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楚国贵族后裔得姓于河南滑县 司马光砸缸救的谁?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3
转发:0
评论:0
楚国贵族后裔得姓于河南滑县司马光砸缸救的谁?,在很多人心中,姓上官的人,或应是武侠小说中放浪形骸的武学奇才,或应是翩翩
  

  在很多人心中,姓上官的人,或应是武侠小说中放浪形骸的武学奇才,或应是翩翩公子、美貌佳人。
  你知道吗?这个在姓氏中排在400名以后,听起来“高大上”的姓氏,也起源于咱们河南。
得姓
  楚国贵族后裔,得姓于河南滑县
  看过古龙小说的人,一定知道那个可以和李一较高低的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
  上官英敏也知道。小时候,看着电视里和自己同姓的侠客在武林称雄,他忍不住会幻想自己也是一个绝世高手。
  如今,上官英敏已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上官姓委员会的秘书长,对“上官”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仔细研究《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书后发现,关于“上官”这个姓氏的起源说法不一,但都跟公子子兰有关。
  其中一种说法,认为“上官”是因“官职”而得姓。楚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官拜上官邑大夫,后人以他的官职为姓。
  还有一种说法是“封邑”说。春秋时期,在现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有个叫上官的地方。楚王将他的次子子兰封为上官大夫,封地就在上官,他的子孙后来以地名为姓,形成了上官姓。

始祖
  史书记载,子兰与屈原不和
  不管上官是因官职还是封邑得姓,公子子兰都是上官的得姓始祖。
  这个子兰,在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
  根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当时秦昭王打着与楚国商议通婚的旗号,邀请楚怀王赴会。此前,楚国曾两次遭到秦国欺骗,所以对这次邀请,屈原十分警惕。他对楚怀王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信,让楚怀王不要去赴会。
  此前,由于屈原得到楚怀王的重用,楚国以子兰为首的一批贵族,就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他们常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多次诬陷屈原。
  这一次,亲近秦国的子兰又一次站在了屈原的对立面,一直劝楚怀王不要拒绝跟秦国交好。“咱们为了把秦国当作敌人,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拒绝人家呢?”
  楚怀王听从子兰建议,遭秦国扣押
  最后,楚怀王听从子兰的建议去赴会,结果遭到了秦国扣押。秦国借此机会胁迫楚怀王割地,糊涂了一辈子的楚怀王这回表现出了一国之主的血性,坚决不肯屈服。
  后来,楚怀王成功逃出了秦国,来到了赵国。但是担心得罪秦国的赵国,不敢收留他,他只好重新回到秦国,并最终死在了秦国。
  秦国的举动激怒了楚国人。很多人都认为,子兰对楚怀王之死负有责任,屈原更是对子兰大加指责。子兰一怒之下,在楚怀王的继任者楚顷襄王面前多次诬陷屈原,导致屈原被流放,最终投江自杀。
  在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看来,投江的屈原留下的是万古清名,子兰留下的名声就不太好了。
上官姓氏故事
  司马光砸缸,救的孩子叫上官尚光
  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人尽皆知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故事说的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小时候和伙伴们在后院玩耍时,一个小伙伴不慎掉入了有水的深缸,他急中生智,用石头砸破水缸,最终成功救出小伙伴。
  大家不知道的是,司马光砸缸所救出的这个小孩,是上官家族的孩子,叫上官尚光。
  据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担任过光山县令,司马光就是在光山出生的。
  住在光山的上官后裔上官同胜说,这件事儿,在他们现存的家谱中有记载,上官家族的后人也大都知道这个故事。“那时候上官在我们这儿是个大家族,家族的孩子跟县长家的孩子一起玩,并不奇怪。”
  据考证,上官尚光成人后移居到了城西的龙堤南坡,还建了一座“感恩亭”,以报答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后人为了纪念此举,把这个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
  上官同胜说,“感恩亭”早已经不在了,不过上官家族的后人却一直没有忘记感恩。他们专门成立了基金会,奖励上大学的孩子,照顾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
  今年年初,一名姓上官的大学生生病后,渑池县史志办副主任上官丛蓉等人还组织上官族的人捐款近2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楚国贵族后裔得姓于河南滑县司马光砸缸救的谁?
在很多人心中,姓上官的人,或应是武侠小说中放浪形骸的武学奇才,或应是翩翩公子、美貌佳人。你知道吗?这个在姓氏中排在400名以后,听起来“高大上”的姓氏,也起源于咱们河南。得姓楚国贵族后裔,得姓于河南滑县看过古龙小说的人,一定知道那个可以和李一较高低的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上官英敏也知道。小时候,看着电视里和自己同姓的侠客在武林称雄,他忍不住会幻想自己也是一个绝世高手。如今,上官英敏已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上官姓委员会的秘书长,对“上官”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仔细研究《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书后发现,关于“上官”这个姓氏的起源说法不一,但都跟公子子兰有关。其中一种说法,认为“上官”是因“官职”而得姓。楚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官拜上官邑大夫,后人以他的官职为姓。还有一种说法是“封邑”说。春秋时期,在现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有个叫上官的地方。楚王将他的次子子兰封为上官大夫,封地就...
·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寄语:无论从政治、文学、史学亦或是从个人私德方面,司马光都没有太多值得后世人批判的地方。所以历史上对司马光的评价,一直都非常的高。韩琦曾经盛赞司马光,说他“大忠大义,充塞天地,横绝古”。苏轼赞扬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对司马光的评论,可见他对这位同僚的人品极为推崇。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更因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这一编年体通史著作,得以与写下《史记》)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他一生历经四朝,官至宰相,荣宠有加。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开始认识他。历经千余年的传播和解读,“...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司马光砸缸之后发生了什么?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司马光砸缸之后发生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小伙伴们小时候都曾有学过了。通常来说,老师多半都是会跟我们讲,司马光怎么怎么聪明,反应怎么怎么快,知道能用智慧来解决难题,以此告诉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要让我们知道,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开动自己的大脑,那么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其实在古代,像司马光一样小时候就表现得十分聪明的人,还真不少。比如跟司马光同为北宋人的文彦博,小时候也曾经“树洞取球”,利用水的浮力,让不小心踢进树洞的球浮了出来,智慧同样令人赞叹。不过,“文彦博树洞取球”的名气,明显没“司马光砸缸”高。司马光出生在宋真宗年间,之所以用“光”字取名,是因为他出生在光州光山,那会儿他爸爸正在当地担任县令。司马光出生后,老爸对他寄予厚望,他才几岁大,就学会了读《春秋》,而且还能把书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不过司马光小小年纪就出名,完全是拜...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救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其史学著作《资治通鉴》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虽然他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曾率党与王安石新党抗衡,但因为史学上成就更高,所以大家说起他通常想到的当是《资治通鉴》。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司马光长大之后,在政治上、文学上、史学上都有所成就,本人自然有大才。而这份才干和聪慧,早在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才有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凭借这次事件,小小年纪就闻名全国,甚至于汴京和洛阳的人还将此事记下来,配以图画,使得故事千古流传。司马光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聪慧懂事像一个大人一样稳重了。在别的小孩都还在贪玩好耍之时,司马光却喜欢读书,特别是《左氏春秋》。听老师讲读《左氏春秋》之后,他不仅能立刻明白里面所讲的意思,放学回家还能为家人讲解,大家都十分惊奇。不过司马光虽然喜欢读书,沉迷于书本的时候,甚至会忘记饥渴寒暑,但到底还是个小孩子,...
· 揭秘:“司马光砸缸”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
打小就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呢?大家好,我是文物讲解员牛Bo。其实,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你看,司马光砸的是瓮,缸和瓮是同一种玩意儿吗?缸和瓮这类盛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的陶器中可以发现它们的源起和雏形。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了一件彩陶缸,高约半米,造型呈口大底小的直筒形,敞口、厚圆唇,深腹、平底,底部正中有一直径约一厘米的圆孔。显然,它不能盛水或粮食,而是用来装殓尸体或骨殖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棺材。那时的丧葬习俗是用两三件陶器扣合在一起作为葬具,考古学上称为瓮棺葬,又称缸葬,但并不局限于用瓮或缸,还有如盆、罐、瓶、鼎等。它们也并非为丧葬专门烧造,而是日常用具,埋葬时在器物底部钻以小孔来通气,据说这样做可以让死人呼吸,也取灵魂由小孔升天之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