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湖北省图存1767年晏氏家谱数字版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1
转发:0
评论:0
湖北省图存1767年晏氏家谱数字版,经本报牵线搭桥,武汉地区10家图书馆珍藏将对市民开放一天。本报征集读者,
  
  经本报牵线搭桥,武汉地区10家图书馆珍藏将对市民开放一天。本报征集读者,同记者一起去这10家图书馆提前“探宝”。“探宝”第一站,两位读者来到了湖北省图书馆。
  “没想到,湖北省图书馆有这麽多家谱,年代还这麽久远。”昨日是本报“图书馆探宝”活动的第一天,59岁的读者李巧云首次到该馆5楼的家谱阅览区参观,连称“长了不少知识”。
得睹1767年老谱“数字版”
  李巧云打通记者电话报名,听说下午可以去省图看家谱,立刻从汉口赶到武昌。另一位参加“探宝”的读者傅正浩是一位中职老师,业余时间研究家谱已有4年多。
  省图特藏与地方文献部主任范志毅介绍,该馆馆藏的家谱原件有700多种,在全省图书馆中数量最多,其中年代最久的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周自镐等人纂修的《长沙高?周氏族谱》,共八卷,为木活字印本。“年代这麽久远的家谱,全国也不多见。”这套家谱保存在老图书馆的库房裡,现在看不到原件。
  不过,两位读者在特藏部的电脑裡,看到了年代更久的《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修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距今247年,有的页面已经破损。
  范志毅说:“它的原件来之不易,这是中科院70多岁的老人晏春林从江西吉安借回家做研究的,今年春节前他又借给我们做成数字版。”
纸质家谱“胶片化”
  范志毅带著两位读者来到家谱阅览区,隻见一面牆的玻璃柜裡都是各种各样的家谱,有一部分是读者捐献的,有一部分是从其他地区购买的。
  纸质家谱不太容易保存,图书馆用什麽方法既能将它们保存完好又方便阅读呢?范志毅拿出两卷类似胶卷的胶片,通过一台小型放映机,家谱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
  “两卷胶片的长度都有30米。35毫米胶片按古线装书算法能容纳500个筒纸页,即1000个页码﹔16毫米胶片可容纳1200个筒纸页,即2400个页码。比起纸质家谱,胶片可永久保存。”范志毅说。
  范志毅介绍,家谱阅览区每周一下午到周五对读者开放,如果要查阅缩微胶片,需得到工作人员的帮助。
工作人员展古籍修复绝技
  同一层楼的古籍修复办公室平时不对外开放,昨日,范志毅带著本报两位读者进去一探究竟。修复专家盛兰正在修复一本《钱氏宗谱》,隻见她先用小起子将粘在一起的发黄纸页轻轻揭开,再铺到桌面上,将这页纸上掉落的碎片一点点拼好,最后用很清的糨糊粘到韧性很强的竹纸上。这一绝技让两位读者叹为观止。
  据了解,《钱氏宗谱》是青山市民钱民星珍藏的“老谱”,两套共24册,距今100多年历史。去年7月,他将这些已残破不堪的宝贝拿到省图请专家修复。本报对此曾作报道。
  盛兰介绍,古籍修复不仅是个技术活儿,也特别考验耐心,她和另一位专家花了10个月时间,才将《钱氏宗谱》中的14本修复好,“这还不算最麻烦的,一般来讲,我们每天能修复4到5页古籍,最复杂的一天隻能完成1页”。
                                             来源:长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北省图存1767年晏氏家谱数字版
经本报牵线搭桥,武汉地区10家图书馆珍藏将对市民开放一天。本报征集读者,同记者一起去这10家图书馆提前“探宝”。“探宝”第一站,两位读者来到了湖北省图书馆。“没想到,湖北省图书馆有这麽多家谱,年代还这麽久远。”昨日是本报“图书馆探宝”活动的第一天,59岁的读者李巧云首次到该馆5楼的家谱阅览区参观,连称“长了不少知识”。得睹1767年老谱“数字版”李巧云打通记者电话报名,听说下午可以去省图看家谱,立刻从汉口赶到武昌。另一位参加“探宝”的读者傅正浩是一位中职老师,业余时间研究家谱已有4年多。省图特藏与地方文献部主任范志毅介绍,该馆馆藏的家谱原件有700多种,在全省图书馆中数量最多,其中年代最久的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周自镐等人纂修的《长沙高?周氏族谱》,共八卷,为木活字印本。“年代这麽久远的家谱,全国也不多见。”这套家谱保存在老图书馆的库房裡,现在看不到原件。不过,两位读者在特藏部的电...
· 【晏氏网新闻】湖北省图存1767年晏氏家谱数字版
湖北省图书馆,热心读者观看工作人员如何修复古书记者彭年摄读者观看16毫米胶片版《昌氏宗谱》记者彭年摄4月23日,经本报牵线搭桥,武汉地区10家图书馆珍藏将对市民开放一天。本报征集读者,同记者一起去这10家图书馆提前“探宝”。昨日,“探宝”第一站,两位读者来到了湖北省图书馆。“没想到,湖北省图书馆有这么多家谱,年代还这么久远。”昨日是本报“图书馆探宝”活动的第一天,59岁的读者李巧云首次到该馆5楼的家谱阅览区参观,连称“长了不少知识”。得睹1767年老谱“数字版”昨日中午,李巧云打通记者电话报名,听说下午可以去省图看家谱,立刻从汉口赶到武昌。另一位参加“探宝”的读者傅正浩是一位中职老师,业余时间研究家谱已有4年多。省图特藏与地方文献部主任范志毅介绍,该馆馆藏的家谱原件有700多种,在全省图书馆中数量最多,其中年代最久的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周自镐等人纂修的《长沙高~周氏族谱》,共八卷...
· 数字千年版权法
条款正文第一部分:WIPO版权条约及表演和录影制品条约执行法案DCMA的第一部分,WIPO版权条约及表演和录影制品条约执行法案(WIPOTI)。该法案对美国版权法进行了修订,以匹配WIPO在1996年12月通过的“版权条约”和“表演和录影制品条约”。条约含两个内容,其一涵盖了美国的副本复制预防法规中的几个条约。关于该法案的这一部分以及进一步分析,请参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表演和录影制品条约执行法案。其二则是所谓的DMCA反规避法案。其规定作用于反拷贝系统(也叫“技术保护措施”),并要求所有的模拟录像机支持由Macrovision(现乐威公司)提供的内建防拷贝系统。这无疑使当时的Macrovision在此方面获得了垄断权。第二部分: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限定法DMCA的第二部分,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限定法(OCILLA),为在线服务提供商(OSP,其中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创建了一个“...
· 晏来源,晏氏家谱源流
为繁荣本姓家谱流文化,欢迎向本姓氏网站家谱源流版投稿本姓氏来源、本姓氏家谱、本姓氏迁徙等方面的资料可以此家谱源流版投稿姓氏来源相关知识: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的,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落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而平民则只有姓、有名,却没有氏。古时候也有法律规定: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则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 克山穆氏家谱(1995版)
克山穆氏家谱(1995版)记得好几次,有克山族人向我要家谱。但我一直以为家谱在美国的振仁爷爷那里,我们家没有。在今年除夕年夜饭时,我说起在网上与同姓、同宗交流之事,遗憾没有家谱。谁料,三叔和老叔均表示,家谱在自己家。三叔称,其家谱为树型谱;老叔家的为文字谱。他们都很支持我,愿意提供家谱,发到网上。今天去老叔家,见到了文字家谱。很遗憾,不是2006年统计的那份,而是1995年的旧家谱,信息严重缺失,只统计到“振”字辈【后面的七、"家"字辈是我加上去的】,且可能有个别错误。2006版在我印象中,好像已经有“学”字辈了。三叔家的树形谱估计是2006版,但他初二就出远门了,大概要一个月才能回来,而我过几天也要离开,所以树形谱等今年夏天再给大家发上来吧。【不过,我更希望今年秋天能亲自去问振仁爷爷要正式家谱,呵呵。】1995版家谱的统计者为穆德和,拒绝把女性子孙列入家谱【德和太爷呀,您这么遵守传统,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