏后大怒并迁怒于豢龙氏、鬷夷氏等董姓人,于是,董姓遭到灭顶之灾,被夏朝大肆灭杀。
  秦末农民起义时,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王,都尉董翳因曾劝劝秦将章邯投降,被封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自此高奴一带有董姓人分布。垤县(今安徽宿州市西)人董鲽等将兵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围困东海守,后跟从刘邦定三秦,汉初封为成侯,迁居成国(今河北容城一带),子孙世袭。西汉末年,东海人董宪起兵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后为海西王。两汉之际,中原人南下到江南避乱,其中有董姓人。

西汉广川有知名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后来仲舒子孙徙
  茂陵,并就此繁衍生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董姓的播迁更是兴盛。那时候,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
  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
  明清时期,在“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明初就有许多董姓人自江西随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沿海地区的董姓迁徙更为频繁,如由福建进入广东、海南等地。
  明清时代,尤其自清康熙年间始,闽粤人大规模东渡台湾,而董姓人群是这些移民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出现沿海居民移居南洋高潮,董姓成为南洋各地华侨华人中的重要部分。同时,有董姓人陆续迁往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19世纪50年代开始,以广东和福建为主的沿海人到美洲探险,并定居旧金山。这些早期旅美华侨中,便有很多董姓人。
  现在,台湾地区的董姓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基隆、台北、桃园、台南、金门等县市。香港、澳门地区也有董姓分布。日本、韩国、朝鲜、蒙古有众多董姓华人;越南、泰国、柬埔寨有董姓分布。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有董姓人分布,并有董氏宗亲组织。
  如今,董姓人口遍布海内外,名列当代中国姓氏第39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8%。
  目前,世界各地董姓宗亲为实现联谊寻根,相继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董杨宗亲总会菲律宾成立有董杨宗亲总会;马来西亚有沙捞越董杨宗亲会;其他如:新加坡、韩国、日本也都成立有相应的宗亲会。台湾成立有全球董杨宗亲总会,中国内地也有相应的宗亲组织和研究机构。而董氏宗亲也已相继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举行过9次恳亲大会。
大儒垂范
  董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各朝各代都不乏有影响的董姓人物。
  秦末时,知名隐士董公力劝刘邦讨伐项羽,并促成楚汉战争和汉室兴起。
  而董姓最早出现于史籍的名人是董狐。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那时候,晋国出了一个昏庸残暴的晋灵公,大臣赵盾看不惯晋灵公的行为,直言进柬,却被放逐异乡。赵盾的一个亲戚为了晋国的社稷,也为给赵盾报仇,杀了晋灵公,接回赵盾,另立明君。太史董狐认为赵盾“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在史书里记下了“赵盾弑其君”。由于董狐实事求是,不畏强权,被孔子誉为“良史”,并被后代的史官作为楷模。
  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的东汉时地方官董宣,他惩豪锄奸、不畏权势的故事令人敬佩。当时,有一个豪绅要盖新房,他就指示他的儿子,把一个过路的行人杀了,说是要用尸体放到房内镇宅。董宣得知后,就把他们父子抓起来杀了,董宣也因此获刑,后被光武帝特赦。
  之后不久,董宣又被特征为洛阳令,这期间,湖阳公主的家奴光天华日之下杀了人,却迟迟不能归案,嫉恶如仇的董宣非常愤恨。有一天,公主和那个家奴驾车出行,被董宣拦截后,抓获家奴并把家奴杀了。这就惹恼公主,公主回宫向皇帝哭诉,皇帝大怒,要斩杀董宣,董宣叩拜皇帝说“陛下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说罢,他就一头撞向门框,血流如注。皇帝让手下强行让他下跪,向公主谢罪,他就是不跪。皇帝无奈,只好释放了这位“强项令”,并赐钱30万。
  从此,打击权豪、号为“卧虎”的“枹鼓不鸣董少平(董宣字少平)”便威震京师。
  在历史上的董姓名人中,还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也是董姓名人中不得不说的人物。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董仲舒力主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融为一体。他不仅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依据,还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以借天意使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强调君臣、父子、夫妻等封建纲常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他倡导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人性上、中、下三品的观点。这都为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姓名人,灿若星河如东汉的太师董卓、三国的蜀国宰相董允、唐朝宰相董晋、明书画家董其昌、清代知名山水画家董邦达……都是可圈可点的。
  三国时的董和,他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中竟无檐石之财。他的儿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董奉,他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
  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盛唐时有被誉为“古琴王子”的知名琴师董庭兰,高适还为他专门写诗《别董大》,并留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绝唱。
  董姓美女董小宛,明末“金陵八艳”之一,是董姓名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虽流落风尘,但鄙视权贵。与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辟疆一见钟情,洗尽铅华,嫁入冒家做了妾。董小宛和冒辟疆都是才华横溢又讲究生活情趣的人,两人情投意合,一起赏花品茗,挥毫,算是一对神仙眷侣。
  董小宛更是蕙心兰质,把本是平淡的生活经营的兴味盎然。除了书画,她的厨艺更高,据说走油肉就是董小宛发明的,还曾被称为“董肉”,与“东坡肉”相映成趣。艺术上,有曹雪芹的好友,和五代的董源、明代的董其昌,并称为“三董”的清代知名画家董邦达,他的绘画艺术誉满京华,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到了近现代,中共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等都是董姓人的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董姓:豢龙之后集儒大成
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董姓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传说时代。而董姓的源流,也始终和龙有关。豢龙之后重黎传说中的董姓远祖重黎是少昊族的重与颛顼族的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氏族的首领,在帝喾时他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因在征讨长江流域共工氏时无功而被帝喾所杀,其弟弟吴回继任祝融之职。因此,重黎和吴回之后也称祝融氏。后来,祝融氏之后又主要发展为8支,形成已、彭、妘等祝融8姓。董姓即源于已姓。传说到帝舜时代,已姓的飂叔安的儿子董父被举荐为御龙官,为帝舜驯养蛟龙有功,被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这样,重黎便为董姓的远祖。董父从小很喜欢龙,并深入了解到龙的各种饮食喜好,能根据它们不同的饮食偏好来喂养,因此龙多投奔他。帝舜听说董父是一位养龙能手,特地征召他入朝担任御龙官。董父不负厚望,经他驯养的龙不仅强健,而且能表演各种舞蹈。帝舜非常满意,赐他姓曰董,氏曰豢龙,并将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
· 董姓:豢龙之后集儒大成
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董姓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传说时代。而董姓的源流,也始终和龙有关。豢龙之后重黎传说中的董姓远祖重黎是少昊族的重与颛顼族的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氏族的首领,在帝喾时他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因在征讨长江流域共工氏时无功而被帝喾所杀,其弟弟吴回继任祝融之职。因此,重黎和吴回之后也称祝融氏。后来,祝融氏之后又主要发展为8支,形成已、彭、妘等祝融8姓。董姓即源于已姓。传说到帝舜时代,已姓的飂叔安的儿子董父被举荐为御龙官,为帝舜驯养蛟龙有功,被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这样,重黎便为董姓的远祖。董父从小很喜欢龙,并深入了解到龙的各种饮食喜好,能根据它们不同的饮食偏好来喂养,因此龙多投奔他。帝舜听说董父是一位养龙能手,特地征召他入朝担任御龙官。董父不负厚望,经他驯养的龙不仅强健,而且能表演各种舞蹈。帝舜非常满意,赐他姓曰董,氏曰豢龙,并将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
· 计家豢龙的传说
计家豢龙的传说A-A+2015年1月29日15:20新浪柳州评论柳州籍的古代名人当中,计宗道(1461~1519)是柳州史上的第一位解元。他19岁就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但直到19年后的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才考中进士,入仕后先后在江苏、湖广等地做官。关于他,柳州民间流传着一个计家祖上豢龙的故事,大意为计家曾经饲龙有恩,由此获报,惠及子孙,所以才有了计宗道会试中式之殊荣。计家豢龙的传说(陶琦摄)计家豢龙的传说(陶琦摄)记载此事最为详细的稗史,是明代笔记《庚巳编》。计宗道的高祖计公,在明洪武年间担任一个州县的属官,负责管理一些杂务。计公所居的山乡名为计家砦,他某日出行,拾到一只斗大的巨蛋,遂好奇地拿回家,让家中的母鸡孵化。一百多天后,从蛋里孵出一条像蛇一样的东西,四条腿,浑身上下长满了鳞甲。小蛇虽然长不盈尺,但行走起来,却是昂着头纵身往上跳,与寻常的蛇逶迤前行迥异。计家人用米汤喂养小蛇,...
· 董汉儒
注释
· 中国人姓氏之董姓:河北省董姓人口最多
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中华最古老的风姓,再到上古八大姓,姓氏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延续了下来。经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我们所使用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据记载,中国目前拥有姓氏5000余个,我们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列出的,不过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姓氏在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今天说的是董姓。说起董姓,最出名的恐怕就是董必武、董其武、董小宛等人了吧。那么,“董”这个姓氏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来说,关于董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董姓出自己姓。根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裔董父非常善于饲龙,由此得到了帝舜的赏识,进而赐董父以董为姓,自此以后,其后辈子孙便以董为姓。第二种说法董姓出自官名。根据《姓氏急就篇注》记载,周朝有一个叫辛有的大夫,他的次子在晋国担任太史之职,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其子孙世袭该官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