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百年族谱承载一个家族的家风正气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4
转发:0
评论:0
百年族谱承载一个家族的家风正气,   提起肖新胜老人,张家堡街道肖家村可谓是妇孺皆知。不但因为老人学识渊博、
  

    提起肖新胜老人,张家堡街道肖家村可谓是妇孺皆知。不但因为老人学识渊博、与人为善,更因为老人家中那张流传了百年的族谱。自打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张族谱,作为这一辈老大的肖老就承担起了将家风家训传递给小辈的重担。昨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与老人一同展开族谱,听他讲述那些老肖家的百年家训。
家谱已历经140年风雨
  “这族谱是用宣纸画的,装裱也是用纸张,时间久了,很难保存。”老人从书房柜子里拿出了这卷古色古香的族谱,放在沙发上缓缓展开,一张有门房、中堂、高堂的家族画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肖新胜有些忧虑地说,族谱是自己的太爷爷修裱的,所以至少有140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张纸质的族谱也遭受着岁月的侵袭,卷动纸张时都能感受到声音的清脆,画卷上有些部位已经开裂,肖老细心地用透明胶带在背后粘住,防止断裂。
  说起家谱,老人家颇有些心痛,他介绍道家谱本应由这张挂图、牌位和折子共同构成,但经过多年的战乱岁月和家族迁徙,原本的祖先牌位和册子都已经失传,只留下了这张被爷爷和父亲随身携带的挂图。
手工绘制寓意深刻
  这张长约一米六、七的族谱上每一笔一画都是手工画成,连门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据老人介绍画面应该从下往上观赏,最下方是肖家大门,门前有几节台阶,老人说这寓意着“步步高升”,大门呈半开状,有“夹风”(家风)之意,进入大门后两边门房的影壁上分别是一鹤一鹿,这是期盼族人健康长寿。再向上看就是摆放着香台的案几,最上方为高堂,高堂对应的祖辈就是肖新胜的太爷爷肖启宗。
  目前这张族谱上已经写上了12位已故祖辈的名字,老人家告诉我们,光是现存的肖家人中就有六条“龙”,不但自己属龙、儿子和孙子也都属龙,所以每一辈的年龄差距都在25岁左右,“只有已经去世满三年的先人才能写进族谱。”这张只传长子的家谱传入肖新胜手中后,他如获至宝,每年过年和红事时都要将族谱挂在家门口的墙上,让祖先与后辈同乐,也对后代言传身教不能忘记家族的历史。
家训传承“一生要与古人争”
  今年年初举国话家风,肖老也坐不住了,他再次将族谱挂出,通过这张家谱引出肖家千百年的家风家训。“以前我爷爷和爸爸跟我说的家风家训都是古语,我把这些话翻译成白话文,传授给子孙。”老人说肖家的家训就是“一生要与古人争”,这短短的七个字却浓缩了不少先辈对后人的期待盼望,根据老人的理解,这句话是说希望后来人能够继续秉持前人的优良传统,永争上流,不要给前辈丢脸。老人又将其扩充为尊敬父母、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尊重历史等多种优秀品格,并按照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子孙树立榜样。
  老人抚摸着这张已经发黄发脆的家谱,缓缓地说,“这本来是一张普通的纸,但因为祖祖辈辈们赋予了它独特的家训文化,才令我格外珍惜。”尽管老人已经75岁,但他总说“蚕老丝尽,吐净为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他依旧步履不停,最近正在撰写与肖家有关的历史故事,老人说目前已经写了20多篇,写完后准备集结成册发给子孙们,让这些故事与族谱一同指引着后辈们前行的方向。

                                                                                                                                  来源: 西安日报(西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百年族谱承载一个家族的家风正气
提起肖新胜老人,张家堡街道肖家村可谓是妇孺皆知。不但因为老人学识渊博、与人为善,更因为老人家中那张流传了百年的族谱。自打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张族谱,作为这一辈老大的肖老就承担起了将家风家训传递给小辈的重担。昨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与老人一同展开族谱,听他讲述那些老肖家的百年家训。家谱已历经140年风雨“这族谱是用宣纸画的,装裱也是用纸张,时间久了,很难保存。”老人从书房柜子里拿出了这卷古色古香的族谱,放在沙发上缓缓展开,一张有门房、中堂、高堂的家族画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肖新胜有些忧虑地说,族谱是自己的太爷爷修裱的,所以至少有140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张纸质的族谱也遭受着岁月的侵袭,卷动纸张时都能感受到声音的清脆,画卷上有些部位已经开裂,肖老细心地用透明胶带在背后粘住,防止断裂。说起家谱,老人家颇有些心痛,他介绍道家谱本应由这张挂图、牌位和折子共同构成,但经过多年的战乱岁月和家族迁徙,原本的...
· 一个承载着民族精神的艺术家族——司徒家族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我国知名的文化世家司徒家族(从右至左依次为:司徒乔、司徒杰、司徒汉)司徒乔是鲁迅亲自提携的画家司徒杰是白求恩雕像的作者司徒汉是中国合唱事业的开拓者及奠基人之一他们三兄弟被称为司徒一门三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其中两位司徒乔司徒杰司徒乔我们先从一叠七十年前的日记开始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双带来了母亲冯伊湄的日记上面记录了冯伊湄和丈夫司徒乔的点点滴滴夫妻两人家庭背景悬殊冯伊湄当年是复旦文学系女高才生还是富家千金可是司徒乔却只是个穷小子冯伊湄毕业后去了法国司徒乔因父亲在岭南大学工作而岭南大学又有职工优惠政策勤奋的司徒乔因此也奔赴法国深造二人终于在法国得以相识可婚后司徒乔便患了肺病而专注画底层人民的司徒乔也没有积蓄整个家都是靠冯伊湄在维持她一生都毫无怨言在抗战胜利后联合国难民署委托司徒乔进行创作募捐可当时的司徒乔肺病已经非常严重但他心系难民不顾环境艰苦和病痛折磨三个月走了广东、广西、湖南、...
· 记录一个家族六百年家族兴衰,《谭氏族谱》
今年已是70岁高龄了,家住吉林市船营区的谭雨明老爷子。2012年夏,谭老爷子编纂了一卷已知省内最长的长达18米的谭氏族谱。这卷族谱记录了谭氏家族自明初于山东莱州府(今潍坊市)昌邑县发迹以来,从明初洪武年间至今的600多年间,先后产生的名士名相及奇伟英才,涉及谭氏宗亲3000余人。谭老爷子这一脉,自清乾隆年间从昌邑县闯关东至吉林,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据谭老爷子介绍,而今吉林市的昌邑区,几百年前在此居住的,都是山东昌邑人。“清乾隆年间,山东莱州府(今潍坊市)昌邑县徐、孙、李三姓人家为躲避荒年,携儿带女、手提肩挑逃荒至吉林城东2.5公里一块袅无人烟的沿江荒原(今昌邑胡同)。在此安家后,生活美满富足。昌邑县族人听闻后,相继投奔此处,聚族而居,逐渐形成了吉林城东郊最大的屯落。他们思乡念土,故将此地以家乡之名命之,始称昌邑屯。”谭老爷子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昌邑屯越来越大,发展至民国25年(1936...
· 滨州百年古建筑曲氏家庙,家族记忆的承载者!
在邹平县焦桥镇后三村,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鲁中小村居,一座建于1932年的家庙,在诉说着这里的日出日落,人聚人散。时光流转七十余年,尽管房屋损坏得很严重,但透过残留下的遗迹,仍然依稀可见当年的鼎盛和气势。青砖青瓦间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饱经沧桑的屋脊雕刻依然精美细致,三开间的大屋还透着当年的高大气派,屋内巨大的实木屋梁还在坚守着他的位置,支撑着这个家族的象征。曲氏是我国古老的北方姓氏,随着明初移民而遍布山东等地,后三村的曲氏或许是这个时候来到这里的,幽居在此的人们过着安静的田园生活,聚族而居,逐日而作。为了缅怀先祖,教育后世,在合族的参与下,一座曲氏家庙拔地而起,这里便成为了家族内部祭祀祖先、商讨大事的场所,每一个男性曲氏族人的生老病死便和这里连在了一起。如今,家庙的踪迹已所剩无几,但家族的记忆却永存在每一个曲氏后人的脑海深处,渗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
· 教你怎样编写好族谱,为家族传承好的家风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