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村家园馆:一本家族谱 一段寻根史
低塘街道历山村家园馆坐落在该村文化公园东南角,今年1月初建成向村民开放。家园馆占地80多平方米,分“古色、红色、特色”三大板块,馆内收藏物品60余件,如民国时期的纸币、一整套木匠工具、承载家族史的家谱、手工编织的草帽等。
馆内展出的一本张氏家谱显得与众不同。从时间上来看,这本张氏家谱成书年代比馆内其他家谱要早得多,修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另外,其他家谱都以复印品形式展出,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原件。
要说它的来历,还得从村文化员张川说起。28岁小伙6年前开始找家谱
28岁的张川从2008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寻找家谱。
“小时候我在外婆家,他们家族有陈氏家谱,我就好奇,我们张家有没有张氏家谱呢?”张川说,“后来去问了爷爷,只知道我们有个张氏宗祠,对于家族的历史,我也只知道高祖父、曾祖父的名字而已。”
2008年,正在上大二的他在余姚本地一网络论坛上发了寻访家谱的帖子,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帖子很快得到了回复。“回复我的是另一位也在寻找家谱的张氏后人。”张川告诉记者,此人名叫张中炎,当时已经年过花甲。
“张中炎听人说,在上海图书馆家谱中心,收藏着不少姓氏的家谱,于是他便去了上海。”张川说。张中炎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修订的家谱复印件,同时得知,其原件保存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而且一套家谱分为12本。
“他后来去社科院花2000元拷了一张家谱光盘过来,在家自己打印了16套,并送了我一套。”张川回忆说。听到张中炎说要送一套家谱给自己,他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觉。
张川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慢慢看懂家谱上记载的内容。“里面是文言文,又是繁体字,光字句理解就需要查阅很多资料。而且很多内容还得结合年代背景来解读。”通过复印本,找到年代更久远的家谱光绪十年的这套家谱,是历山张氏第七次修订的。发起人名叫张谦,是个举人,可惜天不假年,修谱期间去世了,后由其子张震祥等人续修。这次修订的家谱,共印了27套,每套按内容性质分12本。
张川从家谱记载中得知,上一次修家谱的时间是咸丰元年,后来因太平天国运动,家谱被破坏。而张谦也参与过上次家谱的修订。
“我知道我们历山村前任村委会主任张杏芬的高祖也是举人,后来一核对,张杏芬就是张谦后人。”更让张川兴奋的是,在张杏芬家里,竟然保存着咸丰元年修订的家谱。
“一套家谱中有两本被保存下来。一本保存较为完好,因此我们将它放在了家园馆展出,另一本由于虫蛀水泡已无法翻阅。
“这两本家谱,一直被放在张杏芬家堂前上面神堂内,那是摆放祖宗灵位的地方,家里人一般不随便上去,后来因为房屋漏水,修屋的时候发现了它们。之前,张家人并不知道家谱,或是早就将其遗忘了。”张川转述说,“也正是因为放的位置无人知晓,所以它们才得以在历史的变迁中保存下来。
”因为家谱,同宗后人再相聚
张川后来还找到了另一套光绪十年时修订的家谱原件。“我打听到这套家谱保存者叫张晓(化名),如今还健在,他家中就藏着一套完整的家谱。”
张川说,那套家谱曾经放在张晓他们房头的祖堂里,在文革期间没人敢要的情况下,张晓为保护家谱免遭破坏,偷偷将其拿到家中保存起来。“张晓告诉我,那是祖宗之物,不能让它毁了。”
“我手头虽然有复制品,但字迹有些模糊,现在能看到原件,兴奋得不得了。当然,家谱是家中至宝,不轻易示人,最后张晓答应给我过目,我也是托了很多朋友帮忙。”张川说。他用了一天时间,把十二本书的每一页都照了相。
“2008年,我们几个张氏后人召开会议,着手重修家谱。从光绪十年到目前,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若再不修订,家谱就要断史了。”张川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张氏家族曾准备修订家谱,当时各种文稿资料都准备好了,不过就在谱匠从绍兴来姚途中遭日军抓获,而之后文稿也在战火中烧毁了。
目前,家谱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家谱,不仅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也正是因为家谱,让这些张氏后人得以相识。“我们这些支脉,中间隔了二十多代,四五百年的时光,却因为家谱的关系而再次走到了一起,有种‘一见如故,如出同室’的感觉。”张川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